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旗萨满神辞内容探析
2012-08-15李忠芝
李忠芝
(长春大学 萨满文化研究中心,长春 130022)
萨满神辞,是萨满在祭祀过程中吟唱的内容,也可称为萨满神歌。一般而言,它的内容与祭祀形式和对象有关。如有学者认为,萨满神辞是“通过虔敬的、谦卑的、畏神的、崇拜的各种祈求言辞来表现对神的依赖与敬畏”,“它同献祭仪式一样,本质上都是人对神现实与心理需求的行为表现。”[1]萨满神辞在文字排列方面也颇有讲究,它实际上是在传统的祭神语言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的、完备的叙述模式。
按祭祀活动的不同,萨满神辞可分出类别[2]。汉军旗香“与民香、萨满跳神的不同在于它是祭祀与民间说唱故事、傩仪小戏相结合,而三者又自然谐和地统一在一整套烧香仪式中”,“是唯一具有戏剧成分的祭祀活动”[3]。可见,汉军旗萨满祭祀有其独特之处,其萨满神歌文学色彩不浓,娱乐性、表演性强,更加容易吸引观众。笔者从汉军旗张氏、常氏两家神本子出发,认为汉军旗神辞可以分为请神前的准备活动类神辞,请、送神辞(包括安神辞)以及其他类别的神辞。当然,这些分类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介绍神辞内容,其实每类神辞都反映出祭神者对神灵的崇拜和祈求,都将祭祀活动中人们的愿望展现无遗,此外,很多唱段讲述的是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但各类神辞在侧重点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具体介绍如下。
1 祭祀准备类
这是指在祭祀开始或进行过程中,萨满及其助手以及烧香施主,为使祭祀顺利进行而做各项准备工作及开场工作时所唱的神辞。
首先,在祭祀开始之时,萨满要交代祭祀人物、祭祀地点、祭祀原因、对象、目的等内容。
吉林省永吉县土城子满族朝鲜族自治乡聂司马屯汉军旗香《坛续与神本》(以下简称《常氏神谕》)中开篇就是“铺坛”神辞。“香招常门领神弟子一坛会友,来到施主家神堂……年里挑来月上挑,挑到某年某月某日来把香烧。挑到某年某月某日,日落西山良辰吉日,接动一堂新神新马新官来坐旧府衙门……施主家上街画新神、画灵神,下马香烟受,敬祖宗上冥堂亡人喜欢。三代宗亲老少亡人,上了冥堂有了位场心欢喜,又给后辈贤孙带去灾星……施主家上街请下整股黄香神堂烧,烧香迎接外来的神,外来灵神下马香烟受,保佑施主家年年太平月月安宁。”这一段神辞交代了主持祭祀的人物——“常门领神弟子一坛会友”;祭祀地点——施主家神堂;祭祀开始时间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傍晚时分;祭祀对象乃外来神灵、新神、老少亡人等;供品之一乃黄香;目的在于为“后辈贤孙带去灾星”,保佑一家“年年太平月月安宁”。短短一段神辞将祭祀开场各要素交代的清楚明白。
相类似的,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弓通村张荣武《家藏神谕》(以下简称《张氏神谕》)中也有类似神歌,交代主持祭祀的人物,祭祀地点、时间、对象、主要供品和目的。
其次,在祭祀过程中进行新的祭祀项目前也有一些准备请神的神辞。如《张氏神谕》中“头炉香起神”、“二炉香起神”神歌,亦交代了祭祀人物、目的等内容,为下面请神做铺垫。《常氏神谕》中“起焚香神”、“二路香起神”等也都属于这类神辞。“起焚香神”中有准备纸香以及猪头、馒头、供菜、茶酒等供品,后文还有两个木匠上山找木香、制木香的内容,说张木匠和李木匠“初一商量初二走,初三初四找木香。东山找到西山去,南山又找北山存。找到中央黄龙山,黄龙山上长木香……”等等。这些神辞所唱的都是在准备祭祀、请神时的事情。“二路香起神”主要是请神,但其中也夹杂有一些请神前的准备活动,如施主家准备茶酒招待领神弟子,准备纸香、供品等请神、安神用品。与《张氏神谕》“二炉香起神”神辞所起功用相似,内容也有相似之处。
2 请神、送神类神辞
请神、送神是萨满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景,相应的,这类神辞是汉军神辞中的主要部分,包括请神辞、接神辞、安神辞、赏神辞、送神辞等。请神辞、送神辞意义明确,即请神、送神时萨满及其助手吟唱的神辞。安神辞是指请神灵安坐、供奉神灵时吟唱的神辞,所谓的赏神辞也可说是在祭祀过程中萨满及其助手在安排、接待、供养神灵时吟唱的神辞。这类神辞不仅数目繁多,而且还有区别。首先,从祭祀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请、送上方各神灵,一类是请、送亡人;其次,从请神的范围上也可分为两类,一是普遍的请神辞即所请、放的神灵保罗万象,几乎是面面俱到,各个神灵都要念到,一类是请、放专门的神灵。下面从第二种分类角度谈谈这类神辞。
2.1 普遍的请、送神辞
这类神辞充分表现出参与祭祀人员包括萨满及其助手以及烧香施主家人对神灵的敬重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类的请神辞、接神辞和安神辞等在《张氏神谕》中主要有“天神烧纸头”、“接亡人”、“安坐起神”、“晌午起神”、“二炉香头”“安灶神”、“接九郎”、“天神”等神辞。
其中“天神烧纸头”主要是接神,所接神灵有关爷、二郎、财神、开山、丫虎、先锋、虎神、太位、酆都、鹰神、灶神、五道、唐王等。遣词用句上多重复,所用句型为“忙接天神天井坐,接到天井受香火。接了一位又一位,位位下马进家门。进家门来进房门,保佑烧香一家人。进家门来香烟受,年年月月多保佑。”从神辞中可以看出,人们毕恭毕敬地将诸位天神接到烧香施主家天井之内安坐、受香火,为的是得到护佑。这种套话表现了普通民众对神灵们的敬重和人们敬神的目的性。“晌午起神”神辞是汉军旗萨满祭祀放晌午神时吟唱的神辞,其中“三番二次惊动灵神”一句即可看出这不是祭祀活动刚开始时的起神、请神,将祭祀活动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显示出来。这类神辞还有“二炉香头”等。
“接九郎”和“接亡人”两部分神辞可以说是汉军旗烧香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接九郎”或称念九郎,是萨满及其助手搬请九郎[4],通过九郎去请烧香施主家各代祖宗、亡人。这首神辞中,交代了萨满拜请九郎的过程,很是详尽;对九郎领命出发前的准备也做了详细的描述,如将九郎从槽头拉马、搬鞍、给马套嚼子、备马鞍、扎肚带以及九郎所带的鞭子等物品都交代清楚;其后又描述了九郎怎样到达烧香施主家祖坟、怎样观察坟茔、怎样开坟请动亡人以及亡人怎样梳洗打扮。有情节有细节,这种神辞更像是叙事诗歌。
“安坐起神”神辞简短清晰,先是将请下的神灵排下座位,继而烧纸、奠酒,求取众位神灵护佑。在“二炉香头”神辞的最后部分以及其后的“安灶神”神辞中也有安神内容。上文提及,在陈汉军旗祭祀活动中,参与祭祀人员对神灵是非常敬重的,请神之后紧接着给众位神灵安坐,伺候香纸、茶酒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常氏神谕》中这类请神、安神神辞亦很多,如“铺坛”、“中坛起神”、“起焚香神”、“二路香起神”等。
如前所述,“铺坛”神辞前半部分主要为请神做准备,后半部分则是请神、请亡灵。所请神灵繁多,追求都得念到,例如风调雨顺、南海佛、五方五帝、猪神太尉、开路先锋等等。在前文中也已谈过“起焚香神”神辞的祭祀准备部分,但是这首神辞后半部分则重在请神。它的请神方式和之前的起神稍有不同,原因在于它的“香”。神辞中唱到:“一路香来二路香,三路黄香到上方。一路春香往东升,请下东方太阳神。二路青香往南升,请下南方火帝君……”,每一路所用的“香”各不相同,方位亦不同,所请的神灵相应的也各有区别,可以说它的请神重在这些“香”。
“中坛起神”乃安神神辞,如前所述,安神之后往往是祈请神灵护佑。如前所述,安神神辞与请神神辞都是相对应的,故《常氏神谕》中尚有很多“安神”神辞。此外,《常氏神谕》中有“赏神”、“赏坛神”神辞。“赏神”歌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张氏神谕》中感宗敬祖、述说父母恩情的“十重恩”神辞相似的内容,二是在念完感恩歌部分后迎接各路各方神灵和老少亡人,当然,接来灵神和亡人后紧接着的是安神部分。
再来谈谈送神神辞。
属于这类的送神辞亦很多,毕竟,请神、安神祈求、送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相对应的。《张氏神谕》中主要有“天曹”、“晌午拦门”、“观家神拦门”、“送亡魂”等神辞。
“天曹”神辞开始是在安神,后半部分则是送神。“晌午拦门”、“观家神拦门”则是很有特点的、典型的送神神辞。首先是萨满招请烧香施主预备下黄香站在门旁,其次敬神者要随着萨满的叨念敬送神灵。如“三柱黄香正南送,打付施主家太位将军离门中”,但神灵并非直接被送走,萨满还要继续吟唱神辞,诉说神灵来到施主家的欢乐感觉,祈求神灵护佑全家。“送亡魂”神辞和送神灵神辞稍有不同,这儿参加送的人物明显要多。“灯笼火把照满街,老亲少友跪满街。老亲少友全跪下,老少亡人要起身。”因亡魂乃是施主家已亡祖宗先人,送亡魂时需要施主家老亲少友全都参与其中。
《常氏神谕》中有好几首类似的“送神”神辞以及“脱神帽头”神辞。送神神辞多简单明了,一般是开门、焚香来放神,浆水饭瓢将神灵、亡人送出家门,随后的内容则是拜敬神灵,祈求护佑。
2.2 请、放专门神灵
这类神辞专门针对个别有特点的神灵或者说是汉军旗所祭祀的主要神灵进行吟唱。
《张氏神谕》中主要有“打五路”相关神辞,以及祭请唐王、太位、关爷、二郎、财神、开山、牙(丫)虎、先锋、虎神、鸡叫(吉角)、酆都、鹰神、眼光等神灵的相关神辞。
“打五路”系列神辞是一个整体,从请神——钢刀(或刀山)王子、开山等为主的众神灵和施主家亡人,到请刀、送刀,再到打五路耍刀和放神,整个过程都伴有萨满吟唱神辞,描述和祈请神灵护佑。同时,据张氏家族萨满张忠华介绍,在打五路时,掌坛人要念“封刀咒”——帮助祭祀人员顺利完成打五路这一祭祀活动,这是历代掌坛人秘密相传的秘诀,一般不允许外传,神本子上也不能记载。说是打五路,实际上只是打了南方、东方、西方、北方四个方向,而“剩下中央没得打,留给施主养活牛马。养活牛赛爬山虎,养活马赛水上龙。牛成对来马成双,架上金鸡赛凤凰。”从这几句神辞可以看出,这个祭祀活动也不离汉军旗萨满祭祀祈求神灵护佑的目的。
“唐王”神辞主要讲述的是唐王征东的传说故事,情节完整。这是汉军旗萨满祭祀的重戏。
太位也作太尉,是上方的一位野猪神。这场祭祀活动很能体现出萨满的能力。其主要讲述了太位下凡后在神堂“玩耍”情形。这期间萨满要上簪子,也即将两根银簪子从左、右脸颊(近嘴角处)分别扎进去,以模仿野猪獠牙,很是神奇。
此外,对关爷、二郎、财神、开山等前述诸神灵的祭祀神辞,描述较为相似。一般是介绍神灵的家乡住处,形貌如何,主要事迹或者保佑功能等内容,而且对神灵的描述较为细致。如说“关爷生来面如枣,五缕长髯颔下飘。五缕长髯风摆起,老爷搬鞍上能行。关爷好骑赤土(兔)胭脂马,周仓斜抗燕(偃)月刀。”对先锋则如此形容:“骑白马来架龙鹰,腰里别只剑刁翎”。这种对神灵的细节描述很多。这里主要是请神时的唱词,送神时唱词基本一致,但在二郎神那儿则加了二郎劈山救母的传说故事。
《常氏神谕》中也有与《张氏神谕》相似的打五路系列神辞,以及请、放专门神灵的神辞。请、放专门神灵的神辞,《常氏神谕》与《张氏神谕》有所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二郎神”、“雷神”、“马褥”、“太尉”等神辞。
两首“二郎神”神辞差异在于二郎劈山救母的情节,《常氏神谕》中缺少这些内容。“雷神”神辞描述了雷神的职责和神力,单打下方不良人,护佑生灵。所不同的是,《张氏神谕》中没有专门的雷神神辞。《常氏神谕》“太尉”神辞只是一首简单的介绍猪神太尉的神辞。而《张氏神谕》中则有请、放猪神太位的具体描写。
3 其他神辞
这里主要包括一些不好划分类别的神辞。如《张氏神谕》中的“破岁”、“领案子”、“送剑”、“十重恩”、“嘱咐主人”、“要包袱”、“送亡魂挂头(撂卦)”等神辞。
“破岁”、“领案子”以及“送剑”是在祭祀过程中的排神案、背神案等活动时吟唱的神辞,内容丰富而详细,而且暗含了一些祭祀礼仪。
“十重恩”神辞,主要内容是在讲述父母之恩,希望能使人懂得感恩,懂得感宗敬祖等。神辞和曲调都非常动人,也是最吸引“观众”的部分之一,常常使祭祀人家及观者都跟着涕泣流泪。
“嘱咐主人”、“要包袱”、“送亡魂挂头(撂卦,亦作了卦)”这类神辞都是在即将收坛时吟唱的一些神辞。“嘱咐主人”是萨满及其助手向烧香施主交代一些祭祀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诸如“三天别扫堂前地,三路金钱摆得齐。三天别打鸡和狗,三日红火不出门。一个月生孝别让进门”等等。“要包袱”开篇是关于收坛送神时的一些问询神辞,紧接着开始送神和送亡魂。“送亡魂挂头(撂卦)”神辞里有撂卦内容,这也是陈汉军旗祭祀活动中唯一一次带有占卜活动的,主要占卜目的在于求官、求财、祈求人丁兴旺等。占卜之后要送亡人离开。
《常氏神谕》中也有“领案子”神辞,但只区区56字,比《张氏神谕》中的“领案子”神辞则简省得多,但紧随其后的“了卦”神辞中则有一部分内容与《张氏神谕》中“领案子”神辞相似,而且在“领案子”神辞与之前神辞之间,有附注字样的“了卦”两字,应该是在领案子之前可机动加入了卦内容,故《常氏神谕》中二者内容应视为一体。《常氏神谕》中“送剑”神辞内容格式与《张氏神谕》中相似,但在具体的语言描述上不尽相同。
此外,尚有关于抬神一类的神辞。《常氏神谕》中有“抬神神辞”,讲的是对于多病体弱的童子,因病许愿,许到神堂跳哆嗦,从而由老祖师父下马扶持小童,替其赶去灾星、免除灾难,重新生活。而小香童则从师学艺,感念师恩。“马褥”神辞描述的是小“萨满”从师学艺,感念师恩,孝敬老师,从而深受喜爱,学会了很多技艺,艺满下山。类似的抬神学艺神辞在《张氏神谕》中则出现有一首“桃马嵩”,内容与“马褥”几乎一致。而与“抬神”相似的神辞,还有一些散见在其他神辞中。
有学者认为,汉军旗香“虽然在形式上仍是求神祈祖的一种祭典,但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5]虽然娱乐性强,神歌对民众的影响却还是很鲜明的。汉军旗萨满祭祀神辞,内容丰富,反映了其祭祀活动的概貌,蕴含着汉军旗人的信仰观念和生活理念,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以发挥其积极效应。
[1]孟慧英.神辞与萨满教仪式[J].满族研究,1995(2):51-58.
[2]陈永春,阿如那.科尔沁萨满神歌的艺术特征[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2):41-46.
[3]任光伟,孙英.东北汉军旗香的考察与研究[M].台北: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43.
[4]刘红彬.陈汉军张氏萨满探析[J].满族研究,2009(1):80-82.
[5]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