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范晔的逸民观
2012-08-15邸宏香
邸宏香
(长春师范学院《昭明文选》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2)
略论范晔的逸民观
邸宏香
(长春师范学院《昭明文选》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2)
《论语·泰伯》云:“天下有道者见,无道则隐。”《易·上系辞》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两种处世方式,即出仕和退隐。隐逸之士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隐逸者因为其清高的外表及高尚的情操往往使人产生崇拜之情。范晔《后汉书》中增设了一批新的类传传目,其中包括《逸民列传》。南朝梁·萧统也关注到了隐逸之士,在编纂《文选》时选取了范晔的《逸民传论》。我们试从《文选》所选《逸民传论》为出发点,结合东汉历史背景,探析范晔思想中的逸民观。
《文选》;范晔;逸民
一
逸民,《汉语大词典》释为“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何晏《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朱熹注为:“遗逸,无位称。”何、朱认为逸民是节行超逸即没有享受俸禄,没有担任官职也就是绝意仕进,不求权利财富的人。《汉书·律历志序》:“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唐颜师古注曰:“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蒋星煜认为颜师古的定义兼有何晏、朱熹之长,较为完善。[1]颜师古给逸民下的定义言外之意是说,无德而隐居者不可以称之为逸民。但是德行有无不好判断,后世就把逸民作为隐士的同义词了,像这样的同义词还有很多,如高士、逸士、幽人、高人、处士等等。《后汉书·逸民列传序》:“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也是这样理解的。
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设《逸民列传》,成为我国最早为逸民单独作传的正史。萧统对范晔《后汉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编纂《文选》时采用了范晔《后汉书》的五首论赞,开后世文选之书必选史论的先河,《逸民传论》就是其中一首,可见范晔对逸民的观点和看法,得到了萧统的称赞和认可;从文学角度来看,范晔的史论也属上乘之作。《文选序》云:“综缉辞采”;清人王先谦云:“范蔚宗氏后汉书拔起众家之后,独至今存。……至于比类精审,属词丽密,极才人之能事。”[2]对范晔的文采大为赞扬。
二
东汉王朝自产生到寿终,基本都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当中,故逸民之风盛行是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范晔将逸民归纳为六类:“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3]701范晔对逸民的这种分类引发了后世学者的深思和探讨。
王克奇先生认为范晔的分类“虽颇为精辟,但尚不够全面。”他根据逸民的动机和表现,进行如下分类:愤世嫉俗,不同政见者;洁身自好,高尚其志者;重生轻名,去危就安者;名为处士,关心政治者;隐居乡里,待时而出者;闭门著述,成一家之言者;沽名钓誉,待价而沽者。[4]71
赵福海先生认为《逸民列传》收入逄萌、周党、王霸、严光、梁鸿、高凤、庞公等十八位隐逸之士。“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导致隐遁的原因和隐逸的目的各不相同。他将范晔的分类进行了概括与总结:隐居求志;回避全道;静已镇躁;去危图安;垢俗动概;疵物激情。其中前两类为一种,不与现实合作;中间两类为一种,远祸全身;后两类为一种,骄富贵,轻王公。究其实质,远祸全身当是最主要的隐逸目的。[5]
胡晓明先生对范晔逸民的分类也有自己的看法:求职全道型,即为自我以及自我坚守的理想(道义)而隐居的;远祸图安型,即主要从求生避害的意义上而避世的;嫉俗愤世型,即更多为了激浊扬清、教化风俗而退隐的。他认为,这一传统对于知识人命运的安排,既有身体的,也有精神满足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大群利益的,也有个人利益的。[6]
《逸民传论》云:“若薛方、逄萌聘而不肯至,严光、周党、王霸至而不能屈。群方咸遂,志士怀仁,斯固所谓举逸人则天下归心者乎?”[3]702诸方之才各遂其志,志士仁人便怀爱人之心。选用隐士则天下归心。我们认为对于逸民的分类,不妨按照《逸民传论》简单分为两类,即“聘而不肯至者”和“至而不能屈者”。
《文选·逸民传论》里面所举的逸民是“各遂其志”者的代表,他们受到了更多的儒学思想的影响。重气节、重文化、重才学是对他们的评价标准。《逸民传论》篇首引“《易》称‘遁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而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絜。”文章以此为开头,将许由夷齐作为逸民传统的开创人物。胡晓明认为:他们正体现了这个传统最重要的特征,即道德精神的自主。道德之所以自主,恰恰正是由于它以自身为目的,而不是以自身为实现别的目的的手段,道德精神的实现,不以其他条件为自己的条件。所以,道德人格的存在,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们也体现了这个传统的文化创造意义,即区别于争夺与攻取的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柔退的历史的可能性(遁之时义大矣)。他们也体现了这个传统对于知识人存在的意义:区别于权势之尊的生命尊严的意义(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只有当这样的选择也成为合法的经典时,文化与知识人才有一种可以依靠的传统。而后代正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全幅展开了隐逸文化的精彩与创意。[6]
三
东汉前期,战争不断。后期又出现“外戚政治”和“宦官掌权”,加上东汉集权专治的程度很深,儒学士大夫这些所谓的儒生顺其自然成为了朝廷的玩偶,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士族阶层在朝廷内外地位下降。“兼善天下”的追求不可行,因此他们选择“独善其身”,隐居草野。范晔《逸民列传》中提到的18人,薛方、逄萌、周党、王霸、严光、井丹、梁鸿、高凤、台佟生活在东汉前期,其余绝大部分生活在东汉末期,只有矫慎生活在东汉中期。我们可以从中窥视范晔思想中的逸民观。
(一)尚气节,重才学
《文选》所收范晔《逸民传论》中谈到的逸民,共同点是气节高尚、才学渊博的知识分子形象。“宁死不吃嗟来之食”是《逸民列传》中逸民的共性。向子平“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无功不受禄,野王二老即禽,严光耕于富春山,梁鸿牧豕,台佟凿穴为居、采药自业,矫慎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他们生活的艰苦毋庸置疑,高尚的气节使他们在隐居生活中得以安居乐业。
知识分子在这种乱世中,想展示自己,却没有展示自己的空间。一心想坚持正义之人,担心遭受打击报复,诛灭九族。如果想随波逐流,与世俗之人沆瀣一气,那么就会毁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气节。既不想失去生命,还不想诋毁人格,他们只能选择归隐。这是时代对知识分子造成的伤害,怀才不遇的痛苦无法解除,归隐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同时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尚气节、重才学成为范晔看待汉代逸民的一个重要标准,他认为逸民重在“气节”,他们自愿放弃功名利益,万贯财富,隐居草野。
(二)大力推崇和表彰逸民
东汉的政治环境是复杂的,因而出现了一批不满社会现实而任性纵行的逸民,如向长、逢萌、周党、王霸、严光、梁鸿等。他们身情刚直之志,鄙视富贵功名,反感虚名无实,故而颇受范晔赞赏。
首次为逸民立传,足见范晔对逸民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在《逸民传论》中可以看出范晔对逸民的高度赞赏。范晔表彰逸民,将个人的爱憎感情掺杂其中,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紧密相关。逸民现象并非是社会政治的对立面,如果政治清明,则可达到“举逸民天下归心”的效果。由此可见,范晔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性情,吐露自己的心声。
(三) 儒道思想兼容
东汉是儒家思想统治的极盛时代,儒家经典成为人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道指的是政治。有道是政治光明,无道则相反。儒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这些崇尚儒学的逸民们,选择用“有道”和“无道”来和现实对抗,来调整自己的处事态度。《论语·泰伯》亦云,“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政治清明时,他们选择批评政治;社会动乱时,他们远祸全身,隐居草野,不问天下之事。东汉末年,随着社会政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受到冲击,处于在野地位的道家思想的传布也更为广泛、更趋活跃,并成为势头更盛的社会批判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
范晔的学术体系主要是儒家学说,兼有道家思想。范晔称道仁义,崇尚忠信,赞美孝道,颂扬气节,推崇正直,表彰忠于职守者,批评庸庸碌碌者,这些都是以儒家伦理对东汉时期重要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例如,周党的许多行为可以在儒家的思想范畴内找到一定的依据。其读《春秋》后受到齐襄公九世不忘复仇的启迪,便辍讲而还,与乡佐发生械斗,不敌而伤。乡佐感周党之义,施以援手,周党则被乡佐不计私仇的大义而感动,进而敕身修志,一心向学并且名声日显。其间或许又受“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影响,是以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获悉周党德才兼备,欲召他为议郎,周党称病不仕。道家学说主要提倡“人文主义”,从东汉的角度来讲,实质上是一种自然复归型的人文主义。逸民的归隐,实质上也是对无所作为的无为之说进行改造。观周党一生,没有身处江湖,心存魏阙的暧昧;没有沽名钓誉,终南捷径的虚伪。故道家思想是逸民思想中必不可少的思想因素。
汉代,是儒道两家思想互绌互化的时期。[4]70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西汉前期和中期,儒道两家以互绌为主,进入西汉后期,儒道思想的互化融合日见明显,道家思想对当时士人思想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东汉之后,儒道成为士人的“双修”思想,慢慢发展成一种风尚,这种儒道兼容思想对隐逸高峰的出现影响是巨大的。范晔虽推崇儒学,但并非盲目推崇,体现出儒道思想兼容特点,即儒中有道、道中有儒。
综上,范晔对逸民极为推崇,故在《后汉书》新增《逸民列传》,为后世正史所承。萧统开后世文选之书必选史论的先河,对范晔的文章和观点大加赞许。《文选》所选《逸民传论》,确实属于沉思翰藻之佳作。其论以叙为主,叙议结合,议论精辟,讲究词采,语言精练,音韵和谐,或字奇句偶,或四六排联,表现了语言特有的韵律美,对于骈文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不愧为其自诩的“天下之奇作”。
]
[1]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3.
[2]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序[M].王氏虚受堂民国四年刻本,1915:4.
[3]萧统.文选·逸民传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王克奇.东汉逸民论略[J].齐鲁学刊,1992(5).
[5]赵福海.昭明文选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1317.
[6]胡晓明.文选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0.
[7]王萍.道家思想在东汉中后期的发展[J].东岳论丛,2001(5):79.
A Study on Fan Ye’s Hermit View
DI Hong-xiang
(The Research Center of Zhaoming Princes Literary Selections,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In “Analects of Confucius-Tai Bo”,it says that“People shoul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country when the government runs by general moral principles,whereas people should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ive in solitude when the government doesn’t”.In“Yi-Shang Xi Ci”,it says that“the ways to be a man with noble character is to work for the governor or not,depending the situations”.There are two patterns for Chinese ancient intellectuals to conduct themselves in the society.One is “Be official”,and the other is “withdraw from society”.Since the hermits’high-hearted expression and noble sentiment,they have been admired and paid close attention from of old.There is a series of new categories In Fan Ye’s “How Han Shu”,one of which is “Hermits Collected Biographies”.Liang Xiao To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lso concerned hermits.In his “Wen Xuan”,he added Fan Ye’s “Hermits Collected Biographies”in it.Taking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referring 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we will analyze the hermits view in Fan Ye’s Thoughts.
“:WenXuan”;Fan Ye;hermit
I206.2
A
1008-178X(2012)11-0036-03
2012-08-19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161号);
邸宏香(1977-),女,辽宁盖州人,长春师范学院《昭明文选》研究所副教授,从事音韵学、训诂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