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审读编辑职业倦怠与心理建设
2012-08-15王红帆
殷 茵,王红帆
(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湖北 武汉 430074;2.《化肥设计》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223)
青年审读编辑职业倦怠与心理建设
殷 茵1,王红帆2
(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湖北 武汉 430074;2.《化肥设计》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223)
青年编辑是出版社的新生力量,但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针对出版社青年审读编辑这个特定群体的心理建设,提出青年编辑要想克服日益蔓延的郁闷、自卑和浮躁,必须重视职业心理建设,学会给自己开一些简便宜行的“方子”。
青年编辑;职业倦怠;心理建设
台湾资深出版人、有着近30年编辑生涯的周正浩先生在《书香两岸》2010年第8期撰文说了这么一件事情,他的编辑朋友和他探讨过一个问题:一个想在“云端世纪”生存并图发展的编辑——姑且称他们为“编辑2.0世代”,必须具备什么样的DNA?周先生坦承,他“立刻愣住了,不知如何答复”。其实,愣住的岂只他一个?刚入行的青年编辑的心中会更加忐忑。
1 青年编辑职业倦怠流行
2011年12月5日,在宣讲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现在文化已经进入了经济的主战场,发达国家特别是其中大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是相当大的,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国家都达到了20%以上,这些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的支持动力就在文化产业。2010年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1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2.78%,同大国、强国相比差距还很大。”可以想见,国家吹起文化产业冲锋的号角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编辑这一行。
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无疑极大地推动着出版行业的发展;但是,这份“新鲜血液”的保鲜度如何呢?2007年,曾有学者对福建高校学报的青年编辑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其调查范围内,有53%的青年编辑“只做编辑工作”; 56%的青年编辑认为学报编辑工作中最难处理的是“对稿件水平的准确把握”;对从事编辑工作是否有前途这一问题,53%的青年编辑表示觉得茫然[1]。试想一下,5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行业在发展,青年人的要求更在提高,如果现在对全国的出版行业作相关调查,相信这一数据绝对不会下降。
更早一点,2004年,首份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就已经让人惊心:从行业角度分析,媒体、新闻出版业倦怠率为37.84%,居第9位;从职业角度分析,编辑、记者职业倦怠率为38.30%,位于第11位。从位序上看,媒体编辑的问题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都超过了三分之一。
而在出版社内部,撇开效益压力不谈,仅就工作倦怠心理而言,审读编辑无疑在整体上远高于策划编辑。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职业倦怠的风潮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疲倦”、“厌烦”、“无聊”、“混日子”、“没前途”……这些都成了许多青年编辑的口头禅。
1.1 焦虑当道,“郁闷”流行
在出版社,审读编辑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翻开文稿,从昨天看完的地方接着埋头往下看。翻查工具书,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同作者沟通,处理校样……一天的工作,从伏案开始,到伏案结束。
本来,青年编辑应该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编辑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但工作在编辑出版的第一线,面对如山稿海,他们不得不埋头苦干,难有喘息的时间。人不可能连轴转,于是手上的活虽不停,但有时已经好似“雾里看花”了。这样连续工作三四个月后,即使是年轻人,其注意力和思考力也会大大减弱,经常读了一大段,却并不知说的什么,只得从头再读一遍。更严重的是,看到文不从字不顺就生厌,碰到没按计划或要求的事情就心烦。
本来,编辑应该充当一位“治疗师”,“细心阅读作品中的每一个字,详细而坦率地说出评语,并且建议应该修改之处”[2]。2005年3月1日施行的新版《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过去复杂的四类质量(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装订质量)及四种分级(优、良、合格、不合格)合并简化为一种质量(图书质量)和两种分级(合格、不合格)。完全的“非黑即白”,丝毫没有了中间地带。在这种愈加严格的标准要求之下,在编辑现有加工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编辑心理由最初的焦虑逐渐转变为无奈的应付,凭经验审稿,以速度取胜。结果是经手的书稿所有的格式体例甚至用语都那么“似曾相识”。虽然能降低错误的几率,但书稿的特色也被磨失掉了一大半。
1.2 自卑感日重,“灰色”心理弥漫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现在的出版行业呼唤复合型人才。但从另一个角度想,这也意味着一个非编辑专业的人转行成为出版人后,基本上就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却又要耐得住清贫。
从成千上万的求职大军中跻身而出,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编辑部在一定范围内一直被认为是养老的清闲之处,认为编辑工作“没多少技术含量”,是找不到好工作的无奈之举。一些青年人本来就对自己的定位拿不准,旁人的“冷眼”更容易让他们感到失落和不安,甚至自卑起来。
从2003年国务院正式发文开始,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一直在进行,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一直在推进。本来,被“扔”进市场后的出版企业的员工,其收入和保障都会下降很多,“雪上加霜”的是多数单位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来区别对待内部员工。如此一来,青年编辑成了出版人队列中的最底层,但面临的生存问题一大堆:职业与社会的适应、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婚姻与家庭安排、人生未来发展与职业定位……不容否认,改革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青年编辑。
长此以往,朝气无比的青年编辑只能看到眼前的世界“灰蒙蒙”,原有的自信荡然无存,常常因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感到心力交瘁,忧虑、不平、委屈、懊恼,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又拿自己的错误去折磨别人。
1.3 浮躁盛行,价值错位
前一阵子,NBA当红华裔球员林书豪正在遭遇出版界的“滥造”,之前逝世的迈克尔·杰克逊、乔布斯也都曾经是出版界的当红宠儿。你出我也出,你快我比你更快。
“文本为王”在与“营销为王”、“包装为王”的博弈中不断被嘲弄。畅销书崇拜与畅销书的快餐化、低俗化让书业的是非、高下标准迷乱起来,也让一些青年编辑浮躁、迷茫起来,甚至出现价值错位,他们将大量的时间投入无谓的营销肉搏之中,而对文本的完善几乎不费工夫,根本谈不上精致、从容的文本提升。结果是,出书品种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水”,图书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能成为长销书的品种越来越少。
2 青年编辑职业心理建设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琼斯早在1970年就明确地指出:人们早已知道,人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情绪,当情绪和理智相互争夺对意识的控制权时,往往是情绪获胜[3]。因此,青年编辑应学会自己心理建设,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特点,给自己开一些简便宜行的“方子”。
2.1 不做压力的奴隶
马卡尼斯博士在《别全放在心上》书中这样定义压力:“压力,以科学性的语言来说,乃是有机体在具有伤害能力的媒介中,维持本身正常的状态,其中接二连三地挣扎就称为压力”[4]。面临压力,不能逃避,要学会驾驭压力,将压力变为动力。
压力是载舟的溪流,还是覆舟的洪川,有时答案在于自己的内心。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工作的倦怠是无罪的,不要过于责备甚至否定自己。当自己的情绪亮起“红灯”时,试试自己对自己说:“我能!”“挖一挖潜能,坚持一下就好了!”
编辑自身努力之外,单位的重视和应对十分重要。单位要为青年编辑创造良好的学习提高条件,对编辑的职业倦怠给予更多的关注,要探索建立职业倦怠检查和干预机制,而不是片面地指责或期望青年人在干中“自我摸索”[5]。
2.2 甘当“幕后”英雄
“你的成功,消亡在别人的成功之中;别人的失误,却要分担惩罚。掌声和鲜花,只属于作者;你只在无声无息的后台,完成自己的价值。”作家茹志鹃当年这样评价编辑。
的确,编辑一直就和“幕后”不可分离。但是,如今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有性格,一个比一个想展示个性,要让他们退居幕后,却功担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要做好审读编辑这份工作,就必须坐得住,沉得下,学会隐忍,勤练内功,学会将自己的特色展现在与作者的沟通交流当中,展现在书稿的完善与润色当中,展现在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当中。安心工作,才能开创,也一定能够开创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2.3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好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相互肯定、尊重、欣赏,并且在才能上互补[2]。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既是你对作者的一种分析判断的过程,但你又何尝没从对方那里收获到一些有益的东西。良好的沟通对大家都是一种成长的添加剂。
编辑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很长,甚至超过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编辑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体谅,友谊关系的经营与滋润等,都能改善与调节编辑在工作中的心理状态。
2.4 加强运动,学会生活
编辑审稿时,每次稿件的数量不要太多,时间也不要拉得太长。当精力不太集中,或者感到疲倦时,就要适当休息一会;当内心堆积了太多的想法和苦闷时,不如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倾吐一下,或者散步、听音乐、打球,或者做做家务,让身体的活动替代紧张的大脑运动。编辑不是不谙世事的文化人,一个会生活的人,会从生活的点滴中激发出新的创意和力量。
[1] 陈芳,陈颖.福建省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从业状况调查分析[J].开放潮,2007(8):42-43.
[2] 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13,41.
[3] 斯达曼.情绪心理学[M].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20.
[4] 肖爱生.编辑心理压力及消解[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6):81-82.
[5] 王世华.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46.
G238
A
1673-0143(2012)04-0074-02
2012-05-25
殷 茵(1978—),女,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出版审读。
(责任编辑:范建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