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因素分析*
2012-08-15张映锋
张映锋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河南 新乡 4530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的政治素质与政治意识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显示着我国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状况。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农民树立起现代的、理性的、开放的政治意识,大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近年,我国农民的政治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农民参政议政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我国社会政治环境、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等几方面的制约,农民的政治素质整体表现仍然较为落后。
1 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经济因素
首先,经济的发展是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的根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生活总是以一定经济生活为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相伴随,而且社会和经济更发达的社会,趋向于赋予政治参与更高的价值”。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度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才能为其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进而推动社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大幅度的提高。而“严重贫困的群众,根本无法获知参与公共事务的足够的信息,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讨论。”调查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农民的思想观念受市场经济冲击较大,不封闭,不保守,民主权利要求较强,知政、议政、参政的水平较高,政治素质较强。而经济较为落后的村庄的农民表现出来的政治素质就较低。那里的人们总是将目光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上,对政治较为冷淡,远不如经济问题更为现实,很难形成对公共政治生活的有效关注,也无暇参与政治生活。
其次,经济的发展是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助推剂。
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进而推动了社会成员对政治利益的追求,通过政治参与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物质利益。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民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受人支配的地位,他们需要实现和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并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一切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广大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使农民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来。
2 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政治因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但是这又是一项极其艰巨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占中国人口主体的农民大众的支持与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广大农民群众必须改变传统、陈旧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树立起现代政治意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来。
当前,我国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一方面,存在着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历史原因。
自周秦以来,历代的统治者不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对农民的防范、束缚和压制。广大农民处于社会最低层,被排斥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臣民”意识,逆来顺受、惟命是从成为农民政治意识的普遍特点,“权威崇拜”、“清官思想”、“与世无争”等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封建专制主义在政治上是独裁而不是民主,是臣民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这使得中国农民一方面是对权力的崇拜,另一方面是对权力的恐惧。这种矛盾心理状态既压抑了个体内心对平等和民主的需求,又导致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保守、被动和消极。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他们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了广泛的社会政治权利。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民还缺乏应有的现代政治观念,还不能自觉地、彻底地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存在着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现实原因。
第一,我国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影响着农民素质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制度化、公开化,特别是随着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和完善,人民群众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渠道更加通畅,这些变化对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政治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如:权力结构不尽合理,地方缺乏自主权;少数基层干部素质较低,工作作风浮躁,方法简单粗暴;同时党组织权力化、行政化也容易腐蚀党的队伍,削弱党自身的建设,降低党的威信,损害党的形象;政治生活缺乏民主,造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家长制作风等。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也对农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有着消极的影响。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不理想对农民政治素质提高产生了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各种法律不断制定、修改和完善,执法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指出了明确的目标。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的法治环境还并不理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存在歧视或限制农民的现象,农民被长期限制和剥夺了担任公职的权利和机会,这些现象束缚着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当前一些腐败现象对农民政治素质提高产生了影响。
腐败是社会毒瘤,腐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反对腐败是一场严重的社会政治斗争。当前,我国反腐败的举措越来越有力,反腐败的成效越来越明显,一些大案要案得到严厉查处,一批腐败分子得到严肃惩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反腐败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反腐败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会对农民的政治素质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它既严重影响了农民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又会影响农民的政治倾向,使农民失去对政治的热情,出现政治冷漠化倾向。
3 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文化因素
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决定着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农村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农民政治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了农民的政治行为准则。因此,先进文化是提高农民政治素质、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制约,我国文化建设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如:封建迷信,斗殴赌博等不良现象,都影响着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威胁着当前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在文化建设方面,制约农民政治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片面地认识经济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主张经济发展了再去进行文化建设,甚至认为牺牲文化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抓与不抓文化建设无关大局,特别是当乡、村财政比较困难的形势下,忽视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忽视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农村乡镇文化中心或文化站投入不足,普遍设施简陋陈旧,图书及报刊很有限。对农村文化工作的管理体制仍然是用传统的、单一的小文化思维去管理大文化的事业,普遍没有制定系统的农村文化发展规划。
二是农村教育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根源于经济的不发达和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农村教育仍然滞后。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决定着他们对政治参与的目的、责任及基本权利缺乏正确看法;对现行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程序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不能进行正确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判断等。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方式,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自由和责任,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现状,使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目标,从而提升农民的整体政治素质。
三是家族文化的影响。传统家族文化的根深蒂固严重束缚着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在我国,宗族是同一先祖所出,世代相传成为群体的血亲集团,血亲集团通过联宗,又使宗族进一步扩大,宗族势力是农村社会的主要统治力量。由于浓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存在,宗族势力渗透到或左右着乡村政权。近年来,随着基层民主的兴起,一些农村的大家族势力所谓的“头人”,或借助家族的力量进入村委会任职或通过其号召能力左右着乡村事务。农村家族势力的抬头,既是因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根深蒂固,更说明了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整合的缺位和公共权威的弱化。农村家族势力的抬头,可能导致农村干部家长制、终身制、一言堂等不良风气的产生,甚至以家法代替国法,阻碍了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它对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地位和制度都构成了挑战,干扰了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也严重影响着农民政治素质的普遍提高。
[1]王旭宽.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政治参与[J].求索,2005(9).
[2]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李万寿,李英仙.建立农村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J].延边党校学报,2008,23(1).
[5]刘响来,刘继峰.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政治参与[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6]关海宽,闫丽娟.农村教育对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地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