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2-08-15徐婷婷

关键词:按钮能源经济

徐婷婷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山东淄博,255000)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徐婷婷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山东淄博,255000)

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因素,消费者行为。我国在这四个因素方面还存在发展的空间。基于此,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参照国际上先进的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探讨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对策。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各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会议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争论的焦点。发达国家主张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相同的责任。这种说法当然很牵强,我们要据理力争。

不过争论归争论,实际情况是,原来高碳的发展方式已经对中国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和环境承载力正一步步的逼近极限。所以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除了在国际会议中坚定地争取自己的权力外,还要抓紧研究如何去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中央的态度很明确:2020年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40%—50%。成效也有目共睹:2005—2010年5年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9.1%,节省了6.3亿吨标煤,换算成碳排放就是15亿吨。但是道路是曲折的,目前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有四方面最为突出。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受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因素,消费者行为。我国在这四个因素方面,还存在发展的空间。

(一)产业结构“失衡”

1.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倾向

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工业碳排放增长迅速,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传统的高碳产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碳风险逐步加剧。

碳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国际贸易中“碳关税”的兴起。“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征收。据国际航协测算,欧盟的做法将使全球航空业成本在2012年增加34亿欧元。其中,中国民航业在2012年将多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缴纳的“碳税”将超过30亿元人民币。所以中国一直坚决反对国内航企加入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并拒交相关数据。二是产业链低碳化的趋势。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这将对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造成影响,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相关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跨国公司的订单将与我们无缘。可见“低碳”标准一旦实行,不仅增加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竞争能力,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还将被淘汰。

2.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且比重偏低

目前,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左右,而美国第三产业比重水平为77%,欧盟为70%。与中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巴西和印度分别为55%和53%。这一现状不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能源结构“单一”

能源结构也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主要是在化石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化石能源指含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这三种能源消耗得越多,则碳排放量越高。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商品能源中化石能源的市场成本最低,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发展的成本就越低。在煤炭、石油、天然气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每吨标煤含碳量是0.68吨,排放 2.5吨二氧化碳;一吨标煤热量的石油含碳量大概是0.5、0.6吨,排放约1.9吨二氧化碳;而一吨标煤热量的天然气只排放1.4吨二氧化碳。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限制了我们对低碳能源的利用。

(三)总体技术水平“低下”

技术进步是低碳经济的决定因子或者说是控制因素之一。碳生产率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这表明,对中国而言,70%的减排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低碳技术研究和开发不足,构成了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消费方式“粗放”

没有人的消费,就没有碳的排放。消费者行为是影响低碳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人们的高碳消费方式令人担忧,有关资料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目前我国白炽灯使用量约为30亿只,如果4成能调换成节能灯,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以每天使用4小时计算,可节电858亿度,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另外,餐饮浪费也呈上升趋势。2012年4月19日央视《新闻1+1》播出《奢侈的垃圾!》节目指出:一个仍处在发展中的大国,奢华浪费之风却开始蔓延,学者警告:仅餐饮业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显示,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如果生活方式不改变,碳排放量就很难降下来,所以消费者行为对于发展低碳经济非常关键。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低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要警惕西方发达国家设下气候问题陷阱,中国只能通过发展来达到低碳化。

(一)加快发展低碳产业

一是产业低碳化。通过节能提高等技术,提升改造现有的高碳产业,使之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PLC的箱面布置如图2所示,其中SA为PLC与DCS就地/远程控制的切换开关,S0为第一组电解槽下所有阳极泥支管开关阀的总体控制按钮,S1~S18对应第1~18电解槽下开关阀的控制按钮,S19为对冲洗液开关阀的控制按钮,S20为对阳极泥干管开关阀的控制按钮。由于各开关阀没带反馈信号,所有按钮皆选用带灯按钮。当按钮按下,即相应开关阀打开时,带灯按钮为绿色,当按钮复位,即相应开关阀关闭时,带灯按钮的绿色消失。

二是低碳产业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会由此而产生新的产业和服务业,例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这些产业实际上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同时也是抢占国际制高点的战略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能够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二)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1.节流

从生产上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能源效率提高的空间非常大。发达经济体的碳排放量中1/3是建筑物排放,1/3是交通运输排放,1/3是工业排放。工业方面,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交通领域,选择更为环保低碳的运行方式;建筑方面,未来建筑节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仿效推广西方的零排放建筑。

2.开源

适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也第一次被包括在“十二五”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应该是绿色的、环保的,其开发运用需要需要统筹考虑。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和研发投入。我国可用太阳能发电资源约20亿千瓦。目前,高成本是制约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高纯度硅的制备成本非常高),上网电价为常规发电的数倍,缺乏市场竞争力,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预计到2015年有望下降至每千瓦时0.8元,接近常规发电的2倍。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集能面积大,需要科学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大幅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成本。

二要妥善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要注意平衡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如内蒙古风力发电厂建设的情况,在风电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需要我们统筹考虑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三)统筹发展低碳技术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

1.政府层面

要明确战略定位,明确影响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批关键战略技术.对于关键战略技术,要由中央政府组织全国的优势力量,形成一批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机制创新的国家级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并给予重点支持。

对于非关键战略技术,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作用是设计财税激励政策,完善招投标等竞争机制,坚持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形成有利于能源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技术创新环境。

2.企业层面

要明确低碳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用,要把握好低碳技术引起的本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动趋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改变和技术变革的初期,企业要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敏锐的眼光、更超前的部署。

(四)倡导引领低碳消费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倡导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

1.宣传

政府推动各类低碳消费宣传活动。向公众免费发放节能手册,定期邀请相关专家组建低碳消费宣讲团,深入社区、市场、企业、学校、机关等进行低碳消费专题讲座,培养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

2.引领

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政府机构应从自身入手,带头节能减排。如率先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尽可能将办公大楼建设或改造成节能型建筑,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实施政府内部日常管理的节能细则,制定政府节能采购产品目录,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3.借鉴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施优惠于民的激励措施。可借鉴巴西经验,政府还可以资助“垃圾购买项目”,市民可以用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换取食物、兑换公交IC卡、日记本等,调动市民的参与积极性。

以冰箱为例,目前我国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建议奖励购买1级节电产品的家庭20个积分,2级10个积分,3级及以下无积分。每一个积分可兑换1度家庭用电量或每20个积分换购一个节能灯等方式引领低碳消费。

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转型、低碳技术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型,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只有低碳社会才是可持续的社会。

[1] 张军.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能源投资概览[J].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09(2).

[2] 周丹.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1(3).

[3] 毛羽飞,龙振华,龙立华,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措施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 我国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1(1).

F205

A

徐婷婷(1980-),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猜你喜欢

按钮能源经济
当你面前有个按钮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死循环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