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冠心宁治疗冠心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2-08-15卢鹏云刘汉芬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右旋糖酐心电图注射液

卢鹏云,刘汉芬

(赤壁市蒲纺医院内科,湖北 赤壁 437300)

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我院对60例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冠心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符合WTO指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且排除血小板显著降低、凝血机制障碍、近期手术史、脑出血史、心功能不全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43~76岁,平均57.2岁,病程2~16年,平均8年3个月。对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平均58.3岁,病程2~15年,平均9年1个月。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拜阿司匹林、消心痛,静滴极化液,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250ml中配入冠心宁注射液20ml,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均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别于入院即刻、第7d、第14d行心电图检查,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变化。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1疗程后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观察所有病例血压、心率、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心悸症状,经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消失,考虑输液速度过快所致;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病例未出现过敏、心律失常、发热、呼吸困难、烦躁等副作用。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低、心肌血氧供求失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血管内皮长期受损、功能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凝聚、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均可导致微循环障碍,这些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较大。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发病机理主要为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冠心宁注射液是由“活血化瘀”的丹参和“血中气药”的川芎采用现代高科技提炼精制而成,具有养血活血、理气止痛之效,其活性成分为丹参素与川芎嗪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味中药均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功效。另外,丹参还能降低血脂和血粘稠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也有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预防或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通过本组资料临床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和冠心宁注射液二者协同作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其疗效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右旋糖酐心电图注射液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碘帕醇注射液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右旋糖酐酶酶学性质研究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