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悲远嫁”中唱出“赞和亲”的壮歌
——谈《咏怀古迹》(其三)中有“诗教”主旋律的乐音

2012-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青冢和亲王昭君

涂 拉

(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0)

从“悲远嫁”中唱出“赞和亲”的壮歌
——谈《咏怀古迹》(其三)中有“诗教”主旋律的乐音

涂 拉

(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0)

怎样讲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蕴涵有爱国主义的情愫,是“诗教”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提出可行的解法。

王昭君;七律;赞和亲;悲远嫁

“要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的主旋律,其核心内涵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李进才、孙超关于诗教的论文)怎样讲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蕴含有爱国主义的情愫,是诗教中的难点之一。我讲解的方式是:尽可能挖掘这首七律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内涵及其诗法,从而论及焦点所在,方可解惑。

这首七律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内涵及其诗法如下:

首联上句是“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是说从杜甫当时的住处虁州的白帝城(今属四川省奉节县)往东,只见长江两岸山连岭接,势如万马奔腾,直向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即湖北省宜都县西北边)而来。杜甫用如此雄伟盛大的气势描绘此行,其目的地是哪里呢?原来是在荆门山附近的一个小小的山村里,即首联下句“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昭君;相传她出生在归州,就是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东四十里、兴山县东北三公里处的一个山台上,以前叫昭君村,现在叫宝坪村,村中至今还有“望月楼”、“梳妆台”、“王子崖”、“琵琶桥”、“明妃墩”等遗迹。

关于这个小小的昭君村,白居易在《过昭君村》诗中描写道“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他只是说,那个美丽的女子,就是出生在这个又偏远又闭塞的村庄里。而杜甫的描写,则是用非常磅礴的气势下笔。他这样描写,应不应该?是否适合?是否协调?明代诗评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如此雄伟气象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合,而用在昭君村上是不协调的。而清代的诗评家吴瞻泰则认为:杜甫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把这位红颜美女写得惊天动地,是对的,人杰地灵,地灵才生人杰。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的认识是:如果从诗法角度上讲,律诗的首联“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的磅礴气势,正合此法。更重要的是,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他对于为着国家利益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的王昭君的尊敬和同情,可以说是赞其不凡,叹其不幸,感同身受,千载知音,非要如此下笔不可!必须强调的是:此诗的首联,是满怀患难意识得伟大爱国诗人杜甫从“悲远嫁”中唱出“赞和亲”的壮歌的关键句,他是把维护民族团结的王昭君视为英雄人物而歌颂的,深含着“赞和亲”之意,堪称“悲壮的颂歌”!

首联写了昭君村的环境,接着颔联要写王昭君本人。按律诗的诗法,第三四句“应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果然,杜甫完全从“村”字出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说王昭君从这个山村一去,出了汉宫,就转落到万里之外的异邦,不能回归祖国,也不能回归故乡,死后埋葬在胡沙地带。这十四个字写尽了王昭君一生的遭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要求作者善于选择和提炼最具有典型性的形象。如上句的“紫台”,就是紫宫,汉朝未央宫中的一座宫殿,这里是指昭君所在的汉宫,很典型;“朔漠”,北方的沙漠地带,这里是指匈奴,也很典型。“一去紫台连朔漠”,是写昭君生前的愁怨,使人自然会想到她离别汉宫,远嫁匈奴之后,在那么远的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独留青冢向黄昏”,是写昭君死后埋葬胡地的凄凉。请注意诗人精心选用的“青冢”与“黄昏”两个典型性形象。“冢”就是坟墓,“青冢”是专指王昭君墓。传说她死后葬在胡地,唯独她的坟上草色常青。青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十公里处。“黄昏”一词,即是指昏暗气氛的傍晚时间,又是形容笼罩大漠四野的无边昏黄的空间。写诗跟写小说不同,小说的典型化是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诗的典型化是重在“内在心象”的表现。这一句所表现的“内在心象”是:王昭君在墓中默默地向着如此苍茫无际的昏黄沉重的天幕,日夜遥想着祖国家乡;加上形容孤单的“独留”二字,这个“内在心象”便凸现出一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意境的“游子思归图”。所以清人朱瀚说这一联上句中的“连”字,写出了王昭君出塞之景,下句中的“向”字是写昭君思汉之心,他认为这是杜甫“笔下有种”。我个人的认识是:诗人笔下有神,是因为杜甫心中有泪,他当时正在“飘泊西南天地间”,已经到了“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地步,诗中寄托了他自己身世家国之情。

接下来是颈联,按诗法“应与前联之意相应相结,要变化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请看杜甫这首诗的第五六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乍一看,和颔联相似,出句仍然是写昭君生前的愁怨,对句仍然是写昭君死后埋葬于胡地的凄凉。但如果你再三体会,就不免为之悚然!原来杜甫的笔锋对此顿起变化,控诉造成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的汉朝最高统治者。由于诗是以抒情为主的,它要用最精炼的象征性语言塑造形象。先不妨理解一下这几个词语:所谓“画图”,是指毛延寿故意丑化昭君的那幅画像;“省识”本义是察看的意思,这里可作“略识”解,即片面地看;“春风面”美丽的面貌,指王昭君;“环佩”,女子身上佩带的玉制装饰物,借指王昭君;“空归”的“空”字,可作“白白地,不起作用”解;“月夜魂”,指昭君魂灵,迷信的说法是“死者的魂灵只能在夜晚出动。”原来这第五六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出句是因,对句是果。杜甫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只凭被毛延寿歪曲了的图像察看王昭君,把她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匠来摆布,结果造成王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昭君死于匈奴虽然遗恨无穷,但她始终不忘汉家,死后的灵魂总是趁着月夜归来,而这种“归来”却是徒劳的,因为祖邦朝廷根本不理会她对祖国的怀念!这一联诗,实为千古伤心之文字,读后令人痛心疾首。当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说:“作为汉元帝掖庭中的一个宫女,王昭君不过是封建专制皇帝脚下践踏的一粒沙子”!

杜甫在颈联中用的这个“省”字和这个“空”字,非常传神,也非常含蓄,“虽写伤悼之意,言下有不满汉帝的遗恨,”是千锤百炼得来的。当他写到尾联的时候,才禁不住喷发出作者所寄寓的“赞其不凡,哀其不幸”的情感:“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落到了“怨恨”两个字上。

我的认识是:要理解这“怨恨”二字,先要弄清“琵琶”的出处,因为历来说到琵琶就联想到王昭君。汉刘熙在《释名》中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说是从胡人传入王昭君祖邦的乐器,并且人们历来都是这么说的。而宋书《乐志》中说:“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会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曰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这似乎琵琶本是从王昭君祖邦传出去的乐器。如果是的,那末琵琶便 是汉文化的象征,而“胡语”即胡音则是匈奴文化的体现。这两种文化,两种修养,有很大的反差,因为胡人当时的风俗,如呼韩邪死后,其前妻之子可以要王昭君为妻,这是汉人文化万难接受的。不幸的王昭君迫于汉王朝之命,还是委屈地接受了。这在客观上虽然有利于胡汉之间的团结,但对王昭君内心是个极大的创伤。而她这种痛苦竟又是汉王朝所不理解的。相传王昭君因此在匈奴作有怨思的曲子即《昭君怨》,在八百年后的杜甫听来,这分明是王昭君在申诉着自己的怨恨啊!又,据“史料”,还有更加令王昭君痛心疾首极怨极恨之事,如《琴操》载: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

杜甫以“怨恨”二字结尾,既达到了律诗尾联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法要求,又实现了“诗中有我”——把他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想念故乡而不能归去的“怨恨”之情也寄托进去了。

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善于运用形象思维,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正如清人李子德所说的:“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中间两联对仗句,也对得非常工整,非常精彩。

王昭君的史实中蕴涵着诗教主旋律的乐音。真正的史学家,只承认一个有史可稽的王昭君。在历代传说中,王昭君是从屈原的《桔颂》诗中得以修养到“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品质。她是一个以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女性身分而为着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的人物,也是一个不愿为着个人地位而丧失正直品行的人物,所以人民非常同情她;她的事迹尤其激动着历代诗人的心灵。

但诗家与史家不同:史学家只承认一个有史可稽的王昭君,而诗人则可以有他心目中无数个王昭君。千百年来咏王昭君的诗词不下五百多首。诗人对于“让昭君和亲”的做法各持已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均无不可。直到最近,还有一位诗作者写了《鹧鸪天·谒昭君墓有感》词曰:“塞雨霏霏日已昏,驰车青冢吊昭君。琵琶马上关山月,为问当时笑或颦。悲远嫁,赞和亲,千秋笔墨说纷纭。汉廷自请凭谁见,历史由来半假真。”

千百年来,咏王昭君的诗词如此之多,总的来说,似可划为两者:一者是“悲远嫁”,一者是“赞和亲”。

“悲远嫁”的,不同意让昭君去和亲。例如唐代诗人戎昱就认为让一个女子去和亲止息干戈是下策,他在《和蕃》诗中说:“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赞和亲”的,认为让昭君去和亲是上策。例如当代历史学家翦伯赞写道:“何如—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他赞扬了当时和亲政策所带来的改善胡汉民族关系的良好后果。又如当代著名老诗人董必武更是歌颂“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他要让全国人民认识到: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这种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国家教育部素质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人杨叔子院士说:“民族的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璀璨标志,是美国大诗人惠特曼所讲的,是‘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所以诗教应先行,应普及。”接着,他引用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的一段话:“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想起一位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的一位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这首诗歌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流芳千古的爱国主义杰作!”

笔者每次默诵于右任先生这首《望大陆》的诗句,就不禁联想到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诗中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以及“环佩空归月认魂”的怀乡思国之情!虽然这两者时间相隔两千多年,虽然这两者的具体情况不大相同,但这两者都是“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而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从“悲远嫁”中唱出了“赞和亲”的壮歌,他既把维护民族团结的王昭君视为英雄人物而歌颂,当然有“赞和亲”之意;歌颂王昭君爱好和平,毅然请求朝廷放出行“和蕃”,此句中蕴涵着“诗教”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的乐音。同时他在诗中又痛斥汉朝的最高统治者把王昭君当作一种用完了就丢掉不要的工具的忍残做法,自然含“悲远嫁”之意——既“赞和亲”又“悲远嫁”,此中精彩的构思表现出伟大诗人的高明之处!

[1] 李进才. 试论中华诗词进大学校园的当代价值[Z]. 在国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当代诗教研讨会”上的发言,2010-11-5.

[2] 邓楚东,邓亚文. 唐代千家诗[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3] 唐诗鉴赏辞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Bold Songs Lamenting Distance Marriage and Praising Connection through Marriage——“Poetry Teaching”Flavor in Poetic Thoughts about Ancient Sites Ⅲ

TU La

It is hard to decipher the patriotic ideas in Du Fu’s Poetic Thoughts about Ancient Sites Ⅲ in poetry teaching, while this paper poses some solutions.

Wang Zhaojun; seven-syllable poem; praising of connection through marriage; lamenting distance marriage

I222

A

1008-7427(2012)06-0061-02

2012-03-27

猜你喜欢

青冢和亲王昭君
征怨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清明祭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明妃王昭君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