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钢琴弹奏的基础训练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跳音手型踏板

顾 丹

浅析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钢琴弹奏的基础训练

顾 丹

钢琴是一门技巧艰深的乐器,掌握它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钢琴基础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学琴之路更加顺畅、事半功倍。本文从掌握正确的坐姿与手型、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注重基本功训练、正确运用踏板、精心研读乐谱、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这几方面入手,阐述了钢琴基础训练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钢琴弹奏;基本功练习;坐姿;手型;研读乐谱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有着悠久的艺术发展历程,其技巧艰深、音色丰富,是一般乐器无法相比的。从学习钢琴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科学有效地练琴,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钢琴弹奏的基础训练对学生日后的钢琴学习之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及手型

在钢琴弹奏中,坐的姿势非常重要。正确的坐姿,要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坐的位置、脚的支点与手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坐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要坐在琴凳的中间,不要左右移动。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遇到音区变化较大,孩子年龄较小,身体的倾斜还是不能够很好地弹奏,就要坐得靠近弹奏区域一些。

坐的重心。弹奏时首先要坐稳,可根据需要,身体向左右两边略倾斜。弹奏时要注意重心靠前,不要把整个琴凳坐满,要坐在凳子的前半部分,这样方便在演奏时把手臂的重量输送到指尖。如果孩子的年龄较小,不要让孩子的双脚悬在半空中,使孩子的身体不稳定,造成紧张,要准备一个高度合适的小板凳垫在孩子的脚下。

坐的高低。由于每个人的高矮各异,所以座位的高低必须要因人而异加以调整,使肘部、前臂、手腕和键盘平行或略高一些,手腕不要高于手掌。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要随时调整好琴凳的高度。

琴凳与钢琴的距离。在演奏时,座位的远近也影响着我们的弹奏。离得过近,手臂难以伸展自如;离得过远,又易出现手臂僵直的情况。合适的距离应使肘部略处于身体的前方,使双臂在交叉弹奏时也能自由伸展。

正确摆放脚的位置。弹奏时双脚要自然的分开,放在踏板的两侧,膝关节略大于90度,以保持重心稳定。

正确的手型。正确的手型应当是手指略向里弯曲,手呈半圆形,手的掌关节及各个指关节都要突出,手腕与琴键平行,手指要自然放松,不要向下抠。正确的手型还需要大指与小指的支撑,大小指也要牢牢地“站”在琴键上。切忌不要大指整个“躺”在琴键上。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要保持标准的手型,“放松”是弹奏的前提,弹奏时既要学会“放松”,又要保持正确的手型。

二、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要清楚钢琴演奏中三种基本的弹奏方法,即断奏、连音奏法、跳音奏法。在这三种弹奏方法中,首先应学习断奏。断奏的弹奏要点是:自然地将手臂提起,不要做任何多余的动作,自然地落下,手指在琴键上站稳撑住,弹完后立即放松。断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很快的体会到手臂、手腕的放松,运用自然的重量使力量从肩到手臂、手腕再到手指尖全部贯通,又能使手指的支撑得到锻炼,断奏是学习连音和跳音奏法的基础。

连音奏法是钢琴演奏中一项重要的弹奏方法,通过连音奏法,可以弹奏出圆润连贯、柔和如歌的声音。连音奏法的弹奏要点是:将手臂自然的落下来,手指撑住,放松之后再准备弹下一个音,然后抬起手指,重量从一个手指转移到下一个手指。弹奏时手臂要放松,通过手指带着手臂的力量去弹奏,最后再将手臂提起。连奏的练习可先从两个音开始,从2、3指开始练习,然后再练习三个音、四个音,从相邻的音开始练习,再练习距离远些音的连奏练习。

跳音奏法运用得非常广泛,通常用于表现轻松、活泼、欢乐的音乐。根据不同部位弹奏跳音,跳音奏法基本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用手臂动作弹的跳音,一种是用手腕动作弹的跳音,一种是仅用手指弹奏的跳音。练习跳音奏法的要点是:手指尖首先要牢靠的准备好,要在手臂放松、手指撑住的前提下进行弹奏。演奏跳音时注意触键要快,离键也要快,还要注意弹奏跳音时的反作用力,利用快触键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声音更加富有弹性。

三、重视基本功训练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必将会影响日后的弹奏。每首乐曲都有它的技术难点,达不到技术上的要求,就更无法进行音乐的表现了。所以,从学习钢琴开始,就要注重基本功训练。基本功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五指练习。要想让每个手指都能够均匀、灵活、快速地弹奏,就应该进行持之以恒的五指练习。五指练习的训练方法如下。

高抬指、快下键。将手臂的重量自然的放下,指尖撑好,在第二个音弹奏时,抬起手指,触键的瞬间要非常有力、非常快,一定要用手指的力量来弹,而不要用手腕去压。弹完之后,立即放松,然后再以相同的方法去弹奏其它的音。这种方法可以使手指更加有力,更加灵活。

提速练习。目的在于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每次练习都应从慢速开始逐渐过渡到快速,不要在手指尚未活动开时就很快速的练习,这样会导致肌肉紧张。

改变节奏型的练习。可将长短的音型结合在一起练习,这样便可得到一瞬间极快的速度,也可训练手指的灵敏度。

力度的变化练习。通过力度的变化练习,可以提高手指弹奏的力量及两手对力度的不同控制能力,也可以有意加强4、5指的重音弹奏,还可有意侧重于左手力量的训练。

二是音阶与琶音的训练。弹奏音阶与琶音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穿指”积极主动。在弹奏音阶与琶音时,大指弹奏完之后,在2指触键的同时,大拇指马上弯曲到掌心下,手腕、手掌要平稳,大指不要僵硬。

小指也是需要特别多加练习的手指。由于小指天生柔弱无力,支撑能力及爆发力都不够,但它却承担着完成音阶、琶音最高音的任务。有的学生在小指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用手腕帮助小指压键盘,结果声音很僵硬,影响了音色的平衡,因此要加强小指的独立练习。

在黑白键交替弹奏时,弹白键的手指要贴近黑键,可以使弹奏更加均匀、准确,避免由于弹白键的手指远离黑键,弹黑键时造成冲刺,因而弹奏不均匀,影响速度。

琶音是放宽了的音阶,在弹奏音阶、琶音时,要注意手腕、肘的放松、灵活,弹奏时与手指弹奏重心的转移相协调。

四、正确运用踏板

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称“踏板是钢琴演奏的灵魂”。可见,在钢琴弹奏中,踏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演奏中最常使用的是右踏板,在钢琴的基础训练中,右踏板的训练是最重要的。

踏板从踩的时间可分为三类:1.预备踏板,即在弹奏之前就把踏板踩下去,一般用于乐曲的开始、新段落的开始。使用预备踏板可以使所有的琴弦在弹奏之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可以得到音头震动的最佳状态。2.节奏踏板,就是手脚同步,主要用于进行曲、圆舞曲,用来强调节奏鲜明的音乐。3.切分踏板,手先弹奏脚随后踏下去,这是踏板使用中最基本的方法。

按照踩踏板的深浅可以分为“全踏板”“半踏板”。“全踏板”要求踏板踩到底,“半踏板”则要求踩得不太深,一般用于要保留一个声部,而其它声部又有不同和声的进行。运用踏板有一些一般性的规律:1.以和声为依据。一般来说,和声变化了,踏板也就要更换。2.以节奏的需要为依据。如演奏进行曲、圆舞曲,可以看出大量出于节奏需要而用踏板。3.以色彩效果为依据。一般来说,在古典作品中,为了使声音清晰,应不用或少用踏板,而在印象派的作品中,作品需要朦胧的音响效果,一定要注意使用多层次的踏板,根据不同深度的踏板得到不同的效果。

总之,弹奏古典作曲家的作品,踏板要用得节制些,而浪漫派以后的作品,踏板可以适当多运用一些。同一和弦,在低音区要少用些,高音区可多用些。踏板的运用关键在于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要对脚进行训练,踩踏板时脚要放松,用脚掌前部分控制踏板,换踏板时,尽量使脚不离开踏板,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五、认真研究乐谱

正确地掌握所弹奏的乐谱是弹奏好一首作品的基础,重视乐谱上的一切标记是研读乐谱的基本要求。准确读谱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音准确。把谱上的音认准,键盘上的音找准。2.节奏正确。节奏是学习钢琴的一个重点,节奏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建立正确的节奏概念。3.指法正确。正确的指法是流畅弹奏乐曲的基本保证,乱用指法必然会带来弹奏的不连贯、中断的现象。4.奏法准确。奏法是指用什么方法去弹奏,如连奏、跳音、断奏等,必须严格按照乐谱去弹奏,才能准确地体现作曲家的风格。5.音乐术语。音乐术语是我们研究乐谱的重要方面,每首乐曲开始都有诸如Andant(行板)、Grave(庄板)等等的标记,这既包含了速度上的要求,同时也具有乐曲性质的提示。乐谱上的音乐术语(包括速度、力度、表情术语),只有弄清楚它们的真正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6.研究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变化、声部进行。通过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才能弄清作品的来龙去脉,把作品的演奏组织在一个有逻辑性的整体中,明白作曲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情感。同时,调性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性的对比,使音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大调弹的明亮热情,小调弹的优美,这样音乐就变得更加生动了。弹奏复调作品时,我们需要对声部进行仔细的分析,弄清主题、声部之间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弹奏作品。

六、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钢琴演奏是一门技巧性艰深的艺术,要想掌握钢琴演奏的全部技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是只让学生掌握艰深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更好地表现作品。

学生从弹奏一首新作品开始,就要注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作品主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从一开始就以音乐的内容为出发点,切不可先弹熟再处理音乐。

关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听力训练,听力是指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弹奏音乐作品时要通过“听”来解决对声音的追求、建立准确的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感。通过听力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耳朵来检查自己的弹奏效果,提高弹奏质量。学生通过“听”可以注意自己弹奏出来的声音效果,使弹奏的声音与作品的意境相符合,注意到演奏不同风格作品在音色上的不同需求。同时,只有正确的弹奏方法才能弹出悦耳的声音,所以通过对声音的听力训练,还可以发现在弹奏方法上的问题。“听”还可以更好地处理弹奏中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弹奏复调作品时,更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均衡。还可以通过多欣赏音乐作品提高修养,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从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吸取营养,开阔视野,欣赏音乐后可与老师、同学交流内心感受,这样都可以提高音乐表现力。

综上所述,钢琴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乐器,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对钢琴演奏进行良好的基础训练,掌握正确的坐姿、手型、弹奏方法、重视基本功训练、正确运用踏板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为学生的学琴之路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何 岩

G642

B

1671-6531(2012)02-0122-02

顾丹/呼伦贝尔学院音乐学院讲师(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厦门大学在读硕士(福建厦门361005)。

猜你喜欢

跳音手型踏板
单踏板不可取
白石塔
一个电话耳边响
钢琴作品《春舞》跳音演奏分析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跳音”技术
跳音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