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全球化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2012-08-15谢婧

关键词:文化冲突大众化全球化

谢婧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文化全球化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谢婧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各国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有效地促进了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传播的重要目标和指南。以文化全球化这一全新的视野出发,从文化协同论和文化冲突论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元文化协同;多元文化冲突;基本原则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核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分支和具体展开。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1]其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终目的,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成果。

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文化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强盛。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更加凸显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从文化协同论和文化冲突论的视角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协同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

文化协同论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出发,以开放的姿态将不同的文化要素纳为一体,并对这些新的文化要素进行变革和转化,赋予其新的意义和生机,这种深层的沟通与融会过程实际上构成了创新,最终的结果是多元协同共荣。[2]费孝通曾这样论述,“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3]因此,在文化协同论看来,文化全球化的未来前景就是多元文化协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未来全球文化的新型形态,这对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事业提供了较为积极的力量。

(一)多元文化协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多思想资源

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只是暂时的,最终的结果是不同国家、地区文化之间的交融,把外来先进文化纳入到本国文化中,并不断发展为新型的全球文化形态。在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确定好“化什么”的问题,即化的主要内容。一般意义上来说,化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扩展,各国文化之间交流、融会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博爱等普适性的思想正是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所缺乏的软文化,因此,西方先进的思想必将日益深入人们的头脑,反过来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将这些思想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多元文化协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抑制,但也不能忽视文化之间的互相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文化进行回击,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能动性,即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与西方主流思想的碰撞中取长补短,通过学习借鉴异质文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思想资源,提高自身的抗体和免疫力,从而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二、多元文化冲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冲击与挑战

文化冲突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亨廷顿。他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到:“不同文明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作用提高了人们的文明意识,这一意识反过来又强化了正在扩展或有可能深深地延伸到历史上的各种分歧和仇恨。”[4]亨廷顿更看重的是不同文明的差异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会刺激文化之间的对抗,各国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就是无形对抗的一个表现。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在宣传过程中会受到非本国文化的冲击,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陷入一定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冲突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我国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全方位的冲击。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民主化、消费主义思潮传入中国,这些思想顺应了转型时期人们对于个性发展、个人利益、民主改革等各方面的关注,因此逐渐为多数人所热衷和崇尚。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强势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泛政治化的现象,必然加深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疏离感,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削弱,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二)多元文化冲突导致马克思主义陷入信仰困境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信仰,其地位超越其他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是构建全社会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化潮流的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造成了他们思想混乱和信仰缺失的局面。信仰危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这不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和维持,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三)多元文化冲突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提出挑战

西方文化的传播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传播方式的刺激。西方注重隐性教育、渗透性教育,这种把意识形态观念渗透在形式丰富多彩、语言诙谐幽默、声情并茂、贴近人性的各种文化产品中,更能得到人们的关注与崇尚。相反,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往往给人们枯燥无味之感,逐渐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生疏离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西方文化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重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感。

三、文化全球化视野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大众化内容的创新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正面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注重传播内容的整体性和创新性。从整体性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除了理论知识,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者的传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等,只有这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从单一枯燥转化为生动形象,使马克思主义充满生命力。从创新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必须与社会现实接轨,改变与社会现实断层的现状,必须善于解决社会现实生活的问题。

(二)大众化传播形式的艺术性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具有艺术性,艺术化的形式便于人们接受和理解,从而不断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有必要借鉴现代传播学的理论与经验,与现在网络、电视、媒体等传播媒介相结合,从而进一步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书本宣传而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选读本,编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也可以组织专家编写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如马克思、恩格斯等的生平和创作历程,应该特别强调在青少年群体中间的宣传力度。还可以建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所,主要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手段和方法。在影视传播方面,一方面可以邀请马克思主义专家上台讲学,组织专业人才拍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长历程,制作成几部纪录片,可供学校教学使用,也可作为教育群众的有力工具。此外,也可以建设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网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使网站成为马克思主义专家和普通群众交流的公共平台。

(三)大众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单一枯燥的灌输说教手段不仅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容易使人们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反面情绪,传播手段的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继承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传播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言传身教,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以自身言行教育弟子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西方文化传播注重隐性教育,青少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学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借鉴隐性教育,在课堂中采用多种载体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学校也应努力创造一种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的校园文化氛围,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得生动鲜活,而不是刻意古板。

(四)大众化传播对象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具有层次性,需要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大众化传播。大众化的首要对象是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群体,这由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责义务所决定;其次是公务员,在进行实际工作时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事;再次是知识分子和学生,主要教育阵地是课堂,增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最后是普通群众,传播形式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贴近群众。比如民族文化团下乡活动,国家和地方戏剧团聘请一些专业演员走进城镇,走进农村,演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先烈的感人事例,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不再是生硬刻板的理论,而是活泼生动的思想,从而自觉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

总之,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不同程度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身临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其优秀文明,去其腐朽糟粕,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形式、手段等,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堡垒。

[1] 胡和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10(8):5.

[2] 李丹.文化全球化的前景与和谐世界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107.

[3] 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

[4]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外交事务,1993.

A81 [文献识别码] A

谢婧(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大众化全球化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全球化陷阱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酒店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解决策略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