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机制与英语近义词的教学——以课文The Libido for the Ugly中的词语为例
2012-08-15黄月华朱思敏
黄月华, 朱思敏, 李 娟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当中,笔者发现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提出的识解机制,以高级英语第二册的课文The Libido for the Ugly中的近义词为例,探讨英语近义词的理解与学习。
二、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机制
认知语言学一个最为重要的观点是意义即概念化[1-3]。这一观点主张词语及比词语更大的语言单位的意义,都是我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概念化的结果。所谓概念化即对外部世界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而这一认知加工过程又常常被称为识解。
“识解”首先是由Langacker提出来的,“识解”与 “概念化”之间存在一些细微差别:概念化泛指对经验进行组织、归类、理解和抽象形成心理表征的过程,而识解则强调我们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概念的过程。在语言表达中,对不同词语或句子结构的选择都体现了我们对事物的不同识解。Langacker认为识解可从详略度、背景、视角、辖域以及突显五个方面得以解释[3]。其中,详略度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的详细程度或我们对事物进行描写的详细程度。例如,对于一只小麻雀,我们在不同情况下可用 “小麻雀”,“麻雀”和“鸟”来指称,但这些称呼体现了对它不同详细程度的刻画,“小麻雀”刻画得最详细,“麻雀” 次之,“鸟”的详细程度最低。视角指观察和描写事物的不同角度,比如,对于同一个东西的位置,有人说它在左边,有人说它在右边,就是基于不同的视角而产生的识解。背景既可指语境又可指理解一个词所必需的背景知识,以 “再”一词为例,其意义蕴含了先前已发生过某事这一背景。突显指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注意力方向及焦点,比如,汉语中的“大雨”与英语中的“heavy rain”就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对雨的不同突显,英语关注雨点的力量,汉语关注雨点的大小。辖域指的是一个概念所激活的其它概念,如手指是指甲的辖域,圆是圆周和半径的辖域,指甲的定义离不开手指,圆和半径的定义离不开圆。
识解机制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非常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它们能够为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提供非常合理的解释。下面,我们以英语专业大学本科三年级《高级英语》课文The Libido for the Ugly中的词语为例,探讨如何运用识解机制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近义词。
三、识解机制与近义词的教学
The Libido for the Ugly是一篇理解难度较大的课文,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中使用了大量的近义词来刻画情感或性质。这些近义词的大量使用,旨在反复渲染作者对其在加尼福尼亚途中所见丑陋建筑的憎恶与嘲弄,有着非常强烈的文体学效果。但是,如果不对这些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我们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它们的使用在文体上的意义。下面我们从识解的不同方面对其中的几组近义词进行分析。
1.表示“吃惊”的近义词
appalling,startling,shocking这一组近义词都表示吃惊,文章多处使用了这一组词来表达对宾夕法尼亚州各种丑陋建筑的惊讶之情,如:
(1)But somehow I have never quite sensed its appalling desolation.
(2)Some were so bad,and they were among the most pretentious—churches,stores,warehouses,and the like—that they were down right startling.
(3)Was it necessary to adopt that shocking color?
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组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呢?根据《牛津高阶英汉词典》对它们的释义,从识解机制出发,我们认为,这一组词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它们各自产生的背景不同。appalling所描述的是基于事物糟糕的程度而产生的惊讶,startling所描述的是基于事物的无法想象与不同一般而产生的惊讶,shocking所描述的则是与对事物的强烈反感相伴而生的惊讶,它们都突显了不同惊讶情感产生的背景。从识解的详细程度来说,它们都是基于不同背景对“吃惊”的细化,英语中单纯表示吃惊的词是surprising,与上述词不同,surprising没有突显情感产生的背景,它的内涵最少,外延最大。因而可以说它是这些词的上位词。appalling,startling与shocking等近义词的使用,从不同视角反复渲染了作者对加尼福尼亚所见丑陋景象的震惊。
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扩充,向学生指出英语单词 amazing,astonishing与 appalling,startling,shocking,surprising之间的区别。Amazing与 appalling,startling,shocking一样,都是surprising的下位词,但其识解的背景又有所不同。Amazing是与高兴、愉悦相伴而生的惊讶之情。Astonishing与surprising一样,没有突显情感产生的背景,但它对于吃惊的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表示程度非常之高的一种吃惊。
2.表示“丑”与表示“荒凉”的近义词
为了充分渲染加利福尼亚建筑的丑陋,作者在文中反复使用了ugly,hideous两个表示丑的词语。如:
(4)There is scarcely an ugly village on the whole Continent
(5)…here was a scene so dreadfully hideous,so intolerably bleak and forlorn that it reduced the whole aspiration of man to macabre and depressing joke.
Ugly hideous之间的区别与surprising astonishing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它们识解的详略程度不同。Ugly是对 “丑”的一般性识解,而hideous对丑的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突显某种事物或景象非常之丑,到了令人害怕的程度。
Bleak forlorn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对事物进行识解时突显的性质不同,其中forlorn突显由于被废弃或缺乏照顾所造成的荒凉,bleak则突显由于寒冷、空旷所造成的荒凉。
3.表示欲望的近义词
文中使用了love,passion,lust和libido等词来表达对丑陋之物的欲望。如:
(6)Here is something that the psychologists have so far neglected:the love of ugliness for its own sake,the lust to make the world intolerable.
(7)On certain levels of the American race,indeed,there seems to be a positive libido for the ugly,as on other and less Christian levels there is a libido for the beautiful.
(8)But in the American village and small town the pull is always toward ugliness,and in that Westmoreland valley it has been yielded to with an eagerness bordering upon passion.
love,passion,lust和 libido之间的区别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首先libido与其它词之间在概念产生的背景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libido是一个精神分析学上的术语,是从人的本能出发来识解人的欲望,指的是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基本欲望,如性欲。Love(作为名词)、passion及lust之间的差别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assion及lust所刻画的都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欲望,但二者的突显不同。前者突显情感因素,表达一种强烈的激情与爱慕,后者突显想要攫取某物或达到目的的迫切欲望,因此后者常带有贬义。Love则突显某人或某物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以及对我们所产生的吸引力。这些近义词的反复使用,从各个角度来说明加尼福尼亚人对丑陋之物的追逐与热爱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强烈的情感需求,是他们千方百计要达到的目标。因而强化了作者对加尼福尼亚人审美品味的嘲弄与讽刺。
四、结语
本文运用识解机制,对The Libido for the Ugly中的几组近义词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表明识解机制对于近义词的教学非常有效。由于识解机制可从概念产生的背景、视角、辖域以及它们对事物刻画的详略度和突显这五个方面出发,对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合理而又深入的分析,因而可以广泛用于英语近义词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义词,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对于The Libido for the Ugly中近义词的文体效果,我们将另行文进行详细探讨。
[1]Evans,V.Lexical concepts,cognitivemodels and meaning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17,2006.
[2]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2nd ed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