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模式的完善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医事法学专业学位

吴 昊

论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模式的完善

吴 昊

目前国内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办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以实现医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沟通能力的增强。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入手,探讨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的建设问题。

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上医患矛盾的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医患之间和谐相处,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内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办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以实现医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沟通能力的增强。如何更好地办好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成为医事法学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医学和法学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对于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水平的高低和业务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范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一)医事法学专业教师必备的素质

1.过硬的法学专业知识。第一,专业学位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法学硕士以上学位。虽然学位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业务水平,但是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而且根据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统计数据来看,基本上高等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都要求至少是硕士以上学位。

第二,专业知识的要求。术业有专攻,每一位医事法学专业课教师都应该具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相应的理论功底。法学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专业课教师不可能全部方向都精通,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专攻方向和研究领域,这样才能保证在讲授自己擅长的方向时能给学生最专业的信息。

2.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以身作则。教师不仅仅是在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更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做人的道理,因此,每位医事法学专业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3.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法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科,更注重培养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因此,为了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恰当地表达出来,法学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逻辑思维严密、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语言精练准确、善于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

(二)加强对医事法学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

1.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对专业教师师范技能的训练。第一,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在与同方向、同专业教师的探讨中,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二,加强师生沟通,通过学生不断反馈的教学信息来不断改进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第三,可以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研讨会,通过和其他兄弟院校教师的交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水平。

2.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特色和适应二学位复合型人才教育的需要,学校应组织法学专业教师进行医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使其能更好地把法学知识运用在医患问题的解决中,也能更好地实现与医学生的交流。

3.培养医事法学专业教师主动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院校以各种手段为专业教师提供一个能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的良好环境,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现对专业教师自我更新的支持。

4.鼓励医事法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信息联系,使其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科前沿有所了解,并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提倡课堂讨论法

“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人知识精确。”英国哲学家培根早期就提出了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哈佛大学的卡尔教授也说:“我们学校当然也灌输现实的法律知识,同时我们觉得启发学生的理智和训练他们思想科学化的习惯,比专攻现实的法律知识还重要。”在当今的西方大学里也特别注重课堂讨论的运用,教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欢迎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或发表评价,有的教师甚至鼓励学生授课,其灵活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种课堂讨论的方式非常适合法学知识的教授,因为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在讨论法的运用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思考和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也开始慢慢学会自我思考,不再像以往那样完全依赖于老师的灌输,学会组织语言进行表达,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的教育中合理运用课堂讨论法,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法学原理的理解,增强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为其在以后从事医学相关职业中加强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纠纷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在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后,针对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教学的特殊性,在民法、刑法、诉讼法之类的部门法教学中必须加大案例教学法的比重,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现实案例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实现对法学理论知识的吸收。

(三)加强法学二学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法律不是孤立的学科,针对法学二学位学生的教育也不能是单纯的以法论法,而是必须要结合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实现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治病救人,医学生在完成自身医学知识教育、步入工作岗位后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运用这样的单一环境,而是一个与患者、社会交流沟通的复杂环境。如果医学生没有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过人文素质的培养,往往会走入只知道“病”而忽视“人”的尴尬境地。因此,在进行医学生法学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始终是法律思想不可动摇的核心之所在,一切法律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基于此,法学二学位教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对医学生培植这些理念,使他们对这些理念有正确的理解并能恰当地运用,去追求真善美。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在师生的交流中实现知识的传递。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法学知识的传授中,医事法学专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创造了图文结合的教学情境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更为有效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当然,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处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法,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五)合理安排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上的案件分析和推理毕竟是书本上的知识,医事法学学生以后要面对的是实际的案件,因此,在医事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适时安排学生到人民法院旁听相关的案件,这有利于及时把所学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头脑中的深刻记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重视高等医学院校相关医事法学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

(一)明确医事法学特色教材的编写目标

医事法学专业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应该在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不断增加体现其学科特色的教材,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在医事法学和法学二学位教育中应该重视特色教材的编写。

(二)突出医事法学教材的专业特色

医事法学教材是为了适应医事法学专业和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而编写的,因此,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该突出其专业特色。首先医事法学教材作为法学教材,必须符合法学教材编写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具备法学理论性,符合法学学科要求;其次,教材要突出医学和法学结合的特色,以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医事仲裁与诉讼等教材为重点形成一套完整的医法结合的特色教材体系。

(三)医事法学教材要有较强的实践性

医事法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存在有关医学和法学交叉的问题。因此,教材的编写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结合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这一主线,结合大量的案例进行编写。

四、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法学二学位教育的配套设施建设

法学专业作为实践学科,要求在专业建设中配备图书馆、模拟法庭等相关设施。法律图书是法学二学位学生获取法学相关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中往往有完备的医学图书库,但是相关的人文法学类图书十分匮乏,法学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阅读法律书籍也是加强学生法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高等医学院校有必要完善法律图书库。模拟法庭作为法学二学位学生实践其所学法学知识的第一块“试验田”,对于其将理论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步,因此,高等医学院校也必须完善模拟法庭的相关建设。

从学校整体发展来看,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专业的建设推动了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学科,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二学位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这个新方向的发展还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在建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这个新专业的不断前进和完善。

[1]梁津明.法学教育改革与探索: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庞德.法律教育的问题及其变革路向[J].法学译丛,1996,(2).

[3]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冀祥德,孙远,杨雄.中国法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2)02-0126-02

吴昊/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讲师(天津300070)。

猜你喜欢

医事法学专业学位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张慕歧与张葱玉的一段医事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科技背景下医事刑法应对的基本立场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