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2-08-15周琳
周 琳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周 琳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和分化,影响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指导,合理调整当代中国利益格局,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对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利益失衡;利益协调
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求有关,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基本要素
1.物质生活条件是利益的基本内容
利益首先与人的生存有关。人一开始从动物中区分出来,就有了人的利益和危害。动物趋利避害只是一种生存本能,人则是以自己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战胜和防止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只有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才是创造利益的根本途径。人们通过从事生产活动,可以生产所需要的东西,还可以生产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东西,生产是人们获得自己所需要利益的活动,也是使别人获得利益的活动。
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在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上,人还有学习和接受教育的需要、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的需要等,马克思赞扬这是一种人类崇高的精神之光。因此,人的需要既包括生产和享用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创造和享用精神财富以及维护人的尊严、享受做人应有的权利等精神需要。人类在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过程中,不仅生产了自己,而且也生产了社会,同时也生产了利益。利益就是指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活条件,尤其是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是利益的基本内容。
2.社会关系是形成利益的社会基础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是人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不仅使人的需要具有了社会性,同时,也使利益的形成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社会关系本来就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财产占有和利益分配所带来的影响,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化。社会关系越是复杂,它对整个社会形态结构的制约就愈加突出。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利益解决的是需要主体与需要客体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利益关系,利益把生产关系中各种关系的主体联系起来。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对生产资料的一种“占有”与“被占有”的利益关系。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相互协作关系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分配关系则更是以十分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制约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才能形成社会的利益关系,社会关系构成了利益的社会基础。
3.社会实践是形成利益的客观手段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里的的劳动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然而推动实践活动向前发展的前提是什么?是利益。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需要而不断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中区分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从事的客观活动。它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而且也是社会性的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既不断地从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源源不断地获取自身的各种需要,从而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人类也不断地向外界展现着自身的本质力量,创造着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创造出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对象,去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需要转化为利益,必须要经过生产关系的作用。也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对这些对象进行分配,使它进入消费领域,从而满足人们的利益要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实践是形成利益的客观手段和基础。
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失衡的表现
1.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利益矛盾复杂化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经济领域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以及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各种利益矛盾日益复杂,表现程度也趋于激化。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矛盾的利益性突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经济利益的矛盾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城乡、地区和部门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物质利益原则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人们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二是矛盾触及的层次加深。如经济上的矛盾触及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层次,思想上的矛盾深入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方方面面。三是矛盾的对抗性增强。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些与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相关联的最为敏感的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往往容易形成心理冲动和对立情绪,使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四是矛盾复杂性加大。不同社会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矛盾的扩大,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经济犯罪率上升、社会价值观念倾斜等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传统的计划体制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功能开始弱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基本形成。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新变化,就业方式日趋灵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在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中,利益平均化向利益多极化转变。新的利益群体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有的利益主体不断分化,如工人阶级内部分化为知识分子群体、企业经营者群体、普通职工、特殊困难工人以及外来劳动者群体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融入到其他利益群体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数量逐渐减少。除此之外,社会又涌现出企业家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所有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各阶层群体间利益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构成了多元化利益结构。利益关系越复杂,利益矛盾的调控也就越困难。从根本上说,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不同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保证改革和开放的健康发展。
3.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利益分化趋势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和分化,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为我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使三个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旨在协调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出现的不和谐状况,保证利益协调机制有效运转,从而公平有效地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把矛盾控制在社会变迁的可承受范围内。随着利益主体自主意识的强化,日益突出的利益矛盾影响了体制中的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益的分化会涉及每个经济主体、社会集团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并决定他们对改革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态度。因此,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分析利益分化问题,使利益秩序达到合理有序,成为关乎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课题。
三、在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指导下协调利益关系
我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哲学基础。而蕴涵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则为我们协调利益矛盾,改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1.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夯实社会物质基础
经济利益关系是一切利益关系的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领域,利益矛盾的存在和激化,说到底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决定的。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财富的多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利益矛盾的出现,首先是“蛋糕”太小造成的。因此,协调经济利益关系,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实力增强,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利益矛盾。其次,要把“蛋糕”分好。在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大量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就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利益失衡而形成的。这种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国家综合运用税收、财政等经济手段,坚持共同富裕和统筹兼顾的原则,通过税收、财政手段调节利益分配,实现利益均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兼顾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兼顾好发展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系,兼顾好发展中先富群体和后富群体的关系等等。只有兼顾好了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使经济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经济利益的和谐。
2.协调政治利益关系,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政治利益的和谐,是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关键。在我国现阶段,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协调利益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畅通,在政治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政治体制改革依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部门特权和行业垄断仍然存在,制度设计还不尽合理,社会保障不健全,法律还不完善,司法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出现。特别是当前一部分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压制民主、贪污腐败,这些都严重的激化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破坏了政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政治利益的失衡。因此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求我们党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只有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提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处理好政治领域内出现的大量利益矛盾,改善党群关系,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而实现政治利益的和谐。
3.协调文化利益关系,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思想文化与利益也有密切的关系。“‘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从马克思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思想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来自于客观的现实生活。思想、文化利益是社会利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满足,同时也需要文化利益的追求与实现。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人们对经济利益需求的内容和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文化利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牢固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这种精神文化支撑必须通过协调文化领域的利益矛盾,建设文化利益和谐来实现。
当前,在文化领域存在着许多利益矛盾。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受到强烈冲击,造成文化的失序与不和谐;文化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地区的文化贫困现象。因此,协调文化利益关系,势在必行。国家应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 以先进文化统领社会前进的方向,宣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正确舆论导向协调人们在文化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实现文化利益的和谐,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王圣祯.对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探析[J].学术交流,2005,(11).
[6]陈波.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
[7]谭培文.对和谐社会的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
A1
A
1006-5342(2012)03-0014-03
201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