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
2012-08-15杨长安
杨长安
(陇东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
杨长安
(陇东学院政法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人性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元素之一,也是研究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材料的梳理,透析各家学派在人性论上的特点和异同,凸显人性论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向度。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人性论
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哲学思维都经历过由早期的宇宙观到人性论的重心转移,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老子《道德经》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都表现出人类反思意识的觉醒。文献材料是我们研究这一思想的直接依据。在对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发表若干看法,希骥有引玉之功。
一
兹录下历代各家人性观之代表言论。
《周易·系辟下》:“天地氤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礼记·礼运》:“仁者,其天地之德,阳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庄子·知北游》:“从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基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大宗师》:“阴阳于人,不翘于父母。”
《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正蒙·太和》:“造化所生,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有一判断:自先秦至宋明,在西方现代科学尚未融入本民族知识结构中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产生可以概括为“天地生人”,若是更加明确地讲,“气化论”是主流。正因如此,“天人合一”、“人符天数”的观点长期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这种生成论同基督教义中的“上帝造人论”大相径庭。
中国的气化生人论并无人格神的角色。基督教的人类起源说在《圣经》中得到详细系统的阐释,虽然也有争论,但是“上帝造人”、“原罪”、“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由“人”的生成论引发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安排人间秩序。
《尚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阐释,论证了人间帝王“天子”坐拥四海、富有天下的合理性,民不敬“天子”即是违天意,违背了人间秩序的安排者。西方基督教思想却绝不是政治之辅翼,对人间政治不作评判。
二
下文由人的道德属性分析这种人性论的不同,方法还是梳理文献。
《周易·文言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孝经·三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正蒙·诚明》:“君子所性,与天地同流异行而已矣。”
《正蒙·神化》:“中庸曰:至诚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阴阳,与天地同流而无不通也。”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天人本无二,不心言合。”
《四书章句集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
《传习录》:“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以此纯乎天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原善》:“人之神明出于心,纯懿中正,其明德与天地合奂,是故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惟圣人然后尽其盛。夫地之德,可以一言说也,仁而已矣,人之心,其亦可以一言尽也,仁而已矣。”
《孟子字义疏证》:“善,其必然也,性,其自然也,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此之谓自然之极致,天地人物之道于是乎尽。”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历代圣贤之良苦用心,从“性”、“心”、“理”诸方面论述这种禀赋于天的道德规范的天然合理性,其实道德条目不外乎“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这种模式有何种先天性,何种必然性?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农耕文明,血缘宗族关系、宗法等级制度相当重要,每个社会成员都扮演着家庭和社会的固定角色,名分指导着人们的行事准则,在家庭内部,以父权为中心,确立起一套尊卑长幼的秩序,不得僭越。这种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臣主之间亦有确定的名分关系来指导,家国同构的模式不仅适用政治制度,同样适用道德准则。“孝”与“忠”的连接贯通家庭与社会的理论介质,维护父权即有保障君权之功效,家庭主权模式等同于社会主权模式,乱臣多出自“贼子”,“孝子”多是“良民”,中国的顺从意识贯穿家国。
三
下文从“道德之恶”来说明儒家道德说教的实质,文献如下。
《荀子·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性,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性情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性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王制》:“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瞻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
荀子的人性论有异于孔孟心性学说,其立场为“人性恶”。从当时的局势看,儒家希望通过礼教的手段,恢复社会稳定、民心稳固的政治局面。荀子所言人之恶即人本性中对于权益或物质生活材料的贪欲。在当代视野下,这种要求无可厚非,政府的责任就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在君主统治时代,国家的主体是整个官僚阶层,“万民”是君主百官的“治下”,即被管理者,所以“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不但没有给予重视,还被定义为“恶”。
在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等的早期社会中,即使出于生存需要的物质需求都不能得到尊重。倘使没有儒家“仁义忠孝”的道德说教,没有君权神授的政治哲学,没有“重义轻利”的利益观,这种蔑视生命的作法不可能大行其道。
当然,所有这些说教最后都落脚到儒家人性论。出于稳固政治格局、长治久安的需要,儒家有的放矢地勾勒出一套人性的发生机理的学说。儒家人性论的确实性和学术性远逊于其政治上的实用性。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
[2]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
[3]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B21
A
1008-178X(2012) 02-0022-03
2011-12-13
杨长安(1975-),男,甘肃宁县人,陇东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从事中国哲学和思想政治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