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机制的制约性分析
2012-08-15李婧
李 婧
(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语码转换机制的制约性分析
李 婧
(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语码转换的机制大致有动力因素、功能因素和信息因素三种情况。交际目的需要是催生语码变换的直接动因,也是其最终控制因素,而其他一切因素都是受其支配的。一定的交际目的对应着一种最佳的表现方法或手段,而这又恰恰是其交际功能的表达形式,也是语码转换的价值所在。如何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最佳表达手段和方法的过程。根据信息受众范围的不同,其语码表达手段上首先可以区分为明码和密码。无论明码密码,都不是绝对的。语码转换说到底就是各种信息数据通过选码赋义、编码组合、交换传递、解码破译、复原原义、信息采集、思维加工,以致将思维加工的结果再次以信息数据的形式选码赋义、编码组合等不断重复的过程。
交际目的;语言编码;语码转换动因;语码转换机制
语码转换是指两种或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某种信息的转换运用[1]。根据语言顺应性理论,自然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或传递某种信息而进行着一系列的语言选择[2]。因此,语码转换不是一种随意的语言交际现象,而是一种交际策略,即交际者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所进行的策略性转换。语码转换不仅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也可以在同一种语言中的普通话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进行转换,还可以在不同的语体、语域之间进行转换,甚至连语码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变换或转换。
那么,这种语码转化机制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性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山西晋中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码转换的生成的各种主要动因进行归纳总结和对语码转换的表现形式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语码转换的生成机制的客观规律性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由教职工把调查范围扩展到其家属,以山西晋中方言为例,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男女各半。因本院坐落在山西省汾阳市,但面对全国各省招生,所以普通话成为本院的主流交际语言。
根据调查目的,以动因为主线分不同的语用场景分组设计对话,每组不少于十套题对话题目,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且对话均以文白对应形式给出,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一、方言和语码转换的动因及社会功能分析
对于交际者进行语码转换的动因,于国栋依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认为:交际者之所以要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进行顺应,从而实现或接近某个或某些具体的交际目的[3]。
甘柏兹(Gumperz,1982)最早对语码转换进行分类,因交际场景的变换而导致的语码转换称为“情景型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即由于参与者、话题或者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因会话策略而导致的语码转换称为“喻意性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即说话者为了改变相互的关系或说话的语气重点而进行的转换[4]。本文主要从表达的精准性和形象性 (动因1)、心理适应性(动因2)、情感性(动因3)以及交际对象(动因4)等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动因或语用场景进行调查和数据采集,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版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精准性和形象性
为了使表达更精确恰当和形象生动,在方言和普通话的双向转换中,53.1%的人选择了方言,46.9%的人选择了普通话。众所周知,方言具有第一母语性,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方历史,方言词语记录了地方风物。方言不仅直接保存了传说、故事、民歌,就连非语言的艺术创造和宗教信仰、民俗活动也广泛地留存在方言词语之中。因此,为使表达更为精准和生动,但凡条件允许,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必为首选。例如:
例1:(妻子叫正在看电视的丈夫帮忙洗几件衣服)
妻子:嗨,快过来帮我从洗衣机里捞一下衣服。
丈夫:我正看得起劲儿呢,你自己弄吧,真是一啊吹箫儿,一啊捏眼儿。
本例中,夫妇都是山西汾阳人,但在家中为了孩子说普通话,丈夫前半句用普通话表达不情愿,后半句转换成方言俗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能办的事情却要浪费几个人的精力[5],这样或许妻子既不会生气,也不再打扰丈夫看电视。
例2:(家中失窃,丈夫找人在窗户上钻眼加固,这时妻子下班回家)
妻子:你外又折道甚咧?(你那有干啥呢?)
丈夫:我打上个眼眼,插上根儿钉钉,叫狗儿的再来。(我打个孔,插上根钉子,让他再来。)
妻子:早就说你把外窗子弄弄儿,就不弄。这唠就强盗走了脑出棍来啦。(早就说让你把那窗户弄一下,你就是不弄。)
本例中,强盗走了脑出棍来,比喻出了问题才采取措施[6]。夫妻用方言对话,不仅表达准确到位,而且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寓意深刻。
(二)心理适应性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做到心理上的适应而往往在心理上希望拉近或疏远与对方的距离,办法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语码来达到此目的。如果希望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他会选择与对方相同或相近的语码来迎合对方;反之则会选择偏离对方的语码[7]。一般来说,人们选择方言来增加与对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比如,老乡之间的会话。另一方面,说话者选择接近对方使用的语码,表示自己的亲和,以减少自己在达到交际目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比如,商店售货员与顾客的对话。在动态的会话过程中不断调整人际距离,是语码转换的又一个重要功能。例如:
例3:(在家属院,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哭了,妈妈甲正用普通话训斥自己的孩子)
甲:哭什么呢,没出息,不会和他们讲道理吗?
(此时正赶上下班时间,走过来甲的老乡乙)
乙:则滴啦咧?kuang bai孩儿j惶的 (怎么啦,看把孩子可怜的)。
甲:兀家奏是居舍的老虎,wei dou qi的绵yer(他就是家里的老虎,外面的绵羊)。
甲乙都是本地人,本来甲正生气,一见老乡,感觉亲近了许多,马上转变成方言,表达自己心中对孩子的不满。
又如,我们可以看到商店售货员时而用方言,时而用普通话与顾客交流。这就是根据不同的顾客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其目就是为了使用同一语码的顾客有亲切感,通过拉近双方距离,以达到促销目的。
例4:顾客:我不想买这么贵的。且活(凑合)几天就过年啦,穿不了几天。再说素日(平时)穿用不着好的。
售货员:且活(凑合)几天就看这,这种的便宜。素日(平时)穿买贵的有点浪费。
在以上例子中,售货员本是南方人,在山西汾阳做服装生意多年,总会说几句汾阳方言,她努力使用靠近顾客的语码,以增强顾客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因此,靠拢反映的是赞同或讨好谈话对象的心理。这种心理越强,语言向对方靠拢的倾向性就越强。
再如,汾阳学院的教职员工及高年级学生在汾阳市面上购物时,总要努力说几句方言,目的是拉近与售货员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在提醒卖者不要在价格上耍心眼,她就住在本地,对行情了如指掌。但是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价格,她有可能立刻转换成普通话以表示不满。
(三)情感
人们在生气或高兴时,30.4%的人选择普通话来表达,而69.6%的人选择了方言。年龄、籍贯、职业和此项有显著相关关系。年龄和用方言表达强烈感情的频数成正比,年龄越大,用方言的人数越多;籍贯上,在下意识状态中的表达晋中人用方言的比例比外地人高,晋中人为72.8%,外地人为50.3%,说明外地人使用普通话的几率比晋中人大。职业上,医生用方言的最低,而农民最高。这与平时使用语言的习惯、频率有关。如果平时是方言占优势,那么,下意识的语言表达就是方言居多,反之亦然。例如:
例5:(小学二年级老师正用普通话讲课,下面个别同学还在低声说话)
老师:你俩huai乃是说不wu啦(你们两个说不完了)?kie得伲在这儿讲么(看得我在讲课),你们是说甚咧?
小学教师教学用语是普通话,但是在训斥学生时往往下意识地用方言。
(四)交际对象
谈话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决定人们的语言代码选择。在年龄或地位相近的人群中,比如年轻人,普通话和方言这两种代码的转换是随意的,而且转换是双向的。当一个本地青年遇见一个非本地的年轻人,他们既有可能用普通话也有可能用本地方言交谈。如果本地人先开口讲话,则谈话有可能使用本地方言。反之,谈话有可能使用普通话。但是,当谈话者来自不同的年龄段时,语码转换一般发生在小辈一方,他会跟随长者调整语言变体以表示尊敬。同样,在下级面前,上级通常会随意选择语码,下级则通常会改变自己的语言代码与上级所用的语码保持一致,这有尊重的因素,但也不能排除讨好等其他因素的作用。
二、语码转换的对应机制探讨
语码转换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载体的变换,正如一篇写在纸上的文章经过录音制作成一个语音磁盘,或者是输入到微机中保存一样。那么这种语码转换究竟有哪些制约因素?本文大致从动力因素、功能因素和信息因素三方面来论述。
出于交际目的需要而进行的语码变换,是其动力因素。人们进行信息传递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交际目的的。从前面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际目的需要是催生语码变换的直接动因,也是其最终控制因素,而其他一切因素都是受其支配的。
根据其交际目的的实际需要而选择变换手段或方法,是其功能因素。一定的交际目的对应着一种最佳的表现方法或手段,而这又恰恰是其交际功能的表达形式,也是语码转换的价值所在。如何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最佳表达手段和方法的过程。
在功能因素中,根据信息受众范围的不同,其语码表达手段上首先可以区分为明码和密码。无论明码密码,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相对概念。依据其受众限制范围的大小程度,依次可分为不存在任何保密性的世界通用码,如英语;通用于全国的,如我国的现代汉语,换成编码,就是全国通用码;其次是在一国范围内的特定区域内通行的语言编码,方言和少数名族语言属于此种情况。对越自卫反击战英模报告会上,军官田富生说起过一个事:咱们的战士使用步话机联络时,都不使用普通话,而使用方言。因为越南部队能听懂普通话,但他听不懂方言。当战士们发现呼叫的是敌方的人时,随口骂道“你是混蛋”,越方传来“对,我是混蛋,我是混蛋。请回答”。如果仅仅在很小范围内使用的或只能在很有限的人群中使用时,则是密码。如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懂的信息编码,那就绝对属于密码了。另外,旧时商业的“捏码子”和隐语之类的行业语,也可以说是一种密码。这些不同的编码表现形式,就是语码转换的不同的功能形态。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最终是为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而这种表现手段或方法又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表现为遵循某种原则且具有一定组合规律,并符合一定的逻辑结构形式的由各种数据组成的信息流。语码转换说到底就是各种信息数据通过选码赋义、编码组合、交换传递、解码破译、复原原义、信息采集、思维加工,以致将思维加工的结果再次以信息数据的形式选码赋义、编码组合……等重复下去。至于信息采集和思维加工的对应机制属于逻辑思维范畴,不属于本文探讨范围。下面重点从语用角度来进一步探讨选码赋义、编码组合、交换传递、解码破译和复原原义的对应机制。
(一)选码赋义的词汇对应机制
根据交际目的和范围,可以有选码赋义和赋义选码两种情况。选码赋义是先选码后赋义,其对应的是明码机制;而赋义选码是先赋义而后选码,对应的是密码机制。
信息码就是为了便于进行信息传递而筛选确定的一套符号体系,我们将其称为编码系统。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符号称为码元,每个码元都承载一定的基本信息素。信息实际上是这些信息素的有机组合体。几乎各种各样的符号都可以作为码元,如声音(元音、辅音;清音、浊音;高音、低音;声母、韵母、声调;噪音、乐音等等)、笔画(丶一丨丿)、字母或文字 (abcde、αβγδφω、山水人口手)、词汇(中国、china、ちゅうごく)、手势、姿势(点头、摇头、耸肩)、数字(12345……、一二三四五……、壹贰叁肆伍……、)、语言(母语、方言、外语、隐语、暗语、行话……)、其他符号(、,。:? 、+- × ÷ =、)等等,关键是看如何对其进行赋义。比如“点头”和“摇头”,作为两个不同的码元,其约定俗成的意思一般都是“对、行”和“不对、不成”等。其逻辑意义“是”和“不是”,就是人们对这两个码元的赋义。从受众角度看,就是明码。可有的地方可能是“点头不算摇头算”的,同样的码元,因其赋义的不同,对于内部人来说属于明码,而对“摇头不算点头算”的受众来说,就属于密码。又如我们可以给0至9每俩数字组合为一个码元,代表一定意义。如:
00:空格、01:A、02:B、03:C、04:D……24:X、25:Y、26:Z、27:zh、28:ch、29:sh;31:ia、32:ie、33:iao……39:iong;41:ua、42:uo、43:uai……48:ueng;51:üe52:üan、53:ün;61:ai、62:ei……69:ong……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悦读草堂、台湾文化教育馆、校史室、思源堂等颇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设施,试图找寻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结果让我们激动了一番,与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教育相比,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由于数字编码具有灵活简便,实用性强,便于人机对话,保密性能高的优点,所以应用广泛。如上面的编码,既可以适应于汉语,也可以适应于外语,还可适应于方言等。如“中国”一词,汉语编码为“27690742”、英语为“28091401”、日语为“20252107151121”、俄语“1105040109”、晋方言“26690742”等。
(二)编码组合的语法对应机制
编码组合也是码语法,即语码的码组合规律。码之间的组合必须以其信息语义为准,而信息语义是语言语法。选码赋义之后的码,不再是一般意义的码元,而是具有词汇意义的语码。这种代表一定词汇意义的语码组合在一起,便可以表达一定的逻辑意义。如概念、判断等,其表现在语言上,则是具有完整意义的句子。编码组合就是根据句义直接按照码语法将赋义的码元加以组合后的密码链。编码组合对应的不是词汇,而是句子。也就是说,语码变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目的的实现,而不是词汇的简单叠加。如“人家”、“你家”、“他”、“自己的”等,作为词汇,是直接变换的。如
普通话:人家 山西孝义方言:ra山西汾阳方言:erra山西离石方言:nia
普通话:你家 山西孝义方言:niehe山西汾阳方言:nixie山西离石方言:niaxie
普通话:他 山西孝义方言:ra山西汾阳方言:nejia山西离石方言:nai
普通话:自己的 山西孝义方言和汾阳方言:zijiadie山西离石方言:genjiadie
再如普通话的“他不给钱”,用方言语码转换为:山西孝义方言:rabujujieer山西汾阳方言:nejiabuzuqieer山西离石方言:naibuyieqieer
又如中国人骂人笨是“蠢猪”,码元是“蠢”和“猪”。如果变换为英语码元,就不能是”foolish”和”pig”码元的组合,而必须是“foolish”和“donkey”的码元组合。由此可知,编码组合对应的是语言语法机制。也就是说,编码组合必须符合和受控于语言语法的表达,包括词法和句法。“foolish donkey”属于词法;而“他不给钱”则属于句法。汉语是非常丰富的语言,特别是成语、俗语、格言警句等,结构上看,属于一种句子的压缩形式。在进行外国语语码转换时,绝对不能进行词码对译,而必须根据语义进行意思的整体转换,其编码组合便是按照语言语法对语义码进行组合。例如成语“入乡随俗”、警句“三思而后行”、格言“家丑不可外扬”,汉英间的语码转换应该是“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 Think twice before you/I do”和“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但如果按照词码意思转换为“When you arrive a new place,follow local customs”、“Think three times”和“Domestic shame should not be made public”,意思好像也对,但有点变味。可见,翻译时,要尽量找到与句义对应的最通俗直接的表达法,而不能进行词义叠加或转述。有些时候,由于没有相应的句子对译,也只能就其意思进行翻译。如“掩耳盗铃”翻译成“to 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或 to deceive oneself”,“舍近求远”据意翻译成“Reject what is near at hand and seek what is far away”。同理,“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转换为汉语编码时,如果按照词码组合,“在罗马像罗马人一样办事”意思虽对,却平淡无奇。“做事前先想两遍”则索然无味。至于“橱柜中的骷髅”,就不只是不知所云和大煞风景,恐怕还会引起更大的误会。任何语言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吸纳了民族精神历史和风俗习惯,是民族精神的表现和文化的积淀,而不是符号的简单叠加和随意堆砌。人们用这种语言符号进行交往的根本目的,不是要生吞活剥这些符号,而是要相互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民族历史、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表现在语码转换上就是舍词码就语码,也就是中国人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否则便有“以文害辞”之嫌。
(三)交换传递的语义对应机制
不同语言之间以编码为载体进行传递,其表面形式是词码的依序排列,实质上却是按照整体句义来传递的。有时候,即便只有一个词,我们也是把它作为句子来理解的。因为句义传递的是思想,语言不过是思想的表达方式。而语码是不同语言间进行思想信息交换的桥梁和媒介,是一种机械的物理量,是机械码。赋义后的语码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为具有完整意义的语码编组,就可以进行递送,然后由对方接收。
传递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交到自己人手中。但是,传递这种物理上的机械码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扩散机制。比如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喊一声“小刘!”,并非只有小刘能听到,而是所有声音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人都能接收到(听到)这个信号。只不过这个信息对别人没有意义而不被理会罢了。如果站在语码变换的角度看,就属于明码。如果不想使别人知晓其所传递的内容,唯一的办法只能在选码赋义和编码组合上想办法,这就是密码。密码和明码的码元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语码所代表的意义不同或组合规则不同而已。比如电脑输入法千变万化,但所对应的码元,都是由美国规定的通用码。否则各种语言不能转换。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选取码元并赋义以及以一定方式或规则对赋义的语码进行编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于语码转换而言,有时为了表达得精准,有可能转换为方言,有时为了表达的广泛,就选普通话。有时为了保密,就选择只有自己的受众知晓的语码进行转换。但对于交换传递来说,只存在码元组成的信息流的发出与接收。
(四)解码破译的语码对应机制和复原原义的语种对应机制
作为接收方收到编码后,首先要做的是解码。解码是对码元所代表的信息或意义进行甄别,最后对其整体意义作出正确解读。对于不知晓的密码来说,则是破译。破译说到底就是根据某种重复出现的语码现象的规律性释读。详细情况可以结合选码赋义和编码组合做进一步的了解。如将“28091401”解码为“China”、将“26690742”破解为“zongguo”、将“Haohao study tiantian up”和“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破解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和“橱柜里的骷髅”。
因为语码解读或破译出来的是其字面意义,还必须要还原出它的原文原义。要还原其意义,必须使用一种语言表达之。这种语码转换机制,对应的是语种。英语、日语、汉语、方言或民族语言等。如将“China”、“ちゅうごく”、“kedai”进一步还原为“中国”。或破译的“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和“橱柜里的骷髅”再用汉语还原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家丑不可外扬”。
由此可见,语码转换是将一种语言的语义,通过赋义的码元,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以表达或传递出某种信息,而后再按照一定规则解读或破译这些信息的过程。无论明码还是密码,说到底,都是为完成交际目的而作的一种变通适用或手段而已。广泛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语码变换技巧,是一个人在社交中进行人际沟通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因此,加强语码变换技巧的训练以使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应成为每个语言工作者的自觉意识。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New York: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3]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77-87.
[4]约翰·甘柏兹.会话策略[M].徐大明,高海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李宏巧.汾州文化:第三册[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11.
[6]郭建荣.胜溪俗语[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5.
[7]YU Guo-dong.The Study of Language[M].Cambridge: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Publishing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H3
A
2095-0683(2012)03-0107-05
2012-05-02
李 婧(1976-),女,山西文水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校秋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