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

2012-08-15丁红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典故英语翻译内涵

丁红朝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广州 511483)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

丁红朝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广州 511483)

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还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研究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内涵和相关因素。

英语翻译;文化;因素

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十分彰显色彩。在英语翻译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利用到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生活习性、传统习惯、理财方式、美术造诣、音乐风格、品格道德等。正确地理解这些文化内涵不仅对了解他国有用,更有益于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翻译中,我们应根据具体语句特点和影响因素,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正确的翻译。

一、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的影响

历史典故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色。翻译历史典故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比如:《旧约·创世纪》中有:“Can't you see it is an apple?”字面意思是“难道你看不出来这是一个苹果么?”但根据历史典故,我们知道,魔鬼引诱夏娃吃了苹果,触怒了上帝。苹果(Apple)这个词的含义,将成为一个“陷阱”。所以,在这里译为“你看不出这是一个陷阱吧?”是比较合适的。

民族习俗也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准确性。如汉文化中,“民以食为天”,人们见面首先说“吃了吗?”既表示关心,又表示对话的开始。但若换成英文“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失去了源语的意义和功能,西方人也无法理解和接受。因此,在了解习俗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是必要的。

(二)宗教传统的影响

中国人认为在佛教中,佛主宰一切;但欧洲人和美国人相信,在基督教中,上帝创造了世界。中国有“借花献佛”、“如意算盘”等成语,英语中也存在“God bless you”,“God be with you”等习语。中西方的宗教传统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如英语中的:“end ofthe world”,很容易直译为“大决战。”然而在基督教的教义中,“end ofthe world”意为“judgment day”。因此要想准确翻译它的意思,必须了解宗教文化知识。

(三)价值观念的影响

翻译必须兼顾不同民族的价值观,这样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如在英国和美国人民的眼里,马是勤劳的象征。因此英语中有“as strongas a horse”的说法。而中国的农耕传统使中国人民爱赞美牛。所以英语的“as strongas a horse”,根据中国人的价值观,翻译为“力大,像一头牛”比较合理。

二、英语翻译中发掘文化内涵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比较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不同。中国人往往对别人的身份、年龄、收入等颇为关心,但英美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厌恶。以一段对话为例。

“Howold are you?”

“Ah,it’s a secret!”

这段对话传达的信息是:在英语国家,不要随便问别人的年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问题,如果不加注意的话,会被别人感觉很不礼貌。

(二)分析肢体语言的文化意义

“肢体语言”同常规语言一样,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手段并不限于语句、表情、手势等,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也向周围的人传递着信息。如皱眉表示不满,挥手表示再见,这些动作都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英语也是一样,在说话时就得了解对方的手势、动作、表情举止等所要表达的意思。如,食指与拇指构成圆圈表示“OK”;伸开食指和中指表示“胜利”;耸动双肩表示无可奈何。

由于中外很多肢体语言的含义存在着差别,因而对某种动作理解错了,也会自然而然引起一些意外反应。如“跺脚”,汉语意义是气愤、灰心、悔恨,而英语意义表示为“不耐烦”。

(三)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词汇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可以了解很多文化内涵,所以要多加理解和分析这些文化内涵,而不是仅仅去使用这个词汇。例如“狗”这个词在英汉两种语言里表义都是一样的,但“dog”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love me,love my dog”的说法。而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奴仆,是低贱的追随者,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

数词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四)探究语法的文化形成因素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哪怕样子相同,其语法特点和意义都可能大相径庭。我们在了解语法形式的时候,每每对其逻辑形式十分关心,却对它的形成因素不管不问。如果能够注意到其形成因素,就能发觉语言语法中也存在着文化因素。英语中的“a piece ofbread”,不仅可以翻译成汉语的“一片面包”,还可以翻译成“一块面包”、“一个面包”。英语的词汇中没有复数词的存在,这是由英美国家的人们生活习惯造成的,因为他们的面包既可以整个吃,也可以切成一片一片吃。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不能按我们的思维用“a bread”来表示。

三、结语

翻译不仅是表面上的语言问题,也是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翻译是一项真正的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民族文化,以及反映在不同文化时段的语义,在避免文化偏见的基础上,再现原始语言的意义。只有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才是准确和有效的翻译。

[1]陈宏微.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7(1).

[3]包惠南.翻译的文化观:试析可译性限度的文化因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4]程镇球.汉英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1(3).

[5]王武兴.汉译英中不同社会文化信息的转换[J].中国翻译,2008(6).

H315.9

A

1008-178X(2012) 02-0073-02

2011-11-20

丁红朝(1966-),男,云南大理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典故英语翻译内涵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