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2-08-15潘立
潘 立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中山 528458)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潘 立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中山 528458)
经济全球化浪潮裹挟的多元文化浪花汹涌而来。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了“活”的正面效果,也带来了“乱”的负面效果。面对于多元文化长期存在这一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应该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坚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文化
一、多元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众説纷纭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英国人类学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从人种志学的观点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习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痛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1]。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2]。多数学者都认为文化是物质实体与精神符号的统一体,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而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是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外在化。因此,多元文化指的是在不同民族国家中内生出来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不仅指一个简单的多元文化并存状态,它更多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
二、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面效果
1.多元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与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这个需求才会具有生命力。一些具备条多元文化色彩的教育内容,例如科技理性教育、人文环境教育、中西文化比较教育等都可以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中来。此外,来自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可以在高校这个平台互动与交流,相互包容与借鉴,共同发展,构成一道绚丽多彩的文化景观,这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2.多元文化增进了大学生的理性精神
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本土文化之外的其它文化,在各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中提高自己的选择力与鉴别力,提高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文化与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改变了了过去封闭状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融入了一些现代性的东西,例如个性、法治、民主等,赋予大学生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更有力的表现和更有意义的生命存在,[3]增进了大学生们包括理性思考、理性批判、理性选择在内的理性精神。
(二)多元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效果
1.多元文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筑的主流意识形态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教育。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自西方的意识形态,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通过现代传媒的广泛传播,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构筑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强大的冲击。这表现为部门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对本民族文化失去信心与缺乏底气,盲目崇拜西方那一套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对西方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顶礼膜拜,而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却置若罔闻,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多元文化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多元文化既给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价值观的冲突。特别是中国这样一来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在面对来自西方的文化影响时,价值观的冲突不可避免,例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义与利的冲突,法与情的冲突等等。大学生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相匀激荡中,容易失去了价值选择上的方向感,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是非不辨,美且不分,价值观混乱。与价值观改变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在媒体的极度渲染下,大学生容易受商业性文化的影响,过度追求感官的享受,追求高消费,崇富嫌贫、急功近利,行为短视化,文化快餐化,这些都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多元文化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心态上,应坚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提高对多元文化的开放意识。应主动、积极地吸取包括西方优秀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因素加以现代化改造,使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高校应在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上,搭建一个各文化相互尊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的文化平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多元文化不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相反,它应该成为动力。在各文化的互动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鉴别力与选择力,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有了自信和自觉,再加上建立有效的配套文化制度,在汹涌澎湃的文化多元化浪潮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做到活而不乱,“乱”中求发展。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上,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极容易产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怀疑甚至否定。因此,高校应该旗帜鲜明的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高校的各项工作,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文化的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把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使他们能感受到先进文化的力量与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上,应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独立、活跃,而市经经济浸润下产生的功利意识与工具理性深深影响当代大学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应该更多的侧重于其对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使得大学生获得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特定思想政治素质等。这种转变也是对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社会价值的一种矫正。因此,高校应该在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只有不断提高有效性,才能真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大学生心中,在当前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的形势中,真正构筑起抵御西方落后腐朽文化的内心坚固长城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强大信念。在有效性中提高主流文化的合法性,以主流文化的合法性来推进有效性,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1] 泰勒.原始文化[M]. 连树声,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 李强,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学凤.论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J]. 科学社会主义,2006,(2).
G641
A
1008-7427(2012)06-0043-01
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