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语言教学研究
2012-08-15夏素芬
夏素芬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民俗语言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们在基本表达中占据着重要的成分。很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汉语中的民俗语言感到非常吃力。因为它不仅仅是字面上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它们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片沃土,才孕育出了如此瑰丽的语言宝藏。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认真思考教学方法,避免语用失误的产生。
一、民俗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内涵和外延
民间语言又称“民俗语言”、“语言民俗”。1846年,首次提出“民俗”一词的是威廉·约翰·汤姆斯(William John Thomas),他所说的“大众古俗”,指的是“旧时的行为举止、风俗、仪式庆典、迷信、叙事歌、谚语等”,其中谚语就是一种语言品类。[1](P3-5)曲彦斌先生在其《民俗语言学》中提及:“民俗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影响、制约着语言与言语活动”,“两者相互浸染,相互适应,互依互动,类似涵化运动的结果,并形成了民俗语言和语言民俗”。[2](P2)常引起民俗学者注意的语言现象可归纳为以下三类:(1)日常生活中的俗语:亲属称谓、社交称谓、人名、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俗成语、俗短语、方言词、流行语、招呼语、脏话、骂詈语等;(2)特殊场合或仪式中的套语:咒语、吉祥语、禁忌语、委婉语、神谕、祷词、誓言、隐语(含暗语、黑话)等;(3)语音形式以外的表意方式:体态语、文字、图画、隐喻性实物等。[1]
民俗语言,顾名思义,是民俗和民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与社会生活存在着共变规律。同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民俗语言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为文化会积淀于民俗语言中。同时,民俗语言也随着风俗习惯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异。[3]因此,民俗语言承载着社会民俗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与之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民俗与语言》教材中有详细介绍:(1)民俗和语言的关系;(2)汉字与民俗;(3)语音与民俗;(4)语法与民俗;(5)修辞与民俗;(6)方言与民俗;(7)俗语与民俗;(8)数字与民俗;(9)人名与民俗;(10)地名与民俗;(11)颜色与民俗;(12)生肖与民俗。[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民俗心理和民俗精神,因而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俗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
由于“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当前培养的汉语教师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一些未受过对外汉语教学正规训练的非师范类甚至理工类学生,也加入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队伍。他们对民俗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知之甚少,难于将民俗语言的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此,带有中国特色和蕴藏深厚文化内涵的民俗语言,很难有效地在孔子学院展开教学。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表示,国外学汉语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我们在师资方面、教材方面还是很缺乏的。由此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有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高标准的课堂教学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否则,学生不能对汉语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以致理解不了中华文化之精髓,从而在交际中会出现大量语用失误。
民俗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表现为:
(一)缺乏反映民俗的语言教材 1.缺乏有关民俗的解说。民俗语言具有语义双关的修辞格,如果教材不对民俗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做详细介绍,将会违背语言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要求我国派教师出国任教,提供教材和理论指导。笔者考察了目前留学生用得比较多的几本教材,如:陈灼的《桥梁》、杨寄洲的《汉语教程》、刘珣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等。这些教材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时间了,有的甚至有二十多年了,缺乏创新。虽然它们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是对民俗语言的讲解并不多,即使涉及到民俗语言内容的,其解说也不够到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因此,学生很难从字面理解民俗语言的涵义,这样就会丧失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2.缺乏文化差异的分析。哲学有云: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俗语言上,其南北差异是一直存在的。如南方人骂人瘪三,冲子,十三点,二百五,一般从经济收入入题,这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因为穷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而且骂得很委婉,充分表达了对你的蔑视,很符合南方人思维习惯;而北方人骂人骂磕碜得很,下三滥,彪,一般从道德品质入题,这主要受晋商文化的影响,而且就事论事,从不指桑骂槐。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咱爸咱妈,偏重于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赵叔钱姨,偏重于双方父母关系。北方女人称公公为爸,顺着丈夫叫,南方女人称公公为爷爷,顺着儿子叫。还如在南方,父母喜欢称自己的小孩儿为崽或者崽崽,在南方人的认知域里,这是父母们对孩子的一种昵称,是个十足的含有褒义的名词。而在北方人的认知域里,称人为崽或崽崽,表示辱骂,因为他们只对牲畜才称之为崽。而这一些差异,在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都未得到充分体现和说明。民俗语言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地域文化对民俗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进行解释。
(二)缺乏高标准的课堂教学 在高标准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对所在班级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知识背景进行调查,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应当地人的思维、当地人的学习习惯。在海外,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主要以听说为主,教师特别注重学生们的实践技巧,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互动热情澎湃。然而,这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容易出现语用失误。而在中国的教学课堂上,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注重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讲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很少与教师互动去共同探讨民俗语言的双重释义、文化背景及其它特有属性。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过分注重汉字和拼音的学习,而忽视了民俗语言的听说练习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对于一些短期培训的留学生来说,无法从课堂上获取真正能代表民族文化的民俗语言的话,将会给他们在今后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如遇到出自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的“一物降一物”、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卷三中记载的“八字没一撇”、元·无名氏《大战邳彤》中提到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中提到的“恭敬不如从命”以及《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二回中记载的“隔行如隔山”等等这类俗语时,如果教师仅仅从其字面意思进行讲解,对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来说是欠妥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双语功底,特别是对民俗语言的深刻理解,此类问题不容小觑。
(三)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好汉语言学理论知识体系,尤其是民俗语言的知识及其它的特点和规律,并对学习者所在国的文学艺术、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由于民俗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艰难程度较高以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师必须掌握比普通汉语教师更多的知识,而教师很难对国内外文化知识的方方面面都比较精通,这种高要求给本就缺乏足够数量的汉语教师的现状平添几分困难。在国内的绝大多教师中,汉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而在课堂上并没有将其母语自觉提升到理性的层面,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并不强,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拼音和汉字的拼写,缺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民俗语言的教学理论基础。许琳2009年在国家汉办公派教师培训活动中反复强调,目前海外师资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国外汉语学习的需求。当前汉办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足够数量的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出富有教学经验,懂得因材施教的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团队。[5]
从以上简要论述中可以看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能体现民族属性的民俗语言的教学,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其中,缺乏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缺乏课堂教学调查和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影响学生学习民俗语言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道路上远不止这些障碍,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去发现和研究,使深厚的民俗语言教学不再受到忽视,若能如此,就可以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1] 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新论丛书),2002.
[2] 曲彦斌.民俗语言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3] 马晓红.民俗语言的传承与流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2).
[4] 谭汝为.民俗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
[5] 许琳.国家汉办公派教师培训活动中的讲话[R].世界汉语教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