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对话的必要性及艺术*
2012-08-15张崔英
张崔英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活动,理应不断创新自己的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与时俱进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曾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把“对话”引入其中,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
1 大学生“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坚持“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四个字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系统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稚气未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只有在教育中以学生为核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依据个体的差异性来贯彻教育内容,才能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去理解、领悟和接受。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党性比较强的活动,有些理论可能受教育者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时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理解的难点与困惑之处,从而对症下药,而不可采取强制的方式把理论直接灌输给受教育者,因为这样产生的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现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人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作为高智慧的群体,更是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运用“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去领悟理论的真谛,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理论灌输为主要方法,向学生灌输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这种传统的“独白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强调的是灌输,“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受教育者被看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者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是传输已有知识的工具,这样很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比如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许多教师在上这类课时,只是把书上的固有理论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在听。而大部分学生学这类课也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把老师上课划的“重点”进行死记硬背,然后凭着自己的短暂记忆在考试时把背的东西写在答卷上,而考后便会很快忘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却难以收到应有的实效性。而“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在传统的“独白式”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搞“一言堂”的局面,它强调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交流,教育者把要教给学生的理论蕴含在对话之中,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去发掘、领悟和接受其中所折射的道理。这样学生会有一种被尊重和在探索中去求真的满足感,“对话”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自己在与教育者交流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思考,对这一理论已产生了认同感而愿意接受。最终达到的结果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头脑,已被心理上认可的理论当然更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中被付诸实践,这便达到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1.3 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相对于西方某些国家来说,我们国家的确缺少创新精神。当我们看到充斥着国际市场的许多商品上印着“made in China”,而其生产的核心技术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时,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当然,这与我们的民族传统、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都不无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容相对来说就比较枯燥,难以激起受教育者的兴趣,如果再采用“独白式”的硬性灌输方式,非但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而“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是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去表达观点和领悟真理,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的思想不断发生着碰撞,既可以使教师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又可以使学生在感悟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迸发新的思想火花。青少年是各个年龄段中最富有朝气的人群,他们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敢于挑战和创造新事物,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便能不断闪现出新的思想火花。久而久之,便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理论的不断创新,进而指导实践的发展和革新。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话的艺术要求
“对话式”教育是整个教育领域都可以借鉴和运用的一种方法,而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在把握“对话式”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运用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特点,来运用对话的艺术。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充分的准备
所谓充分的准备,是指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之前,要针对将要进行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包括对理论知识的准备和对受教育者的准备两个方面。
首先,教育者本人要做到对将要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刻领悟、理解和认可。要想把某个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做到对这一理论的深刻领悟和透彻理解。如果教育者自身对某一理论还含糊不清、一知半解,就谈不上把这一理论非常清楚透彻地讲给受教育者。更何况还存在许多教育者,虽然对某一理论理解得很透彻,甚至在这方面还有自己的研究,但由于教授方法、表达方式等原因,也不一定能把自己有深刻见解的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另外,教育者本人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认可。自己不认可的理论怎么能够做到让别人去认可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所说的认可,并不是指教育者口头上所说的“相信这一思想”“认可这一理论”之类的言词,而是要求教育者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只有自己亲身践行的理论,在受教育者面前才更有说服力,且这种无声的说服力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无穷的。除了做到对教育内容的深刻把握外,教育者还要搜集与该内容相关或能够支撑该内容的文献资料或时事资料。
其次,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个性差异等有一定的了解。教育者要面临的对象是思维活跃、个性差异较大的青少年,他们思维的活跃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者不能一概论之。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事先了解每个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推测他们在将要进行的“对话”中可能出现的困惑或疑问,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准备。
2.2 引人的开端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端对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吸引人的开端也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要坚持两个原则,即因人而异和贴近生活。
所谓“因人而异”,是指教育者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设置不同的开端。例如,如果教育对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比较认可的优秀学生党员,则可以直接开门见山地与其进行对话交流;如果教育对象是思维比较活跃、对教育内容常持怀疑或批判态度的学生,则要采取“迂回战术”,从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谈起,然后再恰当地过渡到教育内容上来;如果教育对象是名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搜集一首与教育内容相关的歌曲,然后由这首歌曲引入话题;如果教育对象是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则可以以历史上与要讲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关的事件作为对话的开端,如此等等。
所谓“贴近生活”,是指教育者所设置的开端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以消除一些学生总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总是遥不可及、空洞说教的感觉。例如,如果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的是生命观的教育,则可先列举几个最近发生的青少年轻生的例子,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分析他们放弃自己的生命后给家人、亲戚、朋友等带来的伤痛,给国家和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如果要对学生进行的是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则可以结合“面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许多学生上街游行,甚至跑到商场里去砸日本生产的商品”这样非理性的行为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就是否支持游行这种爱国主义方式进行短暂的小辩论。
2.3 平等的态度
所谓平等的态度,是指教育者应将受教育者视为与自己具有相同主体地位的个体,而不是把他们作为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它包括人格地位的平等和知识地位的平等两个方面。
人格地位的平等,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把受教育者视为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一起互动交流、共同探求真理的主体,而不可“以师者自居”,把受教育者当做是懵懂的无知者,因为这样最易产生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受教育者最能直接感受到是否受到了平等对待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所处的位置。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台下听讲。三尺讲台不仅隔开了师生间空间上的距离,更破坏了“对话”的状态,拉开了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所以,在采用“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最好与受教育者促膝而坐,这样不仅会给受教育者带来视觉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平等的感觉。
知识地位的平等,即教育者要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观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只是提前知道了某些理论而并不是知识的权威。在当今社会极其开放的条件下,青少年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敢于挑战新事物,因此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可能视角比较新颖,观点比较独特。这时,教育者要在不偏离教育方向的前提下尊重他们的观点,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纳其见解,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2.4 透彻的说理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为学生所信服,进行透彻的说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教育者应坚持通俗易懂和联系实际的原则。
所谓通俗易懂,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机智幽默的分析等把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简单化,使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在许多青少年眼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些抽象、空洞的理论,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深刻理解和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兴趣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俗化,使受教育者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和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正如高水平的文章就要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也应训练自己“深入浅出”的能力。
所谓联系实际,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为了使说理更透彻,就要联系实际,以事实为支撑。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不是一味的告诉他们要拥有崇高的理想,确定坚定的信念。而可以在与他们进行“对话”时,“聊”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分析他们成功背后的原因,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理想信念对他们的成功所起的作用。从而给学生一种教育的内容好像已经过了自己的验证的感觉,从而在心理上对这些内容进行认可。
2.5 灵活的应变
在“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受教育者可以与教育者平等地交流观点或进行提问,这就使教育者时常会遇到一些新颖的见解或敏感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部分在“对话”进行之前是难以预料的,这便要求教育者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在此,主要是要做到灵活应对疑难、敏感性问题和把握大的教育方向。所谓灵活应对疑难、敏感性问题,即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遇到新颖的观点,敏感的问题时,不能回避,更不能“打压”,而是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等给以沉着、冷静的应答。对于学生的新颖观点,若不违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则应给予鼓励,因为这些新颖的观点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学生提出的敏感性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因为这样只会“欲盖弥彰”,而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和性质。
所谓把握大的教育方向,即教育者要时刻牢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进行交流和对话。其实,“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打乒乓球似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互动,该活动才能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免会发一些偏球、怪球,这就需要教师的灵活应对。但只有灵活应对是不够的,为了保证球不偏离球台,教师还应适时地加以引导。即教育者在“对话”中充分地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教育内容不能偏离大的方向。
2.6 圆满的结尾
为了使“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较好的效果,一个圆满的结尾也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一个圆满的结尾应包含两个方面,即教育者的总结和学生的反思。
教育者的总结,是指教育者在“对话”结束后,对“对话”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呈现的观点等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对“对话”过程中受教育者所产生的思想问题和理解误区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和分析,以力求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避免这种思想上的误区;对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想火花,在一定程度上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受教育者在以后的“对话”中再接再厉,力争产生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当然,总结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来。
学生的反思,是指在“对话”结束后,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对话”的过程和内容进行反思。教育者可在对话结束后留一些时间让受教育者进行反思。受教育者反思的过程,便是提出或改正“对话”前错误的思想认识的过程,抑或是接受或反思新的观点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经过师生的“对话式”的分析和探讨,像在炼丹炉中重新经历了一次锤炼一样,受教育者在“对话”的最后,再对教育的内容进行一次宁静的反思,相信对该内容肯定会有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责任编辑杨文忠)
[1]顾明远,俞芳,金锵,李恺.鲁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茅蔚然.中国近现代各派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简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顾小燕,潘云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转型——从灌输走向对话[J].职业圈,2007,(7):226 -232.
[6]伍少霞.从“独白”走向“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4(3):46 -48.
[7]崔学森.论“对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58 -61.
[8]俞静峰.走向“对话”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J].洛阳大学学报,2005,20(1):113 -116.
[9]吕卓超.对话理论与“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对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互动”探究式教学研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8(3):74 -77.
[10]聂杜鹃.雅斯贝尔斯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