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创业扶贫:理念、困境和发展思路

2012-11-08叶先宝林加扬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公益理念理论

叶先宝,林加扬

(福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州 350108)

公益创业扶贫:理念、困境和发展思路

叶先宝,林加扬

(福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州 350108)

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生性扶贫范式、理念、思路已无法适应扶贫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扶贫思路、框架及重点亟需调整。公益创业扶贫理念的兴起有助于人们跳出传统扶贫思维禁锢的预设,引起人们对贫困群体内生性脱贫能力的重视。公益创业为公益创业扶贫提供理念、模式、经验、理论等支持,但公益创业扶贫话题是公益创业与扶贫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还有很多难点如理论体系构建、公利与私利界定、公益创业扶贫专业性、政府与企业主动性等制约着其发展。基于难点的分析,认为应构建战略性理论框架、公利与私利界定三维体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四位一体推进模式等。

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扶贫;发展思路

中国扶贫的成就举世瞩目,扶贫模式和制度框架的转型成为我国扶贫攻坚阶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的反贫困已进入攻坚阶段,贫困的发生状态与反贫困战略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大规模减贫的时代已经结束,反贫困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制度框架亟需调整[1]。扶贫成就背后,政府角色非常显著。但在现代扶贫语境下,政府扶贫某些方面的权威性地位遭受质疑,人们开始倾向于关注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并探讨什么样的优化路径有助于提升扶贫攻坚阶段的效率与效益。优化路径的选择与设计要求突破传统扶贫思维范式,转向激活贫困群体以创造力和生存力为主的内生脱贫能力。公益创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倡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兼顾的双重性价值理念,正好迎合了人们对外生性扶贫范式中内生性缺失的反思。虽然,公益创业扶贫视角的有效性仍有待更多实地研究与实证检验,但公益创业扶贫的视角却能触发人们跳出传统扶贫思维禁锢的预设,引发人们对贫困群体内生能力的重视。

1 公益创业扶贫的提出

贫困话题一直是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领域,学者以不同视角研究贫困相关维度,以不同形式的理论成果展现贫困及扶贫成效。贫困是一种复杂和多维度的现象,可以在不同层面及时间阶段加以分析研究,以不同理论成果加以观察。随着扶贫主体的分散化、扶贫力量的多元化、扶贫途径的多样化及扶贫客体的复杂化,政府扶贫主体的理论基石已颇受质疑。同时,以扶贫进展和成就的时间维度看,以现代化和发展为主的扶贫思路并不能真正消除贫困。这种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群体理想生活的理性认知,而是强势话语权下所谓发达群体对落后群体生活现状认知的思维建构,这种建构倾向于物质维度,而非文化、卫生、健康等维度。以往的扶贫思路和成就虽以外生性能力为主导,但对新型扶贫思路的重构仍有借鉴之处。扶贫思路重构应兼顾内生和外生能力的培养,重视贫困群体需求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赋予贫困群体扶贫思路建构的话语权。

政府虽努力以文化、制度等维度的差异性理念对扶贫思路做出调整,但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话语权并未根本改变,现实生活中扶贫主体与客体间的干预性、对立性乃至抵抗性事件仍时有发生。当今,扶贫面对的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静态的、单一的贫困群体,而是复杂的、动态的、多元的贫困群体。扶贫过程中的风险维度已成为扶贫话题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扶贫思路和制度的设计必须更加严谨与周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等问题的演化,迫使扶贫思路突破已有的思维框架,寻求适应贫困群体新特征的内在要求。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扶贫思路与模式,将无法适应社会机构、社会形态、社会秩序、贫困群体等的新特性,扶贫的整体局面也将陷入主客体矛盾加剧的两难局面。

整体而言,传统扶贫思维范式并不能设计一种有效脱贫的内在机制,扶贫攻坚阶段亟须理论视角的新颖性创新。视角创新是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理论维度,视角创新孕育着实践前进的新机遇,已成为任何领域引领实践取得成功的新制高点。公益创业是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活动,已有一段历史并趋向于全球性存在。各学者虽对公益创业的内涵、边界等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但其价值都被认为是不容忽视的。公益创业涉及公众的参与性、资本的非营利性、价值的公益性等新特性,其扶贫理念代表了一种区别于政府和市场扶贫机制的新范式。公益创业研究如何以创新性手段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其价值维度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公益创业最显著的特征是社会价值维度的倡导,经济价值维度被视为确保财政可行性的必要条件。鉴于公益创业扶贫视角的新颖性与价值性,采用领域结合的理念,将公益创业理念引入扶贫实践,试图为扶贫提供新窗口。虽然公益创业扶贫视角的新颖性致使其模式还需向成熟性演化,但正视公益创业扶贫理念及价值,将为扶贫思维、角色、战略、制度等准确的定位提供新视角。

2 公益创业扶贫的理念

2.1 公益创业扶贫的内涵

“Social Entrepreneurship”源于西方,被译成“社会创业”、“社会创新”、“公益创新”、“公益创业”等。国内有些学者对其有效性、适时性、适合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也有些以经验性分析尝试地提出了新概念与研究框架。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建构理念,其界定视角多种多样。界定视角主要有(见表1):一是以非营利性为出发点,如 Pomerantz、Paul、胡馨等;二是以商业跨部门合作为出发点,如Seelos&Mair、Zahra等;三是以创新性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如 Dees、Mair&Marti、陈劲和王皓白。界定视角的差异性,反映了公益创业内涵的动态性、复杂性及广泛性。

表1 公益创业的界定

公益创业的本质在于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缺位的局限性。可见,公益创业与扶贫在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方面具有相似的维度和作用。因此,公益创业扶贫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公益创业的价值理念和运行模式培养并提升贫困群体内生与外生相结合的脱贫能力。

2.2 公益创业扶贫的模式

公益创业的理念为公益创业扶贫实践进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公益创业扶贫模式的选择与设计提供合理性支持。从公益创业扶贫的视角、思路及内涵看,公益创业扶贫的模式主要依赖公益创业已有的模式。公益创业已有的运行模式可以为公益创业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完善提供依据和支撑。每个贫困群体的背后均隐藏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公益创业扶贫者应采用独特的运行模式创造性地帮助贫困群体真正以内生和外生能力脱贫致富。公益创业的模式多种多样(见表2),创业模式的选择对公益创业扶贫实践具有重要影响。Guclu、Dees&Anderosn构建了一个基于机会识别、创造和开发的公益创业二阶段模型。Sharir&Lerner构建了一个公益创业过程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认为公益创业一般要经历机会识别、发现、探索与开发等阶段,公益创业者、组织、环境及流程等因素都会影响创业过程。焦豪和邬爱其提出了一个包括社会创业过程的影响因素、过程阶段、过程监控的整合模型。汪忠等人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并将公益创业分为:①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②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③志愿公益活动;④产学研混合型。

表2 公益创业的模式

2.3 公益创业扶贫的内在一致性

公益创业倡导的双重性价值理念日益成为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核心地带。公益创业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化解社会风险的过程中更具灵活性,特别是作为弥补政府和市场缺位的角色,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平衡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将公益创业的价值理念引入扶贫实践,尽管还需一段时间加以探索与完善,但也为扶贫领域触发了一次传统与前沿扶贫思维理念的碰撞。思维理念的碰撞有利于扶贫观念的更新;有利于扶贫主客体话语权的对等发展;有利于扶贫思路、制度、策略等设计的完善;有利于扶贫制度运行成本的降低。

公益创业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新兴扶贫力量,在贫困领域中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需求的满足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公益创业在维护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社会公平及社会正义等前沿性理念方面,对贫困群体内生能力、道德意识等的培育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公益创业扶贫角色定位向深度和广度的演化。因此,公益创业扶贫理念的兴起,可以视为是对政府主导下扶贫实践困境的反思及对公益创业扶贫价值的肯定。

3 公益创业扶贫的困境

3.1 公益创业理论体系构建问题

尽管前人对公益创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公益创业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公益创业实践,公益创业理论成果还十分零散,理论框架并未形成。公益创业的内涵、模式等理论成果多数源于西方文化背景,虽已有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定性方法提出中国背景下公益创业的概念及模型,但由于实证成果的匮乏,我国公益创业发展时机的成熟性和有效性不断遭受质疑。这些质疑背后隐藏着对公益创业研究停留在经验描述和效益分析层面的抱怨。对公益创业产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公益创业实践仍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邬爱其和焦豪认为,社会创业作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社会创业理论在核心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兴起和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还严重滞后于社会创业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我们缺乏对我国社会创业实践具有良好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目前以慈善事业和非营利机构为主体的社会创业在运营和管理知识的积累方面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14]。梁海霞等认为我国目前社会创业组织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15]90。Short,Moss&Lumpkin 认为,公益创业的研究仍处在萌芽阶段,概念性文章多于实证性文章,经验性文章缺乏正规的假设和严格的方法[16]。在公益创业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对公益创业内涵的把握、创业模式的结构改变,还是对公益创业理论框架的重塑以及公益创业队伍培养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设计研究均存在着缺陷和误区。

3.2 公益创业扶贫中公利与私利界定问题

不管是个体得以生存或是项目得以运转,均必须在盈利的条件下得以维系。由此对组织和个体而言,私利是公利的基础,公利是私利的保障。公益创业扶贫实践中公利和私利问题的区分涉及公益创业扶贫资金的流动问题,而公益创业扶贫资金流动监管机制并未形成。资金流动透明机制无论是外界压力还是组织主动的结果,资金透明性管理仅是组织资金流动的一个测量指标,这些数据只不过是组织整体资金流动中的一部分。无法准确地衡量公益创业扶贫项目中的利益关系,数据的有效性、统计方法的严谨性等在说服力和公信力方面均无法回避外界的质疑。王漫天和任荣明认为,公益创业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公益创业在中国成功推广的一个关键是不要刻意追问动机,应看重过程和结果。每个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程度,在社会目标和经济回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17]。然而,公益创业倡导的理念区别于一般性营利组织,在涉及盈利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界定公益创业扶贫项目中公利与私利的边界问题,直接关系到公益创业者的积极性、舆论氛围的好坏、公众和企业的支持和参与等。因此,公益创业扶贫中公利与私利界限的划分,是公益创业扶贫能否取得成功不容忽视的问题。

3.3 公益创业扶贫专业性匮乏问题

公益创业教育与实践已成为公益创业理念传播的重要载体,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形成是公益创业扶贫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资金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资金+创业基地模式。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是创业教育在载体、内容及对象等细化与延伸的产物。我国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并未成型,相关教材匮乏,课程设置单一。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的缺失使得我国公益创业组织的运作方式、管理体制、创业队伍、服务内容等专业性匮乏。《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44.8%公益组织的专职人员在3人以下,其中10%没有专职人员,而专职人员超过10人的不到20%。据民政部统计,到2010年底社会公益组织有44万多个,在476万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42万人,而接受过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专业训练的估计不到千分之一。美国公益创业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并成为政府和市场以外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关键在于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的完善。据统计,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创业课程,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我国公益创业教育远不能满足公益创业扶贫实践对创业知识、素质、技能及人才等的需求。

3.4 公益创业扶贫中政府与企业主动性问题

由于公益创业价值的双重性和扶贫理念的新颖性,公益创业扶贫实践更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美国共有200多万个公益慈善机构,而我国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仅44万多个,二者数据差距的背后在于政府与企业对待公益创业支持与参与程度的差异。我国政府的主导性地位在公益创业发展中尚未凸现其重要性。梁海霞等认为,中国目前社会创业组织实践缺乏政府及各项政策的有力支撑,极易偏离全球社会创业的主流方向[15]92。企业在公益创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参与,对公益创业初期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80%的非营利性组织在运营最初的5年内都会失败,而缺乏“可靠和可预测的收入”最有可能导致失败[18]49。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于处薄弱阶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1)》显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水平尚属起步阶段,无论是国企、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得分都少得“可怜”,平均得分仅为19.7分[19]。可见,企业在公益创业中主体性地位凸显不足,很多企业对公益创业的支持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够。

4 公益创业扶贫的发展思路

4.1 构建以战略创业相关理论为核心的公益创业扶贫理论框架

虽然公益创业实践有较长的历史,但公益创业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理论成果零散。以现有文献成果看,针对公益创业的多数研究仅停留在概念性和经验性层面,很多经验性文章缺乏正规的假设和严谨的方法。同时,反贫困研究大多也停留在以定性为主研究扶贫价值和政策效应方面。而公益创业扶贫理论体系则要求基于二者相结合理念和成果基础上建立并将其完善成系统性理论框架。可见,目前公益创业扶贫的理论基石总体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深度。可能正如人们的质疑一样,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基础不如西方国家来得成熟,但公益创业扶贫的价值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公益创业零散理论成果的反思,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而是要唤醒人们正视公益创业理论框架系统性建构的重要性。公益创业扶贫话题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新兴领域,理论框架的建构有助于消除现代语境下公益创业事业发展的认知误区。公益创业扶贫领域实质是多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在构建公益创业及公益创业扶贫理论框架时不应将思维禁锢于狭隘的理论视角,狭隘性理论视角将会限制公益创业及公益创业扶贫的研究进展。把理论框架构建视角建立在创业理论、贫困理论、反贫困理论、创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及战略性理论基础上,将为公益创业扶贫理论框架的建构提供成熟的理论支撑。

4.2 构建公益创业扶贫中公利与私利边界界定的三维体系

公益创业中公利与私利边界的模糊性已成为制约公益创业事业发展的核心困境之一。公益创业中公利与私利边界的混淆,致使有些公众、学者及政府对公益创业者从事公益的目的和公益创业的社会价值性产生质疑,甚至在认知理念上产生误解、反感乃至行为抵抗,这极大削弱了公益创业抵抗经济动荡性、政策更替性及舆论风险性等的生存能力。王漫天和任荣明认为,我国公益创业成功的一个关键是不要刻意追问企业参与的动机,应看重过程和结果,准确衡量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虽然这样有利于推动并激发企业参与公益创业的积极性,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益创业发展中公利和私利界线的分割困境。公益创业中公利与私利边界的界定问题也是公益创业扶贫理论和实践发展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就公益创业中公益性涉及盈利而言,公益创业扶贫中公利与私利边界问题的解决也是刻不容缓的。构建公益创业扶贫中公利与私利界定标准,应以公益创业倡导的价值理念为核心,将公益创业扶贫中公利与私利界定归为三维度即原则、机制和公共精神。其中,原则维度是指公益创业扶贫中扶贫主体权责对等和扶贫客体需求导向的原则;机制维度是指以合法性、正当性、公益性为主的发展型监管机制,以问责、绩效、能力为主的综合型考核机制,以回应力、公信力、影响力为主的价值型反馈机制;公共精神维度是指以社会责任感、公共利益、道德修养为主的公共精神建构。

4.3 构建以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及基地实习三位一体的公益创业扶贫教育模式

我国公益创业无论是产出内容、形式、效果还是社会影响力均不如美国来得好,造成这种差距的很大原因在于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完善与否。美国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组织制度及政府、企业、公众的认知等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体系均已较为完善,而我国则处于创业教育理念转型的尝试性探索阶段。公益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为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我国公益创业运作方式,管理体制,创业队伍,服务内容,舆论氛围,政府、企业及公众的认知等暴露的缺陷,归根到底是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未完善的结果。任何一个创造性想法的起点都在于机会的发现,而机会的创造与开发需要灵感、洞察力、想象力、逻辑分析、理论沉淀及客观研究。再者,我国很多公益创业组织发展偏离原本初衷的根源在于公益创业事业发展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及公益创业者理论修养的缺失。倡导理论学习有助于公益创业组织的专业化,也有利于公益创业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倡导理论知识维度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创业技能和基地实习两个维度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提升公益创业扶贫范式的公益性、价值性及影响力,应构建以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及基地实习三位一体的公益创业扶贫教育模式。

4.4 构建以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及公众四位一体的公益创业扶贫推进模式

公益创业扶贫作为新兴的事物,其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及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公益创业扶贫推进模式的构建,对于公益创业扶贫实践及进展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推进模式主要包括:第一,任何企业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公益创业扶贫组织初期涉及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公益性,离不开政府政策、法规、监管等的保驾护航,特别是草根或民间公益创业扶贫组织。第二,企业在公益创业扶贫中发挥主体作用。我国公益创业之所以举步维艰很大程度在于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未被挖掘出来,企业内部公益创业自主性不高。只有少数企业参与公益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比较突出,如Google、零点、联想。企业能为公益创业扶贫实践提供运营理念、资金、技术、资源等支持。第三,非营利组织在公益创业扶贫中具有辅助作用。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力量,有助于公益创业扶贫理念的传播、落实及改善舆论氛围。第四,公众在公益创业扶贫中起支撑作用。公众对公益创业扶贫的认知和信任影响公益创业扶贫实践能否得以持续,公众的支持与参与对公益创业扶贫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Giving USA 2005年调查资料显示,美国非营利性组织收到捐赠的来源有个人(76.5%)、基金会(11.5%)、遗产捐赠(6.7%)及公司(5.3%)[18]108。因此,设计公益创业扶贫推进模式时,应将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及公众四位纳入其中。

[1] 王曙光.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J].农村经济,2011(3):3-8.

[2] Ana Marl'a Peredo,Murdith McLean.Social entrepreneurship: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6(41):56–65.

[3] Paul C.Light.Reshap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2006,4(3):47 -51.

[4] 胡 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23-27.

[5] Christan Seelos,Johanna Mair.Social entrepreneurship:Creating new business models to serve the poor[J].Business Horizons,2005(48):241-246.

[6] Shaker A.Zahra,Hans N.Rawhouser,Nachiket Bhawe,Donald O.Neubaum,James C.Hayton.Globalization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J].Strategic Entreneurship Journal,2008(2):117-131.

[7] 王坤,吕惠雯,姜丽霞,付静静.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多维比较及启示[J].理论前沿,2009(11):7-8.

[8] Johanna Mair,Lgnasi Marti.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A Source of Explanation,Prediction,and Delight[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6,41(1):36 -44.

[9] 陈劲,王皓白.社会创业与社会创业者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8):10 -15.

[10] Syse Guclu,J.Gregory Dees,Beth Battle Anderson.The Proces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Creating Opportunities Worthy of Serious Pursuit[J].The Fuqua School of Busines,2002(11):1 -15.

[11] Sharir.M,Lerner.M.Gauging the success of social ventures initiated by individual socia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6(41):6 -20.

[12] 焦豪,邬爱其.国外经典社会创业过程模型评价与创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3):29-33.

[13] 汪忠,黄圆,肖敏.公益创业实践促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5):157-160.

[14] 邬爱其,焦豪.国外社会创业研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1):17-22.

[15] 梁海霞,张锦,严中华.社会创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及其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

[16] Jeremy C.Short,Todd W.Moss,G.T.Lumpkin.Research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09(3):161 -194.

[17] 王漫天,任荣明.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2):213-217.

[18] 布鲁克斯.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M].李华晶,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9] 社科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平均得19.7分[EB/OL].[2011 - 11 - 08].http://news.baidu.com/n?cmd=2&class=top&page=http://news.xhby.net/system/2011/11/08/012031356.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Concept,Dilemma and Development Ideas

YE Xian-bao,LIN Jia-y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Government-oriented exogenous poverty alleviation paradigm,concept and ideas are unable to adapt t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t the new stage,and it is urgent to adjus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ideas,frameworks and focus.The ris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 concept helps people to jump out of the presupposition of tradi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inking imprison and brings peop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endogenous capacity of shaking off poverty among poor group.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rovides supports of concept,pattern,experience,theory and so 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But the issu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emerging area of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nd poverty alleviation,it still has some difficultie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such as the theory system construction,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private interests,the specialt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initiative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strategic theory frame,three-dimensional system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private interests definition,trinity education mode and quaternity advancing mod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development idea

C913

A

1009-3907(2012)09-1058-06

2012-06-08

叶先宝(1968-),男,福建周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组织行为与公共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沈 玲

猜你喜欢

公益理念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公益
公益
公益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