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社会心理探析
2012-08-15刘瑞琴
刘瑞琴
(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修辞文本就是言语作品。社会心理修辞学认为,从言语毛坯到修辞文本的形成过程是修辞者心理活动的过程。社会心理修辞学认为,语言是实现社会化的工具和手段,语言在实现各种类型的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修辞的社会化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实现的,对语言所代表的特定事物抱何种态度或具有何种色彩,会反映到修辞社会化过程中。如“狗”在汉语中多半具有贬义色彩,而dog在英语中具有褒义色彩,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修辞的信息差异。
一、修辞的社会心理特征
修辞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在这个行为过程中,话语建构和话语理解都是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修辞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言语行为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同时,修辞这个心理过程的运作媒介是语言符号。言语是修辞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标志。修辞的功能是通过话语输出和话语接受而实现的。
人们的修辞过程还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第一,修辞行为作为一种个体行为是由一系列个性心理因素参与的一个行为过程。这些个性心理因素包括稳定性的(如性格、气质、审美心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和暂时性的(动机、需要、情感、情绪、态度等)。第二,修辞行为不仅受到个性心理因素的制约,还会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审美心理、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等。另外,修辞主体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修辞行为。在人们的修辞行为中,以上这些个性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往往会共同作用,以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修辞行为,影响人们的修辞行为方式,从而使修辞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修辞的社会心理基础
人们的修辞行为受社会心理和个性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们关于胖瘦的说法的变化就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变化过程。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身体胖瘦的说法,就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果说某人胖对方会感到高兴。这是因为新中国建国之初,物质贫乏,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甚至解决不了温饱,因此,温饱就成了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熟人见面,多以对方胖瘦作为寒暄的一部分。如果说对方胖了,意味着对方的生活水平高,因此听者往往有一种幸福和满足感。那时候身体胖是很难与不美联系在一起的。到了八十年代,说某人胖,对方还能接受,因为这时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身体胖,意味着生活富足,心情舒畅。九十年代以后,如果说某人胖,对方就有些忧虑了,因为许多人已经在减肥了。这时候大部分人进入小康,肥胖不再是生活富足的代名词,而是意味着饮食失衡,生活习惯不良,身体不美,不健康。“肥胖”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人们逐渐惧怕“肥胖”。因此,最近几年,人们为了适应这种心理需要,避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就选择委婉的说法,有意识地避开“肥”字,“瘦身”、“健美”成为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演变过程的深层原因是社会心理的变迁,尤其是公众审美心理的变迁。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修辞需要切合社会心理。社会是由不同的阶层、团体、组织构成的。社会阶层不同,其心理倾向也有差异。修辞交际行为也呈现出一些特点。工人、农民、军人、警察、教师、官员等等,既是不同的社会职业群体,也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的言语各有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社会心理。因此,修辞实践中就应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言语行为特点以及规范和特定的心理特点。这是提高修辞效果,促进社会合作的重要前提。
在我国当代社会中,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就呈现出不同特点。体现这一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建国以来公众称呼的变化。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人们之间,无论那女老少,一律称呼“同志”,“同志”这一称呼让人心里感到暖洋洋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称呼开始出现多样化的态势,如“师傅”、“老师”、“先生 ”、“小姐”、“夫人”等等,称呼的选择和使用往往因人而异。曾经一度在大众言语交际中,人们对女性称呼“小姐”比较普遍,这是与当时人们的话语接受心理分不开的。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对衣着、体貌更加讲究的人也越来越多。女性希望年轻漂亮的心理也越来越强。因此,“小姐”这个标志身份高贵、气质高雅的称呼,适应了年轻女性的心理需求。其实,这个词曾经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公众交际中一度几近消失,因为那时社会崇尚的是普通劳动者的朴实无华。但是,随着社会上“三陪小姐”现象的出现,人们对“小姐”这个称呼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些女性甚至厌恶被称作“小姐”,“女士”这一公众称呼开始盛行。如果说“小姐”这一称呼主要适应于年轻女性,“女士”则适应的范围更广。而在大学校园里,和女同学谈话时,一般应使用“女同学”、“女生”、“女孩”、“男生”、“男孩”,避免使用“女人”、“男人”等词语。因为,在他们看来,前者来得比较单纯,后者则显得比较世俗,甚至污浊。
以上分析说明,修辞既要考虑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政治,还要考虑社会心理。这不仅在同一文化背景的修辞交际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在跨文化修辞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修辞交际中为了保证话语的有效性,修辞效果更理想,有必要了解修辞同人们的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心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等。如果忽视了社会心理差异,就容易导致言语失误,影响人际关系。在汉民族内部的言语交际中,如果忽视了社会心理,同样会导致交际失误。
三、话语的理解应考虑社会心理
修辞者在建构话语时,都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因此,人们在理解话语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析出修辞者话语中所浸润的社会心理成分,如社会态度、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以及其它社会价值观等等。
例如,有一篇新闻报道称,武汉某大学6名女大学生为了交电费靠“拾荒”拾出了一个“寝室基金”,成为该大学校园最新的热门话题。有的同学赞成,有些同学嘲笑。老师支持她们。在校园网上看到她们的事迹后,一些教授表示支持这6位女生的做法!“她们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叫‘拾荒’,应该是‘资源回收’。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自觉回收废物并加以利用的习惯,这样才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本例中,表达6名学生的行为,可以用“捡垃圾”、“拾废品”、“拾荒”、“资源回收”。它们所表达的客观事实基本一样。但是,其附加修辞功能却不同。“捡垃圾”、“拾废品”属于直言,“拾荒”、“资源回收”则是婉言。在具体语境中,上述词语的选择实际上能体现修辞者的不同社会态度或情感。上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记者用了“拾荒”,教授用了“资源回收”。前者基本属于中性,后者则是褒扬。从本例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启示:一是修辞者的社会态度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附加修辞功能体现。二是人们理解话语时,不但要理解话语的理性信息,还应理解话语的情感意义,尤其是修辞者的社会心理信息,比如社会态度等。
话语体现社会心理、通过话语可以认知社会心理的原理,适用于各种交际或者传播领域。比如,2003年12月13日,美国驻伊拉克部队抓获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美国媒体多用“抓住”、“抓到”或“逮捕”,而我国的媒体则不一样。《人民网》用的是“DNA检测证实萨达姆被捕”。“抓住”、“抓到”或“逮捕”、“被捕”体现了不同的立场态度。“抓住”、“抓到”多用于口语,没有明显的褒贬态度倾向。但是“逮捕”则蕴含了一定的态度,往往指被逮捕的对象为非法的或犯罪的。而“被捕”则一定程度上蕴涵了被捕对象的正义性。上述不同词语的使用,反映了修辞者复杂而矛盾的社会态度。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修辞者的社会心理可以通过话语的不同层面反映出来,既可以通过话语信息反映出来,也可通过修辞手段、修辞方法乃至话语风格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话语析出修辞者的社会心理,应注意上述各个方面。
理解话语除了话语意义之外,还包括修辞交际双方的社会信息、心理信息等各种语境信息以及话语自身的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等。因此,话语理解不但可以理解话语的意义,析出相关的修辞主体信息、社会信息,还可以通过判断推理获取其它信息。这对修辞者建构话语、进行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意义。
[1] 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