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原型再探讨
2012-08-15柳世平
柳世平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46)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原型再探讨
柳世平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46)
姚木兰是林语堂先生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中成功塑造的一位完美女子形象,其现实原型来源于林语堂先生的二姐林美宫和初恋情人陈锦端。而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审美观、才情和生活情趣等诸多方面都和木兰极其相似,因此,可以断定陈芸是姚木兰的又一原型。
林语堂;姚木兰;陈芸;原型
关于姚木兰的形象,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读。有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觉解读姚木兰,也有从姚木兰形象的创作研究作者林语堂的人生观、哲学观、悲剧意识等,而鲜有人对姚木兰的原型进行研究。笔者试图从文学作品《浮生六记》中的陈芸形象入手,对姚木兰的原型进行探讨。
陈芸是《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的妻子,又称芸娘。作者沈复,字三白,江苏苏州人,生于1763年,清代小品文作家。年轻时游历天下各地美景,后因妻子芸娘不得姑婆之欢,离家别居。芸娘死后,他形只影单,孑然一身,穷困潦倒,在46岁时写成《浮生六记》。此书分六记,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前三记尽叙作者夫妻日常生活,第四记写作者游历之事,后两记佚失已久。《浮生六记》1800年前后问世至1930年,约130年杳然无声。经俞平伯、林语堂介绍评价后,才开始崭露头角,为世人瞩目。林语堂更是对此书钟爱有加,赞誉甚高,并于1939年把此书翻译成英文,一时间洛阳纸贵,沈复、陈芸夫妻的故事成为美谈。
林语堂非常钟爱《浮生六记》,发自内心地敬爱着书中的女子陈芸。他在《浮生六记·序》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1](P1)芸娘的出现对于林语堂来说,的确非同小可,如同一轮朝阳,照亮了林语堂的生命,林语堂失去挚爱陈锦端后的寂寞,在此有了精神补偿和寄托。他陶醉在芸娘古色古香、氤氲柔情的世界里,由此,他在序言里笔端饱蘸感情,语调温柔,词语如珠如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时,他笔下的姚木兰也难免融入了陈芸的影子,正如他给郁达夫的信中所写的那样:“木兰似湘云(而加上陈芸之素雅)。”在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的《林语堂传》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佐证笔者所言:“父亲的理想人物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美……,《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在许多方面很像芸娘。”[2](P161)基于这些材料,陈芸无疑是姚木兰形象塑造的原型,比较两位女子形象,还可以发现她们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审美
在《京华烟云》上卷《道家女儿》第十三章中,作者写道:“木兰有个毛病,就是一看见极美的东西,两只眼睛里就会各流出一滴眼泪,只是一滴。”[3](P144)书中写木兰看见美流泪的地方有3次。这个“极美的东西”,既包括景、物,也包括人。当然,在陈芸的身上同样具备这些爱美之情。
(一)热爱自然
《京华烟云》中专门描写木兰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有8处。如在《京华烟云》中卷《庭院悲剧》第二十三章中,作者写道:“木兰问:‘你真是爱这首诗吗?那么你是宁愿骑鹤遨游而不去红尘万丈的扬州了。咱们去萍踪浪迹般畅游名山大川吧’。”[3](P261)可见木兰的喜爱自然之情。同时,在本卷第二十章中,作者还写了木兰对废址的喜爱,北京的圆明园废址木兰没有去游玩过,一直心有不甘。这些和芸娘何其相似,甚至有雷同之处。《浮生六记》中芸娘对于废址和遨游名山大川有相同的喜好。在《闺房记乐》中,“……后有厢楼,通藏书处,开窗对陆氏废园,但有荒凉之象。沧浪风影,时切芸怀”[1](P11)。由此可见,林语堂在塑造姚木兰时,有意模仿了陈芸。木兰向往杭州之美,而陈芸背着姑翁偷游太湖,二者热爱自然之情,书中比比皆是。
对于自然之物,二人也展示了相同的情怀,对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物皆有喜爱之情,并且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灵性。在《京华烟云》上卷《道家女子》第四章中,木兰还是个小女孩,看到荪亚、平亚两兄弟在斗蛐蛐,她心存怜惜;在下卷《秋季歌声》第三十九章中,对一直受伤的萤火虫,木兰也表现出了怜惜感伤。而异曲同工的是,在《浮生六记》的《闺房记乐》里也有相似内容,陈芸对花十分怜惜与喜爱:“归途游戈园,稚绿娇红,争艳竞媚。妄素憨,逢花必折。芸叱曰:‘既无瓶养,又不簪戴,多折何为?’。”[4](P9)
(二)迷恋美人
在《京华烟云》中,作者描写木兰迷恋女子美貌,提到这样的事有10次。她爱桂姐、曼娘、素云、宝芬,甚至妓女莺莺。如她再见到曼娘的时候,“她用力地攥曼娘的手说:‘为什么你不高兴的时候儿反倒那么美呢’?”[3](P103)在第十章曼娘和经亚结婚的宴席上,木兰第一次看到素云时,她嫌素云的脚大了点,“不过,木兰还是很爱慕素云,因为她看见一个美女,不由得就爱”[3](P116)。她看到宝芬的时候,“木兰简直受了迷惑,心想,除去曼娘之外,她再没有碰到一个像宝芬那么令人心醉的小姐……”[3](P372)尤其对于妓女莺莺,木兰一个大家闺秀,她本应该回避才是,可她听说莺莺是个美人儿,她也要去看看,还想和莺莺谈谈,她觉得在近处看莺莺,比在远处更美。并且,木兰还想为丈夫荪亚纳妾。在中卷《庭院悲剧》第二十六章,有一段描写了木兰想为丈夫纳妾的想法:让丈夫有个斯文而优美的妾,事事帮助自己。在后来丈夫荪亚发生婚外恋,爱上曹丽华时,木兰又想把曹丽华纳为丈夫的妾。陈芸在这方面可谓为木兰开了先河,她一直想给丈夫物色一个“美而韵”的小妾,后来终于找到了。她看中了一个半老的浙妓温冷香的女儿憨园,这个女子也有意,可是,“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1](P17)。陈芸在第一次听到憨园才色俱佳,其人“亭亭玉立,一泓秋水照人寒”时[1](P16),即痴情已久,为丈夫物色,见到后,“芸、憨相见,欢同旧识,携手登山,备览名胜”[1](P16)。由此可见,陈姚二人对待美女,都有一颗蕙心兰质、超俗的心和至性至真至情的灵魂。
二、才情
木兰和陈芸都是有才情的。在小说里,木兰和陈芸的诗文可能都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锦心绣口。陈芸年少时,便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语[1](P1),在随意联吟中更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句[1](P12)。在《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诗句和联吟之语也比比皆是。在姚家迁新居时,姚老先生出了一个上联:“曲水抱山山抱水”,姚木兰对出下联:“鸟歌鸣树树鸣歌”,虽然此句不是联吟中最佳的,但是也别具风格,姚老先生如此评价:“好!上联写景,下联写声”[3](P293)。姚木兰还有自己比较心爱的小诗:“兄抛渔网赴中流,妹撒钓丝待上钩。尽日得来仍换酒,雨后空舟归去休。”[3](P261)书中还有一处值得一提,二人都擅长女红。木兰和其妹莫愁绣的鞋面众人惊叹,在《京华烟云》上卷《道家女儿》第十二章里,有一段专门写了木兰的刺绣:“……在饭桌上,桂姐当众赞美木兰和莫愁的绣花精美,说她从来没看见画样子、配颜色、针线那么细致讲究的活计。”[3](P131-132)陈芸其家更是赖其手指过活。在《浮生六记》中,沈复有意提到芸娘的女工,例如“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1](P26)芸娘还绣过《心经》一部,这是更高一层境界了。
三、生活情趣
木兰生活讲究情调,喜欢收集古玩,家中古玩,皆为玩赏之物。她精于园艺,婚后采露水煎茶等,在这一方面,陈芸和她俩人是高度一致的。巧合的是,《浮生六记》专门记载了芸娘采荷叶之香煎茶一事。在卷二《闲情记趣》最后一段,“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1](P27)。对于厨艺园艺,两人各有千秋,但有一个相同点,都讲究简洁素雅。沈复在文中也不遗余力地赞赏了陈芸的厨艺。
在陈芸这个原型上,笔者用如此细致的考据分类比较,只是想让大家对二者形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以管窥豹。通过两位作者对两位女子性格的刻画和形象的描绘,可以看出,姚陈两人在性格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她们都有老庄的底子,都有古典诗词的修养,都有对雅致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有敏感而玲珑剔透的心。因此,在姚木兰的身上有着陈芸的影子。
林语堂,一代文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同时又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在创作《京华烟云》时尚需要原型支撑,这恰恰验证了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一个著名观点:文学活动必须具有四要素:世界、作品、读者、艺术家。可见,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头,这就是生活。同时,文学创作又要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也就是要继承中外文学遗产这个流。中国现代的著名作家无不从中外文学的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作者的文化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1]沈复,曾国藩.浮生六记[M].吴言生,校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2]林太乙.林语堂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3]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Restudy of the Prototype of Yao Mulan in Moment in Peking
LIU Shi-ping
(Education Department,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Zhengzhou 450046,China)
Yao Mulan is a perfect woman image successfully modeled in Mr.Lin Yutang's novel,Moment in Peking.Her real prototype is originated from Mr.Lin’s second elder sister,Lin Gongmei and his first love,Chen Jingduan.However,Chenyun,a character i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has a lot in common with Mulan in aspects of aesthetics,talents,and life interest,so we can predicate that Chenyun is another prototype of Yao Mulan.
Lin Yutang;Yao Mulan;Chenyun;prototype
I207
A
1008—4444(2012)04—0111—03
2012-05-06
柳世平(1972—),女,河南信阳人,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讲师,教育硕士。
(责任编辑:王菊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