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分析
2012-08-15高琳佳杨小璇
高琳佳,杨小璇
(1.四川民族学院 英语系,四川 康定 626001;2.四川省甘孜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分析
1高琳佳,2杨小璇
(1.四川民族学院 英语系,四川 康定 626001;2.四川省甘孜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浅谈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言语交际能力;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主观情感因素;应当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社会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
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方法
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对语言系统自身结构与特点的分析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这种语言观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并且最终导致和产生了与此相对立的理论流派,社会语言学便是最典型的代表。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给予社会语言学高度的评价,将其并置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之中,称之为“语言学的第三次解放”。[1]它的立足点是把语言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提倡将其放置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广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知名的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曾指出,社会语言学是考察“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语言对谁说什么话”。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探索词语的社会意义,是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要点问题。
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的社会性,它的研究是动态的研究。它的产生打破了长久以来一统天下的静态研究,不仅注重跨学科的实际应用的动态性,而且侧重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表现。特别注重研究语言与生活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使用社会的方法和观点动态地研究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语言变体和语言功能等问题。
二、研究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社会语言学主要是从不同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各种语言变体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共变关系。而对学习语言的主题进行研究时,我们首先应该对导致语言使用个体差异的因素及其影响语言学习过程的因素进行研究和考察。应该说外语教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交替,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本质联系。“言语调节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态度与动机”理论从理论上对传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作了重大的突破,在实践中对语言教学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对第二语言教学和外国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趋势中,它们对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提供了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是通过后天形成的能力,是人们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的或是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这一点在原则上是无可争议的。社会语言学中“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外语界便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视为语言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却仅仅注重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完全忽略甚至不考虑如何在课堂授课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这种现状与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应当注重培养学习者主观情感因素
教师应当和学习者的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气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积极主动精神的培养,为有效实施各种教学手段奠定基础”。[2]通过社会语言学这门学科可知,语言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因为学生英语基础差、语言表达不流畅、带有严重的口语等问题而歧视或是甚至挖苦学生。相反,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在不断提高中找到自信,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视同仁,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能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新知,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务必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否则学生听不懂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英语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语言输出上的错误,这样做可以避免因纠错而带给学生焦虑感或是自卑感。因此,培养学习生积极、向上的主观情感因素是极为重要的。
(三)应当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达文化的媒介,语言教学必然包含文化教学。“语言的使用必然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而社会文化的发展又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交际则是语言和文化统一来的纽带”。[3]文化是一个精神文明体系。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心理习惯以及精神活动的方式、特点都在该民族的文化中体现出来。但是,在我国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缺少英语背景文化知识,所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知识层面的内容以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一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提高其自身的英语学习素养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随着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社会对于具有一定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交际性人才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并且希望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1] 吕叔湘.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J]. 读书,1980,(4).
[2] 邓燕萍. 社会心理语言学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 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G642.0
A
1008-7427(2012)06-0130-01
20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