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在群峰之上的诗学源泉——评《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
2012-08-15刘伊念
刘伊念
(江汉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56)
凝聚在群峰之上的诗学源泉
——评《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
刘伊念
(江汉大学 学报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56)
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和《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共同遴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开栏七年来的优秀论文,结集出版诗学论文集《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通览全书可以发现,该书是对诗学领域的全景多重呈现,体现了深刻的问题意识、理论的原创性以及研究的系统性,是“新时期三十余年中国新诗诗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问题意识;理论原创性
该栏目刊选的文章大多出自当前现当代诗学界的名家新锐之手,并且被学界广泛承认的权威学术转载类报刊也对此进行了大力推荐与密集的转载,代表了现当代新诗研究的最高水平。该诗学栏目也被授予“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等全国性的名优称号,栏目业绩被载入《共和国期刊60年》史册,所在学报也因此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推荐期刊”等荣誉。近期,该栏目在全国168家高校学报优秀栏目的角逐中,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入选了教育部第二批名栏建设工程,成为现当代诗学研究领域唯一的一家获得国家教育部确认的诗学高校学报栏目。
此次《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遴选专题论文,结集出版《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也是考虑到该领域的研究者,在该诗学栏目逐期推出过程中,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正在从事创作的众多诗人与爱诗者对该栏目论文结集成书的迫切要求。
《群峰之上》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非常好的诗学理论和批评样本,也为普通读者和诗歌爱好者提供了既有文献厚度又有学术深度、“大部头”的参考书,可谓意义非凡。难怪与会专家们说,它不仅是《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七年来耀眼成绩的总结,也是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领域有着标志性意义的集大成之作。
1 全景多重呈现与深峻的问题意识
通览全书后发现,该书通过众多诗人和诗论家的经典文章,分别从“新诗的资源、语言及体式”、“现代思潮与诗人重释”、“新诗的出版与教育”、“当代诗潮与诗人”、“诗歌的‘当代’研读”、“中生代诗歌”、“女性诗歌”、“台港与海外诗歌”、“翻译与比较诗学”、“异域诗歌”、“诗学对话”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解读,对于其中一些重要的节点性问题和当下广受关注话题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它几乎以全景呈现的方式,勾勒出中国新诗的起源、流变与发展的全过程。
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于2004年悄无声息地创设“现当代诗学研究”这一特色栏目之初,到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校学报而言几乎是一个奇迹——短短七年时间,该栏目就集结了这本厚达700多页含金量极高的论文集。全书七十余篇论文全都是当下中国新诗诗学研究领域中颇具分量的文章,它不仅使得江大学报成为中国现当代诗学研究重镇,也充分证实了新诗写作和理论批评已经逐步以有秩序的共生与对抗的姿态走向良性发展之中。
但与学术专著不同的是,《群峰之上》作为论文集,是带着浓厚的问题意识,以学术论文形式进行全景解读的。它不求面面俱到,但所关注的都是现当代诗歌中的重要话题。比如,针对当下诗歌所经受的争议,该书推出了“诗歌的‘当代’研读”、“面向都市的中国现代新诗”等专题,用理性的分析和真切的事实,回应了网络和社会上浮躁的攻击。这些都是事关当代新诗创作的前沿话题,终极目的是为当代新诗创作提供理论资源和思想动力。
以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打工诗歌”为例,有人将它称为“当代总体诗歌实践的宏大叙事”,也有人对其进行“全盘否定和居高临下的冷嘲热讽”。到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钱文亮的《道德归罪和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一文,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该文不仅梳理了“草根性”的产生背景,也对草根诗歌的代表性观点——底层生存写作和中产阶级趣味进行了对比和批判。尽管它仍然只是当代诗歌批评中的观点之一,但批评者对现实的关注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反映了作者的责任意识。
正如钱文亮在文中所言,“无论一种说法怎样动听,当它已经成为风尚或时髦后,诗人与批评家都需要给以更多的警惕与反省”。在这种问题意识的推动下,《群峰之上》的字里行间才时时处处充盈着理论与诗情的冲动。它积极切入诗歌创作现场,发挥诗学研究对诗歌创作本应具有的描述、支持和引导作用,最终扩大了诗歌在当代文化中的话语空间。
2 名家新锐云集与高门槛的包容性
作为地方高校学报所推出的诗学研究结集,《群峰之上》所呈现的学术价值之高,远远超出了读者对它的期待。即使与当前国内现当代诗学的研究重镇相比,《群峰之上》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得益于该书强大的作者阵容。它集聚了全国新诗学界众多一流的诗论大家和新锐学人,堪称行业十年来的“光荣榜”与“排行榜”。由这些重量级人物对新诗的关键性节点问题进行学术意义上的发言探究,正是该书呈现的一大学界奇观。
相对比普通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自身具有时间、空间分辨的优势,所以对疾病诊断检出率及准确性相对较高。因此,目前临床中该检查应用范围扩大,有效提高临床检查效果。核磁共振检查由平扫+增强扫描完成,期间增强扫描过程中应用的造影剂对血管、组织密度增强具有显效,促使病灶可见清晰度提高,对分析病灶形态、大小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在造影穿刺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的疼痛,加上检查环境处于封闭状态,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使其无法集中精力配合检查。基于此,本院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取得显著的成效。
笔者了解到,在该书的作者群里,知名诗论家可谓扎堆成片。该书作者大多是经过正规学术训练的职业诗学研究学者,获得过全国最高文学理论与创作奖项的不少。他们当中有些是诗刊媒体评出的“新时期十大新诗批评家”,比如陈超、唐晓渡、程光炜等;有些是“新时期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比如张桃洲、臧棣、敬文东等。当然,笔者觉得似乎可以反过来认为,不是“十大”构成了这些作者的权威性,而是这些作者成就了类似的“十大”。
在这些作者当中,很多人身兼优秀诗人与诗歌理论批评家双重身份。他们有的曾写出“现代汉诗”意义上的诗歌佳作,比如陈超、唐晓渡、梁秉钧(也斯)、敬文东、张桃洲、黄粱、钱文亮等;有的则是活跃在当代新诗写作第一线,本身就是诗名显赫且创作力正旺的诗人,如西川、柏桦、张曙光、王家新、臧棣、陈小平(哑石)、西渡、马永波、姜涛、桑克、周瓒、黄灿然、陈均、杨小滨等等。
在创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创作,他们呈现出的论文自然更具说服力和参考价值。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为例,尽管它才刚刚过去30年时间,但却是众多新生代诗人眼中的“历史”,中间隔着一道难以触及的鸿沟。但是读桑克《当代诗歌的先锋性:从肆无忌惮的破坏到惊心动魄的细致》一文,即使80后、90后诗人读起来也觉得有理有据亲切可感。作者不仅感受到了旧先锋派的不彻底性,也看到了新先锋派内部的多元化局面,甚至发现了中国先锋性与西方先锋性之间的差别——中国先锋派一直致力于使自身成为传统,形成具有先锋性的现代性传统。这种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和洞察,不仅因为作者亲身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浪潮,更与作者本身的诗人身份密不可分。
此外,该书还善于倾听“杂音”和尖锐的批评声音,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包容精神。比如,对于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激烈批评,一些研究大家毫不客气地斥责他是“哗众取宠”。但《群峰之上》通过诗人王家新,对顾彬的言论耐心回应、冷静分析。“顾彬的言论,人们尽可以说过于主观或偏激,但我认为他的出发点是严肃的,他的批评对于中国文学也是有益的。”正由于具有这样的理解和包容精神,《访谈:“世界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与诗兼谈顾彬对中国文学的批评》一文,客观分析了当代文学尤其是新诗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谓有理有节有说服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主持人,本身就是资深诗人和诗论家。为了保证《群峰之上》纯粹的学术价值,该书冲破了学历与职称的桎梏,摆脱了盲目自大和学术陈见,坚持学术包容和理性分析,坚持以文章质量为本,将顶尖高手和新锐学人一视同仁。正得益于这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群峰之上》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各层次读者的佳评。
3 理论的原创性与诗学疆域的拓展
正如前文所言,《群峰之上》作为学术论文结集,与系统性较强的学术专著有所不同,而是在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中给予了作者相对广阔的自由空间。因此,从该书的编排可以看出,无论是论文选题、思辨深度,还是写作形式、行文风格,该书都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而在理论原创和诗学疆域的拓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譬如,“中生代诗歌”、“学院派诗歌”等当代诗歌研究中已被普遍接受的概念,都是在《群峰之上》收录“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的专辑优秀论文中率先提出的。曾经有段时间,研究者们对于当代诗人的代际划分颇为头疼,在“第三代诗人”、“70后”[2]等均不太合适的概念中纠结徘徊。直到“刘洁岷认为对于这一批独特的1960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在诸种命名当中,不如称之为‘中生代’”[3]。同样,在“校园诗”、“学院诗歌”、“学生诗人”[4]等概念交错的时候,也是该书所选论文率先原创命名“学院派诗歌”[5],后被学界广泛承认和接受,并引起了更为深刻的话题讨论[6]。
再比如,学界对于诗歌的翻译问题一向就有颇多争议。因为翻译首先是一种阅读活动,正如阅读一首诗的方法不止一种,对诗歌的理解和翻译也不止一种[7]。对此,《群峰之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并进行了系统地深度分析,体现了内在学理的深化和延展以及研究的多维向度,大大拓展了当代诗学的研究疆域。正如文中作者所言:“既然诗歌的形式一般是不可译的,而译者却要把外文诗化作中文诗,就只有靠二度‘创作’了[8]。”
此外,从论文本身来看,该书作者在思辨深度和广度上,都做了积极探索和创新。例如李怡和张桃洲对新诗与传统资源之关系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新旧僵硬对立的局面,借助深厚的学理周转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呈现出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品质。
在研究方法方面,部分作者通过细腻的文本对照,有理有据地分析了现代新诗对中国古典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闻一多新诗中的色彩与孤独意识的关系(《闻一多新诗的色彩研究与孤独意识》)。作为诗歌研究,他们突破了简单的文本解读,对同类研究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此外,该书作者也非常重视对新材料和新对象的发掘。例如,陈芝国较早地重视了被遮蔽已久的诗人朱英诞,从古典与现代美学互涉的角度解说了朱英诞的诗学面貌(《朱英诞诗歌:古典与现代互涉的美学》)。这样的探索,大大拓展了现当代诗学的研究疆域。
从写作方法来讲,该书不仅有剥茧抽丝式的严谨写作,也有亲切动人的诗学对话。与多数论文的枯燥无味不同,该书所选论文大多具有文理具佳的特点,部分篇章堪称学术论文新文体的典范。读者不仅能体味其中的缜密学理,而且能感受到作者飞扬的激情,以及珠玑般的文采,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原本似一团乱麻的学术难题,经过灵活多样的诗学对话,竟然变得一目了然,令人感慨。
这种情况除了该书作者自身所拥有的诗情外,栏目主持人和编校者的责任意识也功不可没。从该书架构和字里行间,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责任意识:作者是在用心做研究,编者是把诗学当作伟大的事业。从早期白话诗和古典诗歌的纠缠,从土白入诗到新月诗派,从诗人的普世襟怀与矛盾到当代诗歌的“无焦虑写作”……读者的心思与作者的心思,始终纠缠在一起,在阅读中得到思考和升华。或许,这正是《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的魅力所在,是它对当代新诗诗学建设的实质性贡献。
[1] 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 康城,黄礼孩,朱佳发,等.70后诗集[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4.
[3] 荣光启.中生代:当代诗歌写作中的一种“地质”[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5):27.
[4] 程光炜.诗歌: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M]//程光炜.文字中的历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260.
[5] 钱文亮.“学院派诗歌”:概念与现实[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6):5-9.
[6] 王晓渔.当代诗歌场域中“学院派诗歌”若干状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2):8-10.
[7] 揭廷媛.诗歌翻译的文化缺省补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1):74.
[8] 赵振江.二度创作:在诗歌翻译中如何接近原诗的风格神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 (1):10.
G236
A
1673-0143(2012)04-0256-03
2012-06-21
刘伊念(1985—),女,助理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学、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强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