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活动

2012-08-15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国学言语思维

靳 健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当代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活动

靳 健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国学的基本内容是经、史、子、集,国学的基本精神是民本意识、良知实践,国学实践的至境是真、善、美。国学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引领 “马克思”与 “孔夫子”共存共荣的思想文化现象,当代语文课程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国学教育的语文课程化,就是通过培养青少年的中华信仰,发展青少年的良知情感,塑造青少年的中华人格,崇尚承载国学文化的中文尊严,在有国学知识内涵、有思维建构过程、有审美体验活动、有言语产品生成的中文实践中,把中文道路延伸向五洲四海。

语文课程;国学教育;实践活动

国学的基本内容是经、史、子、集,国学的基本精神是民本意识、良知实践,国学实践的至境是真、善、美。改革开放以来,以 “孔子”为象征的国学传统文化重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焦点,“马克思”与 “孔夫子”的共存共荣无疑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思想文化现象。1938年,毛泽东在 《论新阶段》一文中就提出了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构成了引导和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学术范式,它从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本质特征以及叙事的方法论上规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的学术任务、意义和方向。[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教育领域应该和国学课程融为一体,即和当代语文课程融为一体,培养青少年的中华信仰,发展青少年的良知情感,塑造青少年的中华人格,崇尚承载国学文化的中文尊严,让青少年在丰富的中文实践中,把中文道路延伸向五洲四海。

一、“中华信仰”是国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灵魂

“中华信仰”是国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灵魂,如果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失去信仰,或者知之甚少,那我们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何谓中华信仰?中华信仰的最大特点是 “人的信仰”,而不是宗教 (上帝)信仰。它主要表现在对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的信仰;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信仰;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民生活方式的信仰。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一定是中国化了,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终以中国化了的禅宗融入传统文化。“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外国佛变成了中国的 “自性觉”,变成了对人的信仰,才能被中国民众所认可。换句话说,中华信仰的核心价值观就是 “人自性信仰”。国学教育实践活动应该培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信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信仰。《周易》里已经明确提出了 “天人合一”的命题:“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2]9孟子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301孟子认为,知天不难,能够尽心知性就可以了。他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一种伦理-心理范式,一种自我实现的价值体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4]20古代儒学认为,人的生命情感和进取精神应该是天道、天命的体现,人的意志行为应该与自然的发展规律融为一体;而人文教化则是实现 “天人合一”的有效途径。《老子》(25章)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道家也认为 “道法自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与主体存在的目的性相合为一的最高境界。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和中国古代儒道思想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国学教育实践活动应该一如既往地培育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信仰。

国学教育实践活动应该确立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信仰。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讲的是奋斗精神,厚德载物讲的是兼容精神,所以有学者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点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5]142如果我们把培养奋斗精神与兼容精神作为国学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就可以彻底改变政治功利性、文化封闭性长期主导学校教育的现象,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诸方面迎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格局。

国学教育实践活动应该让青少年恪守对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信仰。“孝悌”是中国人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核心词。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论语·学而》)孟子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因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生活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生活方式,所以尊老爱幼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主旋律。外国人是到教堂做礼拜,对上帝五体投地;而中国人则孝敬父母,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团圆,还有诞辰忌日的奠礼。如果说外国人因敬畏上帝而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那么中国人则把社会行为当作自己的情感需求。家庭文化推广为社会秩序的中国生活方式从人性的潜意识层面建构着国家秩序的文明系统,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引领青少年恪守中国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

二、“中华文明”是国学教育的情感基础

“中华文明”是国学教育的情感基础。那么代表中华文明情感基础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呢?概括地说,“仁义礼智”是中华文明美丽的情感目标,“有教无类”是中华文明永远的情感希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世界认识中华文明的情感之桥。

“仁义礼智”是中华文明美丽的情感目标。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同情、羞耻、推让、是非的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一开始是处在萌芽状态的 “善端”,它有可能发展为 “仁义礼智”的情感品质。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引导人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使汩汩泉水,汇集成滔滔江河。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善端得到扩充,就为推行仁政奠定了思想感情基础,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侍奉父母都不能做到。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善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保护它、发展它,使其成长为战胜邪恶的情感力量。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是中华文明永远的情感希望。“有教无类”是孔子为古代教育确立的一条办学准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求学者不分穷富地域,一视同仁;二是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无知和生活方式,使其进入文明的行列。《论语》说: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段话的意思是:互乡有一个难于交流的愚童要求上学,孔子接见了他,学生们感到不解。孔子说,要给人进步的机会,人家既然意识到无知而要求进步,我们就不能计较他的过去了。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与有教无类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今天,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前沿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将永远成为中华文明辉煌的希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是世界认识中华文明的情感之桥。中国古代社会本来是相当开放的,大度地吸收着外来的思想,诸如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又如海上和内陆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民族进行着各种文化交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成了中国好客与开放的象征,也成了古代中国走向发达昌盛的桥梁。可是,近一个多世纪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远远的落后了。今天,联合国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列为孔子感动世界的六句格言之一,再一次说明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其作为情感之桥的重要意义。

三、“中华人格”是国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国学教育实践活动以培养具有自主、自律、自适精神的 “中华人格”为目标。自主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精神,自律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己行为,自适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态度。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认为,称得上是大丈夫的人,应该住在天下宽广的住宅—— “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广明的大道—— “义”上。高官厚禄不能乱我的心,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屈节。这种 “以仁为己任”的自主精神便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理想人格的灵魂,不但造就了一代代顶天立地的志士仁人,而且铸写了一页页灿烂辉煌的文化篇章。所以,培养具有自主精神的中华人格,应该是今天的国学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不渝的追求。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克制自己,使言语行为都合乎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是仁。实行仁德完全靠自己,不能靠别人。克己的具体表现是不合乎正常社会秩序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干。子贡问孔子,是否有一句话可以作为一个人终身奉行的标准,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实行仁的起点是 “恕”,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所以,涵养具有自律行为的中华人格,应该是国学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古代的人,得意之时便将惠泽普施于百姓;不顺之日仍坚持修养个人品质,并给世人做出榜样。不得志便独善其身,得志时要造福于天下百姓。这是一种进能有所作为,退能保全气节的入世态度,是一种以自适方式求生存、求发展的智慧哲学。欧阳修说: “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记旧本韩文后》)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他们所展现的都是其优秀文化人格的自然心态,也是社会的复杂性孕育出来的中华人格的美丽象征。培养这种进退无意、宠辱皆忘的自适性人格,也必然是国学教育实践活动极具生命意义的价值趋向。

四、“中文尊严”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国学旗帜

“中文”是中国的国语,是中华56个民族的通用语,Chinese是中国的国际交际语,中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文明的载体。

“中文尊严”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国学旗帜,中文课程是体现中华民族尊严的神圣课程。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中国文学”“中国文字”独立设置课程,民国时期改为 “国文”“国语”名称,解放后又改为 “语文”名称。“语文”的名称使母语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变得扑朔迷离,多年来引发了多次 “语文是什么”的大辩论,结果都不了了之。在国际交往场合、政府文件和新闻媒体中, “中文”、“汉语”、“汉语文”、“普通话”等术语被随意混用,显得极不严肃。笔者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学校宣传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少数民族的教师和学生流露出对 “汉语”的抵触情绪,认为他们为什么要学习汉族的语言?我们感到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如果把课程名称换成 “中文”,说中文是中国的国语,是中华56个民族的通用语,解释起来言简意赅,合情合理,十分有利于民族团结。中文是中国的国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它就是标准语,“普通话”这一不伦不类的称谓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文化作品,以及在这些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语言学知识,这些都是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但有规范语言、便利交流的作用,而且有促进中华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深远意义。“中文尊严”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国学旗帜,希望海内外的有志之士和普通民众,都来维护中文尊严,愿 “中文”如北辰而众星拱之,愿 “中文”为旗帜指引我们向前。

五、“中文实践”是国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中文实践”是国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当代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首先,中文实践是有国学知识内涵的学习、运用、建构和创新的课程活动。中文课程的国学知识应该有对古代国学经、史、子、集内容的选择和建构,也应该有对20世纪以来创新的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美学、哲学的文化成果的选择和建构。也就是说,中文课程应该是一个有丰富的国学知识内容的实践活动,在中文实践活动中,中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者应该是主客为一的共通体,没有中文知识学习者将难以存在,没有学习者中文知识将没有意义。

其次,中文实践是有思维建构的学习活动。作为中文课程范畴的思维主要是一种言语思维,即主要以言语来研究思维的发展过程。言语将展开对话的所有思维者熔铸为一,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不可分离、齐一发展的共通体。言语成了所有思维者共通的精神家园,主客一体则一荣俱荣,主客分离则两败俱伤。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思维活动首先是选择知识刺激,即确定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接着通过思维操作,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言语反应,外化为一种思维成果。中文思维开始于言语情境刺激,通过聆听、阅读的言语实践方式接收信息,再由脑中枢神经理解、概括、储存,或者检索、传输给反应器官,通过对话、写作的方式生成一种言语产品,这一言语产品反馈到思维开始时的情境刺激,通过强化使学习合于目的性。这是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而言语是思维者的家,言语把所有对话者凝聚到了一个主客一体的家园。

再次,中文实践是有审美体验的学习活动。中文课程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学习内容,文学作品主要借助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所以,中文实践应该是一种借助于形象思维的审美体验活动。中文实践中审美体验活动以言语形象、多元反应、主客一体三大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文学作品是通过言语来表现和创造艺术形象的,学习者阅读文本时,借助言语描写叙述的形象来认识事物,展开联想,丰富想像;换句话说,言语形象是塑造、健美、放飞学习者心灵的翅膀。反应多元是文学形象思维的特殊属性。“一千个人读 《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体验活动以差异、多元取代统一、普遍,以模糊性取代确定性,因而理解文本是一种策划,具有无限丰富性。主客一体是审美体验活动的专业特点。“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6]26之所以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因为文学言语是一个主客体尚未发生分裂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客一体,情景交融,所以 “妙处难与君说”。

最后,中文实践必须是有言语产品生成的学习活动。言语是语文学习活动过程诸多思维者的共通家园,言语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者的思维活动是内隐的,只有通过外显的言语行为,才能认识思维的过程。语文学习的信息载体是言语文本,实践过程是言语活动,学习结果是言语产品,语文思维活动是通过言语得以展开和完成的,远离了言语的学习也就远离了语文学习。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视角看,语文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聆听、阅读、对话、写作四个子系统的综合实践才能有效实现。对话和写作是呈现言语产品的主要活动形式,对话言语产品具有极强的情境性,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被抹去痕迹,而写作言语产品则会留下永久的思维成果,展示思维者的发展历程,所以是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评价指标。

所以说,有国学知识内涵、有思维建构过程、有审美体验活动、有言语产品生成是中文实践有效性的重要表征。

六、“中文道路”是国学教育国际化的象征

让各国朋友走上学习中文的红地毯,是改革开放以来令国人感到骄傲的成就。几千年来,人们学习民族语言只是凭感性和悟性,这种状况是闭关锁国的产物,它在本土范围内是比较适宜的。一旦国门打开以后,我们要和其他国家打交道,我们的语言要被翻译成外国语言,外国语言要被翻译成中国语言,在这种国际性的大交流中,感性语言是难以胜任的。改革开放需要民族语言的理性化、规范化、标准化,以方便和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从而推动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走向繁荣。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正好由中文课程去完成,这是民族复兴赋予我们的重托。20世纪初,自 《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的语法、修辞、逻辑著作相继问世,促进了我国母语教育的科学化发展进程。20世纪50年代,我们还有过文学、汉语分科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文课本中有比较系统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使语言的学习上升到了理性化、标准化的高度。我国现在开展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目前尚处在交流工具层面的较简单的对话和理解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科学化、理性化的中文教育将成为当务之急。

让世界各地遍开孔子学院之花,是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现在我国已经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开设的中文课程主要以会读、会说、会写中文为目的,这在走出去的初始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世界上的各个民族真正地了解中国、亲近中国、喜欢中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创造了一个主客一体,彻上彻下,彻里彻外,已至通透之境的至善实践论,它从人性和宇宙本源上有助于解决当下世界面临的诸如恐怖行为等和道德伦理相关的问题,所以美国国会投票表决欣然通过了纪念伟大思想家孔子的议案。所以说,我们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是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人类摆脱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控制,寻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应该是当代中国人必须为之奋斗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应该让踏上中文道路的外国朋友知道、研究、推广中国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主客一体哲学思想,“不徒是外在的,且亦是内在的,是则彻上彻下,彻里彻外,已至通透之境”的哲学。[7]198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认为,言语是存在的家,文学言语是主客体尚未分离的世界,这种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取向殊途同归。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因为国家落后被列强凌辱,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失去了尊严,西方的二元论价值观主导了我国的诸多领域。那么今天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随着中华民族重新挺直了脊梁,重塑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尊严,是时代对我们的神圣召唤。一百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主客分离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对 “从来无唯心唯物之争”的中国传统哲学反而显得十分陌生,甚至于觉得不合常理,不可思议。西方人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二元论思维模式对人类发展的危害性,已经开始重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意义。我们更有必要为世界各国朋友展示一个主客交融、天人合一、实践审美、生生不息的 “中国古代精神”;同时反思百年成就,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直面世界、勇于自新、学习科学、重建知识的 “中国现代精神”。

“马克思”与 “孔夫子”共存共荣的思想文化现象,必将引导和制约必须有的中国特性的国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代语文课程将是这种文化现象的受益者、建构者和执行者。

[1] 孙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意义 [J].哲学研究,2010.

[2] 周振甫.周易译注 [M].上海:中华书局,2001.

[3] 杨伯峻.孟子译注 [M].上海:中华书局,2003.

[4] 朱熹.四书集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 张岱年.张岱年学术文化随笔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6]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 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he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JIN Jian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he basic cont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re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historical works,works of politics,philosophy,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arts,and collections of prose,poem,poetry,etc.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thought of populism and the practice of conscience.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true,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To moderniz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o integrate “Marxism”and “Confucianism”,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rriculum has already had such characteristics.To curriculumiz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o cultivate young people's Chinese belief,to develop their conscience and positive affections,to shape their Chinese personality,to admire the dignity of Chinese——the carri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nd to transmit Chinese 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through Chinese language practice which abounds in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inking construction process,aesthetic experience,and the generation of language products.

Chinese curriculum;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practice activities

G 40-055

A

1674-5779(2012)03-0089-05

2012-03-28

靳健 (1949—),男,甘肃会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

猜你喜欢

国学言语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垂”改成“掉”,好不好?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