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抽象的没落和意象的拓展

2012-08-15梁秋祺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肌理当代艺术意象

梁秋祺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当代艺术:抽象的没落和意象的拓展

梁秋祺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形式主义泛滥的抽象艺术早就不是当代艺术的主流。意象是东西方文化共有的基本情感,是视觉艺术最佳的情感符号形式。当代艺术视觉泛化之下,意象表达正重获审视,意象应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图式基因。

当代艺术; 抽象艺术; 意象表达; 意象拓展; 抽象水墨

Abstract:Flood of formalism of abstract art is not the mainstream of contemporary art.Images are the basic expression of emotion of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are the best formof emotional symbols in the visual arts.With the visual exten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art,image expression is back again and again,and the image should be the schema gen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Key words:contemporary art; abstract art; expression images; images expand; abstract ink painting

一、引言

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反自然主义进程中,“艺术家完全在直观上经历了唯物主义哲学的世纪之后,迫切地需要认识以精神为中心的新感觉,新的人本主义应运而生。这种新的人本主义完全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它是一种内在的人本主义,在人类无穷无尽的世界中追求一种真正的相似性。”[1](P71)直接源起于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抽象主义艺术,正是顺应着这种迫切的内心自由的时代精神而勃兴。在开拓纯艺术领域对于形式元素独立的、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视野,唤醒装饰艺术领域对于形式抽象审美的开放思维,开创当代技术美学和现代设计新美学等方面,抽象艺术关于非具象、纯形式、实验性以及精神自主、哲学思辨的独立审美理论主张,都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史先锋意义。但请注意,抽象主义开创者康定斯基对于纯粹形式主义的泛滥可能导致艺术精神的空洞与艺术情感的苍白始终都存有相当的警觉,西方抽象艺术几十年断续探索中尽管在超功利意义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都不断地屡有建树,但也屡见因为疲于空泛形式游戏而自觉放弃抽象主义的一大批抽象艺术先行者。抽象艺术进程中始终伴随着纯粹形式的空泛游戏与精神意象的躁动不安这样一种心手相违、言行背离矛盾和彷徨。抽象艺术固有的形式主义流弊,也始终相伴着之后的抽象艺术探索历程以及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只是,建立在绝对自由意识形态之上的抽象表现主义,符合了美国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符合了美国霸权利益立竿见影的文化策略,而被奉为战后美国现代艺术的主流,成就了美国取代欧洲老牌帝国成为西方文化艺术大国的霸主地位。嗣后,抽象主义阵营便渐趋分化,一方面因应于技术工具理性为核心的当代文明进程,形式要素的理性秩序自然地更为工业技术美学所青睐,抽象艺术原则的应用便更多地趋向于现代设计视觉艺术范畴;另一方面,确立了霸权地位的西方强势文化,凭藉科技和经济优势的西方科技文化意象和世界一体化的价值灌输,更加强了文化意识形态上向他文化的渗透,抽象主义千人一面的形式虚妄和急功近利式的浮躁已经不足以担纲当代文化全球情境下的强势姿态,架上抽象艺术趋于没落就势在必然。艺术创造的规则颠覆与重建都难免地带有母体文化的基层基因,区别在于其文化自觉性多寡和觉悟性如何,中国当代艺术进程如果还迷失在这样一种形式虚妄上,跟风西方现、当代主流样式的图形也都将难以避免即刻地被漠视为“他者图像”,故而,东西方共有的丰富的意象文化基因便成为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自觉的最佳选择,意象的重新崛起也就势在必然。

二、抽象主义已非西方当代艺术主流

现当代艺术发展中,西方当代艺术热衷于科技进步支持下的媒体研究,以“观念先行”主导着影视、装置和新媒体数字艺术等样式,抽象主义早已不是国内所认为的主流样式。现成物装置的物质实在性及数字虚拟现实技术的科技进步,使西方当代艺术进程并未间断具象艺术的研究,反而精研而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尤其数字艺术的虚拟现实具象写实在超越古典具象表现的深广度方面取得超精微模拟的突破性进展。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图像、影视动画特效等等数字视觉艺术普遍选择“具象表现主义”或者“具象式意象表现”方式而剔除了技术上更为擅长的随机肌理抽象形式,抽象肌理只是作为超写实意象表达的辅助“装饰”。故而,当代艺术视觉审美格局中,引发文化阐释、精神寄托方面的诘问、思考的视觉建设,多以意象性表现的具象超现实夸张造型手段为主的架上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现成品装置艺术等来构筑;以形式要素抽象构成为主的图形设计、平面设计、空间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现代设计以其装饰性主要满足于一般商业性的视觉愉悦。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虽然历程短暂,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却得益于其学术启迪,可以说,西方当代艺术的意象创意在现当代设计领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集中体现在平面设计的装饰样式、图形语言及构成观念中,某种程度甚至引领了当代纯艺术层面的意象拓展。形式主义泛滥、概念与精神内涵的空洞和矛盾使得抽象艺术已经随着当代艺术视野和观念的扩展而消解为社会应用的装饰性图像范畴,意象表达则渐为当代艺术所乐用。

三、意象是视觉艺术最佳的情感符号形式

图像图形构成视觉意义主要呈现为人的情感依据而少有绝对抽象的概念,视觉意象是情感心理的天堂。视觉形式可以启发抽象的理性思考,但无法描述抽象的理性概念。宇宙的抽象概念是“虚空”、“运动”、“九九归一”,中国的太极图却是来自具象的“流水漩涡”或“旋转的天象”所展现的“道”的意象,而非宇宙“虚空”、“元一”的逻辑概念。因而视觉艺术的所谓抽象理性主要地不是概念表达意义上的理性抽象,而是视觉秩序分析构成心理情感影响意义上的形式抽象,在这层意义上才可以说抽象形式存在于视觉物象中。或者说,视觉存在物都隐含有构成其图像图形的某种形式结构,这个形式是视觉的非具象性结构要素,而非理念思维的概念要素。例如具象超级写实作品也可以分析出抽象形式要素的构成内容,如肌理、质感、色域、比例、空间分割、轮廓几何归纳结构关系等等。即使是几何图形,在数理上具有数量的逻辑关系和语言描述的抽象定义,属于理性抽象的分析对象,但在视觉存在物意义上几何图形本身就是具象的形体而非纯粹抽象物。同样地,肌理、色域、空间分割等非具象形态并非没有“形象”,它本身也是实在的物象,它就是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区域、一个不规则边缘轮廓的物象,只不过它不像有机生命体的造型而已,它们跟石子、星空、纹理、轨迹、瘢痕一样都是具体形象的视觉实在物。视觉中的抽象不过是用以借指这类无机物形态而已,其视觉心理主要还是关乎情感和意象而非抽象理念。

抽象艺术的前卫性只在现代主义初创时期,以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蒙德里安 (Piet Cornelies Mondrian)、马列维奇 (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等为代表的抽象主义艺术将人类视觉扩展到纯形式要素的快意注视中。尽管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显示出激烈的反叛传统、颠覆规则的倾向,西方理性主义的文化渊源使得形式要素的肌理抽象在展开其视觉独立价值发掘时,也不可避免其理性探究的先行介入,于是造就了具有一定数理、序列对应关系的非具象的形式元素独立构成图式,现代设计思想也由此应运而生。但是,抽象思维毕竟属于理性范畴,乃语言概念与数学逻辑之指归;图像图形则是感性范畴的实在物,是情感抒发的视觉载体,视觉心理情感的实在性使其本质上更亲近于意象结论方式。即是说,事物抽象内容只能穿越感性经由理性的语言概念和数学逻辑才便于明晰地表述,而视觉读解的内容却是情感的意象概念或结论,适合以意象的、情感的方式来表述,强以语言概念或数学逻辑理性表达的话则显笨拙和无奈!现代主义抽象艺术也有并非纯粹肌理形式构成而喜用含有少部分具象造型,再辅以材质肌理等形式要素,进行夸张、变形、简化、并置、打散重组来构成具有表现意味的“抽象符号”,康定斯基一生的作品大抵可以看成意象或者类意象而非纯粹形式主义的抽象,实际上他在探究抽象艺术时就始终彷徨在理性抽象和情感意象以及个性取舍的矛盾中。①视觉心理不排斥纯形式要素的情感隐喻符号,但纠结于抽象理性哲学与意象感性之间时,抽象肌理极易为视觉心理所漠视,抽象艺术就极易沦为无意识无目的的形式空泛和概念虚无,那么装饰性应用的现代设计领域或许真是其理想的学术归宿。抽象肌理只有参与到意象造境的视觉构筑中才容易获致情感认同而具有图形属性,才能够唤醒形式迷醉而引向意造之像,换言之,仅止于肌理形式的抽象不过是肌理图像,具有心灵意象的抽象才可能具有图形意味。②艺术“是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而不是一种症兆性的东西或是一种诉诸推理能力的东西”,[2](P28)苏珊·朗格 (Susanne K.Langer)将艺术视为情感的符号形式可谓一语中的,这种符号形式的最佳表述不是抽象构成,而是意象呈现!意象方式虽未必能够尽数把握情感的精确,却可以做到切合各情感经验的丰富的意会和读解。

四、意象是东西方文化共有的情感形式

抽象思维并非西方所独有,东方的“道”也是抽象的,“文以载道”的程朱理学也可以认为是抽象的哲学,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意义上的抽象却不是东方的。同理,意象也非东方所独有,西方也具有意象情怀,只不过理性实证主义使得西方学者更热衷于带有理性特质的抽象艺术探索,而韬光讳言其意象能力罢了。西方科学理性仰赖经验实证和抽象思辨,具有数理缜密与纯粹的一贯内在品格,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和基督教神学的理性主义光环之外,西方文明的抽象性思辨也在哲学、神学领域养育了一批批崇尚理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由此,感性与意象为特质的艺术活动在西方艺术家那里就更多地体现为秉承理性传统之下的具象与抽象的两极演绎进程,富于情感智慧的意象演进便成为中间地带。故而,西方艺术家中多有集科学与艺术特质于一身者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可以理解,注重真实再现的高度技巧和强调情感自由宣泄的形式抽象能够共生在西方文化艺术生态中显得多么顺理成章。

意象统摄了理性、感性及情感价值取向,联结着科学的、艺术的和审美的认知,西方文化历来也不乏意象情愫。法国当代思想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的《符号学原理》在梳理符号学的内涵与外延时,就指出“意指”(signification)这一概念,“能指”结合“所指”的结果往往针对某种“意指”。意指可以理解为有意味的所指,这与我们所谓意象的心思是一样的。意象是人类情感表意符号的有意味方式,人类的视觉心理理所当然地倚重情感的意象方式。荷兰艺术家爱舍尔 (Maurits Cornelis Escher)“独具一格的‘智力图像’对矛盾空间或曰暧昧空间及拟合空间的探究源于对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的关注,其造型的具象形式并不妨碍其关涉严谨、科学的‘空间几何学’和‘空间逻辑学’的理性抽象思考”,[3]而为世人所激赏的真正原因既非其写实技巧,更非其怪诞的构成图式,其实主要地还是其中不乏深情与幽默的丰富意象。当代互联网络和新媒体艺术大量专业术语往往“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法制造隐喻,来促成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当机器工业出现时,狄更斯喻为机器丛林,烟蛇缭绕,蒸汽机仿佛大象的头。”[4](P39-41)数字艺术的应用缔造了无数充满意象的图像图形佳作,不同图像图形的重组构成轻易地就能营造出某种隐喻的、联想的新奇意象。西方文化中当代意象的发挥更多地是被放置在设计(design)领域集中绽放的。抽象艺术昙花一现衰落之后基本沦为平面装饰的肌理和图案构成功能,其数理逻辑演绎的长处还是一如既往地保留着,在平面设计领域尤其有许多意象观念超前于纯艺术之处,其崇尚自由的心性以富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的形式意象而在设计领域得到了最为尽情的宣泄。

中国哲学的“中庸”和文人“尚意”的矜持,使得中国文化始终葆有含蓄内蕴、诗意盎然的意象情结。中国的意象主要地体现为非再现表达在心理情感投射上的种种可能性的探求,即注重造型、形式构筑的诗化意境营造而非仅在造型和形式本身。中国古典意象时常被附会为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抽象,但《周易》却实在地是“立象以尽意”的,《庄子》大抵也是“缘象以求意”的意象,它们均非无意识、纯形式、肌理化的抽象;中国古典建筑窗棂格子纹样大多都从具有吉祥寓意的花草纹样而来,明太师椅的“抽象”造型其实是官帽的意象图式。吴冠中作品中为迎合其形式美呼吁而生硬营造的抽象形式感都显得过于装饰,其形式要素实际还是依附在山水、烟云、屋瓦、枝干这些具象情境的意象式幻象,例如洒落满纸的墨点意在强化烟雨迷蒙的意象,随意缠绕的粗细墨线、五彩色点意在编织老嫩枝干的生命对比或者意会着山川势如龙蛇飞舞的意象。

意象实在是东西方文化共有的情感方式。

五、当代艺术的意象拓展

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是迎合西方文化口味的艺术改良,大多为求融入西方主流文化圈子而迎合着西式观念与样式,某种意义可以看作是“五四”运动西学东渐以来的第二次“西学东渐”。以学院学术背景为主体的、以意象拓展为取向进行的、似是纯粹抽象而实质为叙事式的类似超现实表现主义的当代水墨抽象实验,其暗合某种视觉经验或概念的“意象”营造,一定意义上具有意象探索价值;相形之下那些显然依附于西方现代主义“抽象”概念、玩弄“平面构成”式的水墨抽象则明显地缺乏当代艺术学术意义。应该看到,本土批评界以水墨抽象为中国当代艺术标杆将面临骑虎难下的境况:意象内涵为特质的水墨观念与反叛经典为要务的西方当代艺术的生硬嫁接中,水墨玩弄形式抽象总脱不开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学术尴尬,有限的意象拓展也容易陷于雷同,总难以满足当代视觉心理对于“遂意、畅神、精到、诗意”的意象情感期待。肌理抽象无意识挥洒的自由仅仅切合了中国尚意精神中根深蒂固的“遂意”、“不造作”的某种程度的心性要求,但遂意绝非一味蛮横涂鸦,笔意挥写不拘真正的意义是造型谨严达意但又挥洒自如,能够毫无拘束地构筑内心主观精神意象,这种精神意象还讲究可知可感、内蕴浑厚。面对纯粹玩弄肌理形式的所谓水墨抽象和刘国松的“抽象”山水画时,相信就连最一般的大众也能轻易地为刘国松的“抽象”境界所触动而有所感怀,其中的区别就在于被冠以“抽象”的刘国松水墨山水,其学术立足点并不仅仅满足于调度“他者”智慧而能融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拓、印、贴、滴、撒、泼、刷之类所谓抽象技法来消解传统惯常的视觉样式,也不仅仅满足于由此带来的绘画本体语言在材料肌理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在于其以开放的阔大的超现实主义视野构筑了既富东方艺术尚意精神,又观照人类情感大同的精神意象。同样,赵无极的抽象表现主要地也是内心意象精致外化的结果。

“尚意”精神浸透在中国文化各层面,散发着东方特有的心灵意象,中国的尚意精神既有不拘形似的形式追求以达遂意,又更讲究万象“我造”的意象法度以杜绝陋俗,讲究能从容、显大度地“尽精微、致扩大”,演绎着东方意象情怀的博大精深。可喜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在大浪淘沙中,也有越来越多清醒的艺术家善于吸收抽象主义砥砺创新的艺术精神,自觉摈除浅薄无妄的“形式”、“观念”嬉戏,倾心于中国意象特质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在拓展意象造型、意象形式、意象疆域诸方面呈现出主观造境的深厚功底和当代性的文化自觉。立足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传统意象的内涵和外延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当代意象拓展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画的当代性发展,各艺术门类也应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精华、放眼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汇聚当代意象情怀,构筑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文化意象图式。

当代艺术各门类正越来越注重以新奇的具体可感的意象智慧构筑属于当代生活的精神意象。当代艺术发展中,科技美学随着数字艺术的成长将会是最具分量的华彩篇章。早在计算机普及之前半个多世纪,西方哲学的、美学的、科技的、艺术的理论视野就已经连篇累牍地审视着“技术与艺术的分化与复合”,实践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实证与前瞻。直觉、象征、情感、隐喻等等人类心灵体验的具象再现或抽象表现的极致化表达,一方面促进了对于自然世界内在结构的实在把握和心灵世界内在情感的深切洞察,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促进科学创见的既求真又求美的突飞猛进、和谐发展。当代艺术的原创意识,两相倚重于科学和艺术,两相交融着抽象和意象,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其中,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艺术更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例如影视、装置、数码特效、动漫、动画、网络游戏、多媒体艺术等领域为意象拓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赛伯艺术”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具有挑战性的意象拓展空间。赛伯空间某种程度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梦想,能够操作电脑就能够构成一定意象的图像图形作品。后现代之后的当代艺术正在反思视觉泛化,意象正重获审视,由此,不同文化情境的精神意象如何在国际当代文化语境下得到尽可能平等的有效读解?人类大同的意象情怀如何获得最畅快的共鸣?意象的精致表达与普适大众解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契合的可能?中国当代意象如何坚持诗意地拓展?这些都是当代意象拓展所要面对的实质问题,也是意象情怀需要艺术地拓展的时代理由。

[1][法]米歇尔·瑟福.王昭仁译.抽象派绘画史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 [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梁秋祺.重提意象:中国当代艺术思考 [J].福州:闽江学院学报,2010,(4):123.

[4]Johnson,Steven.Interface Culture:How New Technology Trans from the Way WeCreate and Communicate[M].San Francisco:Harper Edge,1997.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 [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注释:

①这种矛盾康定斯基在《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表现得较为明显,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容另文论述。

②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人文视觉景象,不时逾越基于艺术史学、符号学发展起来的图像学的理论视野,实际上显而易见地,图像和图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也有着不同的视觉意义。限于篇幅,容在另文展开。

Contemporary Art:Declining Abstract Image and the Development

LIANGQiu-qi
(Art Academy of 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J0-03

A

1671-9743(2012)06-00068-03

2012-05-13

梁秋祺 (1960-),男,福建福州人,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美术创作及艺术当代性问题理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肌理当代艺术意象
抚远意象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