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演唱技能之心理技巧训练

2012-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声区嗓音生理

胡 影

论声乐演唱技能之心理技巧训练

胡 影

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与器乐演奏有所不同,它是以人声这种特殊的音响来诠释着艺术。声乐演唱的主要乐器是人的声带,这是一种特殊的乐器。因为这种乐器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仅靠人的思想与感觉来控制着音色。这种控制大多来源于主观因素,也就是人内心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声乐演唱与人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心理活动决定着身体各个器官的运动状态。所以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声乐演唱技能训练中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不容忽视。

声乐演唱;心理活动;声音色彩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地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心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于视角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具备两者的特点。基础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范畴,应用心理学归类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有人称之为“中间学科”。

二、声乐演唱技能训练之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大部分歌唱家不明白自己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突出的例子有帕蒂,当人们问她时,她说:“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发出的。”还有黛司婷,她能理解她的生理上的感觉,但无法讲声乐方法。一些大歌唱家想研究自己的嗓子,但分析却没有结果。人的歌唱因该是接触的自然歌唱,发声绝不是什么下意识支配的结果。歌唱是个人的灵感和动作,没有两个人能唱得完全一样,虽然他们可能用的是同一方法。两种嗓音正如两张脸,不会一摸一样,因此,两个声音结构可以在同一方式上操作,但不会产生同样效果。

如果教师不了解又不能掌握生理规律,就只局限在让人模仿自己的歌唱,用缺乏科学根据的方法教学。一种无意识的自我赞赏,也似乎是这些教师教学中的弱点,容易热心于学生的嗓音,而不估计他们能力的真正价值,总想把他们和自己个人的艺术特征相等对待。这样的教学往往是不成功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过度的工作使学习者的嗓音及生理都负担过重了。

我们不能在声乐这门抽象的艺术中,去破坏它原有的自然生理规律,演唱时身体各个器官的工作也都应是科学的、协调的,这就要求有正确的心理活动的支持。

喉科专家的教学,富有自然的音乐的志向,具有充分的声音生理知识,无疑是可以帮助初学者和歌唱家把强制的发声方法这个缺点改正过来。因为声音是发声器官生理的机制所产生的,喉科专家可以查明发声器官结构是否工作得正确,如果错了,就立刻能够探出缺点的根源,恢复它正常的技能。这是现在声乐教师做不到的。但是有足够的音乐经验、合格于做这项工作的喉科专家现在是很少的,他们的专业不允许他们有时间培养足够的音乐素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身负重任,必须重视学习声乐的心理训练,如学生应建立怎样一个歌唱心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声音生理方面的知识,以及说话声和歌唱声两者同样自然地发声法。

三、声音色彩与心理状态的联系

为什么人类对发声器官进行突然的调节,会使声音破裂呢?

一个原来就是心理性质的观念,为何我们竟要以声区的理论去取代心理声调的嗓音呢?说话的声音,通过字的含义支配歌唱的声音,因而也应该支配它的音域的全部高度的抑扬顿挫。说话的声音是没有声区的,然而,我们仍会有讲的高和低的音调,并且在不同音高上有声音的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是与字的心理影响相关的。例如,当我们激动或发怒等等,我们就得讲得大声些,而在爱恋、愉快和亲切抚慰的情绪下就得讲得柔和并显得轻快些。这些心理状态的影响,在支配着我们声音的音高和色彩。歌唱声音特点的变化应该与这些情感的影响相似,它们的关联较发声的物质结构更紧密,如此,才使声音的整个音域有均衡的状态,并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技巧。

这些心理的变化,在音的高度中,不需要在发声器官中加以人为的调节。例如在朗诵中,当艺术家要表达快乐、温柔,一个梦、一个幻想的优美感情时,他将声音提得很高,以便发出轻松甜美的声调;在轻微忧伤时就及时地将声音减轻。心理学不可能示意任何再好的声音变化了。以高的音调表达这样的情感,正如同中音和低音恰如其分地表现戏剧性的心理那样。而生理的发声结构完全服从于心理的暗示,虽然声音的内在特点并没有变化,也不拘音高的差别。在歌唱中必然会发生同样的状况。音高的变动,在正确发声中决不能在换声区时有所变动,仅仅只要在表现歌唱需要表达的不同感情时,给以不同的心理色彩罢了。例如,在无可比拟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情二重唱中,它大多靠歌词的优美灵感,而不是音符的技巧效果来传播表演者圆润的嗓音。这儿的发声不是巧妙的机械功能,而是歌词的心理影响自然的结果。“头声区”对轻的半声也并没有什么相干,在这段二重唱里,仅仅要求在心理影响下把它的声音变弱,就如我们在讲同样的字句时所要做的情况那样。

歌词意义和声音高度的密切关系,有时会有这种情况,在很具有戏剧性特点的乐句里,用较高的音高以丰满音量,但却忽略了将胸声区变换到更合适的头声区。例如在《阿依达》第三幕的结尾里,男高音用丰满的嗓音唱着“圣父,我属于你”持续几个高音,根据声区划分,应该是从头声区发出,但这样做的话,音质就不能配合字的含义,那就破坏了强有力的戏剧性的效果。概括地说,在嗓音声区中,从生理上说,没有“破裂”的需要,在心理控制下的声调,我们可以在音区中放心地达到任何高度,不用是发声器官服从于人为的强力,以致使其在声区中发生不必要的“破裂”。

四、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声乐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使其能察觉学生的优缺点,教师必须有灵敏的耳朵,以便能使嗓音位于它自然的中心,并根据音响学应用于发声器官所获得的基本规律,来照料嗓音的进展。教师必须以容易的方法,明确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自己易于被理解,并且必须根据学生智慧的程度进行传授。必须因材施教,找出最易于学生掌握的心理活动方法,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在学生的思想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

让心理学去支配一个完整的声区音域范围的声音吧。若是在歌唱家的心中有喜剧、悲剧和诗篇的话,这会使歌唱显示出悲剧性的、戏剧性的或抒情性的感情。声音若是灵感和自然资源的产物,则必定是最真实而又最优美艺术的表现,必然也是不受任何自然影响的,即不受那种武断的现象的说法的影响。

[1]罗小平.音乐与文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王次绍.音乐美学新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何 岩

G642

B

1671-6531(2012)02-0120-02

猜你喜欢

声区嗓音生理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