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名称的英译
2012-08-15廖涛
廖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小区名称的英译
廖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地名和公示语的英译已有“国标”及相关地方标准。小区名称具有地名的指位性,同时又具有特定的语言功能,其英文译写目前尚无章可循。小区名称的英译应考虑其信息、表情及祈使功能,实现语言功能的对等。
小区名称;语言功能;英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风格各异的居民小区层出不穷。住宅小区的名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新闻晨报》曾报道了上海世博会期间小区接待外国朋友遭遇的“名称难题”——不少居民无法用英语报出小区名字[1]。根据地名办的相关规定,小区必须有合法的中文名,取英文名属“民间行为”。由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来中国工作和居住的外国人不断增多,小区英文名称的缺失或是不规范英译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小区名称的英译问题尚未受到足够关注。
1 小区名称的嬗变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全国最早开发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建于1980年,名为“东湖丽苑”[2]。此后的三十几年间,随着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各地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住宅小区的名称也不断“升级换代”。
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商品房的概念,住宅区的名称一般都很简单,如“××家属区”、“××生活区”等。改革开放后,住宅小区名称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小区名称一般由专名加通名构成。专名多沿用居委会、街道区划、行业等名称,通名也比较简单。该时期常见的小区名称如“朝阳新村”、“工人新村”等等。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小区名称一般仍由专名加通名构成,但通名较前一时期更为多样化,如“东康庭”、“彩云居”、“秀丽阁”等等。第三阶段为进入21世纪后的十几年间。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为小区名称中常用通名的脱落,名称呈现出异彩纷呈,甚至让人眼花缭乱的局面,如“米兰国际”、“加州阳光”、“威尼斯水城”、“维景湾28°”、“阳光100”、“时代SOLO”等等。
小区名称具有地名的“指位性”①指位性:地名之所以称为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其主要原因是它所代表的这个地理实体是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方位和范围的,即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但不等同于地名。地名是一种文化标记。汉语的地名反映历史,反映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反映自然环境,反映人间百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的记录[3]。受汉语的包容性、国人国际一体化意识的增强等因素的影响,非汉字符号开始参与居民小区的命名,使小区名称的书写符号呈多元化态势[4]72。总体趋势是由过去的单一写实转向今天的浪漫多彩,小区命名日益多样化和自由化。
2 小区名称的语言功能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5]将语言划分为信息 (informative)、表情(expressive)、呼唤(vocative)、美学(aesthetic)、元语言(metalingual)、寒暄(phatic)等六类基本功能。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K·Bhler)提出了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布勒根据该语言工具模式中的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确认了语言的三种功能: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6]。纽马克在分析语言功能、文本种类和文本类型时,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布勒的三分法[7]。
2.1 信息功能
为了便于区分,各地的小区名称在本地都是唯一的。小区名称通过具有音、形、义的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把有关信息传递给读者,具有传递方位和地域信息的功能。如深圳市的“学城绿园”小区位于深圳大学城地域,“福华新村”坐落于福田区福华路地域。重庆市的“北城新贵”小区位于渝北新区。由于小区命名的多样化,并非所有小区都按地域命名,但其信息传递功能是不可或缺的。
2.2 表情功能
表情型文本用于表达信息发送者对人、对物的情感和态度,其语言具有美学的特征[8]。风格各异的小区名称反映命名者的愿望、情感和文化心理,能引起社会群体的心理共鸣,具表情功能。有些小区名称中含有一些表示高贵、富足之类的字眼以满足社会群体追求富贵的心理,如“富豪山庄”、“金逸豪庭”、“聚豪园”、“城东名门”、“豪逸·御华庭”等等。小区名称如“陶然居”、“银枫雅舍”、“书香门第上河坊”等则包含典雅之义。旨在营造异国风情的小区名称也不少,如“罗马假日”、“东方威尼斯”、“莱茵河畔”等等。还有强调景观的“山水风光式”小区名称,如“水榭花都”、“蓝湾半岛”、“城市绿洲”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2.3 祈使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区名称已成为开发商营销的利器。小区名称反映开发商的市场定位。好的小区名称能吸引客户眼球,增强购买信心。名称的第一印象贯穿于商品房销售的始终,在整个看房、选房、签约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功能性、标识性、亲和力都会给顾客以强烈的心理暗示与鼓动[9]。为了达到营销目的,现在小区名称的方位定向信息功能已被命名者弱化,祈使功能因其美感和表情功能的强化而凸显[10]。
3 小区名称的英译
小区名称的英译目前尚无规范,现有小区的英文名众译纷纭,有全部采用汉语拼音音译的,如“春江花月Chun Jiang Hua Yue”;有用音译+意译的,如“东盛花园 Dongshen Garden”;也有全部用英译的,如“城市花园 City Garden”。关于地名翻译,国家早已出台规定。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的第三条规定: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通名部分(如省、市、自治区、江、河、湖、海等)采取意译。但在专名是单音节时,其通名部分应视作专名的一部分,先音译,后重复意译。小区名称既具有地名的方位信息传递功能,又具商业属性。如今,商品房小区名称的营销功能被日益强化,因而翻译的时候不能照搬地名翻译规定,应“因名制宜”。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 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该理论的核心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11]。小区名称的英译应考虑中英文名称功能的对等,可采用音译+意译法和意译法,少数可用全音译法。
3.1 音译+意译法
小区名称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专名和通名。专名是标识小区独特性的部分,通名是“花园”“山庄”等标识小区建筑特征的部分。小区名称专名不具特定文化内涵或文化意象且通名为常用名称的可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法。这一类比较典型的有一些以社区、街道区划名称作为小区专名的命名,如广州市棠德南路的“棠德花园”,深圳市福田区的“福田花园”,分别可译为“Tangde Garden”和“Futian Garden”。
据统计,“花园”、“苑”、“城”、“园”、“大厦”、“公寓”、“居”等小区常用通名占通名总数的60%以上。其中,位居前两位的“花园”和“苑”的出现频率超过40%[4]74,[12]。有论者认为“花园”、“苑”等不宜译作“garden”,以避免误解[13-14]。英译小区名称应首先在英语语境中寻找参照,找到接近地道的表述。英国、美国常见的住宅区通名就包括“garden”、“hill”、“wood”、“estates”、“village”、“terrace”等。我国的住宅区以公寓式住宅居多,与英、美等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内地的商品房开发借鉴了香港的经验,模式较为类似。香港的住宅小区都有一中一英两个案名,其英译亦可供参考。“花园”在香港常见的英文名为“garden”;“园”和“苑”多为“court”;“城”为“city”;“大厦”为“building”;“公寓”可直接译为“apartment”,英语国家很多公寓的通名用“apartment”。“居”在香港的译法是见仁见智,如“景怡居”的英文名为“Caine Tower”,“尚贤居”为“Centrepoint”,“翠安居”为“Jade House”。其实,“居”和“花园”、“苑”等并无本质区别,根据其居住定位译为“garden”、“court”、“apartment”等未尝不可。
3.2 意译法
强调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的小区名称宜采用意译法英译,以实现翻译功能的对等。开发商绞尽脑汁想出的小区名称往往是为了凸显小区特点,昭示目标客户。音译此类小区名称不能对等地传递原文信息。“阳光花地”的英译“Sunshine Garden”显然较之“Yangguang Garden”更胜一筹。“sunshine”一词传递了美好的意象,给受众的感觉更“阳光”。强调景观特色的小区名称,如“城市绿洲”、“阳光水岸”、“御景湾”、“金色湖畔”、“都市森林”可分别意译为“City Green”,“Sunshine Waterfront”,“Grand Harbourview”,“Golden Lakeside”,“City Forest”,以实现中英文名称功能的对等。当然,有小区确实存在“水岸”无水、“森林”少树等名不符实的现象。这种行为应由相关管理部门处理。为了规范居住区命名,很多地方制定了居住区名称管理规定,如上海市规定“花园”的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城”的用地面积须2万平方米以上且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3.3 音译法
小区名称的英译宜采用音译+意译法或意译法。虽然全音译不利于受众的理解,会降低译文的信息传递效果,但是具特殊文化内涵的名称可以适度异化翻译。窃以为“春江花月”、“沁园春”、“西江月”等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小区名称可分别音译为“Chun Jiang Hua Yue”、“Qin Yuan Chun”、“Xi Jiang Yue”。香港的小区“杏花村”被按粤语的发音译为“Heng Fa Chuen”,现已被 Wikipedia(维基百科)收录。当然,如同强势文化一样,异化翻译的小区名称也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
4 结语
地名翻译早已有国标。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出台公示语英文译写的地方标准。小区名称的英文译写目前无规范可循,相关的研究亦屈指可数。关于地名译写,廖七一认为在信息性或指涉性高度客观的文本中宜采用音译为主的方法;而在其他一些领域,特别是在表情性文本、呼唤性文本、审美性文本,或非标准语言的翻译中,地名的译写应该允许更多的自由度[15]。小区名称翻译不同于地名翻译,不宜照搬地名翻译规定,应将其划为住宅区一类来翻译。本文只是对小区名称的英文译写作了粗略探讨,细化规范的制定还需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以及专家、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1] 崔建栋,杨彦蕊.外国客来访,小区“洋名”成话题[N].新闻晨报,2010-08-03(A 23).
[2] 王莹.中国最早商品房30年前诞生深圳[N].南方都市报,2010-03-19(A II 12).
[3] 郑献芹.楼盘洋化名称的消极影响[J].修辞学习,2006(2):18.
[4] 潘世松,曾君.居民小区命名的语用考察:以武汉市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
[5]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Ltd,1988:24.
[6] 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gdon&New York:Routledge,2001:199.
[7] 张美芳.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9(5):54.
[8] Reiss 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0.
[9] 王士栋.楼盘名称大全:楼盘名称是营销成功的第一步[EB/ OL].[2012-02-18].http://img2.dichan.com/docs/2009/ 12/14/20091214110827882677.pdf.
[10] 李箭.我国居民住宅区名称文本功能考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96.
[11] 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29.
[12] 黄玉淑.桂林市楼盘名称命名的语言文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71.
[13]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87.
[14] 李箭.我国城镇居民住宅区名称英译问题考察及翻译原则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8.
[15] 廖七一.文本类型与地名译写[J].上海翻译,2005(2):14.
责任编辑:柳 克
C-E Translation of Residential Quarter Names
LIAO Tao (Foreign Language School,Zhongshan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ongshan 528402,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place names and public signs can follow national and related local standards.Residential quarter names have not only the positioning function of place names,but particular language functions.The C-E translation of residential quarter names has no rules to follow.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residential quarter names should achieve equivalence in language func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expression and imperative function.
residential quarter name;language function;C-E translation
H059
A
1009-3907(2012)09-1095-03
2012-05-10
廖涛(1980-),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