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利弊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2-08-15朱奇勇

关键词:网络化纸质科技期刊

李 朋,范 旗,朱奇勇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学报编辑部,湖北 襄阳 441118)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利弊及应对策略研究

李 朋,范 旗,朱奇勇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学报编辑部,湖北 襄阳 441118)

站在科技期刊信息化时代的高度,重点讨论了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定义和内涵,归纳、总结了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建设六个方面的具体表现,阐述了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的现状,分析了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利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期刊网络化问题、紧紧跟上科技期刊网络化建设发展步伐、努力打造符合信息时代需要的网络化期刊特色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对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科技期刊;网络化;期刊特色;互联网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科技期刊受到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期刊的严峻挑战。因此,科技期刊的网络化问题已成为摆在业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研究。

1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的现状

1.1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定义与内涵

科技期刊网络化问题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其定义与内涵在国内业界学者及研究者中存在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有些研究者认为:“科技期刊网络化,顾名思义,就是一切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有关的工作都要网络化,即期刊的组稿、收稿、审稿、编辑加工到发排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1]。”“科技期刊网络化,即科技期刊直接在网络上出版、发行,且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远程或本地在线浏览、在线拷贝、网络传真和电子函件等服务[2]。”也有研究者认为可以从广义、狭义两个层面理解,“广义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是指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编辑、传播和服务等借助网络进行的一种发展趋势,是期刊整个流程和传播方式的一种革命性的整合和再造。狭义的期刊网络化是指传统印本期刊借助网络手段,实现期刊内容与服务的网络提供的过程,同时实现编辑流程、出版流程、期刊管理等一系列期刊相关流程的自动化和网络化[3]。”还有研究者从科技期刊的特性方面进行了概括,认为“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特征主要包括期刊编辑采集资源网络化、期刊形式网络化、期刊信息流通网络化和读者参与行为网络化四个方面”[4]。

从上述相关表述看,科技期刊网络化在学者和研究者中间已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笔者认为,科技期刊网络化是信息技术、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科技期刊编辑技术实务的结合体,是因特网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2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具体表现

从科技期刊网络化的现实应用情况来看,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管理网络化 编辑部建有内部网络,方便相互之间日常办公、传递信息、编读稿件、审阅稿件,实现无纸化工作。有些有实力的杂志社还建有独立的服务器和数据库,专门用于期刊的网络化管理,存储自己的期刊资料和信息。

1.2.2 投稿网络化 大多数作者都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杂志社投稿,缩短了邮寄时间,增强了稿件的时效性。

1.2.3 审稿网络化 科技期刊的专业性比较强,一些杂志大都聘请专家审稿,因此,网上异地审稿已成为普遍通行的做法和最经济的一条途径,审稿速度随之加快,审稿效率也大大提高。

1.2.4 编读网络化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在编辑方式上实现了在机在线编辑;在与作者、读者的通联上,通过邮件、BBS、博客等,与专家、作者和读者实现零距离沟通,及时了解读者的需要,实时向作者、专家传达编辑部修改意见。

1.2.5 出版网络化 有些杂志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在杂志的出版上,不仅有纸质平面期刊,而且还专门发行了网络版。

1.2.6 发行网络化 利用因特网,建立发行站或区域代理商,利用网络加快期刊流通、周转和调剂,提高发行效率。

1.3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现状

1.3.1 部分期刊由平面逐步向网络化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学术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革命性的变革,为适应网络化新形势,大多数期刊开始向网络化方向转型。“从1995年我国第一个全文网络版电子期刊《神州学人》正式出版发行,到1998年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清华同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数据库的运用至今,上网期刊已有8 700多种,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国内出版的科技期刊达6 642种[6]。”程维红等于2007年5月对中国科协所属898种科技期刊网络化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科协898种期刊中有448种期刊通过自建网站形式上网,其中包括通过CNKI、万方、维普、台湾艺华4个期刊全文数据库外的国内外期刊上网,占中国科协期刊总数的49.9%[5]。”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是将纸质期刊的电子文件传送到权威的大型期刊资源数据库公司,并利用其网络服务平台上网。国内大型数据平台主要有清华大学的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的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网、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

1.3.2 部分期刊平面模式与网络模式相互依存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有些科技期刊仍采取纸质期刊与网络期刊并用的模式,不仅大大加快期刊学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起到了介绍刊物、扩大影响、传播信息的作用,而且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武汉大学期刊社柳建乔的研究“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受到期刊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编辑部自己建立网站,在出版印刷版的同时出版网络版,并借助这个平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科技期刊国际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邱永泉2006年11月的调查,“《资源调查与环境》以印刷版作为网络版的基础,借助网络版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获得了更多的读者。网络版作为印刷版的辅助,使更多的读者了解了刊物,并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投稿渠道,稿源大幅度增加,提高了期刊论文质量[6]。”据杨光业的调查,《广西医学》、《内科》、《微创医学》杂志“采取了期刊网络化与纸介版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网站上建立了杂志网上业务专栏,实现了网上宣传、网上投稿、网上咨询答疑、过刊查询、公告等多种功能,许多作者、专家看到信息后,即时与编辑部联系、咨询或直接投稿,取得了明显的组稿效果[7]。”

2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利弊分析

科技期刊的网络化,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便捷的工具,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发布与获得的成本,使传统的纸质媒介面临着网络化的挑战。

2.1 利的因子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也为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1.1 资源利用率提高 通过网络,读者能够快速获取期刊资源的各种信息,加快科技期刊资源的传播和有效利用,加快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期刊内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1.2 读者群增加 科技期刊网络化,使读者群的分布更加广泛,受众的人数大大增加。既有纸质平面读者,又有网上浏览读者;既有专家知识型读者,又有普通大众读者;既有研究性需要的读者,又有对杂志内容学习了解性的读者。

2.1.3 辐射范围广 纸质平面期刊的辐射范围仅仅限于拥有期刊和能够接触到期刊的相关人群,网络则把全世界的人们零距离地联结在一起,使科技期刊的辐射范围无限远、无限大地得到拓展,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期刊的各种信息。

2.1.4 信息量大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优点之一就是信息量大,集合内容多,检索功能强,方便查询和利用。

2.1.5 影响力扩大 纸质期刊的受众面和读者群相对于网络化的科技期刊,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应要小一些和低一些,而期刊通过网络有效传播,会有更多的读者了解期刊、阅读期刊、利用期刊,从而使期刊的影响力、知名度得到进一步加大和提升。据邱永泉的研究,《资源调查与环境》杂志“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后,期刊的影响明显扩大,每年通过电子信箱收到的投稿量大幅度增加,扩大了选择面,提高了论文质量[8]。”

2.1.6 出版速度加快 由于省却了纸质平面期刊的邮寄、登记、分拣、编辑校对、制版、印刷和发行等众多环节,作者的稿件可直达编辑手中,审稿完成后即可上传到网上,使期刊网络化出版速度大大加快。

2.1.7 出版成本低廉 网络无纸化出版不需要印刷机械、纸张、油墨,也节省了纸质期刊印刷过程的人力资源成本、发行成本。

2.2 弊的因子分析

2.2.1 纸质平面期刊发行量减少 科技期刊网络化后,期刊通过自身网站或其他大型专业期刊数据库将内容上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部分纸质平面读者的流失。据游苏宁2009年2月的研究调查和统计,在期刊实行网络化后,一定程度地动摇了学术期刊的生存基础,从而导致“纸版期刊的发行量平均每年下降10%[9]。”

2.2.2 版权保护难 期刊内容上网后,浏览者可以阅读、下载、截取相关内容,使作者的著作权和杂志社的出版权易受到侵害。

2.2.3 技术标准不统一 上网方式既有自建网站、网页的,也有利用专门数据库上网的;网络期刊的格式自成一体,版面设计有大有小,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阅读软件不统一,导致阅读、下载、引用不便。

2.2.4 缺乏安全性 科技期刊的网络化是基于因特网或局域网的应用技术,网络化导致信息的无秩序传播和制造大量虚假信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同时,网上存在各种形式的病毒、木马、蠕虫、插件,上网阅读时很容易感染,加之技术防范手段和措施有漏洞或不完善,使网络安全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挑战。

2.2.5 假冒伪劣期刊频出 不法分子往往假冒正式期刊,在网上以征稿、出版论文集等形式进行诈骗,或者未经管理部门批准而出版非法期刊,加大了监督部门的管理难度。

3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应对策略

一是更新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期刊网络化问题。科技期刊的网络化是未来出版业的重要领域,代表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无法回避网络时代,要想把科技期刊建设好,紧紧跟上信息社会发展步伐,满足读者需要,使期刊获得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必须重视网络化问题。从目前来看,纸质平面期刊和网络化期刊各有自己的优势。在科技期刊网络化问题上,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望而生畏”,止步不前,而应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积极作为,主动顺应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大趋势。

二是转变思路,紧紧跟上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步伐。科技期刊网络化是出版过程的一场革命,既对作者、出版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读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作者来说,要主动适应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在投稿方式上可采取电子邮件投稿、在线投稿,提高投稿效率;对编辑来说,要学习网络化编辑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从而实现编辑、排版过程的网络化;对出版者来说,要加强网络化软、硬件建设,为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对读者来说,要学习科技期刊网络化应用技术,提高知识获取和利用效率。

三是加快建设,打造符合信息时代需要的网络化期刊特色。科技期刊应根据本身的实力和需要,可建立自己的专门网站,也可利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实现期刊内容的上网,还可以多种方式并用。要重视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内涵建设,在科技期刊网络化创新源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自己的网络化个性特色,为作者、读者提供优质的网络化服务,不断提高网络化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竞争力。

[1] 刘筠,夏光,冯桂欣,等.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的一条捷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2):185-186.

[2] 王忠,李炳汝,羡秋盛,等.科技期刊网络化诸问题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11):857-858.

[3] 陈月婷.科技期刊网络化内涵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09.

[4] 向飒.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特征及应关注的问题[J].编辑之友,2004(1):61-63.

[5] 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络化出版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 359.

[6] 邱永泉.期刊现代化发展回顾[C]//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分论坛论文汇编,2006:61-62.

[7] 朱强军,杨光业.专业医学信息机构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7(11):43-44.

[8] 邱永泉.网络化对科技期刊的促进作用[C]//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6:89-90.

[9] 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的追求和出路[N].光明日报,2009-02-02(10).

G232

A

1673-0143(2012)04-0121-03

2012-05-20

李 朋(1977—),女,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学。

(责任编辑:强士端)

猜你喜欢

网络化纸质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