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问答语中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运用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问话反语礼貌

苏 磊

日常生活问答语中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运用

苏 磊

社会这个大群体的主角是人,而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必须靠言语问答来维持,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对话问答则是交际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对话问答中为了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在日常无利益目的的交谈中,一般采用反语对答、招呼用语中已知信息的缺失、委婉问答、幽默解围等方式,正是这些话语方式在日常交流中的恰当运用,才使得陌生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熟人之间顺利达到交谈的目的。

合作;礼貌;对话问答;日常交谈

无论是在相同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际,离不开交谈的主角——人,而人的问话与答话则是完成言语交际的重要内容。简单的问答中包含有多种说话艺术,也恰恰是这种交谈对答艺术使得说话双方顺利进行交谈。这种说话艺术绝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章可循的。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在第二讲《逻辑与会话》中,格赖斯提出:要想言语交际成功进行,参与交际的人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或方向。这一目标或方向,有时是事先明确的,如座谈会或谈判的情形;有时则是在交谈过程中逐渐明确的,如闲聊的情形。有了共同的目标或方向,参与交际的人在说话问答时就会形成一种默契,遵守一种规则,这种参与交际的人所共同遵守的原则,格赖斯称之为“合作原则”。

具体地说,合作原则就是要求交谈双方在说话问答时必须符合此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无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交谈,要使说话顺利进行就必须做到四个准则:关联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方式准则。遵守了这四个准则也就遵守了合作原则。

问话人与答话人通过合作交流,使双方的交流顺利进行,并且完成各自的交流目的。我们认为,双方遵守合作原则之关联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方式准则,使说话问答符合双方各自的交流目的,并且还保持交谈双方的舒畅心情。其实,仔细观察不难看出,人们通常的交际交谈都受“礼貌”的制约,想要使交谈双方彼此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合作愉快,必须受“礼貌”的制约。

利奇认为:“礼貌原则不能被视为添加到合作原则上去的另一个原则,而是为了援救合作原则,解决一系列麻烦的一种补充。”这样,礼貌原则就成为与合作原则并存互补的交际原则,用以规范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

体现礼貌的词语有许多,通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请、您等等。这类词语可以说是礼貌原则的标志性词语。问话对答中正确运用礼貌原则,还要必须遵循其中的六大准则,即:(l)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3)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4)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5)赞同准则(用于表述);(6)同情准则(用于表述)。

问话者与答话者在交谈中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进行顺利交流。无论问话者和答话者交谈的背景、动机、目的有着怎样的差异,有一个不变的目的那就是问话者和答话者都想在交谈中保持心情的舒畅,达到交流目的。这一基本目标,就使日常交流双方在问话与答话时有意地使用某种方式,使交流顺利进行,这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规律,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

人们在交谈过程中使用的许多不同的交谈方式都遵守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即反语对答、招呼用语中已知信息的缺失、委婉问答、幽默解围,来分析它们在通常对答问话中是如何体现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

一、反语对答

反语是一种修辞格,用以表达说话人的某种主观情态意识:讥讽、蔑视、戏谑、愤怒、威胁等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理解反语,其实就是一种反话,即交流人根据语言环境,运用与说话人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而从语用学角度讲,研究反语始于语言哲学家格赖斯(Grice)。格赖斯认为双方顺利进行交谈是遵守了合作原则,但在实际生活对答变流中是对某个准则的违反。

反语的顺利运用,其实就是违反了多个准则来实现的。例如:

甲:小明是我们的好朋友。

乙:他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在无语境的条件下我们是看不出话外之意的,但是,如果甲说的小明出卖了乙,那么甲、乙说的话都是反话。如果甲不知情,那么甲可能说的是真话,那么乙说的一定是反话。其实,乙想说的是:小明根本不是我们的好朋友。显然乙说的话违背了质量准则,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其实与说出来的话是相反的。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反语问话与反语答话的现象有很多。

例如:(小利的房间很乱,她的姐姐要求她去打扫,而小利在玩游戏,一动不动)

姐姐:你的房间好干净呀!

小利:嗯,是呀,我感觉很干净。

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小利与她的姐姐说的都是反话,因为她们二人所讲的与事实是相反的,更与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反的。从例子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小利姐姐的话违反了质量准则,同时也可以看出反语的运用能够照顾一方的面子问题,并且可以使想要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

反语就是故意对合作原则中四个准则的违反而进行的表达,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反语正是借用其本身的所言意与所用意截然相反这一特点。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在日常交流中,特别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一定要对反话加以防范,做到顺话反听或反话顺听,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使交谈双方达到独有的谈话效果。

在交际过程中恰当运用反语是遵循礼貌原则,从而保全听者和问者面子的有效方式。

二、招呼用语中已知信息的缺失

日常招呼用语顾名思义就是日常打招呼用的一些语言。众所周知,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在成功的交际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说话人与听话人等交际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知信息知识,如果离开这一共知的信息知识,恐怕连基本的言语交流都会难以进行,更不能期望达到一定的交际效果。正是因为共知信息的存在,有时会使谈话人双方心照不宣地进行无障碍的交际。例如:

(1)丈夫:怎么样?

妻子:资料都拿去了。

(2)小明:明天怎么办?

小刚:按规矩办。

以上两例中妻子和小刚的回答都达到了问话者的目的,只是他们的回答方式不同,但是他们回答的内容符合主题,也就是符合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诸如这样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多之又多,他们的对话让第三者在无语境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知道说话人和听话人二人交流的信息。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第三者能够从中获取信息。例如:

顾客:我在找我的行李。

服务员:在一楼大厅。

顾客:购物车?

服务员:请跟我来。

从他们的对话中第三者可以从中知道顾客所讲的是什么,想要做什么。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出服务员不失礼貌地与顾客合作得很到位。

以上两个不同的例子主要是针对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交流,况且在交际中可以推测出语境信息。我们在通常生活中又有些不能从字面加以理解的,也就是说,很多话在表面上是不连贯、无任何关联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在生活中会经常运用到。

日常招呼用语在我们日常的对答交流中是脱口而出的话语,这种脱口而出的话语不仅完全符合问话者所问的主题内容,并且又不失礼貌,能够让对方完全理解其话语含义,生活中所用的这些招呼用语是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却符合了礼貌原则。

三、委婉问答

委婉语的运用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的使用是以“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委婉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

学生:老师,我考试及格了么?

老师: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没有考好。 (实际上这位同学没有考及格)

上例中老师的回答照顾了学生的面子,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

对于熟悉的双方来讲,委婉语的运用不仅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素质,而且能够成为建立较好人际关系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用委婉的语言来维护人际关系。例如:

(1)甲:今天的饭菜合您胃口么?

乙:可以这样说,您太太是世界上最棒的厨师。 (实际饭菜不合他的胃口)

(2)甲:您的儿子长得很高呀!

乙: “傻大个”。

例(l)中乙的回答和例(2)中的丙的回答显然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例(1)中乙的回答遵守了赞扬准则,例(2)中丙的回答遵守了谦虚准则。

《继续医学教育》杂志是由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类医学期刊,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4-6763,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2-1206/G4。读者对象为各级卫生机构的管理、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卫生工作者。本刊辟有继续教育实践、医学教育进展、卫生管理进展、医学人文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感染与控制、临床诊疗进展、护理经验探讨、医学检验前沿、医学影像观察、临床病理分析、药物研究进展、中医中药研究、社区卫生管理等栏目,所有栏目均接受作者投稿。栏目介绍如下:

针对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况,人们在交谈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用不同的委婉语作答或问话。例如:

(1)儿子:爸爸,我去踢球了。

父亲:天太热了。

(2)甲:上街买衣服吧,降价了。

乙:我刚买回来。

(3)甲:帮我看一下论文,提点建议。

乙:这段时间有点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他人的邀请或无理要求,话说的太轻,达不到拒绝的目的;话说的太重,又会伤害对方的感情,而这时我们又不能说“不”,只有巧言相拒,才能把拒绝带来的遗憾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们在日常常谈话交流中使用委婉语的频率非常高。委婉语的应用遵循的是礼貌原则的策略,委婉语的使用所产生的和谐作用成为人们交际过程中谋求的理想交际效果。总之,委婉语的正确使用对解决交际中产生的问题起到了润滑作用。

四、幽默解围

在交际中,交流双方为了增加娱乐性,有时也是为了挽救说话时的尴尬,其中一方必须用幽默的语言来解围,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更多的是为了使双方交流心情愉快。例如:

(l)甲:你告诉我为什么 “孔雀东南飞”?

乙:因为 “西北有高楼”呀!

(2)男孩:我终于理解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

女孩:怎么理解的?

男孩:我在公园等你的时候,时间过得那么慢,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时间却过得如此之快。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谈话双方无论是陌生还是熟悉都会在无意中用幽默的语言,不仅仅使交流顺利进行,也使双方的心情愉悦。在生活中为了驳倒对方观点,又不至于使对方难堪,那么只有用幽默来解围。幽默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交际活动目的正是通过幽默来实现的。

以上我们所说的反话对答、招呼用语中已知信息的缺失、委婉问答、幽默解围,是我们日常问话与答话中经常使用的话语方式,也恰恰是这四种话语方式在交流中的渗透运用,才使得我们交流中的语句丰富多彩。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日常交谈中所遵守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对话问答原则,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规定了日常的对话。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不同的对话含义,使得日常对话丰富而有意义。

河南省社科联2011年度调研项目 (编号:SKL-2011-734)“日常生活问答语中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运用”的阶段成果

[1]赵毅,钱为钢.言语交际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张丽丽.反语与合作原则[J].徐州师范大学:湘潮,2000,(10).

[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6.

[4]束定方.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纲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郭一鹤

H03

A

1671-6531(2012)02-0039-02

苏磊/周口师范学院讲师(河南周口 466001)。

猜你喜欢

问话反语礼貌
反语认知加工之主观语境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礼貌举止大家学!
怪鸟夺妻杀夫(下)
论反语本质
荣禄在“问话”时担任的不是军机大臣
文本阅读中变“问话”为“对话”浅探
文本阅读中变“问话”为“对话”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