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从文笔下都市贵妇的精神困境

2012-08-15周琳琳

关键词:绅士男权沈从文

周琳琳

西方文化传统中有两个基本的女性原型——圣母和夏娃,分别代表天使型女性和妖妇型女性。其中,夏娃作为惹事生非的灾星,有两个特点:一是容易受到蛊惑,走上邪恶之路;二是诱惑无辜的男性,使之步入歧途。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夏娃这一原型表达了男性对人性自身的某些破坏性因素的恐惧,同时也表达了男性把这种令人恐怖的破坏性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这一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西方文学史中一系列个性强悍、凶狠狂暴的女性形象,也即西方学者所谓的男性文本中的“妖妇”(monster)型女性。这类女性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也往往不得善终。以厌恶、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压抑。无独有偶,在沈从文笔下,也存在着妖妇型女性。

沈从文的小说大体可分为乡村系列和都市系列。从偏僻蛮荒的湘西走出来的沈从文,始终没有打心底真正走进都市文化圈,他习惯于用一种“乡下人”的眼光审视都市世界,毫不掩饰地表达他对湘西的一往情深和对都市的厌恶憎恨。“从《柏子》同《八骏马》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1]当他的创作视野由湘西转至都市后,就自然而然地对都市文明展开了批判。

他一直以梦幻般的笔触来歌颂以湘西为代表的乡村,而以一个“乡下人”或局外人的冷静眼光去揭露都市的虚伪与罪恶。都市女性,作为都市的一部分,也逃不出作者的笔尖。同样是女性形象的刻画,湘西女子性情美好,是一种自然、健康、纯净、充满灵性的存在形态;而都市女子却变成了“做人无信心,无目的,无理想,莫名其妙活下来的人”[2]。因此,沈从文免不了带着对都市极端排斥的心理和隔岸观火的态度去观照都市女性。在他的笔下,她们陷入了精神困境:或情感找不到寄托,或生活极度贫乏。

一、《都市一妇人》:生存危机的焦虑

这种焦虑主要源于她们对自身婚姻状况的危机感。封建社会的女性没有就业权、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婚姻是她们获得幸福与生活保障的唯一途径。她们只能终身依附丈夫,一旦无法从他身上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生活上的保障,势必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因此,多数情况下,恶的违反常态的行为,往往和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或损害有紧密关系。

《都市一妇人》中,妇人原是个小家碧玉,生性聪明,相貌俏丽,后做了一老外交家的养女,学了些上层社会的华贵气派,染了些骄奢任性的习惯。被人引诱,而情人不是离去便是死去。为了不再受命运的愚弄、遭受别人的遗弃,她决定主动的支配自己,于是,孤独无靠的她就做了不正式挂牌的高级妓女,报复那些对她垂涎的男人。后来她一度结束了这种虽享乐却混沌的生活,做了一位老将军的秘密别室。可老将军也同样抛下她撒手人寰。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使她不禁对命运发生了质疑,不由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此后的命运。一次,她偶然邂逅了一位青年军官,和他的相遇、相知、相爱,使她感到了无比幸福,她把他看成神话中的王子。可一天夜里,这位军官的眼睛却被人弄瞎了。作为读者,我们得知,妇人太爱青年军官了,害怕随着自己人老珠黄,这种幸福不能长久,因此才以伤害爱人的方式来希冀挽留爱人的心,永远地占有他,做爱情生活中主动的“引导者”。在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中,妇人采取了几近疯狂的手段——买通卖药人弄瞎了年轻丈夫的眼睛。然而命运却把他们双双推向了死亡,在回乡的途中,轮船失事,他们双双葬身鱼腹。

小说中,她是一个丰姿绰约、超群脱俗的妇人。和当时千千万万的妇人一样,她需要一个爱人,一份爱情,一份稳定的生活。然而,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却也是个危险人物。她的眼睛含着危险,行为更是充满危险性。她美的令人眩目,也引得男人为之痴狂,甚至毁灭。为了爱情,她近乎歇斯底里,其自救措施近乎疯狂。

她处于心灵不断挣扎的状态中,她的世界是昏暗的、杂乱的,她的心境是焦灼的、无助的。这类女性形象与男权话语世界进行着激烈的交锋,企图颠覆男权中心权力。因此,被描绘成了神经质的、自私自利的恶女形象,被矛头直指。通过妖魔化这类女性形象,在对她们的嘲弄中表达男权文化对女性主体性的憎恨、恐惧,使她们在男性视野中成为不可理喻的、带有危险性的异类,显得可恨可怖。就这样,男性倚仗处于文化中心的权力,压抑着此类女性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看似命运的偶然和捉弄,本质上却是男性奴役女性的结果。

二、《绅士的太太》:女性主体性的迸发

受压抑的女性主体性的迸发,主要体现为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绅士的太太》中,描写了两个绅士家庭。其中一个家庭,绅士当过国会议员、总统府顾问、参议等,后来一事不做,成了有钱的老爷,“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都不缺少。”[3]231有一个年龄不大的美妻,四个聪明体面的儿女。本来生活安逸的夫妻二人却不时有些争吵,有时为了钱,但“更多次数的,是一种绅士们总不缺少的暧昧行为”[3]235。太太或是从绅士身上发现了别的女人用过的物件,或从朋友、娘姨、车夫处听到了些谣言、知道了些秘密,于是,便有了口角、赌气,太太就独自出去到别人家做客或打牌,等待绅士的悔悟、找寻、和好。因为绅士太太到西城一个熟人家里去打牌,引出了另一个绅士家庭。这个家里的绅士“是因为疯瘫,躺到客厅一角藤椅上哼,到晚饭上桌时,才扶到桌边上吃饭的。”[3]239这样一个“废物”,有三个姨太太,儿女成群。其中,年轻的三姨太和留学回来的大少爷有暧昧关系。无意中被绅士太太发觉了,成了他们的包庇者,进而也和大少爷发生了暧昧行为,并于次年生下了第五个小少爷。

小说中人物都没有名字,只是一个个符号。沈从文明确指出,“我并不是写几个可以让你们石头打他的妇人,我是为你们高等人造一面镜子。”[3]230夫妻同床异梦,丈夫在外面养情妇,妻子与外人偷欢;无聊的打牌,庸俗的调情、偷情,在隐瞒中虚伪地过活,这就是那些所谓“太太”们的生活。

沈从文原意在于揭示都市文明面纱下掩藏的鄙俗与丑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他却不分青红皂白,对绅士与太太各打五十大板。是时,五四运动使一些女性觉醒,也拥有了一些权力,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女性的真实处境,更谈不上摆脱从属状态和不平等待遇。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利害,女性总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实质男子应负更大的责任。即使一夫一妻制的产生也并没动摇丈夫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它根本不能阻止丈夫公开或秘密的多偶制,实际上只是针对妻子的。即使如绅士的太太这类道德沦丧的贵妇人,说到底仍归属权于丈夫,实际上并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正是不公平、丑恶的社会,使那些女人丧失了经济地位和独立生存能力,成为男人的附庸。

一夫多妻制造成了大量的老夫少妻,加剧了女性的悲剧。性爱本是夫妻关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但由于私有制下丈夫娶妾合理合法,导致了夫妻关系之间出现了失衡,迫使她们不得不付出压抑自身欲望的痛苦代价。男权制为子嗣血统的延续和满足自身娱乐,用压抑女性欲望的教化方式来满足男性放纵性欲的愿望。如此,压抑自身欲望以成全丈夫的女性被誉为“贤妇”、“贞女”,被男性中心社会树为楷模;反之则被诋毁丑化为恶女、泼妇。这些恶女们不甘心成为男性满足自身欲望的牺牲品,她们用与三从四德完全相悖的行动,对男权至上的观念与体制进行或明或暗的抵抗。像小说中的西城绅士,一个疯瘫病人、废物,却有三房姨太太。三姨太的年纪和自己的儿女大不了多少,她和大少爷的通奸是有违伦理道德的,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却又在情理之中。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这种抵抗,不见得有效和光明正大,但却是她们对自身权利维护的尝试,值得同情和怜悯。

三、女性镜像的反面:“恶女”的妖魔化

在漫长的父权制社会,男性立场文化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男性从过分膨胀的自我性别立场出发而衍生的对女性的性别想象和期待,一直在制造虚假的女性镜像。这一镜中的假象,以强势文化面对弱势文化的优势,从四面八方对女性的生存真相、生命需求形成挤压,使得处于这一男性镜像重围中的女性对真实的自我自惭形秽,不得不自觉按照镜中假象来重新言说自己、塑造自己,实际上也就是不得不自觉地臣服于男权意识。占支配权的父权话语决定了女性形象是由男性决定的。在文学创作中,丑化泼妇恶女,往往是从男性单一的性别偏见,处罚、否定女性合理的生命价值和追求。恶女、泼妇在男性文本中不得善终,表达了男性文化对这类女人的诅咒,把她们的“恶与泼”夸张到令人生畏的地步,表现了男性世界对女性欲望和强健个性的极度恐惧。

沈从文在这类文本中放大、丑化了这类女性的阴暗面,使她们带有妖魔化色彩,使本可以无辜的女性形象在读者心中变得面目可憎,成为危及男权社会的潜在破坏者和道德上的恶女人,抹去了这一弱势群体在男权文化压制下辛苦挣扎的生命伤痕,使她们为生存抗争的行为失去了合理依据,使她们在挣扎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失去了让人悲悯同情的价值,归之为单一的恶德恶行。对于女性因受到男权中心文化压制、处于女奴地位而产生的变异和无奈挣扎,嘲讽批判有余、同情悲悯不足,是男性作家文本中常见的倾向。一贯同情女性的沈从文也不例外。他对女性这一扭曲自我的无奈缺乏悲悯,把她们视为耽于阴谋、虚伪造作的可怖可恨之物,不去体谅她们的生命苦楚,反而以喜剧的嘲弄态度把这类女性丑角化,使其尽失悲剧人物的崇高感。而她们的人生伤痛,也残酷的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丝毫引不起同情和理解。

[1]沈从文全集:第9卷·习作选集代序[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4.

[2]沈从文文集:第11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2.

[3]沈从文别集·萧萧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猜你喜欢

绅士男权沈从文
Myth and Mechas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从古典到西洋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绅士那些年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
像绅士一样等4则
A Gentleman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