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遭遇谋杀——从《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谈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思考*
2012-08-15柴玉洁
柴玉洁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 新乡 453000)
“当量子秩序技术生产出半为金属半为人肉的人类时,当机器人越来越构成西方文化之主体时,这文化实现并超越了韦伯的关于未来时代是个‘没有精神的专家’的时代的可怕预言,当芯片技术最终能使分子生物学与技术做致命的熔合时,那么我们所处的环境便真是个以病入膏肓的虚无主义为标记的后现代主义环境了。”[1]99从这段话的语气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所持的矛盾复杂甚至是恐惧的心理。非但如此,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强烈浸透着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笔下充满痛苦与荒诞。可以想象,精神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作品所追求的虚无境界上的人们不断被怀疑、拒绝、厌倦的情绪包围和淹没,最终精神无所归依。他们以“无所谓”标榜自我,放弃追求,放弃思索,精神麻木而最终放纵自我。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21世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遭遇信仰危机和价值失落的人们面临着道德的挑战。文学即人学,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文学,似乎正逐渐枯竭,精神饥渴的人类该怎样面对生活?我们试图从后现代主义中寻求答案。
1 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1927年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亦称不确定原理)诞生,他认为要同时测定一个运动着的电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何测量活动中,观察者与他的观察工具都是现象的一部分,因而改变了现象本身。海森伯的观点在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作家们开始意识到客观世界是一片混乱,无规律可循,不可捉摸,因此描写它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不再是世界,而只是世界的话语。而巴尔特、福柯、德里达等学者更将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发展至极端,他们视语言为游戏,将意义定在不断的迟延之中。后现代的作家不相信真理,不相信现实是客观既定的,认为现实是语言的构造物。他们坚持文学作品应承认自己的虚构本质,作家应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作品如何言说,而不再是故事情节如何编排。后现代作家质疑有一个真实、可知的过去,在他们眼中历史早已枯竭,时间是混沌的、断裂的。这种历史观和时空观使得后现代作品叙述呈非线性的。他们认为世界遥不可及,人们所持的不是本源的世界而是对世界的见解。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至后现代主义,作家眼中的现实也一步步发展,从客观存在到在主观意识中生成至由语言构造。
但是在所有与当前文艺理论和当代艺术创作密切相关的术语中,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可以说是最多但最不充分的。他们通常伴随着许多否定性修辞:我们常常听到诸如不连续性、分裂性、不稳定性、非中心、非因果和反整体性。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矛盾的现象,运用和挑战,建立和颠覆,向绝对观念的挑战——它存在于建筑、文学、绘画、雕塑、电影、录像、舞蹈、电视、音乐、哲学、美学理论、心理分析、语言学或历史编写中[2]131。笔者理解后现代主义是以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大胆地打破之前的所有哲学理论与思维模式。它消解了认识的明晰性、确定的意义、永恒的真理、终极的价值本体。它随心所欲的游戏态度消除了一切深度,融解了所有的确定性,最终走向了精神的荒漠。它以穷尽为题材,使文学转向表现文学本身。
2 后现代主义小说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在西方世界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于80年代达到鼎盛。后现代主义小说已经是一种跨题材的艺术创作,它消解了小说与诗歌、戏剧、散文和书信等其他各种文学体裁的界限,打破了小说与非小说的区分。它兼容了各种叙事话语如:跨题材反讽话语、人物对话的直接隐语、广告及超文本的电脑语言和作者直接介入的“侵入式话题”。它不再是作家想象和现实的结合,而是事实和虚构相交织的文本。
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阿瑟·A·伯格的长篇小说《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之作,它最为突出的创作特点是拼贴和戏仿。书中拼贴了各位后现代主义者的哲学见解、论著引文和插图,而作品本身则戏仿了侦探小说的形式。这部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色也表现在对零散叙事、反体裁、碎片化等后现代技巧的大量使用上。小说对于谋杀案的调查不时地被后现代的拼贴画、抽象画、裸体照片及各种不相干的语录和学术讨论打断,呈现出零散叙事的特点,小说变成了碎片化文本的集装箱。小说丧失了侦探小说的推理演绎过程,是对科幻小说的反题材创作。
小说主要讲述了艾托尔·格罗奇——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之父”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在自己家的餐厅被人同时用四种方式谋杀了。在场的同行专家学者等人正帮助教授筹备召开后现代主义学术会议,而侦探亨特的调查在这些后现代主义者的话语迷魂阵中陷入僵局,最终调查结果也是后现代式的——谁都没有杀他。
小说每一章都以一段哲学引语开篇,作者伯格自己也说这部作品是遵循后现代主义的最好传统,是一部拼凑起来的大杂烩。书中借被谋杀者的妻子之口说:“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人也用同样的方式,用碎片拼贴着他们的生活,就像艺术家拼贴他们的作品一样。再也没有连贯性和线性发展。”[3]34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世界是由片断、碎片构成的;文本是开放、异质、破碎、多声部的,犹如马赛克一样的拼贴。后现代主义小说这种叙事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式拼贴已经不仅是一种艺术方式,它渐渐成为一种生活原则。“只见能指的不尽游戏,不见隐含的终极意义的彰显。”[4]35从中我们看不出个人的独创性,千篇一律的拼贴,仿佛是创作者能力衰退的标志,是后现代人群的感觉泯灭的象征。那么以破坏、怀疑一切为能事的后现代主义到底该走向何处?破坏以后,人类又应该如何建构一个新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巴思在《枯竭的文学》中表达了他的一贯观点:后现代文学创作的一条充满希望的出路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对现存的文学传统和文本进行重新改写与重新编码,要沿着传统的脉络造反[5]66。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主张拓宽了文学创作的空间,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也同样让我们怀疑不断地重建历史、再构神话的回溯道路又能走多远呢?重建与再构无疑是对历史的颠覆,是对曾经的信仰与价值的挑战。用阿瑟·A·伯格的话来说,面对后现代主义,我们文学界也许正在经历这样一次“谋杀”。我们无从得知经历“谋杀”之后的文学会以怎样的面目再现,它是否能够带领人们走出当代的困境。
伯格小说这种后现代式的结构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暗示了是非界限的模糊,也隐性地揭示了后现代的西方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传统价值观的缺失。如小说人物富士宫所说的,“爱已令人难以置信地贬值了”,“道德只不过是句空话”[3]104。在后现代社会里,那些被称之为“元叙事”的伟大的哲学信仰体系或者被质疑,或者遭拒斥与放弃。如书中人物普罗普所言,“在后现代社会中,我们放弃了过去常为我们解释事物的那些伟大的哲学信仰体系,如马克思主义,它揭示了社会如何形成这种现状,或者弗洛伊德主义,它说明了人的精神活动,或神话,它们解释了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些信仰体系我们称为元叙事,现已不再被接受或者被提出疑问。但问题是,没有它们,我们如何既理解我们自己又理解这个社会呢”[3]60?没有叙事 ,我们也丧失了自身的感觉,丧失了生活的意义;生活成为一连串偶然的事件,无头无序。文学界经历的后现代式的革命,不能不让我们担忧当代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后现代式的危机。
3 关于后现代的思考
后现代人的紧张生活将体力消耗殆尽,人处于一种非我的“耗尽”状态。于是,那种现代主义多余人的焦虑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人的身心肢解式的彻底零散化。人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感受不到生活的中心,沦为边缘人。这种主体的零散化表面上看是人性的一种倒退,实则反映了当代西方“个人”或“人格”的完全堕落。“托得·吉特林批评后现代主义对世界采取的观感是:‘注目世界,满眼空虚,怀着一份大彻大悟,将情感与承诺都化解成反讽……古老的真实性崩溃了,新的真实性还未安顿下来。自怜自恋的反讽和空无成为躲避焦虑、愤怒、恐惧和饥饿的一种方式,所有这些情绪都被激发起来了,安抚它们的出路却无着无落。’以史为鉴,过去的时代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瘫痪,非正义的事态便借机萌生。比如,大卫·赫希便翔实记录了希特勒如何利用他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知识界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从中发展出一套为他的恐怖行径摇旗呐喊的理论[6]237。”我在这里并非危言耸听,信仰荒芜的时代里鱼蛇混杂。为什么有邪教组织横行于世?为什么恐怖主义仍然威胁着全人类?这些便是伴随后现代主义而来的消极结果。
的确,后现代主义仿佛在嘲弄一切,否定一切,但它自身却什么也没有提出。当然,后现代主义的怀疑精神,否定真理的绝对性思想,对培养创新意识、创造力,破除迷信、盲从和对真理的盲目崇拜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后现代主义反对同一性,提倡差异性这方面值得称道。在某种程度上,怀疑可以促进科学的发展,正是日心说对地心说的质疑,才有了现代天文学的革命和进步;而现代主义对教会霸权主义的批判,也促进了现代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进步。但是,与后现代相随的是当代人的极端行为表现:极端性行为、裸体狂、变态吸毒和摇滚乐,这是一个充满愤怒、嚎叫和抗议的年代。人们妄图割断历史,精神处于极度空虚,文化呈现一种对抗状态。
当然,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两面地看待,后现代主义还是一种“气数未尽”的理论,还有它自身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能“盖棺定论”。它到底是冉冉而起的旭日还是日渐没落的夕阳还有待商榷。我们无意丑化曲解后现代主义,详尽地阐述它的消极作用只为帮助大家拨开迷雾,认清现实,为文学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让艺术指引人类重返精神的家园。
[1]Auther Kroker,David Cook.The Postmodern Scene:Excremental Culture and Hyper-Aesthetics[M].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Second Printing,1991.
[2]王先霈,王右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阿瑟·A·伯格著,洪洁译.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孟宪励.全新的奇观: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电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乔国强.20世纪西方文论选读(下)[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叶丽贤、苏欲晓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