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本真

2012-08-15李红艳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真纲要

李红艳

(安徽科技学院 思政教研部,安徽 蚌埠233100)

探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本真

李红艳

(安徽科技学院 思政教研部,安徽 蚌埠2331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为大学生成长、生活提供借鉴和智慧的多重功能。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本真地位和功能,才能增强其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开设目的。

纲要;思政课;本真;地位;功能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授课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高校思政课授课体系被称为思政课 “05方案”,它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设置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其中四门必修课是其主干。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正确认识每门思政课的特点、地位和功能,本文着重阐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地位和功能。

一、当前对“纲要”课的认识

“纲要”课作为思政课“05方案”的四门必修课之一,课时最少,而且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都已经不止一次地开设过历史课,所以“纲要”课经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

目前对“纲要”课的认识大致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纲要”课在思政课中最简单,也最好教,只要给学生讲点小故事,尤其是野史,最后考试让学生一背就万事大吉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纲要”课不好教,课时少但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而且按照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学生已经不止一次地学习过历史,但是又一知半解,形成了夹生饭不好处理。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中我们可以看出,“纲要”课是非常特殊的,按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不同的,每门思政课都是有着独特功能的,否则就失去了开设的意义,但笔者以为“纲要”课的地位和功能需要特殊强调和重视。基于此就更加有必要去探寻“纲要”课的本真,尤其作为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探寻和追溯到“纲要”课程的本真涵义、地位和功能,才能深刻领会、正确认识“纲要”课的特点,才能完成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使其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实现“纲要”课的开设目的。

二、“纲要”课的本真地位

(一)从接受逻辑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看,“纲要”课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逻辑前提

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政课的设置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既要能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又要形成系统;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填鸭”,而是在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简单地要学生背下多少理论内容,而是要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实现思政课的教学任务,按照教育者的教学思维逻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讲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即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但是从人的接受逻辑和习惯来看,首先追问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要学习它,即“为什么”的问题。教学思维逻辑一般是先提出一个目标或者结果,然后逆向思维、推导,为实现目标需要做什么,而学习接受逻辑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加倾向于问题逻辑,“从知识进到问题,从‘是什么’进到背后的‘为什么’,并在必要时进一步引至‘如何’。”[1]

只有明确了为什么之后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而且大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思维能力都已日趋成熟,具备了较高的独立思考和抽象思维能力,更加会追问为什么,因而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首先要给学生解决的应该是为什么要学习它的问题。

“纲要”课就承担着这个责任,回答了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纲要”课主要讲授的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不屈斗争史,在这一段历史也正是中国人民在经过百折不挠的艰苦探索之后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历史过程。“纲要”课是要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历史史实的角度更加真切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最后开花、结果的,从而形成正确的国史观、国情观,进而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国家当今的主流意识形态。

如果大学生能够认同这样的一个必然历史过程,那就自然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在思想上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才可能真正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地位,“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才会成为可能,其他的思政课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纲要”课首先解决了一个为什么学的问题,消除了学生的思想疑虑和困惑,为学生能够真正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保证,“纲要”课与其他思政课不仅存在授课内容上的相互补充,同时更重要的是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为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逻辑前提。

(二)从思政课授课内容的内在逻辑看,“纲要”课是思政课体系的基础

思政课的4门必修课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这四门必修课构成了大学思政课体系的主干,并且四门课之间形成了一个逻辑系统。

按照《〈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的规定,“原理”是在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是了解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与现状、“纲要”课是了解中国人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

在这个逻辑体系中,我们发现“纲要”课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来源,正处于一个基础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如何进入中国、中国人民如何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又怎样消化、吸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全部都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学习近现代历史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条件。

虽说“纲要”课是理论课,但是就其授课内容来讲它是客观史实,讲授的是几百年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国家富强而进行的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的实践过程,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这些内容都是客观的,就像规律和真理,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反应的内容是客观的。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看,其他思政课大多是理论内容,而纲要课提供的是理论的基础、依据和来源。纲要课的历史事实,可以为其他思政课提供一定的素材和案例,纲要是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尤其是对“概论”课,是概论课程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因为“概论”课侧重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如果不首先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这个‘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进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就失去了‘支撑’;不了解理论、历史与实践的这种关系,要想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讲清楚是不可能的,当然学生也就难以掌握这个问题。”[2]当前有些高校在试行纲要课与概论课打通成为一门课,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纲要课程的基础性与重要性。

目前在学界有一个普遍的观点,“纲要”课与“原理”课相比,“原理”课是基础。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如果没有它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很可能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不仅教师不能实现教学目的,学生也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来认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也就更谈不上对“三个选择”的深刻领会,开设“纲要”课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

把握方向是最重要的,否则就失去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但是作为一线授课教师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体系的课程设置上,“原理”课确实发挥着也应该发挥指导和基础作用,但是在课程实施与教授中,这个指导和基础作用是不能通过学生学习“原理”课来实现的,而只能通过教师在讲授“纲要”课时来把握,或者学生通过以前的知识积累来实现。因为目前各高校的思政课在开设时间的安排上,大多是大学一年级开设“纲要”课和“基础”课,然后在继而开设其他的思政课,总之,“纲要”课是在“原理”课之前开设的。由此,给“纲要”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在教授“纲要”课时需尤其注意给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方向,要正确认识“纲要”课的基础地位和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这我们也再一次看到了 “纲要”课的基础性与重要性。

三、“纲要”课的本真功能

“纲要”课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授课内容,在思政课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

虽说“纲要”课不是纯粹的历史课,它是以历史为依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其中必不可少历史教育。通过“纲要”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了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从而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感,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探寻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快餐式阅读和大量接触‘戏说式’历史,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是片面的。中学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识记阶段,难以通过历史的视角明晰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3]更谈不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能过多地拘泥历史史实,而应该侧重史实背后的“为什么”和规律性,要结合重大历史事件,探寻和阐明这段历史的规律性和逻辑性,并总结经验教训。

(二)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4]

通过“纲要”课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多的优势,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先烈,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历史遗迹,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把学生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以更加直观、有效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学习中华民族的斗争历史,也可以为培养民族精神提供精神动力。

同时要借古知今,因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5]通过“纲要”课的学习,明确“三个选择”,认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可以使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为大学生个人生活、成长提供借鉴

“纲要”课的教育功能是特殊的,它授课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充实,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认知规律看,人更容易接受形象的知识和事物,对抽象的知识则会接受的慢一些,“纲要”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其他思政课的兴趣,并且可以为学生的生活提供直接的借鉴,同时也是学生在其中收益最多的一门课程。

“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采用情景式教学,还原历史场景,再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会分析历史事实,把握历史,培养历史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尤其是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很多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话题,但是榜样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中国光荣的传统文化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对学生都有很多的影响。几乎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自己所推崇或者崇拜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以此为切入点,用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并为自己的生活、成长、成才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智慧,即我们常说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比如:在教学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设置成某个历史人物,来设想和感受当时的历史境遇及历史人物的复杂心理。

(注: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思政专项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特殊地位与功能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JY0120;安徽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AKXK20103-2;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项目编号:ZDKC1105)

[1]王天恩.问题逻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2011,(13).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

[3]陈殿林.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4][5]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1994-09-06.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真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