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师培养路径分析

2012-11-08孙晓慧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吉林省汉语培训

梁 琳,孙晓慧

(1.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长春 130051;2.东北师范大学 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长春 130000)

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师培养路径分析

梁 琳1,孙晓慧2

(1.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长春 130051;2.东北师范大学 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长春 130000)

对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进而对吉林省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路径提出建议,认为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鼓励教学形式的创新,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

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师;培养路径

1 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现状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2007年世界汉学大会上曾明确指出:“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和'汉语教师荒'的矛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汉语推广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给出的数据显示,2005年在海外有近4000万人学习汉语,而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只有4万人,师生比例高达1:1000。据美国亚洲协会预估,到2015年,美国将有5%的学生学习汉语,师资缺口将在7000人左右。而韩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的缺口更大,据统计,马来西亚缺少汉语教师9万人,印度尼西亚缺少汉语教师达10万人。然而我国目前不过数千人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这连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教师需求都无法满足。

多年来,吉林省一直高度关注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与需求,十分重视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的建设,秉持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严格按照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的培训,全力支持和鼓励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培训和海外研修工作,不断提高吉林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全省各大高校通过学术报告会,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派遣海外实践的多种形式,建立了稳固的、专业的专兼职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即使如此,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才储备质量和数量仍无法满足海外需求。

为积极稳步地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工作,吉林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为发挥吉林省地缘优势,开展对俄、韩、日等周边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经过调查得知,吉林省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有两大主战场:一个是高校;另一个是社会私人培训机构。针对这两大战场,本研究进行了调研,试图找到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现存的问题,以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路径的建议。

2 吉林省高校对外汉语教师人才培养调研

国际汉语教师是国家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教师队伍的人才素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以及政治态度都要承受国际的眼光和国家的考核。为了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根据国家汉办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0版)》,参照国内外外语教师标准和培训大纲,学员应具有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的职业意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胜任国际汉语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导向性逐步增强,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纷纷设立对外汉语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化底蕴、熟练的英语口语、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毕业后能够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目前,对外汉语专业已经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字以及语言应用及语言规划等相关专业因与对外汉语专业有着相似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日益得到就业市场和对外汉语教师的认可。

目前,吉林省高校汉语言类专业根据层次差异授予学位,包括学士、硕士、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具体专业设置及师资力量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吉林省高校汉语言教学情况统计

根据表1统计分析结果如下:①吉林省开设汉语言教学类专业的高校共14所,以师范类或文科类院校为主;②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具有这类专业的博士学位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授予权,东北师范大学还具有对外汉语专业的二学位授予权;③长春理工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具有这类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长春理工大学拥有对外汉语专业的二学位授予权,吉林师范大学拥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授予权;④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这类专业的教授、副教授数量较多,长春、四平、白城3个地区教学师资和学生数量较集中;⑤民办院校华侨外国语学院紧跟市场脉搏,在对外汉语专业的师资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依托教学系统管理及师资水平,课程设置的合理安排同样重要。吉林省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

续表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高校对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托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必修科目、选修科目、课程实践、社会实习来开展的,除授课内容之外,其他方面与普通专业区别不大。部分高校会采取推荐实习、课程模拟等方式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统一。

3 吉林省社会培训机构对外汉语教师人才培养调研

2006年国家汉办停止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到目前仍然没有重新启动。随着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在市场的驱动下,市面上出现了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对外汉语教师”类的培训及认证,目前全国汉语教师认证机构多达7家,授权不同的培训机构,吉林省范围内现有的授权公司和培训机构及培训详情如表3所示。

社会培训机构一般采用周末班和网络班两种课程设置,课时设置在100学时-300学时之间,实践课30学时-60学时左右。在内容上,大多根据学员的不同背景、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组合方案,实施分类、分层培训;在形式上,采取案例分析、课件设计、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实践上,通过教学观摩、模拟教学、试讲等环节,培训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网络班型大多采用面授、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各培训机构所提供的认证明目也不尽相同,包括①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认证注明为中国区唯一经美国国务院签印并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认证认可的国际认证协会,于2011年在中国首次举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测试考试。目前在长春有两家合作单位,分别是圣禹博凯国际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儒森汉语对外汉语国际授课机构,四平市的合作单位是吉林伊格尔学院,在吉林也有合作单位。②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国际汉语教师协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简称 ICA)是专业从事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考核和外派的国际权威认证机构。ICA推出的“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得到153个WTO成员国教育部门的共同认可;在国内经过中国外交部、国家人事部等认证部门认可;在欧美该证书是唯一经过英国大使馆、美国大使馆等100多个国家的领事馆认证认可的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③国际汉语教育学会——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国际汉语教育学会于2007年研发了《国际汉语教育评价体系》,为各国汉语教学单位提供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方案、学习者语言水平测量系统、教师评价体系、教学评估方案、教材选择系统等服务。国际汉语教学执业能力测试通过者获得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④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汉语教师职业培训证书体系。

4 建议

经上述分析,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包括省内高校及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和师资、教材及课程等方面的设置都比较成熟和完备,但仍显现一些问题,主要有①省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分布不均,与韩国、俄罗斯等交流较频繁的延边等地区对外汉语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没能得到重视,并且师资相对薄弱;②对市场洞察力相对较敏感的民办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动力,原因不仅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对外汉语的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有待加强,还在于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有待拓宽,以增加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吸引力;③对外汉语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体现在实践课程明显少于理论课程,这种情况的出现也缘于省内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较少,倡导向社会培训机构借鉴和学习;④专业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教学形式单一,并且整个领域内学生的基础教育不够扎实,尤其是培训机构的培养方案,甚至进行以拿证为目的的教育。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

4.1 应均衡分布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专业的师资

为让更多的省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专业的师资平均分布,建议采取教师轮流制,教授专家级教师轮流到不同地区的高校进行讲座、授课及指导,增加学术权威的受益群体。使全省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水平均衡发展,以便于不同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相应优势的充分发挥。另外,鼓励权威教师到教学相对薄弱的院校进行兼职,指导其他教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4.2 应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对外汉语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艺术,并不是只要根据书本知识就能学到手的。为此,高校应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实战舞台,在实践中吸收和消化课本知识。对现有留学生实行导员制,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对留学生进行汉语辅导实践。甚至要求高校加强对外交流及姊妹校关系的建立,尤其是与吉林省相邻的国家,发挥地缘优势和教育优势,将实践机会放眼于世界。

4.3 应强调教学内容同步更新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对对外汉语教师这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有所差别,选用的汉语教学形式、教材及评估形式都有差异,而这些方面基本上由对外汉语教师来选择制定,加之教学内容本身的变化与更新是吸引学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深刻把握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以满足外国学生的需求。

4.4 应鼓励教学形式创新改革

在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同一个机构培养的对外汉语教师大多授课方法类似。实际上,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学习汉语,应为他们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应鼓励个性化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师的多元化发展。

4.5 应加强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教师队伍构成的复杂性是导致对外汉语教师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教师本人或教学管理者对对外汉语这一新兴的学科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这一学科教师的培养与教育不够重视,对教师素质的标准认识不统一等。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的目标和模式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1] 郭力.略谈海外“汉语热”及原因[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87-89.

[2] 王悦欣,王刚.汉语走向世界的理性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38-141.

[3] 矛郝雷.汉语教师志愿者成立与发展探析[J].文教资料,2010(6):123-125.

[4] 张宁志.国内外汉语教师培训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C].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分组研讨论文,2010:455-468.

[5] 晋爱荣.透视内地对外汉语的现状和发展[J].消费导刊,2007(8):189-221.

[6] 袁礼.多渠道培养和壮大海外汉语教师队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2):6-33.

[7] 郝丽霞.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24 -26.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Teacher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Jilin Province

LIANG Lin1,SUN Xiao-hui2

(1.Training Center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51,China;2.Ide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00,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of training teacher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considering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e teaching,offer chanc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xternal Chinese language,innovate teaching contents and cultivate basic capability.

Jilin Province;teacher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raining path

G541.2

A

1009-3907(2012)09-1141-05

2012-06-18

梁琳(1986-),女,辽宁瓦房店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汉语课程研究。

责任编辑:沈 玲

猜你喜欢

吉林省汉语培训
学汉语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