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莱辛后期小说创作中的边缘人物形象
2012-08-15韩婧
韩婧
(安徽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00)
解读莱辛后期小说创作中的边缘人物形象
韩婧
(安徽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243000)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重量级的女性作家之一,在她后期的一系列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边缘人物形象。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地将研究视角置于莱辛的早中期作品上,对莱辛后期作品的关注不多。事实上,她后期作品虽没有前期那么具有影响力,但仍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习借鉴的价值。在此以莱辛后期的小说作品《又来了,爱情》(love,Again,1996)、《第五个孩子》(TheFifthChild,1988)和《浮世畸零人》(Ben,intheworld,2000)中的边缘人为切入点研究读本,力求分析解读莱辛后期小说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
多丽丝·莱辛;后期小说;边缘人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是当代英国文坛重量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体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游记、演讲、自传、评论和戏剧等多个领域。视野开阔,“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冷战、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青年暴力”等主题她都有所尝试。她观点犀利,见解独到,风格多变且写作技巧大胆创新。从1950年的第一部作品《野草在歌唱》受到广泛关注至今,她一直笔耕不辍,先后有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和诗集等近百部作品问世。令人惊叹和佩服她的文学功力之深,文学造诣之高,作品之高产。2007年,已是88岁高龄的莱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成为了第11位女性获奖者。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更为可贵的是80年代后,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她的创作激情和写作热情并没有丝毫的减退,这期间,莱辛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边缘人。莱辛的创作跨越了一个世纪,经历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多个阶段。而她的后期小说创作是对现实主义风格的回归,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目前,国内学者更多地将研究视角置于莱辛的早中期作品上,对莱辛后期作品的关注不多。这个阶段的创作是多丽丝·莱辛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她后期作品虽没有前期那么具有影响力,但仍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习借鉴的价值。本文以莱辛后期的小说作品《又来了,爱情》(love,Again,1996)、《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1988)和《浮世畸零人》(Ben,in the world,2000)中的边缘人为切入点研究读本,力求分析解读莱辛后期小说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
莱辛在后期的小说作品中展示了各种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人物形象的生存境况,包含女人、老人、弱者、有色人种等等。他们或机械地活着等候命运的安排,或离经叛道与社会文明渐行渐远,或在纠结与彷徨之间与命运进行着抗争却无疾而终。《又来了,爱情》是莱辛后期创作中体现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部佳作。以老年女性萨拉的痛苦感情经历为主线,莱辛揭示了老年女性边缘人群在西方社会现实生活中尴尬的生存窘境和孤独的情感世界,并且为她们重新寻找自我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生存权利发出了深切的呼唤和同情。在当今社会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的阶段,老年人的生存状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作品所传达的关爱老人精神世界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个孩子》是莱辛1988年的作品,小说一问世就激起了评论界的强烈反响,被誉为充满哲理意味的“恐怖的好小说”。讲述了一个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因为第五个孩子本的出世而支离破碎的悲剧故事。因为相貌和行为异于常人,本从一出生就几乎被所有人抛弃,生母海蕊也一次次的在无奈中不得不把本送走,本不为社会所接受,成为了被主流社会隔离的边缘人。《浮世畸零人》是它的续集,讲述成年后的本在社会上遭遇的种种令人痛心的不公待遇及其最终只能自杀来获得解脱的悲惨结局。本成年后遇到的一帮青年人也是被社会主流人群抛弃的边缘人群代表。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两类边缘人群:陷入爱情泥沼与生活困境中的女性边缘者和游离于社会文明之外的问题青年。
一、陷入爱情泥沼与生活困境中的女性边缘者
《又来了,爱情》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朱莉和萨拉的痛苦的感情经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这两条线索在整部小说中相互渗透。朱莉的故事作为历史背景是对现实社会中萨拉经历的烘托.并成为了现实社会中萨拉遭遇的历史根源。而作者着力描写的老年女性——萨拉的痛苦经历则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中的悲剧。在作品中莱辛把一个步入垂暮之年的女性面对爱情来临时的惶恐而又渴求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年轻的朱莉和老年的萨拉融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展示了一幅社会边缘人爱情的悲剧。
(一)被爱抛弃的年轻女性——朱莉
朱莉是一个法国白人殖民者和一个黑人的混血私生女,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颇受男性的追捧,但最终无论是年轻军官还是名门望族之后都只是玩弄了她的感情后屈从于社会偏见抛弃了她。甚至连一个老实忠厚的中老年出版商,都不能给她幸福。最终朱莉对爱不再抱有希望,她用日记记录下了自己的伤痛后投水自尽,结束了生命。
(二)陷入感情漩涡中的老年女性——萨拉
守寡多年却风韵犹存的萨拉是“青鸟”剧团的编剧,她读了朱莉的日记后把她的经历编写成了剧本,搬上了舞台。在排演戏剧的过程中,由于戏剧氛围的渲染,萨拉的魅力如悄然绽放的玫瑰,迷倒了几个年轻英俊的男士。其中包括该剧的导演亨利和男主演比尔,都比萨拉小二三十岁。萨拉被卷入一个个爱情的漩涡,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她先是在怀疑和痛苦中和比尔相爱了,但是年龄的差距使她在彷徨、压抑和痛苦中克制住了自己炽热的情感。经历了比尔之后,萨拉尘封的情感被再次叩开,在与导演亨利的接触中他们互生好感,彼此欣赏。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萨拉真正意识到成熟爱情的意义,她大胆地接受了亨利的爱慕,但是对已有妻室的亨利,萨拉拼命把持住自己,使两人的关系只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之后在难以负担的沉重和无尽的悲哀中萨拉选择了离开,独自抚平内心的创伤。朱莉和萨拉的边缘爱情融成了一个女性悲剧的一生,年轻美貌之时因为身份卑微爱她的男人先后弃她而去,年老色衰之时却又因为世俗的压力与偏见不得不放弃享受爱的权利。身份和年龄因素带来的世俗压力使这些女性不得不放弃爱与被爱的权利。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认为老年女性已经不再具有享受爱情的权利,甚至把在老年阶段追求爱与被爱看成是难以启齿之事。莱辛在小说中揭示了老年女性在西方社会现实生活中孤独的情感世界和无人能晓的内心世界。
(三)生活艰难的老年女性人群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但老年人的生存问题却仍然被人遗忘或忽视。他们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成为了主流社会的边缘人。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苦痛。更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感情需求,她们承受着来自社会对于女性偏见和对老人缺乏尊重的双重歧视。《浮世畸零人》中的毕格斯太太也是一个可怜的老年女性形象。靠政府救济金过活,生活贫困,孤苦伶仃。《第五个孩子》中海蕊的母亲也只有靠做子女的保姆来活着。
二、游离于社会主流文明之外的问题青年
20世纪战后的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富足无忧的生活使本应属于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青年一代无所事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自暴自弃,行事另类,成为了游离于社会主流文明之外的边缘人群。这一真实的状态在莱辛小说《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一)被主流社会隔离的本
大卫和海蕊夫妇原本拥有着殷实的生活,但当海蕊怀了第五个孩子时这个家庭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个孩子在海蕊腹中之时就让海蕊痛苦连连。后来本出生后,相貌奇丑,力大惊人,经常伤害到家人。让人觉得他像头野兽。整个家庭从此陷入了恐慌之中,父亲大卫终于无法忍受,将本送到了收容所里。看到本在那里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心怀愧疚的海蕊又把本接回了家中,家庭氛围再次受到威胁,故事最后以本结识了一帮不良少年后离家出走结束。《第五个孩子》的续集《浮世畸零人》则描述了成年后的本在社会上受到了种种非人的遭遇后对现实绝望的悲剧。本从出生开始就被隔离着,除了母亲曾努力接近他之外,没有人真正关爱他,渴求得到尊重和爱的他永远融入不到正常的人群中。莱辛以简洁流畅的笔触叙述了一个残疾的孩子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艰难与不易。揭示了孤立的个体尤其是社会边缘人在家庭和社会里存在的真实状况,凸显了人性的善恶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孤立。
(二)与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叛逆人群
《浮世畸零人》中班成年后遇到的一帮青年人就是叛逆人群中的典型。如丽妲、詹世顿和德蕾莎,他们都背井离乡,幻想在大都市——伦敦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但最后也只有选择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过着备受折磨的生活。《又来了,爱情》中的少女乔伊斯是一个在父母眼中无法挽救的问题少年。从婴儿期她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辍学后要么呆在家中无所事事,要么和一群人出去鬼混。她不被家人所喜欢,也不喜欢家里除了母亲以外的任何人。没有人生追求,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活着”。
莱辛在其后期作品中通过描写边缘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存状况,不断为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老人、弱者的权利呼吁,充分体现出了她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切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现代社会人群反思。
[1] 多丽丝·莱辛.又来了,爱情[M].瞿世镜,杨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 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M].何颖怡,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多丽丝·莱辛.浮世畸零人[M].朱恩伶,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瞿世镜,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 王佳.论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M].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
[6] 贺晴宇.论多丽丝·莱辛后期小说创作中的都市书写[M].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
I561
A
校级课题“解读多丽丝·莱辛后期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风格的回归”(2012xjkyxm15)
韩婧(1981-),女,在职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