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2012-08-21胡冬梅
胡冬梅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因其易定植、变异、存在天然多药耐受和耐药机制等特征,使PAE成为临床抗菌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给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收集了本院对临床分离的102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0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于201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的痰液、分泌物等标本,剔除单例患者的重复菌株。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来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培养鉴定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
1.3 药敏试验测定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药敏卡(14345)采用稀释法,按照美国CLSI标准对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判读。
2 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不同标本的检出率 铜绿假单胞菌来自于2010年1-12月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主要为痰标本,其余来自肺泡灌洗液、分泌物、尿液、血液等,其检出率详见表1。
表1 PAE在临床标本中分布构成比
2.2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 检出的10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58株来自呼吸内科,占56.86%;其次为神经外科,占13.73%。见表2。
2.3 药敏结果 10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比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是多粘菌素(100%)、亚胺培南(82.3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4.51%)。见表3。
表2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构成比
表3 12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由于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加之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和污染,很容易造成机会性感染。可由单一性,也有混合性,其机制复杂。特别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感染,常见于烧伤或创伤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和呼吸道,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甚至败血症[1-2]。该菌对许多的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加之临床用药的不严格导致其多种耐药率逐年升高,对其直接有效的抗菌药物较少[3],其耐药导致的结果严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对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不尽相同,往往是多种耐药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其耐药机制主要为:产生某些抗菌药物修饰酶,形成生物被膜,外膜存在着比较独特的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外膜低通透性,靶位改变与膜孔蛋白缺失等[4-6]。同时有多种毒力因子,包括结构成分、毒素和酶。铜绿假单胞菌多种毒力因子的分泌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都是受一种被称为群体感应(QS)的胞间信号传导系统调控的。近年,有大量研究发现其分泌的毒力因子可以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致病作用。通过抑制QS来治疗铜绿假单胞感染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铜绿假单胞菌在治疗过程中可获得耐药性,其中AmpC高表达和oprD2表达下降是导致细菌对亚胺培南,广谱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铜绿假单胞耐药率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过快增长,同时应不断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1]周薇薇,白立彦,张秀菊,等.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84-1186.
[2]吴安华,罗晓燕.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药物主动外排泵与抗生素耐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93-95.
[3]胡龙华,贾坤如,余方友,等.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4):251.
[4]宋玉兰,赵丽,申子路,等.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98-900.
[5]刘行超,曾桂芬,费燕楠,等.397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4018-4019.
[6]卞海林,张婷,彭伟.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70-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