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2012-11-08王淼
王 淼
(黄淮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王 淼
(黄淮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借鉴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结合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特性,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构建出一套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至少包括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和翻译能力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前三种宏观能力,旨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构建多元文化世界。
译者跨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中国典籍英译;《道德经》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是中国的需要,它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特性、维护中国文化身份的重任;也是世界的需要,它起到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及构建和谐多元文化世界的作用。译者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构建多元文化世界,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借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结合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特性,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构建出一套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和翻译能力。
1 理论基础: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
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出之后,很多学者就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笔者简要介绍以下三种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
1.1 Brian H.Spitzberg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
在Spitzberg看来,“跨文化传播能力从广义上说是指交际者在某一特定环境中所实施的恰当、有效的交际行为所产生的效果”[1]。该模式由双方的传播动机、某一环境下双方所需要的认知能力和交际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组成。
1.2 徐波和黄沈渝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徐波和黄沈渝发展了一套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至少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及交际方略能力系统四个方面。基本交际能力系统主要由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及认知能力组成;情感关系能力系统中包括情感能力和关系能力;情节能力系统由遵守意义和行为之逻辑的一般情节能力及超越和改变自己习惯遵循的规则超级情节能力构成;交际方略能力系统主要是一些补救策略,如语码转抵策略、近似语策略以及非语言策略[2]。
1.3 陈国明的全球传播能力模式
陈国明提出的全球传播能力模式包括全球思维方式、自我展现、文化描绘和交际标准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是一个以全球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循环。“在这一循环中,人们学着通过其个性特征应全球化的刺激而产生的内心反应来展现自我,学着对文化差异培养认知意识,并且学习全球交际活动中所必需的行为技能。”[3]
1.4 对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的评价
到目前为止,以上三种模式已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语言学习、外语教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Spitzberg模式中恰当性和有效性两个评判标准的提出,为之后学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不足的是所述命题不是源于实证研究。尽管徐波和黄沈渝只列出了几个跨文化交际能力成分,但很好地列出了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举措。陈国明教授从跨文化传播领域扩展到全球传播领域,首次从中国人的角度较系统地构建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但解释交际标准时只简单地列出了交际者所需要的一套行为技能,未进行深入分析。
2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所以,笔者借鉴上述三种模式把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定义为:译者通过翻译中国哲学典籍,恰当有效地把中国文化传递给其他文化世界,并让其人们理解乃至接受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笔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一个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的假设: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受四个方面的影响,即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和翻译能力。这四种能力也各有其组成成分(如图1所示)。译者的前三种宏观能力由其翻译能力体现出来,并且译者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强弱与译本的文化传播效果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但在本文,笔者只探讨前三种宏观能力。
图1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
2.1 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
为实现最大程度的文化传播,译者对中国哲学典籍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主要包括熟知中国哲学典籍发展脉络、主体精神的能力及拥有版本知识的能力。
2.1.1 熟知中国哲学典籍发展脉络、主体精神的能力
熟知中国哲学典籍发展脉络、主体精神,对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哲学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数个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哲学流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道两家。
就拿儒学来说,按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先秦儒学是第一阶段,儒学由孔子创立,孔子故后,儒学一分为八,其中以“仁政”思想为核心的孟子学说发展得最好。到两汉时期,儒学出现古今经文之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想开始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即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道两家思想,儒学出现南北学之分。到了宋明时期,儒学进入新儒学阶段,出现心学和理学。最后就是以汉学和宋学之争为特点的儒学总结阶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学产生很多流派,并逐渐形成其独特稳定的主体精神,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主义、天人合一思想、中庸原则等方面。熟知儒学发展脉络及主体精神的能力对文化传播是有影响的,因为拥有这种能力的译者才能更好地抓住儒经的核心概念,更准确地理解儒经,更忠实地传达出儒家思想。例如,“仁”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是儒学的核心,属于人道主义思想。“仁”有多种译法,理雅各更多地用了“virtue”或“perfect virtue”,但“virtue”与“德”才更对应,而“德”只不过是“仁”的一个范畴罢了。由此可见,理雅各并没有真正领会到“仁”这一思想。因此,他的译文在传播文化方面就显得逊色多了。辜鸿铭译成“moral sense”或“moral life”,点出了“仁”的人道主义实质,更好地体现了儒学思想,进而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文化传播。
2.1.2 拥有版本知识的能力
中国哲学典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传抄、翻刻、增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再加上后人不同角度的评注,尤其是从汉学和宋学两个角度的评注,典籍在语言、篇章结构甚至是在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为了实现文化传播,译者拥有一定的版本知识是必要的。
为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播,译者最好选择贴近于原文本的底本。《道德经》版本多样,有数据显示《道德经》的版本和注本有3000多种。《道德经》最初没有标点,所以即使是专业的中国译注者也很难完全正确地划分句子,更不用说英译译者了。例如,第1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有不同的版本: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弼)
(2)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帛书)
(3)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景龙、易轩)
(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司马光、王安石、范应元)
辜鸿铭、韦利和亚历山大三位译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译文:
The word Nothingness may be used to designate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 Earth.The word Existence(Being)may be used to designate the mother of all thing.(辜鸿铭)
It was from the namel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 sprang;the named is but the mother that rears the ten thousand creatures,each after its kind.(Waley)
For the God which can be defined or named is but the creator,the Great Mother of all those things of which our senses have cognizance.(Alexander)
从上下文看,如第2章的“有无相生”,第11章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40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以判断出“无”和“有”是老子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尽管“无名”在文中也多次出现,如第32章的“道常无名”,第37章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和第41章的“道隐无名”,但“有名”只在第32章中出现过一次,即“始制有名”,且意为“名气”,不符合老子的思想体系。由此可见,版本(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最接近于最初的底本。对比以上译文,辜正坤的译文以版本(4)为原文本,最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文化传播,而其他译文因为版本的选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传播。
2.2 多元文化视角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现象已是一种趋势,文化又有其民族性、继承性、流变性、兼容性等本质特点,再加上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因此,笔者认为译者要具有一种多元文化视角,具体包括跨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两个方面。
2.2.1 跨文化意识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跨越时空的双重限制。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译者了解并接受古、今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异同,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有了跨文化意识,译者就会在了解、尊重双方文化的条件下正确地理解原文本,成功地再现源语文化信息。例如,《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大部分译者把“凤鸟”译成了“phoenix”。“凤鸟”是种吉祥鸟,象征着运气、和平;而“phoenix”象征着不朽、重生。这样的译文表明译者还是缺乏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最终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2.2.2 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4]。文化自觉意识要求译者对中国文化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即:一方面,译者要明白并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克服文化自卑心理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敢于把中国文化自信地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另一方面,译者在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同时也不能形成自我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自觉意识影响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缺乏文化自觉意识的译者往往持有文化自卑心理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他们羞于翻译中国哲学典籍,羞于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一部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西方的哲学、文化、信仰、宗教等,扭曲破坏特有的中国优秀文化,因此他们不能真正地复制传播中国文化。以《道德经》英译为例,它经历了三个翻译时期。第一阶段,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译者持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羞于介绍中国的本土文化,所以,该阶段《道德经》的英译任务就主要落在了西方译者身上,并且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不尊重中国文化,而是运用了很多西方哲学、宗教、伦理等概念扭曲道家文化。不言而喻,该阶段译者的文化传播能力不会太强。第二阶段,西方文化瘫痪,许多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化,西方译者和一些中国译者开始注意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为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他们不再像以前的译者那样随意改变甚至删除原文意思,仅一定程度地传播了中国文化。到了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译者,包括中西译者或不同学科的学者也参与到了《道德经》的英译中,并且尽可能忠实地传播了道家文化。
2.3 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
翻译理论是整个翻译过程的指导原则,也是译本好坏的评判标准。翻译理论很复杂,到现在为止,翻译理论的分类还未达成统一意见。从目前来看,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两大派系。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又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了解这些翻译理论的学者不仅会考虑到语言因素,还会考虑到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等因素。这样,译者就会在微观和客观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出更好的作品,实现最大程度的文化传播。
3 结语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它的实施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多元文化世界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而译者是该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实施者。所以,本文就借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构建出一套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模式。该模式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熟知中国哲学典籍的能力,多元文化视角,熟知翻译理论的能力和翻译能力。译者的前三种宏观能力由其翻译能力体现出来,并且译者跨文化传播能力与译本的文化传播效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Sptizberg Brian H.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C]∥Samovar Larry A,Richard E Porter,Edwin R Mc-Daniel.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8th ed.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7:379.
[2] 徐波,黄沈渝.论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学刊,1998(1):60.
[3] 陈国明,赵晶晶.论全球传播能力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6(4):133.
[4]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On Translato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WANG Miao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China)
Based on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mode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odel of translator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including at least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translators’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of Chinese classics,translators’competence of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translators’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ranslators’translation competence from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It focuses on the first three macro-competences for the purposes of transmitting Chinese culture,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ranslator’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odel;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Tao Te Ching
H315.9
A
1009-3907(2012)09-1098-04
2012-06-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12)
王淼(1986-),女,河南泌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责任编辑:柳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