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论点
——从约翰·希克的 “道成肉身作为隐喻”谈起

2012-08-15张小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希克字面耶稣

张小兰

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论点
——从约翰·希克的 “道成肉身作为隐喻”谈起

张小兰

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将 “上帝道成肉身”这一宗教神话作为隐喻探讨时并未依赖于从亚里斯多德至今有关隐喻性质的相互竞争的理论。他提出了 “语言的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的论点。分析这一新的论点可以从新的角度试图探讨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之间的关系。

隐喻;相对论点; “道成肉身”

理查兹(I.A.Richards)曾说:“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P98)由此可见隐喻已是人们会话中的普遍现象。神话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而语言是受文化影响的。隐喻学家对神话与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将其归入到隐喻的诗学研究中。从亚里士多德到理查兹、布莱克等许多隐喻学家对隐喻学不懈努力地研究,构成了西方隐喻学的研究框架,出版了大量的论著,为我们研究隐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如今许多关于隐喻的研究都基于这些理论。然而约翰·希克将“上帝道成肉身”这一宗教神话作为隐喻探讨时却并未依赖于这些理论,他提出了“语言的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的论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一新的论点从新的角度探讨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之间的关系。

一、隐喻——语言与神话的理智连接点

神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维克·科洛伊佐德认为:“神话究其初是真实而严肃的叙述,一切古代世俗历史起源于神话;因此神话都有一种永恒性,就是经常要放大个别事物本生抽象出来。”语言思维里渗透着神话思维,在语言的早期阶段,这一点显得非常明显。除了逻辑的语言外,我们还有隐喻的语言,语言的隐喻与神话的隐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德国诗人赫尔德说:“初民的思维是象征的,讽喻的和隐喻的,三者结合即形成寓言与神话;最初的语言即是诗,而诗通过隐喻‘发射’神话和寓言”。卡西尔认为“不论语言和神话在内容上有多么大的差异,同样一种心智概念的形式却在两者中相同地作用着。这就是可称作隐喻思维的那种形式。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一方面找出语言和神话的世界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又找出其差异性,那么,我们就必须从隐喻的性质和意义着手”。卡西尔在此所说的隐喻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不是对神话思维在修辞格上的代替,而是对神话思维的直接认同,也就是说神话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隐喻。

二、约翰·希克——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

当代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JohnHick,1922) 从宗教多元主义出发,于1993年出版了《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一书。书中把“神的道成肉身”这一宗教神话的作为隐喻,从宗教及哲学层面讨论,并提出了“语言的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论点”。

(一)关于 “道成肉身”

“道成肉身”(incarnation)受《约翰福音》序言的提示,最初是一个专门术语(《约翰福音》1:14)。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旨意认为耶稣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即圣子,他与上帝是同一本体,与圣父同在,即上帝的道。因世人皆犯罪而无法自救,上帝遂差遣其独生爱子来到世间,以道通过童贞女玛利亚由圣灵感孕,取得肉身而降世为人,作为救世主拯救世人,故称道成肉身。“道成肉身”是涉及耶稣一生多个阶段的完整的过程。“道成肉身”教义主要包括研究耶稣身份和性质为主的基督论和研究耶稣在人间存在和牺牲经历的价值和意义为主的救赎论。施来尔马赫是现代新教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基督看成是完全意义上的人而且是最完善的人——可以成为救世主的人,大胆抛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里耶稣有神人二性的观点。他取消了耶稣的神性却赋予耶稣强烈的上帝意识。他的基督论具有鲜明的自由神学特点。奥尔森指出施来尔马赫把传统的本体论的基督论转换成了现代的功能论的基督论:“他的基督论不是‘成为’肉身,而是‘采取’肉身。”

(二)语言的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的论点

1.语言的字面用法。约翰·希克认为字面用法仅仅是在既定的语言共同体中的标准用法,是运用词语传达约定俗成的意义,这些意义都可以记录在字典上。因而一个词的字面意义大体上说就是字典上的意义。“道成肉身”(incarnation)这一宗教神话从字面意义上讲并未被当作一个隐喻,而是一个教义的简略表达,所以他既是字面意义上(而非隐喻意义上)的上帝又是字面意义上(而非隐喻意义上)的人。一些关于“上帝”的陈述我们都赞同是字面的,如“耶稣生活在一世纪的前三分之一时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保罗死在罗马”等。

2.隐喻用法。然而“这面包是耶稣的身体”、“这酒是耶稣的血”、“耶稣是上帝之子”这些关于“上帝”的陈述我们则隐喻地使用它们。因此,约翰·希克认为“上帝道成肉身”在神学上的用法是一个隐喻,该隐喻的真理性或合适性依赖于它字面上的真,即依赖字面用法的关联内容,这一关联内容是不固定的、不可定义的,其中,不同因素可能与不同的人产生关联。因此,他认为隐喻有一种不可消除的、难以定义的“意义气息。”如当我们谈论人生之旅,这可能与运动、变化、进步、持续的新奇事物这些观念相联系。正是这一复杂的联系之网的开放性确保了隐喻无法被完全翻译为字面术语。因此神话,作为扩展的隐喻,缺乏固定的语义学的边界因而不能明确地被字面陈述所取代。约翰·希克认为一个隐喻的核心要旨可以作字面的翻译,但其衍生的弦外之音和情感色彩是千变万化的,不能完整地被译为有限的一组字面命题。将上帝“道成肉身”用一种在他看来是新的可能性:“道成肉身”在神学上的用法是一个隐喻。而这个隐喻非同一般。约翰·希克认为至少可以有三种方式指明:(1)就耶稣服从上帝而言,上帝通过他在世上的行动,并且在耶稣生命中“道成肉身”了。(2)就耶稣服从上帝而言,他体现了生活在对上帝的开放和回应之中的人生理想。(3)就耶稣过着一种无私的爱或圣爱的生活而言,他体现了一种爱,这种爱是对神的无限的爱的集中反映。

由此看出神话与隐喻的联系是,神话是一种扩展的隐喻。它表达和趋向于唤起对神话主旨的一种恰当的意向性态度。换言之,断言一个故事在神话上为真是在断言它表达或唤起的一种意向性态度是恰当的。因此,约翰·希克认为隐喻很容易发展成神话,即一种强有力的观念复合体,通常表现为故事形式,它不是在字面上真实,而是在时间意义上真实:也就是它有助于唤起其对象的一种合适的意向性态度。隐喻的作用是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态度。神话作为多维度的隐喻,以一种更加宏大、广泛的方式起着这样的作用。依此定义,约翰·希克认为神话实际上就是被扩展了的隐喻。

三、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之间的关系

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玛丽·海西(MaryHesse) 认为语言的字面与隐喻的区分仅仅基于人类实用的目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分,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字面用法最容易操作、习得和传授,因此被视为语词最初的、基础性的用法。因此,自然语言唯一确实可靠的基础就是语词的字面用法。她认为这仅仅解释了为什么隐喻分析应当从字面语言开始,并不意味着字面与隐喻表达的语义基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她提出了“所有语言都是隐喻的”著名论点,意在强调隐喻用法不仅是文学语言中所体现的重要特征,日常语言乃至科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隐喻性的。本文不赞同这一论点,因为“隐喻的”仅仅在与“非隐喻的”相区分时才有意义,如果不存在非隐喻的语言,说语言的隐喻用法是毫无意义的。I.A理查兹则认为:“一个词语可以同时具有字面义与隐喻义,二者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主旨”与“载体”趋于一致时,我们可以认为该词语是本义的,而当“两种以上用法配合使用时,那么就得到一个隐喻。”同样,虽然约翰·希克在探讨“道成肉身”作为隐喻时,提出“语言的隐喻与字面用法是相对”的论点,但他也提出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之间的界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不少隐喻都成了字面用法,被人们普遍使用。

古今中外神话故事很多,中国从远古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到近代的孙中山神话故事,奥尔良姑娘圣女贞德的神话故事等,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各自的语境中被当作不同的救世主来看待。约翰·希克认为这些神话故事有各自程度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但“上帝道成肉身”的神话与这些神话故事不同,因此他从宗教多元主义出发,于1993年出版了《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一书,书中对于“神的道成肉身”这一宗教神话的作为隐喻,从宗教及哲学层面讨论,并提出了“语言的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相对的论点”。探讨这一论点更有利于我们深层次地、多角度地认识隐喻用法与字面用法之间的关系。

[1]约翰·希克,王志成,思竹译.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3]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第1版.

[4]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7.

[5]Herder Ueberder Ursprungder Sprache.Quotedfrom Rene WellekA HistoryofModern Criticism,Vol.187—188.)

责任编辑:郭一鹤

B91

A

1671-6531(2012)04-0038-02

张小兰/广东培正学院英语教育中心讲师(广东广州510830)。

猜你喜欢

希克字面耶稣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盯紧20%的客户
盯紧20%的客户
金缕衣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别误会这些英语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别误会这些英语
英国耶稣受难日
盯紧20%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