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泛在信息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

2012-08-1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

朱 宁

(咸宁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基于泛在信息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

朱 宁

(咸宁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其特征就是能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信息服务。面对泛在信息社会,它会给图书馆带来哪些冲击与影响呢?图书馆又如何应对挑战去拓展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呢?通过对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的比较分析,指出只有将文献信息服务从以图书馆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方面来,整合资源,融于社会,重构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才能适应新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在信息社会;泛在网络;信息服务;图书馆;功能转变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一种多样化、综合化、泛在化的态势。特别是高度发达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流环境,将世界引入到一个“泛在信息”的社会。

“泛在信息社会”的到来,图书馆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存亡警示。20世纪的后叶,面对新型的文献载体对图书馆的冲击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泰勒、福克、兰开斯特等人就提出过图书馆也将逐渐消亡的论点。那么,在互联网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信息传递者,任何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就可以获取到各式各样的个性化服务,并且互联网的网民正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这种全新的信息社会和信息服务泛在化的发展趋势,不能不说对未来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面临挑战,面临存亡,图书馆应作如何反应?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维持现有的传统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让新生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服务模式取而代之;二是彻底改变现有状况,顺应潮流,创新服务,以新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为现代图书馆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在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毫无疑问,后者是我们必选之路。从封建时期的藏书楼到近代的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社会化协作和信息化服务为特征),图书馆之所以能够维持至今,而且其社会地位非但没有削减,反而越来越重要,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不断革新的服务!只有“服务”,才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黄宗忠先生曾提出过“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图书馆服务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1],这个论点一针见血地昭示了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本质。

那么,泛在信息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它对图书馆又能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呢?面对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应作如何转变呢?

一、泛在信息社会的提出及其特征

“泛在信息社会”也称未来信息社会,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普遍认为是人类未来的生活模式。对泛在信息环境通常理解为因特网的环境处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全面互联的状态,日本人称此为“泛在”。

“泛在”的英文为Ubiquitous,它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普遍存在,无所不在。其核心思想是,信息技术将以不为人们所觉察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达到互联的状态。这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还有人与物、物与物之间。

2006年10月18日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日立信息通信集团总裁筱本学先生以“城市信息化及‘泛在信息社会’的到来”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提出了“泛在信息社会”的新理念。随后不久,2007年5月15日在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富士通(Fujitsu)论坛”宣布:世界将迈入泛在信息社会。

实现泛在信息社会的最核心技术是射频身份识别,用于自动跟踪人和物体东西(对象)的标识,可以借助电子标签来实现,射频识别和电子标签统称RFID。为了能识别,观察和跟踪社会中的任何一件东西(包扩自然环境),在全社会需要建设和部署识别网络(感知网络,传感网络,SENSOR NETWORK),这是“U社会”里的一种新的社会基础设施。近几年来,RFID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飞快的发展和极其广泛的应用,发达国家目前正在规划和有步骤地建设这种社会基础设施,以避免国家、地区、部门和单位间的重复建设[2]。

泛在信息社会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通过RFID技术能够提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信息服务。从技术角度来讲,泛在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泛在技术充分利用了无线网络、宽带以及RFID等,使包括计算机在内的所有电子终端及物品都处于可随时连接互联网的环境之中,而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利用多个网络。从用户角度讲,泛在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信息需求的综合化、信息获取的泛在化。

“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和结果,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成为生活必需品而非点缀。泛在信息社会也将成为网络、信息装备、应用平台、内容和解决方案的融合体,泛在信息环境为信息服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操作平台[3]。

二、泛在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的影响

泛在信息社会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网络平台作支撑点,无论是电视网、电话网、还是互联网,都是依靠网络把它们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全面互联状态。也就是说,泛在信息社会是以网络为基本平台,谁在这个基本平台上发挥得好,谁就在泛在信息社会占有市场。图书馆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封闭自守的格局,其资源仅限于固定范围的用户所享有,其服务一直是以实体图书馆为主的阵地式服务,就连虚拟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是按照这种传统格局来设定的,用户要获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都不是很方便的。泛在信息社会里图书馆还要继续维持这种传统服务模式则难以立足了,它必然要受到泛在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的冲击,如果不正视现实、不应对挑战,图书馆就难以生存下去了,更不要说发展了。泛在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信息资源的泛在性

在网络环境下,未来信息社会的信息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话、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和无线、有线通讯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这比亲自到实体的图书馆或登录到图书馆网站(图书馆的数据库在异地检索常常受到IP地址的限制)获取信息要便利得多,只要有终端设备就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甚至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通过卫星都可以上网看书、看电视。这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和服务模式将对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个强烈的冲击和碰撞。

2.信息利用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是开放性的,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享有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而现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却是封闭的,除了书目信息和部分其它信息外,几乎所有全文信息都只限制为一定范围的用户使用,当然这不全都是图书馆本身所为,也有数据开发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原因所致。本来从整体上看,一方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就无法相比,并且还有很多资源雷同;另一方面图书馆又不能很好地融于互联网,信息渠道狭窄,资源得不到共享,这样图书馆又拿什么去吸引用户呢?

3.信息用户的广泛性

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 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81.9%,用户规模3.75亿,成为网民第一大应用。而且传统门户网站地位有所下降,而搜索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引擎,越来越显现出其“新门户”的特点[4]。与互联网相比,无论是物理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其用户的到馆率(读者亲临图书馆的数量和图书馆网站的点击率)和馆藏的利用率都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的。试想,互联网拥有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和日益增长的用户,再加上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人们不费很大气力就能方便快捷地在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那么谁还愿意到图书馆来呢?

4.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泛在信息社会一个明显特征之一就是信息获取的快捷便利,即无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采用任何终端设备(如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都能迅速、方便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而且检索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在检索框里输入简单的检索词,网络便立即会把符合你要求的信息显示出来。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重来。而要在图书馆网站查找一点东西却非常繁琐,琳琅满目的数据库名一大堆,用户如果不经过培训还不得其门而入。正如张晓林教授所言:“图书馆的主页点进去,东西一大堆,Google就一个框,你说用户会选择谁?”不要说读者不愿意通过层层检索进入图书馆网站,即使是图书馆员也大多都习惯于利用Google和百度查找资料[5]。

5.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载体是多种多样,除了静态的文字、图片外,还有动态的音频、视频等资料。而图书馆能提供的基本上都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文献,上千年来,这一直是一个传统,并一直作为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图书馆虽收藏有上千年来的人类文献资料,这是任何机构所不能取代的,但在未来信息社会里,仅靠单一的文献载体来传播人类文明是远远不够的。

6.信息传递的即时性

在网络未出现之前,人们大量的、最新的信息大多是来自图书馆,而在网络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图书馆及时传递情报的职能似乎在削弱。互联网上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当天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尽收眼底,即便是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虽然不一定是全文信息,但能了解到基本的学术动态)只要搜索一下也可以一览无余。而图书馆的网站既不能即时提供新闻信息,又不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学术数据库的更新与论文的发表不是同步)。总之,图书馆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滞后于互联网,那么,用户不能及时得到最新信息,自然也就不会光顾图书馆了。

三、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

泛在信息社会的出现,彰显了信息服务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服务的变革。面对这种变革,图书馆面临着一场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图书馆要想立足于泛在信息社会就得脱离传统图书馆服务的藩篱,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从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出发,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打造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融入互联网,打造图书馆的服务品牌

互联网并不是图书馆服务走出旧模式的屏障,而是图书馆服务拓展新领域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中,图书馆和其他IT行业的信息开发机构一样,要想立足、要想生存和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用户和服务,用户是靠优质的服务争取的,而优质服务是靠实力打造的。在互联网这个“大市场”中,图书馆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有上千年积累传承下来文献资源;二是有一支业务素质高的信息队伍。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学术研究的信息用户其信息获取是离不开图书馆的,这就是因为图书馆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实力。

之所以目前图书馆的服务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融于互联网,没有很好地驾驭互联网这个平台,各个图书馆之间仍然是各自为阵、重复建设、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各种文献数据库,馆际之间都设置有各种屏障杜绝外来用户(并非全都是图书馆本身原因,也有数据开发商的限制),实际上每个馆的文献数据库点击率(利用率)都相当低,一方面是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极为严重;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本馆用户不够吃,外来用户吃不到”的状况。文献信息是图书馆的特色品牌,这个品牌都打不出去,图书馆还能拿什么去吸引用户呢?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靠国家宏观战略的引导,实现全国图书馆联网,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二是靠图书馆自身努力,树立全局观念,打破各自为阵的旧观念,积极融入互联网并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打造出文献资源服务的特色品牌。

2.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

近几年,国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泛在图书馆(ubiquitous library)。其基本涵义就是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即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获得图书馆的服务[6]。强调从以图书馆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服务,模糊和淡化图书馆的传统边界,创建一种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泛在化服务模式。为此,初景利和吴冬曼两位学者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实例,从图书馆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场所、服务空间、服务手段、服务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为图书馆的服务指明了生存和发展空间[7]。

泛在图书馆的新理念和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服务实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图书馆是靠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进行服务,突出的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的“阵地”式服务;而泛在信息社会的图书馆不仅仅依靠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还包括对互联网上相关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发布,并依托现代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技术为用户提供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服务,突出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在”式服务。

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一是从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上体现出无处不在,彻底改变传统图书馆仅为本馆用户服务的限制,从而淡化图书馆的边界,将服务扩展到一切有用户的地方。正如Andrew Albanese所说,“当前的挑战在于拓展我们对学术图书馆服务的思维定势,将服务延伸到图书馆的围墙以外”[8];二是从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上体现出无时不有,开展全天候(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在线文献传递、参考咨询、代检代查等方式的服务;三是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上体现出品牌特色,以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公信力强、可信度高的服务信誉以及有序化、多途径、获取率高的服务功能,占领互联网上文献信息提供的市场。

在这方面,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已在国内率先开了先河,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物理图书馆既接待院内读者,也接待院外读者。在网络参考咨询上,对于所有的表单咨询,无论院内外,一视同仁给予解答。对于实时咨询,对院内实行每天12小时的服务,对院外,保持每天4小时的服务[7]。这应该成为我们应对泛在信息社会时以用户为中心、开展创新服务的范例。

3.充分借助互联网的终端设备,把图书馆服务推向各个领域

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终端设备在互联网的支撑下也各显其能,互联网、电视、电话三网合一为泛在信息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图书馆要想在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其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有线上网和台式计算机的服务手段上,还要延伸到无线上网、电视、手机等服务领域,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打造有线和无线的网络环境,提供便捷的用户接入。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改变了有线上网只能限制办公室、家庭或电子阅览室的空间位置,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实现了图书馆无线上网开展服务。

⑵利用广播电视网,提供电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目前有一种互联网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V,简称TPTV)已经出现,它利用互联网协议,通过宽带网传输电视信号和视频信号,用户可以广泛地、自由地选择宽带网上所提供的电视资源的内容,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在规定的周期内(如近3天内)任一电视节目,打破了电视广播关于单向播放的限制,用户观看电视节目时,可以上传有关要求的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9]。如果将此项功能连接到图书馆网络,同样也可以提供图书馆的相关服务,这样,用户在边看电视的同时也能接收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可谓是寓教于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电视图书馆。

⑶通过无线电传输,建立手机图书馆服务机制。近几年来,通过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终端设备,利用手机、电脑进行远程学习的信息交流方式在欧洲逐渐兴起。我国也有少数图书馆也已露出端倪,如武汉大学图书馆推出了“手机版”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项目,开展了书目检索、图书馆动态、新书通报等项信息服务。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截止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 亿[4],占整个中国网民的4.57 亿的66.3%,而且呈上升趋势。广阔的用户市场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潜在发展的空间,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小巧灵活、携带方便的特点,建立手机图书馆服务运行机制,实现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这对打造自身的服务品牌是大有前景的。

四、结 语

泛在信息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正在悄悄地到来。如果说20世纪新型文献载体的出现是对图书馆的冲击与碰撞,动摇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机制,那么,即将到来的泛在信息社会出现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环境又一次向图书馆提出了挑战,直逼图书馆的存亡。这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挑战既威胁着图书馆的生存,同时又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不是别的,就是一种不断创新和顺应时代的服务,一种彰显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特色的服务,一种渗透到人类各个领域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服务。只有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服务,才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1]黄宗忠.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J].图书馆论坛,2005,(6):22 ~29.

[2]新浪科技.富士通论坛:世界将进入泛在信息社会[EB/OL].[2011 -07 -15].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7-04-27/15181487794.shtml

[3]刘海红,刘亚丽.泛在信息环境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型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3):99 ~10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01-18.[2011-07-15].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1/t20110120_20302.html

[5]程亚男.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博弈[J].图书馆论坛,2008,(6):75 ~78;139.

[6]范广兵,初景利.泛在图书馆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1):105 ~108.

[7]初景利,吴冬曼.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J].图书馆建设,2008,(4):62 ~65.

[8]Albanese A R.Campus Library 2.0.[J/OL].Library Journal,2004-04 -15.[2011 -07 -18].httP://www.libraryjournal.com/article/CA408330.html.

[9]林辉.论泛在图书馆的特征[J].图书馆杂志,2008,(3):12~14.

G250

A

1006-5342(2012)03-0103-03

2011-12-17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用户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