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项 洋

(宿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安徽宿州234000)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一)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方面,表现为实践教学指导缺乏理论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应用性、生动性、灵活性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然而,随着实践教学不断加强,理论教学日益被“边缘化”,显然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此引发了另一个不良后果,即实践教学因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盲目性凸显出来,实践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大学生躲开理论的学习、打发和消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间的过程。结果是实践教学达不到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确立理论知识权威性的目的,学生也因为理论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更谈不上践行马克思主义理想,这种教学虽然不能说是失败,但至少可以说是低效的。

(二)在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能力方面,表现为实践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 从实践教学开展的连续性上看,没有系统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几门课程的整体性。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各门课程各自为战,没有通盘考虑四门必修课程的每一门课和四门课之间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实践活动形式上虽有不同,但在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内容上存在了重复现象,未明确每一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培养大学生何种能力。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大一到大三的实践教学课都安排看专题电影写观后感的活动,虽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复得到了锻炼,但同时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挥各门课程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合力。

(三)在课程性方面,表现为缺乏广泛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的参与缺乏广泛性。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必须环节,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但由于高校扩张后学生人数激增,实行大班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若在课堂上进行,由于受时间限制,只能以寝室为单位选派代表参加教学活动;若在课堂外尤其是走出校门进行,由于受安全风险高、管理困难及资金短缺的制约,不可能在同一学期把上万的大学生多次带出校门、进入社会。因此许多高校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由各班派代表参加难得的一两次社会调查或参观活动,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1]不能体现出实践教学按照教学环节要求对每个学生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性。实践教学的实施缺乏科学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时保障看,有的高校打着改革的旗号,搞所谓的“2+1”教学改革(“2”为理论课周学时,体现在课表上;“1”为实践课周学时,由教师在课下自行安排),原本在课表上的周学时“3”就悄然演化为“2”,这种改革看似重视实践教学,实则压缩课时,实践教学的课程性得不到保障。从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来看,实践教学过程缺乏指导性和监控,“放羊”现象比较普遍,课程教学要求的老师应参与并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得不到实现;实践教学考核缺乏制度和标准,如对学生考核和管理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考核也没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性较强,这对于具有课程性的实践教学来讲是不完善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原则

(一)坚持理论指导的原则,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1]为其宗旨,它本身就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理论课程,这就要求在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时,要充分体现实践性特征,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同等看待。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教学一般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稳定的教育活动,由于其能保证传授知识的连贯性,并且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讲述系统、准确,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有益处,因此理论教学是不能弱化的,舍弃或削弱理论的实践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延伸和完善,强调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业务实践、生产劳动、社区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和领会思想政治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检查和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引起学生对理论教学的重视,也使学生体会理论的正确性、权威性,做到思想上真正信服,行动上真正落实,[1]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

(二)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根本任务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心得体会”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主题演讲”、“辩论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以服务社会为主的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利用以思想教育为主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调查民情乡情、走访名师、考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应变能力等;利用师生共同开发教学科研课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3]为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多种能力中的作用,要构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目标围绕整体性统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几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从整体性上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三)坚持课程性原则,寻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的活动过程,属于教学范畴,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它像理论教学一样都要有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学时、教学过程、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考核等内容,它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课程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学生在校园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被纳入课程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两者的区别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实践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相应的实施规范和考核办法,具有明确的课程性。不是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范畴,只有被纳入课程计划的那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才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范畴。[4]另外,社会实践活动也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唯一形式,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两者关系的意义在于要重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的规范性,避免实践教学由于组织不力流于形式或指导不力放任自流。作为课程性的实践教学首先要保障实践教学学时不减少,保证实践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其次要落实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实践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考核缺乏制度和标准;再次要保障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减少;最后要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上从无到有、规模上从小到大、质量上从低到高。按照课程性要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1] 丁秋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实施[J].沧桑,2011,(02).

[2] 费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30(02).

[3] 张晓芳.从社会需求浅谈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

[4] 黄蓉生,白显良.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1).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