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报优质稿源开发的策略选择

2012-08-15徐永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稿源办刊职称

徐永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高职院校学报与普通高校学报相比,不具备普通高校学报在软、硬件方面的客观条件。创办伊始,先模仿普通高校学报办刊模式运作,然后才慢慢地独立办刊。办刊时间短,经验少,创新能力弱,在学术期刊群中几乎处于最底层。高职院校学报要在这样的境地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直面现实,大胆创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突破口。而这突破口之一就是想方设法开发优质稿源。

一、高职院校学报的稿源现状

一般来说,当下的作者投稿多少都有这样的心态:尽量往好的期刊投稿,实在不行,再退而求其次。对于高职院学报来说,学术影响力小,总体质量不尽人意,难以吸引作者积极投稿。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报稿源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从投稿质量来看,劣质稿数量居多,优质稿数量偏少

目前,总体看来高职院校学报收稿数量不少,但是一旦经过初审,就会发现很多文章似曾相识。就文章结构而言,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也无可厚非,但是表述太单一,上下三部分可以直接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甚至词语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文章内容分析,有的文章恐怕把关键词换一下,都没问题。如“高职”替换成“大学”或“高校”之类的词都可以,根本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而写,更谈不上挖掘深层的内涵。大多是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论文。所以真正有创新、有价值发表的论文凤毛麟角。

(二)从稿件内容来看,教育教学类数量居多,专业类数量偏少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报正通过办专题、办专栏等一系列举措,来提高办刊质量。但是在审稿过程中发现所需稿件并不多,倒是教育教学类文章数量占多数。其探讨的内容包括学生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关于各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这类文章不仅来自于高职院校,而且有很多来自于本科院校,其中很多还是各类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关于当前专业或学科热点研究的文章少之又少,甚至连体现高职院校本身办学特色之类的研究也是数量有限。

(三)从作者职称来看,低级职称数量居多,高级职称数量偏少

平时所收稿件中,初级、中级职称作者居多,尤其是那些刚参加工作准备晋升中级职称的新教师投稿较多,那些副高、正高职称作者明显偏少。[1]尽管作者的职称不能完全与作者所写文章的质量相提并论,但是事实上技术职务上升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学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的过程。所以,对于一个编辑来说,心理上更希望收到作者是高级职称的稿件。第一眼印象至少文从字顺,有板有眼,而且在内容选择上不会差到哪里去。

(四)从投稿时间来看,年底前稿件数量多,春节后数量偏少

一般来说,每个期刊来稿,一年之中多少有差别。但是所谓层次高的学报,稿件平时积累很多,不愁没稿子刊发。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报来说,情况就不同了。以一年为周期,高职学报学报每年1月至3月,多少程度不等会出现“稿荒”。这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纷纷主动出击,“要米下锅”。可是到了每年9月至12月,稿件数量激增,而且绝大多数是要在12月之前刊发的。各高职院校学报编辑就在这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滋味。年初为没稿件而发愁,年底时间为稿件多、难以处理而担忧。

二、高职院校学报优质稿件匮乏的主要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报缺少优质稿源,有着先天性客观因素。当初随着高职院校像雨后春笋般出现,高职院校学报应运而生。没有刊号,千方百计申请;没有人员,学校内部调动;没有经验,向普通高校老大哥学习。[2]虽然十来年的成长经历,高职院校学报也有了办刊的社会效益,但是无论如何,办刊的不足因素赫然存在。

(一)办刊层次比较低导致难以吸引优质稿件作者的注意力

在我国学术期刊界,已经形成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以及一般期刊等各级差别。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等因其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更易受到高水平作者的关注。而高职院校学报恰恰相反,因优质论文少、要求质量低、办刊能力弱,其学术影响力不用说与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相比,就是与一般的高校学报相比,差距就很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学报越不被水平高的作者看好,越没有优质论文,学术影响力越发难以提高。[3]对于作者而言,自己个人也愿意将其优秀成果投往名刊发表,这样有利于展示与交流其科研成果,也有利于其获得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晋升职称、申报奖励、提高津贴待遇等利好。所以作者往往根据其成果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来决定将论文投往什么样的刊物发表,一流的科技论文投国外,二流的投国内核心期刊,三流的投一般期刊,高职院校学报接收到的稿件就只有四五流的了。

(二)办刊机制不完善导致难以杜绝那些质量不够高的稿件

现在的社会,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教师有晋升职称的需求,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每年都有科研考核的任务。为了晋升职称,为了完成科研考核任务,几乎人人都要写论文,但是写出来的论文往往是有数量没质量。没有什么质量或者是质量不高的文章,哪会有什么层次高的学报愿意接受?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投入较大,许多教师通过在职进修,获得了在职研究生学位。由于在参加论文答辩之前一般都有相应的发表论文的要求,因此他们大多选择在本校学报发表论文。在职研究生边工作边学习,难以保证学习和研究时间,所以其论文质量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涤荡,学术的肌体也没办法抵御功利的渗透。高职院校学报从创刊到现在,一般就十多年,经验少,能力弱,办刊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法杜绝关系稿、人情稿。[4]

(三)办刊人力财力物力相对弱导致难以开发优质的稿件

高职院校学报创办之初的定位,实际上是学习本科学报的。即高职院校学报是高职院校教师与管理人员交流教学、管理研究的平台,也是对外展示教学与研究成果的窗口。而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逐步开放,也接纳外来的稿件。很明显,高职院校跟普通高校相比,教科研能力不可同日而语,没有这样实实在在的支撑,高职院校学报不太可能做得很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形,高职院校领导也不会把最好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用在学报方面。缺乏人力,编辑的选题策划、组稿计划等基本上是停留在低水平层面;缺乏物力,什么事情都避重、避繁就简;缺乏财力,主动出击约稿,就做不到了。不要说举办或承办学术会议,也不用说参加学术会议,沟通学者名家,约到优质稿件,更不用说打造这样的核心作者群。[5]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报优质稿件匮乏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由于非时政类期刊改革,有不少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也走向了市场,也接受高职院校教师的优质的稿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校的优质稿件的流失。高职院校学报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对策。要开发优质稿源,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入选CSSCI来源期刊这例子来看,其他高职院校学报也有这样的希望。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报工作,在政策上和制度上予以支持

高职院校学报是学校的学术窗口,其办刊水平反映了教科研水平及办学实力。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学报。除了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外,在一些政策上和制度上加大对学报的扶持力度。

在政策制定中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本校教师向学报踊跃投稿。一般高职院校每年都要要对上一年度本校教职工在公开出版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评价。为了提高学报优质稿件的比重,学校可以每年对学报论文单独进行评比,在奖励幅度、校内职称评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会写的文章作者继续多写、多投,这样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更多的教职员工向学报投稿。

由于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的指挥棒,中高级职称人员的论文投向核心期刊。尽管职称晋升实施办法一般由职称评审部门制定,但是学校在内部评审上报这方面发挥作用,学校可以向本校学报倾斜。当然,作为学报要严格把关,不要让学报成了本校教师校内评职称、争科研分的一条捷径。

(二)编辑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及时掌握各级各类学术动态

随着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教学改革,涌现了一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果。学报编辑部应及时关注重点专业建设,跟踪进展情况,鼓励他们把最新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发表在本校的学报上。编辑要了解学报各个栏目或学科受关注程度,加强组稿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网络,及时把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学术前沿问题。编辑部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掌握本学报被引频次情况,确认高被引作者,与他们经常联系,了解他们的科研学术动态,主动约稿,为他们在学报投稿提供便利条件。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学报编辑部应转变观念,要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办刊,加强学报的宣传力度。有条件的编辑部编辑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向专家以及参会人员推荐刊物并积极主动地约稿。通过参加各类期刊评奖活动,增强与其他期刊的交流,目的就是提高期刊的质量,扩大知名度,吸引作者。

(三)学报编委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的学术资源

高职院校学报,一般也有编委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挥编委会的学术引领作用。编委会成员一般都是专业建设带头人、学校学术的中坚力量。他们很多人来自于普通高校,原来就是普通高校的教师骨干。他们职称普遍高、学术研究能力强,不少人还带着课题项目来到高职院校的。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学报只是让他们挂名,但是却没有他们参与学报的工作。学报应当把这一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譬如定期召开编委会会议,让他们为学报栏目策划、选题论证提供学术支撑。同时也需要通过他们熟悉学术界的动态,让他们成为沟通其他学术专家学者的桥梁。甚至让他们成为某些栏目的策划人、主持约稿工作。当然,他们也要把学术文章投给学报,直接为学报提供优质的稿源。

[1]杨世武.地方高校科技期刊稿源现状和组稿策略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77 -79.

[2]曹作华,谢贞,王红丽.科技期刊编辑的组稿策略[J].编辑学报,2006,(6):447 -448.

[3]吴晓珉.高校学报编辑组稿之策略[J].科技与出版,2008,(11):26 -28.

[4]徐永生.报刊体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报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121-124.

[5]张艳霞.高职学报优质稿源开发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1,(3):86 -88.

猜你喜欢

稿源办刊职称
声 明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浅议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经营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