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2-08-15吉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宋朴荣
吉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宋朴荣
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首先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入,我国事业单位面临许多重大的问题:包括机构臃肿,人员具有刚性且大部分不具备自我消化能力;财政负担沉重,单位的编制有增无减且总是借各种名目肆意挥霍,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大部分单位在其公共服务方面职能缺失,服务态度和效率都有待提高;对我国的各类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监督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尤其建立与现阶段改革相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能促进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一、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报销、管理和监督等事项。内容包括:一是单位预算管理。单位预算即事业单位预算年度的财务收支计划,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利用价值形式编制的对本单位一定时期内财务收支规模的预计。它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拨款、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二是收入管理。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获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三是支出管理。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四是资产管理。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五是负债管理。负债是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六是专用基金管理。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门用途的资金。
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事业单位属于非生产性部门,它进行各项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提供:各项事业财务活动,大部分反映了财政领域的分配关系,属于财政范畴。同时要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又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因此,事业单位财务虽属部门或单位的财务,但又是整个社会主义财政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类型复杂、经费拨款的无偿性等特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合理。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求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必须根据事业发展的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但现阶段,仍有单位并非是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而进行预算。编制时只简单的采用在往年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系数的增量预算法,使得编制的预算与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无法匹配。甚至有的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不利于提高资金使用率的基数法,而放弃具有科学性的零基预算编制法。部分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法的事业单位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专项开支模糊,随意提高支出标准或扩大支出范围,严重损害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频繁地调整年度预算,预算的透明度比较低,预算编制不清晰,预算资金管理混乱,预算程序毫无规则性。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不规范。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存在于单位预算系统中的预算外资金应统一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但个别单位仍以各种名目乱收费。而且在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审核不严格,使用范围没有明确限制,应用的开支项目没有具体范围,没有“广度”和“深度”的限定;存在坏账、呆账、死账等问题;占流动资产高额比例的往往是账面余额;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财务结账、年终清理结算工作,清晰的资金责任无法形成,导致资金使用不规范。
(三)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的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其过程缺乏严肃性和约束力,从而使得支出管理很随意,无法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很多情况下,法律无法追究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不合理使用的法律责任,因此,各个事业单位使用资金随意性很大,既可以扩大资金使用范围又可以改变资金的使用途径。在额度控制方面也是如此,部分事业单位忽视财务部规定的财务资金使用标准,擅自提高,超过限额,造成公用经费的不必要浪费。
(四)缺乏宏观预见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大部分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严重缺乏管理措施,很大程度上与财务管理脱节,从而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缺乏相关管理责任制;而且,由于国有资产的购置缺乏前瞻性,一些部门盲目和其他部门攀比,购进许多不必要的资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的现象,资产的模糊处置也使得我国大量资产流失。诸如购买电子产品这类技术周期较短的产品,如果缺乏前瞻性,则会产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不充分、资产闲置等问题。
(五)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随着事业单位招聘的加强与深入,尽管一些高层次人才被引入了事业单位,但由于事业单位的市场化较弱等原因,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财务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他们往往拘泥于陈旧的管理套路,现代的理财意识薄弱。其次,大部分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没有受过专业的法律培训,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能严格地依法办事,给我国的财政造成损失。再次,部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原则性,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得过且过,甚至以权谋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改革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正确实现单位预算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预算的成立,既是预算执行的开始,也是财务工作的开始。正确圆满地实现预算,不仅取决于预算执行的组织工作,同时还要依靠大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执行预算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分析活动,实施必要的财务监督。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发展各项事业的有力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财力作为基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资金的筹集、安排、使用、分析和监督,圆满地实现预算,以促进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发展各项事业的有力保证。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提高社会消费基金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由各项事业的特点决定,事业单位在执行事业计划、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是一种非生产性资金,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消费基金范畴。为了使这部分资金得以合理筹集和节约使用,并实现最大的使用价值,这就要求充分运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一有力工具,在开展业务活动中,不断挖掘潜力,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并把事办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主要表现为以较少的消费基金消耗,取得较多的事业成果,这也意味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提高社会消费基金的经济效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四、改革的措施
(一)要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应当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避免赤字预算的行为。
(二)合理规划经费来源与支出。国家的财政支持是我国事业单位最核心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各单位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合法的范围内多渠道、多方法地增加资金的来源,增强本单位的经济实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事业单位的职能。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节流”工作,即严格审核单位的各项经费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本单位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三)加强控制和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确保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各事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铺张浪费的实施惩罚。同时,为了真实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务必要踏实做好各项财务基础工作,优化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财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四)科学合理地管理国有资产。各个事业单位在购置国有资产、配置增量资产和处置存量资产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在公开、公正、公平的视野下监督各项国有资产的购置和运作情况,防止盲目和重复采购,在使用过程中,爱惜国有资产,遇到问题须及时解决,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也保证顺利、高效地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五)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人员不仅要求具备传统的核算型素质,还应具备管理型和经营型的素质,不仅要掌握专业财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充分利用电算化的特点,实施财务管理。因而,要有目的的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定期召开业务培训会,交流工作经验,同时,也应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
1.潘凯燕.2010.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中国经贸,22。
2.饶卫国、向俊.2010.当前乡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财政监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