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努力培养造就本土教育家
2012-08-15王建学
王建学
(黄冈市教育局,湖北黄冈438000)
从2003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教育家办学”这一重大教育命题,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和“造就一批教育家”的理念和要求,“教育家办学”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推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战略行动。作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黄冈市教育局从自身的职能定位和黄冈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能动地担当起倡导和促进教育家成长的历史使命,在努力培养和造就引领地方教育的本土教育家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实施教育家办学的根本任务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从总体上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倡导教育家办学”和“造就一批教育家”的理念和战略规划,是对包括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在内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待和要求。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社会事业,那么,教育则是由教育学校一线的校长、教师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推进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当属于教育人的范畴,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已有的研究中,有人把“教育家”按照工作性质和职能的不同,分成战略型教育家、管理型教育家、教学型教育家、理论型教育家四类。[2]显然,这种分类研究中,战略型和管理型教育家应当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优秀人才。但是,无论是基于教育的内在规律,还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家办学的主体还是应该定位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线的校长和教师。
温家宝总理视察东北师范大学时曾指出:“要大张旗鼓地讲教育家,宣传教育家,中国得有成千上万的杰出的教育家来办学。像陶行知、叶圣陶他们一生就是从事教育,他们影响的不是一个专业的成果,而是一代人和几代人。”当代学校教育,包括学校校长在内的广大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教育因素。同时,当今中国教育实践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强调了教育家办学的意义和价值。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理解和把握教育家办学理念,应该将主体明确地定位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这一群体上。为了落实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和战略,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将正高级职称加入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中,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大学教授级别同样的职称待遇。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小学一线教师中评定的教授级的教师,也是对这一群体中教育家型的杰出人才的肯定和认可。
倡导和实施教育家办学作为一项政府行为,就是要自觉地坚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上。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倡导教育家办学,要造就一批教育家。”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倡导教育家办学,造就一批教育家,是国家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和行动。
无数的教育实践告诉人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了陶行知、叶圣陶这样一批终生从事教育,并以其杰出的人格魅力和教育风范影响着一代人和几代人的教育家,他们成为了中国教育的骄傲和楷模。然而,在今天这个教育急剧变革发展的年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教师队伍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不高的原因,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和现象。正因为如此,国家、社会和学生家长都对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给予了特别重要的关注。倡导和实施教育家办学,就是要通过教育家的成功示范作用,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学校教育的正向功能。
二、大力培养造就引领地方教育的本土教育家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
我们所处的当今社会正是一个教育家层出不穷的时代,只不过是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对教育家的定位太高。积极提倡“本土教育家”的培养,则可使人们对教育家的视角回归到符合客观实际的本真状态之中,可以激励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本土教育家”如何定位?我们认为,只要在一定范围或一定时段内以当地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为基础,懂得教育并按教育规律办学,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或独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教育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力者均可称其为“本土教育家”。“一定范围”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市、一个县,甚至是一个乡(镇)、一个学校;“一定时段”可以指其从事教育生涯的某个时期或阶段,也可指其逝后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被后人挖掘整理而产生影响的某个时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教师就是专家”“只有当一个社会鼓励并支持无论在哪个阶层、在何种岗位工作的人都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才能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有利于达成真正和谐的社会状态。”[1]无论是基于教育事业和教师成长规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察,我们的教育事业都在其接地呼唤着“本土教育家”。因此,我们在黄冈教育系统坚持解放思想,冲破传统观念,理直气壮地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成名、成家的思想,要让成名、成家的思想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巨大工作动力,进而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拼搏进取、你追我赶争当“本土教育家”。
在实施教育家办学战略背景下,培养、造就“教育家本土”成为了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一方面,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教育家办学理念,自觉地履行倡导和促进教育家成长的工作职能,在行使自身管理职能的时候,既要通过一些遵循教育规律的方法与措施,对教育事业发展进行设计和引领,又要善于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方法,规范教育行为,管理教育事业的运行与发展。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培养、造就本土教育家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这里,切实抓好中小学校校长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以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是两大重要工作任务。
结合黄冈市教师队伍的实际看,我市教育队伍数量基本足够,学历基本达标,整体素质逐年提高,为推进我市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教育队伍建设也还存在着不适应客观要求的现象,如结构不够合理、名师名家比例偏少、部分同志安于现状思想严重等等。国家提出要“倡导教育家办学,造就一批教育家”,这说明“教育家办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我们要从造就黄冈本土教育家的高度出发,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四支队伍建设:一是培养教育家型校长队伍。举办“黄冈校长思想论坛”;评选“黄冈十大卓越校长”;成立黄冈名校长工作室;选派校长和后备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二是打造教育家型名师队伍。举办国内高校基地研修班;成立黄冈名师工作室;评选“黄冈十大师德标兵”。三是建设教育家型教育科研队伍。开展教科研队伍“百千万”活动;选聘建立兼职教研员队伍;提升教科研队伍整体素质。四是打造专家型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实施基层挂职蹲点;开展部门交流学习;加强业务能力培训。重点实施“黄冈名师工程”,该项工程被列为全市九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支以黄冈名师为主干的高水平名师队伍,包括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黄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黄冈名师、鄂东技能名师等高水平教师。
三、努力营造促进本土教育家成长的优良环境
本土教育家的成长依赖于教师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以及适宜于教育家成长的土壤、环境。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握好教育家的成长规律,从搭建平台和创新机制两方面,创设更有利于教育家成长,帮助更多教育家涌现出来的环境。
(一)努力营造促进教育家成长的舆论环境 结合黄冈教育的实际,努力营造促进教育家成长的舆论环境,是打造培养本土教育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教育活动,利用宣传媒介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和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并取得突出成果和较大影响的教育家型的校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教育家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更多人愿意成为从事教育的大师和大家,并乐意把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热情奉献于社会。黄冈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黄冈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核心即在于黄冈基础教育的优质师资。近年来,为了落实黄冈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战略,我们把宣传、推介黄冈优质师资和营造促进教育家成长的舆论环境结合起来,开展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工作。组织专家编撰了《黄冈名师叙事》一书,在全市骨干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班上将这本书列为教材,对具有黄冈本土特色的优秀教师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黄冈市教育局对“黄冈名师工程”进行了重点推介。每年教师节,都要评选和表彰一批各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
(二)努力营造促进教育家成长的政策环境 通过政策倾斜和制度创新,为本土教育家的成长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一是要提供经费保障,对本土教育家实行相对优厚的经济待遇,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经费,奖励有重要成果、突出贡献的教育人才,同时为他们提供外出深造学习、学术交流的经费支持。二是要创新用人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应采取特殊政策,如不要频繁调动,放宽任职年龄,允许少数名校长、名教师“超期服役”,同时积极引进特别优秀教育人才。三是要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使学校校长和教师能大胆探索,潜心实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办学特色,让有思想的校长能实践自己的主张,让有追求的教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有内涵的学校能展示自己的特色,让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四是要加快研究评价、评选、推出本土教育家的具体标准、程序和方法,建立健全“教育家办学”评价体系,为校长、教师成长提供可借鉴的样本,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承担起教育家办学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们黄冈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运用方面,我们提出不搞“一刀切”,不搞频繁的干部交流调动,使一批具有教育家成长潜力的中小学校长能够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着眼,理清思路,明确办学思想,培植校园文化,努力打造一支既志同道合又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团队,进而实现优秀校长和特色学校的共同发展与成长。为了摸清全市教育人才基本情况,我们收集整理了包括国务院津贴专家、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名师、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受到市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教师、市级以上“师德标兵”“十佳校长”“十佳班主任”、黄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黄冈名师等十类教育人才基本信息,入库达1245人次,并对其中特别突出的优秀人才采取特殊措施,实行跟踪培养。
(三)努力营造促进教育家成长的实践环境 通过组织教学教改、课改实验、学术研讨等活动 ,为“本土教育家”成长扶梯搭桥,提供实践平台。一是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为“本土教育家”后备队伍“充电”;二是要举办各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大赛,不断发现和培养教学精英,推荐其参加全省、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三是要组织名师、名校长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为他们与著名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四是要及时抓住课改实验机遇,开展课改实验样本学校创建活动。五是要大兴总结教育实践探讨教育理论之风,引导“本土教育家”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近年来,黄冈市教育局通过与高等学校和教育媒体之间的合作,搭建了一些集学术研究和实践研究与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平台,帮助广大干部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接受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交流、展示自身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成果。2008年,我们在全省首创成立了黄冈市教育督导研究会和黄冈市示范学校校长联谊会,以后坚持每年定期召开年会,采取专家讲座、论文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结合黄冈教育实际,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和共同探讨,有效促进了教育局长、督导干部和校长们的教育观念转变和理论水平提升。从自2010年起,我们与黄冈师范学院联手,每年举办一次“黄冈教育改革论坛”。2010和2011年,先后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组织专家报告、校长论坛、县市教育局长论坛、教师教改论坛和实地研究考察。论坛期间,一些精英型校长和优秀教师聚集一堂,交流学术和教改研究成果,进行思想和理论碰撞。2012年5月,我们联合《教师报》编辑部,在浠水县召开了“课改中国行·走进黄冈暨黄冈市素质教育推进会”,会议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推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改研究活动,同样收到了良好效果。
[1] 严文清.“教育家办学”的诉求分析[N].光明日报,2010-07-17.
[2] 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