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中都市报的责任
2012-08-15朱庆好
朱庆好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中都市报的责任
朱庆好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都市报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都市文化的建设者。都市报可以通过传承城市文脉、传播先进文化、舆论监督、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等途径促进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从而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
都市报;精神文化;作用
什么是都市报?1999年8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城市报刊发行工作研讨会上,为都市报下的定义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报纸(本文所讨论的都市报以此定义为准)。这类报纸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而又被称为“市民生活报”。
都市报的产生与我国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有着必然的联系,换句话,正是因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为都市报的产生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市场空间。但是,产生于现代都市,服务于现代都市生活的都市报“不能仅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衡量尺度,而更应该为都市文化的建设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1]。
一、导论
从文化的结构和形态来看,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解角度给出各种不同的划分,不过,“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文化的构成和形态的划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几乎所有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研究者在某种意义上都能同意把文化的构成最粗略地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因为这种划分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整个文化世界。”[2]所以,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一般也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和城市制度文化入手。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存在形式,直接表现为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等,这是人化的自然;城市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
那么什么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呢?“它是人类在发展城市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观、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产品,是人类发展城市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是城市人的精神象征,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现象。城市的精神文化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3]在城市文化结构层次中,与城市物质文化和城市制度文化相比,城市的精神文化更具重要性。因为“真正的精神文化不应是外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独立的东西,而是内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内在于人的所有活动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4]。因此,在整个城市文化体系当中,城市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
从作用来看,城市精神文化同样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灯塔,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精神面貌的塑造、市民行为的规范、国内外形象的树立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从这个层面来看,城市精神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丰富的精神文化不但能够赋予城市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有了丰富各异的精神文化才孕育出了风格、品质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精神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潜意识!决定着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城市的一切物质、精神成就!都是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城市精神文化正是通过影响和塑造城市人的人格模式来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命运。”[6]
因此,发展和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如何推动城市精神文化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都市报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在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市民的大脑中,表现于市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7]都市报是与现代城市一起发展、壮大起来的。作为文化的载体,都市报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都市报又常常被看成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通过一个城市的一张都市报就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形象。所以,都市报自身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精神文化内在品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都市报作为纸质媒体,因为易保存、易流传在传播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都市报可以通过传播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高尚的道德观念,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塑造人的精神品质,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可以发挥大众媒体的特殊功能,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性挖掘和展示先进文化的魅力,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为都市民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大众文化生活。”[8]从而增强市民的文化品味、丰富市民的生活情趣、改善市民的精神风貌等。
从这个层面来看,都市报实际上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都市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播功能,为城市精神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我提高来提升城市的内涵、底蕴,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
此外,都市报还可以通过发挥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直接为城市精神文明服务。
舆论监督是一种无形的权力,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成为一种社会控制力量。舆论监督之所以能成为控制社会的一种方式,是因为“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9]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大众媒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调控力量。
城市精神文化在建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市报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因为敏锐的新闻嗅觉往往能够快速地捕捉到与社会发展、人文传统、法律法规等相背离的文化传播内容。此时就可以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废旧立新等手段促进都市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都市报参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弘扬文化传统,延续城市文脉
都市文化是都市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城市的活力所在。因此,一个都市有没有个性魅力和发展动力关键在于文化。这其中对都市品质塑造和都市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对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弘扬。“一般来说,在城市的发展和延续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些被人们有意或无意间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存,留下所代表的时代的文化印痕,人们可以直接读取这一‘历史年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遗存的文化内涵会更加丰富,其文化价值也更加突出,并与当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10]历史文化对现代都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都市的繁荣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艺术营养;二是塑造都市的城市形象,内在品质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所以,“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11]
都市报作为大众媒体本身就有传承文明的文化传播功能,培养和构建与都市个性相匹配的都市文化,增强现代都市的文化品质和文化魅力责无旁贷。都市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寻根活动等宣传都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扩大市民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感受。目前,已经有不少都市报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如《楚天都市报》的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楚天都市之夜’,《大河报》的‘中原文化的新闻观照’系列报道,《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系列报道,《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系列报道,《楚天金报》‘粗线条把握武汉文化根源,跳跃式回放城市历史镜头’的系列摄影报道,《重庆晨报》的‘老重庆的记忆和影像’系列图文报道等。”[12]这些都市报通过大量的系列报道,挖掘城市历史,寻找现代都市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内在精神内涵,让市民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背景、人文传统、个性魅力,对丰富都市精神文化,展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作用巨大。
(二)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城市品味
什么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文化。都市精神文化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内在品性,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先进文化在培养民族精神,建构民族文化人格中起着重大作用。弘扬先进文化是提升城市精神文化品味的重要手段。
所以城市建设首先“要用新的先进的城市文化理念引导城市今后的发展,不断丰富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发展路径,努力创新和发展属于城市自身的文化,才能使之永远葆有鲜明的特色,永远葆有鲜活的灵魂,永远葆有蓬勃的生机。”[13]
都市报作为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传播先进文化,提升都市文化品质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鲜活的文化报道内容与形式,‘文以化人’、‘文以娱人’、‘文以乐人’,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14]同时“大力宣传和传播各种进步的社会意识、先进的文化思想,反对和抛弃一切消极、落后、腐朽的文化垃圾”[15]营造健康的、充满活力的都市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体。
(三)发挥优势,构建都市公共文化空间
都市公共文化空间是指都市中人们可以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文化空间,这个开放空间也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相互交往、休闲娱乐的共享空间,也即是人们共享都市精神文化的共同空间。都市公共文化空间是都市文化的表征和景象。展览馆、游艺园、街道、广场、公园、剧院、社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和场馆是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因为经济条件、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许多优秀文化产品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普通百姓无法完全或者真正享受精品文化盛宴。
不过,都市报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兴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打破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地域限制,突破传统文化空间对文化传播的约束。翻开任何一张都市报,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文化与艺术品借助媒体摆脱了地域空间的限制,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欣赏艺术,享受优质文化产品也因此开始成为普通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只不过,一部分都市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构建都市文化空间中的重要作用,传播文化产品也只限于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没有能够站在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的高度去看待自身的使命。实际上,都市报完全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承担起构建都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积极地参与到都市文化建设中去。
(四)坚持正确的新闻报道方向,促进都市文化的健康发展
目前都市报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是琐屑的、低俗的、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大量存在。尽管目前都市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在其他方面诸如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版面,琐屑的、低俗的、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一些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与工作并无直接关系的信息大行其道,这一方面挤占了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报道版面,另一方面使都市报固有的社会责任、主体功能、品位格调等遭到削弱,甚至被忽视。出现了迎合读者猎奇心理,挖掘奇闻趣事;追求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倾向。更为甚者,无论是政治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在报道方式上都极力推崇新闻的娱乐化。目前,报纸版面出现的娱乐性新闻已经远远超出了人情味、趣味性的范畴,直逼猎奇与感官刺激。
从新闻传播自身的功能来看,新闻的过分娱乐化使媒体发展违背了新闻传播规律。娱乐功能的极度张扬把受众淹没在感官享乐之中,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实际的行动能力,降低了积极参与都市经济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传播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媒体的“社会麻醉”可以说是大众传播负面作用中影响最大的,如果任其泛滥,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社会。所以,坚持正确的新闻报道方向,尽量规避传媒可能带来的否定性社会影响,是相当紧迫的任务。
二是当前仍然有不少未经认真筛选核实的、道听途说的虚假消息充斥都市报。都市报作为市民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工具,向市民提供的信息必须权威、真实。虚假信息的传播会使市民对世界的认识发生偏差,在行动上做出错误的抉择。倘若如此,先进文化的传播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又从何谈起?因此,媒体决不能抛弃真实、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1]鲍海波.都市报与都市文化的建设[J].新闻知识,1999,(10).
[2][4]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75,80.
[3][7]鲍宗豪.城市精神文化论[J].学术月刊,2006,(1).
[5]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J].江汉论坛,2004,(8).
[6]蔡玮.城市精神文化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灵魂与软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3).
[8][12][14]蔡华东,卢齐平.都市类报纸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初析[J].新闻战线,2007,(1).
[9]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10][11][13]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5).
[15]邱沛篁.报纸应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先锋[J].新闻界,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