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和激励

2012-08-15窦继红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班主任评价

窦继红

(西北师范大学 第二附属中学,甘肃 兰州 730070)

绩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和激励

窦继红

(西北师范大学 第二附属中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探讨并分析了教师绩效结构的五个维度,即师德、学科素养、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和班主任工作。提出教师绩效评价必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联系;必须基于教育教学改善、专业思考和协商参与,增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并改善实践;必须促使教师从个体竞争走向团体竞争。

中学教师;绩效结构;绩效评价;课堂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绩效评价是教育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中学教师绩效评价是识别、观察、测量教师的绩效的过程,更是开发教师的绩效的过程。中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是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基础。

一、对教师绩效结构的探索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绩效的结构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与构建。林崇德等的研究指出,中学教师绩效的结构为六个维度,“关系绩效包括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合作,任务绩效包括教学效能、教学价值、师生互动”。[1]239-259王沛等认为,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由核心能力群和外生能力群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核心能力群包括知识提取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执行能力;外生能力群包括教学效能感、教学个性、职业性向。此外,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对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起着整体监控与提升作用,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2]

教育部强调, “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履行 《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3]

有鉴于此,在为期二年多的课堂观察、本校教师访谈、省级骨干教师评判,文献整合以及笔者进行的相关实证研究和中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的基础之上,突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尝试将中学教师绩效的结构确定为以下五个维度。

1.师德:爱岗敬业,突出敬业、乐业、职业规范和勤业四个意识;热爱学生,突出面向全体;严谨治学,突出刻苦钻研业务;为人师表,突出以身作则,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从教。[4]159-174

2.学科素养:教育理念,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知识结构,强调多层复合;自控能力,突出反馈与调节;教学执行能力,突出学生课堂行为与教学环节的管理;[2]教育研究能力,突出实践、反思与探索。

3.课堂教学:教学思想,突出正确方向;教学设计,突出三维目标和教材处理;教学方式,突出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学技能,突出教学功底;教学效果,突出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特色,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4.学生学习:学科素养,突出学科学习态度;学科学习能力,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突出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运动与健康,突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审美与表现,突出审美情趣;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突出探究能力的发展。[5]

5.班主任工作:教育引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班级管理,突出先进班集体的建设;班级活动,突出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热爱班主任工作,突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绩效结构内涵分析

1.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教育部明确要求,实施绩效考核工作要 “以德为先,注重工作实绩”,“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并将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充分说明了师德的重要性。[3]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工作量大、升学压力大、工作辛苦;不仅面对学生,而且经常会与家长、社会发生矛盾;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培训学习紧张;成就感的实现周期性长,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较长的时间。只有热爱本职岗位、具有奉献精神,才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热爱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期望每个学生成才,相信每个学生一定会进步,才可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的期望或教育观念显著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态度、课堂行为。

师德乃为师之道的根本。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我国传统教师角色是传道者,被视为道德的典范,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但是,我国教师的道德修养与专业道德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部分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困生,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真正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应当渗入自己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在师德修养中凸显关注生命、关爱生命、追求幸福人生、追求职业之美的浓烈的生命情怀。’这不仅源于教师职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道德职业,也源于教师对自身劳动的道德态度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只有走上道德所铺设的成人之道,偶然的人才可能转化为必然的人。’”[6]

2.理想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教学教育教学的工作支柱

教育理念是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前提,自控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是教师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学执行能力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保障,教育研究有利于不断创新和工作改进。

教师应当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转变理念,促进学生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按时参加导师课、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积极参与研讨、发表个人见解。对实践中所存在的突出的教育教学问题,通过自己一定过程的反思、研究,并将结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的声望和威信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团队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刻苦钻研业务才能提升业务水平。

时代期盼教师在实践中凝聚形成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其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7]

3.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包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8]257-268“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9]77学生积极准备、认真倾听、互动合作、自主学习,才能够达到目标。“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9]77教师充分发挥自我监控能力、教学执行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激发和保护创新、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深层次的互动、对话和交往,就会形成特色化的课堂文化。[8]动态学习、情境交流、自由表达、智慧引领,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应该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10]

4.“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11]

“班主任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岗位。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应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教师尤其是优秀骨干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使他们有热情、有时间、有精力,高质量高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强化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重点考核其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和团队活动、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3]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绩效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育部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11]然而在实践中,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评价还不尽如人意,在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的确定上,存在着随意性和不科学的现象;考核评价方法也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2]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对于班主任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素质的增强,以及班级教育质量的提升关系重大。班主任考核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鉴定作用,有利于班主任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激发工作活力,强化责任感,增强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班级管理水平。

三、讨论及结语

1.教师绩效评价必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联系

让教师在公平评价中得到发展,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作出精确评定,明晰其自身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目标,真正开发教师的绩效,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关注学生进步的幅度,追求在各自起点上的不断进步,不仅指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包括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13]

2.教师绩效评价必须基于教育教学改善、“专业思考”和 “协商参与”,[8]增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并改善实践

要多方参与、共同建构,教师自评、同事及同行教师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教师不只是被评价者,而更是评价方案的建设者。学校要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师的焦躁和不安,要通过座谈、访谈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和绩效评价的主人意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更深入地了解评价方案的内在含义,使得教师同化方案,避免拒斥。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引导教师修正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形成主动、积极地进行修正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积极帮助教师诊断存在的问题,不断促进被评教师的实践改进。[8]

3.教师绩效评价必须促使教师从个体竞争走向团体竞争

强化教师团队意识,实施捆绑式绩效考核评价,体现合作原则、授权原则和绩效责任制原则的紧密结合,通过授权感促进主人翁精神的发扬,以群体协作优势激励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并进一步增进教师中的合作和工作动机。[14]75-82在教师个体为了共同的愿景而相互协作,才能互补,共同奋斗,形成整体的价值观和信念,产生全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教师人格的成长,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良性的分层竞争中,始终将教书和育人摆在首位,作为持久竞争的方向,让教师在竞争中成长。努力促成教师间互相支持、沟通、理解和协作,走团队共同发展之路。[15]

[1] 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沛,关文军,王阳.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3] 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 [Z].教人 〔2008〕15号,2008.

[4] 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Z].教基 〔2006〕13号,2006.

[6] 唐爱民.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0,(2)78-82.

[7]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2-46.

[8] 崔允漷.有效教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 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 课堂的流程与文化 [N].中国教师报,2011-02-17.

[11] 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 [Z].教基一 〔2009〕12号,2009.

[12] 黄正平.构建科学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 [J].人民教育,2010,(17):33-35.

[13] 马晓强.让教师在公平评价下得到发展 [N].中国教育报,2009-03-20.

[14] 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 [M].张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5] 窦继红.“以校为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2):65-68.

Performance Assessment:the Goal Orientation of and Incentives for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OU Ji-hong
(The 2nd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his paper centers on a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 performance in five dimensions,namely,teachers'morality,disciplinary literacy of teachers,classroom teaching,students'learning and class teacher duties.The concept of teache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will inevitably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overall development;It must be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professional thinking,negotiation and participation,so as to promot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and to turn individual competition among teachers to group competition.

the structure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 performance;teaching ability;classroom culture;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G 635.1

A

1674-5779(2012)03-0113-04

2012-03-09

甘肃省 “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GS(2010)G0641)的阶段性成果

窦继红 (1968—),男,甘肃张家川人,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班主任评价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