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与《叶限》文化差异之比较
2012-08-15张巧欢
张巧欢
(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灰姑娘》与《叶限》文化差异之比较
张巧欢
(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收录了这个故事,并起名为《灰姑娘》。灰姑娘型故事最早的文本出现在七百多年前我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一文中。两个文本虽然故事情节相似,但是女主人公的态度、男主人公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两个相似的故事文本中隐藏的文化差异。
《灰姑娘》;《叶限》;文化差异
灰姑娘的故事在世界上流传甚广。1812年德国格林兄弟出版的《格林童话》收录了这个故事,并起名叫做《灰姑娘》。而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此类型故事的最早记载是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支诺皋》所载的《叶限》一文中。该类型故事具有相似的情节元素,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同地区、不同国别的故事叙述者为该原型赋予了不一样的色彩。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叙事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很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本文主要探讨格林兄弟的《灰姑娘》和段成式的《叶限》这两个相似的叙事文本中所包含的中西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人格的差异。
一、女主人公态度之比较
(一) 灰姑娘的主动
这个圆满的结局是灰姑娘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付出所换来的回报。尽管灰姑娘面对后母和姐妹的嘲笑与虐待一直忍耐顺从,但是当她看到两个姐姐精心打扮准备去参加盛大宴会时,她也为此心动。在受到后母的刁难时,她向天空呼唤白鸽和小鸟帮她解决难题。被后母拒绝后,她又主动求助于榛树,让其为她抖落华美的衣服和鞋子参加舞会,并吸引了王子的目光。当王子凭鞋寻找爱人时,灰姑娘早已经把自己梳洗干净,换上华丽的衣服,主动穿上金鞋,让王子把她认出,从此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灰姑娘这种主动的态度正符合了西方人的性格特点。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三面环海,岛屿星罗密布,没有中国那样广阔的内陆平原,这就决定了古希腊人必然以海上贸易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人主张天人相分,把自然放在与人对立的位置上,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就重视人与自然的斗争,不断地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财富。这种对自然的征服欲充分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西方人喜欢冒险刺激,勇于征服自然,敢于开创新的领土和市场,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灰姑娘自父亲娶了新妻之后,便受到后母与后母带来的异母姐妹的刁难和虐待,干最重最脏的活,睡在满是灰烬的肮脏厨房,生存环境可谓极为恶劣。灰姑娘出于善良并没有一句抱怨,但是并不意味着她没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愿望。虽然在童话故事中女性一般扮演的是身处困境、被动等待拯救的弱女子角色,但在灰姑娘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为改变自己命运所做的种种努力。如果没有她的小心机和充分的准备,王子不会认识和爱上这个微若灰尘的女孩。
(二) 叶限的被动
《叶限》中,叶限最后虽被封为“上妇”,但这一结果并非叶限主动争取而来。叶限参加洞节,并没有想到会因此认识陀汗王。在集会上叶限羞羞怯怯、如履薄冰,怕被后母和姐妹认出而匆忙逃离,因此遗留一只鞋子。这只鞋子引起国主好奇心,从而令手下大张旗鼓寻觅鞋主。叶限最终被封为“上妇”,也是因为陀汗王用强权搜家掠室,发现叶限而得之,并不是叶限主动试鞋。叶限的这种被动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性格。
中国以农立国,有宽广的陆地平原,土地是中国古人安身立命之所和地位财富的象征。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顺应天命和自然。如非得已,中国人一般不会去改造自然;而一旦自然或人事方面有所改变,又会抱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这种对大自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人的主动性,因此中国人安于现状,知足常乐,求稳不求变。叶限在生母及父亲先后去世之后“为后母所苦”,其凄凉处境与灰姑娘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但是我们看不到叶限为改变自己生存环境而做的努力。顶多在鱼死后于野外哭泣,以及在仙人指点下找到鱼骨,让鱼骨变出“金玑玉食”,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参加洞节或许是叶限所能做的最大的主动和努力。但自洞节上匆匆逃离之后,叶限就是被动地等待被陀汗王找到和封为“上妇”。
二、男主人公行为之比较
(一)王子的个人奋斗
王子与灰姑娘的相识是在国王为其挑选妻子而举办的盛大舞会上。在舞会中王子对穿着华美舞衣和金鞋的灰姑娘一见钟情。但是灰姑娘每次跳到天晚就要回家,于是王子从第一次舞会结束后就开始了他的寻找。前两次都被灰姑娘蒙混过关。第三次舞会后王子使了个小计策,灰姑娘逃走时左脚的金鞋被沥青黏住。鞋子被王子得到后就成为了他寻找爱人和试验爱人的工具。最后几经波折,王子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女孩。在整个过程中王子通过个人奋斗找到自己的爱人和爱情,这体现了西方人的个人本位价值观。
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个人本位思想突出个人的独立意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是和他人相分离的。这样的价值观使得西方人强调个性的解放和张扬,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能,通过个人奋斗和竞争来发展自我、确立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个人本位思想还表现在对人格的尊重上。所以,王子没有用手中的权力强抢灰姑娘,而是用个人能力锲而不舍地寻找心爱的女孩。在寻找灰姑娘的过程中我们见识到的是王子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这与前面所谈的灰姑娘的主动共同展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格特征。
(二)陀汗王的强权占有
叶限在洞节上并未见到岛国国主陀汗王,她逃走时遗留的金鞋子被其他洞人所得。当洞人拿鞋子去陀汗国变卖时,国主得之。因国主感叹鞋子的精致和轻巧,命所有妇人来穿,但是没有一个人合适。拷问卖鞋之洞人,洞人也不知鞋主是何人。于是陀汗王把鞋子弃之路旁,让手下去各家搜捕鞋主。最后陀汗王带着手下搜到叶限家,发现叶限并让其试鞋。穿上金鞋和翠衣的叶限色若天人,陀汗王为之心动,遂将其和鱼骨一并带回国,封为上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男主人公锲而不舍的寻爱之路,反而是“权贵恶霸强抢民女”的再次演绎。陀汗王利用强权得到叶限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家天下”思想的体现。
中国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制度,以血缘关系结成错综复杂的层次网络。”在国家的最初形成过程中,血缘与政权等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世袭的宗法制。历朝历代多是一家一姓的皇朝的延续,历代皇帝把全国的土地和臣民都看作一己的私产,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因此,陀汗王可以大张旗鼓地利用权势去搜捕金鞋的主人。发现鞋子的主人叶限长得美若天仙,便可以将她带回自己的国家为妻,而叶限不得反抗。
三、结语
林语堂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西人格的差异:“中国人的美德是静的美德,主宽主柔,主知足常乐,主和平敦厚;西洋之美德是动的美德,主争主夺,主希望乐观,主进取不懈。”《灰姑娘》和《叶限》中女主人公在改变自己生活处境时的主动与被动,男主人公在寻找爱人时的个人奋斗与强权占有凸显了西方和中国文化的差异。
[参 考 文 献]
[1]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序5.
[2][法]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蒋梓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261.
[3]何云波.中西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林语堂.林语堂论中西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43.
[6][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5.
[7]程俊英,译注.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16.
[8]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4.
I106
A
1008-178X(2012)11-0108-02
2012-07-27
张巧欢(1976-),女,广东梅州人,嘉应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