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通航产业,推进城市转型*——从休闲旅游理论视角探索黄石城市转型途径
2012-08-15陆庆祥
陆庆祥
(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一、休闲旅游的重要性
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据一半的份额。我国自2008年1月1 日起实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使人们的闲暇权有了政策性保障。随着人们旅游经验不断丰富、旅游需求日益增长,休闲旅游作为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
何谓休闲旅游?有学者认为,休闲旅游是层次较高、对产品要求较严、顾客花费较多、更有益于游客身心愉悦的旅游活动,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我们认为,对于休闲旅游的界定需要建立在对休闲定义的理解基础上。休闲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化[2]。人在休闲活动中,能够主动地去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玩花弄草,构筑园林,发自内心地爱恋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休闲活动中,人们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与竞技等方式,追求身体潜力的最大自然限度,健美塑身;通过休闲活动,人们从一种异化的生存现状回归本真自然的人性。因此,我们认为,休闲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方式,人们通过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地满足一种观赏欲望,而是体现了人的回归自然、体验生态、发展自我、完善人性的一种内在需求。现代社会,人们普遍感觉工作的压力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生活压力较大,加上文化生态的破坏、人性遭到机器的异化与扭曲,使得人们越来越想通过一种休闲的旅游方式,来寻求一份真实的生命体验。因此,休闲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主要趋势。旅游从少数人的享受,成为了大众活动;旅游方式从" 挤破头,走破鞋,累弯腰"的观光旅游,变成了轻松愉悦且具有丰富体验的休闲旅游。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不再一统天下,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最新潮流,与休闲旅游相关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正日益成为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因素,休闲旅游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转型的巨大推动力。休闲旅游产业对于经济的拉动是巨大的。事实证明,居民1/3 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与休闲有关,休闲消费日益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旅游而言,其他的旅游形式大多是一次性的,经济效益有限;而休闲旅游则是周而复始的,它的经济效益呈现出一种无限循环的态势。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休闲时间则相应延长,休闲旅游产业有望成为地区发展中的一座“金矿”。
发展休闲旅游对于提升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休闲旅游注重城市中心与城市远近郊区的联合发展,城市中心的发展对城市远近郊区有较大的联动作用,对城乡的统筹发展、均衡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休闲旅游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它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也会带动富含高科技、高理念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休闲旅游注重的是人而不是景、是市场而不是资源、是体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培育的是文化而不仅仅是消费;营造的是和谐与品质,而非冲突与疲倦。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是当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途径之一。
二、黄石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一)紧迫性分析
黄石作为国家资源枯竭转型的试点城市,如何转型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转型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五大名城”。“三大战略”指“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五大名城”指打造现代产业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创新创富名城、矿冶文化名城、和谐幸福名城。如果说,“三大战略”设计是黄石城市转型的骨架,那么“五大名城”构想就是黄石城市转型的灵魂。而如何将两者更好地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且富含生机的社会经济建设运作机制,共同实现黄石城市转型的宏伟目标,这迫切需要我们拿出相当的智慧来予以解决。我们认为,休闲旅游资源完全可以作为黄石衔接融合“三大战略”与“五大名城”的动力之源(“血肉”),这样,新时期黄石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骨”、“肉”、“魂”就形成了。三者统筹合一,才能有机整合黄石各类优势资源并形成特色,推动黄石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市。
(二)可行性分析
从休闲旅游需求发展规律来看,人均GDP 超过1000美元的国家或地区观光旅游业会非常繁荣;当人均GDP 达到2000 美元后,人们闲暇娱乐的需求就会趋向于多样化;当人均GDP 达到3000 美元时,休闲度假旅游就会成为人们非常注重的休闲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的一些发达城市,包括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休闲旅游市场。黄石毗邻武汉,面临中部城市崛起的契机,发展休闲旅游正当其时。发展休闲旅游对黄石旅游业提档升级、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石拥有“三山两湖”,其中东方山属于宗教文化名山,小雷山、西塞山也有较丰厚的人文资源(文化休闲旅游资源),仙岛湖自然生态为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磁湖在城市之中(城市休闲旅游资源);还有阳新、大冶的红色休闲旅游资源,以及散落在优美的生态山区的古村落、古民居资源;另外,如啤酒节、龙舟会、乒乓节、矿冶文化旅游节等都具备浓厚体验型的休闲旅游特征。可以看出,黄石休闲旅游资源是非常全面的。不过,虽然黄石旅游资源全面,但缺乏高品质的包装策划,导致其知名度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搭建更好的平台对其进行内涵提升与潜能激发。黄石发展通航产业,就能够有效地提升环磁湖城市休闲旅游品质的内涵,可以迅速地激活大冶、阳新等偏远山区的生态休闲旅游,利用航空领域的优势有效整合黄石地区各类旅游资源,并率先在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塑造成航空休闲旅游基地的品牌形象。例如:黄石通用航空旅游将以具有绝佳旅游资源与独特内陆湿地景观的阳新湿地公园为中心,结合黄石地区各旅游胜地,开展湿地公园——阳新仙岛湖——鄂州梁子湖——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黄石城区等短途航空旅游业务。还有观光休闲农场项目,根据黄石地区依山傍水的特点,将农、林、渔、果、菜、养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休闲体验农场,融入汽车露营、温顺动物园、创意教室等休闲体验娱乐项目,填补黄石地区特色体验式旅游的空白。
三、发展通航产业,推进城市转型
(一)通航产业对黄石休闲旅游的提升意义
所谓通用航空产业,就是建设以通用航空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主要包括小型通用航空机场、通用航空服务站、国际通用航空休闲俱乐部、空中紧急救援体系建设项目、通用飞机航油供应、通用飞机装配及制造、通用飞机托管运营、通用航空飞机维修基地、人工增雨设备研发制造项目、航空器材物流、水上宾馆、通航飞机飞行员维修技师培训基地、企业拓展训练中心、空中通用航空旅游、观光休闲农场等产业。我们知道,休闲旅游是通航产业的生命线,居民的休闲旅游需求,直接促生了通航产业的建设,通航产业的建设必将大大激活居民休闲旅游的多样性,提升居民休闲旅游的品位与档次。有学者认为,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看,休闲旅游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恢复身心、发展自我为主要目的,是追求美感、愉悦感的精神文化活动。强调休闲、注重体验是休闲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而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正是完全体现了休闲旅游的文化理念与特色。具体表现在:
1.通航产业下的休闲旅游更有体验性
航空休闲旅游具有航空特色,如:有水上飞机、水上摩托艇等水上娱乐设施,有航空观光、滑翔机、热气球、动力三角翼等航空竞技体育表演项目,其体验性更强。航空旅游体验是最为刺激的体验、最显生活品质的体验,因此也会成为最令人难忘的体验。
2.通航产业下的休闲旅游更富有科技文化内涵
通航产业属于高端科技集中体现的领域,它将通过建设运作航空休闲俱乐部、航空科普展览馆、航空影视制作、航空模型、航空表演等项目,培养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人类航空领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培育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能力。
3.通航产业下的休闲旅游更简捷高效
统计显示,飞机毫无疑问已成为最受欢迎、最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黄石发展通航产业,能够更便捷地打通城乡隔阂,发展城乡统筹,让偏远落后的乡村开展休闲旅游成为现实,而且由于不用广修公路,既节约了大量资金,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原生态性和完整性,使得旅游目的地更富有吸引力。同时,通过转换思路,创新方法,也必将会把黄石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4.通航产业下的休闲旅游附加值更高
首先,经济附加值更高。通航产业能够带来1:10的相关产业的拉动;其所带动的休闲旅游每收入1元,就会带动商业、饮食、交通等服务产业增加4.3元。因此,通航产业具备低成本、高回报的优势,经济附加值巨大。
其次,文化附加值增加。通航产业属于航空文化产业;其集中的航空文化展示,高科技文化的含量,都是其他任何产业形态无法比拟的。参与通航休闲旅游体验的人群,会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接触并了解到最尖端、最前沿的航空文化。另外,通过通用航空带动休闲旅游的发展,对居民形成科学的休闲文化理念,培养高尚别致的休闲情趣,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5.通航产业下的休闲旅游品质更高
通航休闲旅游具有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高档次享受的特质,同时也是更环保、更低污染、更具有现代化生活气息的休闲旅游方式。因此,积极参加通航休闲旅游及其他相关业务,会更加亲近大自然、亲近知识、尊重科技,也会将参与者的人生品味升华到较高的层次。
总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把心目中的高档休闲旅游产品描述为新颖、独特、有内涵,价格弹性小,服务有个性、体贴、周到、有人情味,能放松身心、缓释压力等,这表明休闲旅游高端产品市场,有待精心培育和开拓[3]。而通航产业就是属于这种高品味而又贴近大众的休闲产业模式。
(二)通航产业对黄石城市转型的推进意义
1.发展通航产业能够推进黄石向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城市转型
黄石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繁荣”,力争将黄石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型城市”。发展通航产业,带动休闲旅游,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原始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更好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始终,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另外,在高空中整体性地欣赏到黄石美丽的自然山水,会激发游客热爱自然、保护当地生态的责任感,从而更有利于推动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将通航产业融入黄石当地的旅游资源之中,还能够为黄石建设“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增添一抹独特的亮色。
2.发展通航产业能够推进黄石向文明城市转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黄石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而文明城市的建设需要黄石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更要有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还要求每个市民懂科学、讲科学、用科学。通航产业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一种产业,随着日后通航运动的逐渐普及,老百姓对于航空事业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这对于在市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都有很好的助益。同时,通航产业也必将通过一系列的航空运动、表演,以及航空科技馆的建设,提升青少年学习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积极性,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3.发展通航产业能够推进黄石向创新城市转型
为了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五大名城”,黄石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这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2012〕43 号文件)是高度一致的。坚持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作用。国务院〔2012〕43 号文件着重提出,要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航产业是集科技研发、飞机制造与维修、航空人才教育、航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它的建设能加快与加大黄石市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步伐与力度,并能带动一批高科技教育园区的建设,有效吸纳大量高级技术性人才。因此,通航产业园的兴建,必将为黄石向创新城市转型注入活力。
4.发展通航产业能够推进黄石向幸福品质之城转型
“和谐幸福名城”是黄石市着力打造的“五大名城”之一,也是黄石市发展的最主要目标。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认为,城市幸福感是指城市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度、赞誉度。其特征是,市民普遍感到宜居宜业、地域文化独特、空间舒适美丽,等等。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与市民的生活满意度,除了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这一地区的休闲水平息息相关。近两年中国评选的休闲城市中,有很多同时也是幸福城市,如杭州、成都、拉萨等地。因此,黄石打造和谐幸福名城必须与推动黄石休闲文化水平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航产业对于推动黄石地区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黄石地区休闲文化的水平,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所推出的航空运动项目不只是简单的空中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还是一项高尚的、超前的和高科技的活动,能够丰富黄石作为体育之城的文化内涵。当今航空运动已风靡全球,美国民间有2000 多个航空俱乐部,德国有近千个,并且全世界各种航空组织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航空运动包括飞行、滑翔、跳伞、航空模型、热气球、悬挂滑翔、滑翔伞、直升机等项目。航空运动使用的飞行器结构简单,驾驶容易,经济安全,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训练、体育、旅游、竞赛、摄影、摄像等工作。此外,航空运动还将以惊险、刺激、新奇、优美和实用的特点走入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通航产业及航空休闲的建设与普及,都将掀起一座城市的航空休闲浪潮,同时带动相关休闲旅游产业走向繁荣。黄石市休闲文化的发展与休闲水平的提高,也必将推进黄石市向幸福城市的转型步伐。
5.发展通航产业能够推进黄石现代产业城市转型
黄石致力于打造中部地区现代产业名城。现代产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一般情况下,在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要占到GDP 的70%左右,在中国也要占到GDP 的50%左右,而且必须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刚刚发布的国务院〔2012〕43 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服务业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任务来抓。《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鄂政发〔2012〕59 号)中也把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带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并提出要突出发展以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通航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最为典型的服务业,它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具有低消耗、高增值、战略性强的特点。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航物流以及通航文化旅游都将是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通航产业理应成为黄石打造现代产业城市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对象之一。
四、工作在武汉,休闲在黄石
“工作在武汉,休闲在黄石”的城市口号,是拉动黄石旅游发展,促进黄石第三产业升级,增加黄石居民收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有力因素。通航产业园建设将全面提升黄石休闲旅游的形象,这对打造黄石新的城市名片,实现黄石城市转型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黄石毗邻中部中心城市武汉,属于武汉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国家中部城市崛起政策的激励下,武汉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为900 多万,拥有巨大的休闲消费需求。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0806 元(2010年),而其中消费性支出为14490 元。可见,作为近邻的黄石,利用好武汉市休闲消费的巨大需求,将大都市的休闲消费引向本地,抓住地缘优势,将会对黄石城市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的现实情况下,黄石要想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去寻找转型的突破口,是难以与武汉甚至兄弟城市相竞争的。那么,如何独辟蹊径,寻求城市转型发展的特色,从而实现跨越式的科学发展,是黄石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谷金明,王菲,陈婷婷.休闲旅游的层次性分析[J].商业时代,2009(27):103.
[2]陆庆祥.庄子休闲哲学略论[J].贵州社会科学,2011(7):21.
[3]梁保尔,李伟清,杨荫稚.上海国内休闲旅游行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