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塑造在基础教育中的必要性
2012-08-15敖姗
敖 姗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论人格塑造在基础教育中的必要性
敖 姗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全球精神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异常引发的人格危机尤为突出,大学生低层次需求的确立使他们过于关心实现生存目标的手段,而淡化了人生目的和生命意义,削弱了人格力量。因此,高校中部分学生的人格品质远远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强基础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任重而道远。
青少年;人格;塑造;基础教育;改革
一、事件回放
2012年新年伊始,就在人们还在憧憬着美好新年之时,1月6日早上8点却传出北京工业大学一名大四计算机专业男生因考研压力过大在该校中蓝公寓跳楼自杀身亡的噩耗……
2月28日9点半,新开学的北京市育英中学全体师生正在操场上做课间操,一名高二女生从教学楼4楼裸身跳下后不治身亡……
3月9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女生跳楼,被该校50岁女老师徒手接住,女生幸免于难,老师手臂骨折。
孩子们如此诀别,留给亲属们的是永远难以抹平的伤痛;目睹这一幕幕悲剧的人们,至今惊魂未定;地上的斑斑血迹拷问着每一个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宁愿放弃宝贵的生命,抛下挚爱的亲人、朋友,义无反顾地选择死亡?
调查研究了过去十年间高校跳楼事件,不难发现,学生跳楼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2006年至2009年,约113名学生跳楼;2010年至少有50起跳楼事件,截至2011年年初到5月24日,跳楼死亡人数已经达到44人……学生跳楼频率和人数在逐年递增。
对此,有心理专家分析,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是主要原因。我国顺应“应试教育”,让成绩成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客观上弱化了青少年人格的培养。片面的教育取向产生的不良效应导致学生走上极端,有舆论指出:“成绩好的孩子因为太累了而自杀,成绩不好的孩子因为没考上好学校而自杀……惨剧每天都在上演。”重智力,轻人格的教育模式导致青少年人格产生缺失。
二、关于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据说在公元前100多年前,古罗马的一名戏剧演员开始戴面具,……这个词就应运而生。……用专业的行业术语就是:“人格是个体制先天生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1]
人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内在的遗传的生物学因素,另一方面是外在的社会化过程。对于遗传方面的生物学因素学校教育无法控制的(只能通过优生方法来改善)。外在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和其他社会环境。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在早期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尤其重要。
研究表明,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进行控制是很难的,但通过学校教育影响社会化过程以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并非完全不可能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的形成对社会化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十分关键。儿童在上学以后,重要他人由父母转变为教师,教师作为重要他人可以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可见学校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在整个过程中的深刻影响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逐渐形成思想意识、人格素养的初级阶段。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现阶段,改革开放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进人我国校园,使得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人了冲突、困扰,甚至一度出现混乱状态。心理状态的倾斜与失衡普遍,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层出不穷,青少年人格发展不容乐观。
三、人格教育的桎梏
1.教育观念陈旧
我国建国后的基础教育虽然不断修改和完善,仍然没有摆脱落后的教育观念,应试教育思想在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中依然存在。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精神领域的升华被看做可有可无,无关痛痒;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说教、轻实践,重科学、轻人文等依然是学校教育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观念上对教育的落后认识,必然导致错误的教育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会是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合格人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教育观念的落后会导致行动的迟缓,行动迟缓的结果可能导致中国教育最终的失败。
2.应试教育导致人格弱化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这种只看重教育的结果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过多强调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对教育的内在育人目的重视不够,轻视学生情、义、信的培养,青少年人格陶冶的相关课程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实际相分离,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机械,心灵发生了扭曲,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人格问题。
有专家指出“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各种选择进行理智的思考,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念。”[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有着知识的传递和培养完善人格两种功能。然而,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对人格塑造的功能却慢慢地被弱化了。由于教育只重视了智育,强化了人的片面发展,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可以说是被动的受教育者,教育对人格教育的弱化无疑会给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带来不小的危害和消极影响。
3.教师“中心说”
忽视学生的生理规律、心理规律、认知规律,老师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毫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排斥青少年在人格完善中尝试各种错误的有序发展的规律,抑制了其个性发展,忽视了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主体性提高和人格完善。没有平等是对人格的蔑视,没有尊严谈不上人格的高尚。在教育方法上缺乏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分析、把握与正确引导,往往依靠强制性、外力诱导性甚至是量化性的标准,使青少年学生的外露行为更多表现出谨慎、服从甚至是伪装,并非为主动和自觉。缺乏自主和自为的主体精神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创新也无从谈起。
4.教育评价机制滞后
教育评价主导着教育活动的开展,由于青少年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完全具备,对于别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也不能理性的看待,尤其是他们尊重的长辈和老师给予的评价,会让他们铭记在心,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命运。但是我国的教育评价长期存在评价内容过多地倚重于学科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动手、实践、创新)、心理素质、学习方法、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评定;评价倾向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评价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评价结果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评价方式重视量化,忽视“质性”评价等。这样的评价机制对青少年综合能力、个性及主体性等多重人格素养的养成和提高都是有害无利的。
5.课程教学改革缓慢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成为其重头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课程内容单一、陈旧。内容固定、僵化、单一,不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心理状况、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偏深偏难,理论观点和知识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等等。第二,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脱离。课程内容只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和主体性,忽视青少年在学校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的引导与灌输,使青少年完全与社会隔离,造成他们对社会知之甚少,缺乏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
四、社会环境对人格的潜在影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当代很多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存在潜在的缺陷。据调查,目前有二成至三成的大学生因精神病休学、退学,人数占休退学总人数的39.7%和64.4%,大部分学生体现出严重的心理缺陷。
首先,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低,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意志的磨练,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坚定信念,一旦遇到挫折就消极颓废、一蹶不振,否定自己,否定他人,否定社会,走极端。
其次,多数大学新生适应能力差,角色转换缓慢与适应障碍的情况频频出现,一旦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再次,他们的价值判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和强调自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表现出较低的精神境界和情操,造成内心冲突加剧,人际关系紧张。
同时受不良社会价值观影响,容易急功近利,缺乏精神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虽然个体价值的实现受到认可和鼓励,但自利的动机也随之悄然滋长,为数不少的学生过多地关心自己的物质需求,并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值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发展人格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1.开设人格教育课程
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一直以来漠视青少年人格成长,造成教育缺失,需在学校开设人格教育课程弥补先前教育中的不足,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东西方文化和伦理道德体系对健全人格的要求,实施自我意识教育、智能教育、个性倾向性教育及个性心理教育,具体内容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和理解力进行调整。
2.打好健康人格的基础
健康人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人格品质相对稳定等[3]。使个体在多变的社会中把握自我,适应社会,以良好的心态去应对无常的世事,保持理性、冷静、客观的思维,既不固守传统,也不随波逐流。
人格教育影响学生的外部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等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其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接纳自我的态度,建立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情感体验,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再次,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独立性,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等意志品质。
3.美育辅助培养健康人格
美育有助于使人保持自然的人性之善,如同情心、真诚、纯朴等;同时,美育又有陶冶、净化心灵的作用,它能够提升人性,使人生发出如尊重、关心、感恩、奉献等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以使人不至于因感性的过度发展而没有节制而导向粗俗、野蛮,也不至于因理性的过度发展而失去生命的丰富体验,从而走向僵化、古板和保守。
4.建立符合社会现实的价值观
人类的道德观念史表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原本就共享着许多基本相同和相似的道德观念与原则。这是由人类生存与延续的基本要求决定的,也是由人的共同本性决定的。如查尔斯·泰勒指出的三种轴心价值:尊重他人和对他人的义务;对生命意义的充分理解;人的自我尊严[4]。人们只有在共识的基础上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宽容。对于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及年轻人来说,进行普遍价值观的教育也是帮助他们把握精神的大方向,避免误入价值选择歧途的有效途径。
5.提高文化辨识力
科学得当地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辨识力,也有利于人们了解不同文化,消除歧视与偏见,增进相互理解。通过倾听、了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与观点,通过交流、探讨,通过独立的深入思考来最终获得合理的认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树立人生信仰。
6.适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有必要通过心理咨询以及开设健康课程或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解答,使学生了解人格健康的一般标准及自身人格的一般状况,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人生必备的保健策略和战胜某些人格偏差的技术及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成才、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身心状态,自我消化内在冲突。
[1] 郑雪. 人格心理[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路易斯·拉思斯. 价值与教学[M]. 谭松贤,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林澍峻. 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 Charles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heMaking of theModern Identity,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89,16.
G412
A
1008-7427(2012)06-0041-02
201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