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重要意义

2012-08-15任佰鹏

关键词:服务体系公民利益

任佰鹏

(长春工业大学 团委,吉林 长春 130012)

建立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重要意义

任佰鹏

(长春工业大学 团委,吉林 长春 1300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然而像我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制度的改革谈何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此类需求的了解和沟通渠道,本文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立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重要意义。

公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求表达机制

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各类政策和制度地出台多自上而下,缺少自下而上的过程,因此如何正确的了解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要正确了解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我们跳不过公共文化及其需求与公共文化需求表达这几个概念。在我国,所谓公共文化就是指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主导、以公民为主体,由政府、公民、社会团体共同积极参与,传播文化知识、提供精神新产品、传承文化理念、表达文化利益诉求、整合文化资源,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所谓的公共文化需要表达,就是指基于不同的立场与背景,公民、社会团体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及代表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和政府表达自身对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

当前我国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主体不成熟;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会不均等;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作用不平衡。当前我国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不畅主要是由公民公共文化需要表达素质不健全、公民公共文化需要表达渠道不畅通和公民公共文化需要表达环境不优化导致的。因此建立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建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自《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先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学术界与理论界的专家与学者为此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形成关于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有学者明确指出,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总称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的基本要素有: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公共资源配置以及公共绩效管理等。”[1](P91-92)事实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维护和实现全体公民对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公共文化利益的分享;才能推动与促进以公益性、非营利性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才能向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良好服务。然而,无论是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还是实现公共文化利益的分享;无论是公益性、非营利性为目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还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良好服务的输出与提供,客观上都要充分尊重与科学把握公民对公共文化的基本需求。因为公民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出台与改进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的迫切希望、公民对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强烈要求、公民对公共文化组织机制改革的良好愿望、公民对公共文化人才素质的理想设计、公民对公共服务技术手段和方法改进与创新的基本诉求、公民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建设、公民对公共文化绩效管理的中肯意见,都需要健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来输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公共文化决策系统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可以通过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对公民的上述公共文化需要表达进行科学认知、理性对待、深入总结与及时反馈,这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实践证明,有公民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可能是健全的、完善的,对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做出回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可能是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的。只有这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提供公民更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与优良服务;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好的培育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才能真正营造属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切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价值;才能不断提高当代中国国家文化的对内凝聚力与对外感染力。

二、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推动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来规范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公共文化决策行为。也就是说,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执行和改进公共文化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实现和增进公民的文化权利,就必须要关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整合与协调,必须要关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加强与改善。包括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在内的公民利益表达是公共管理学与政治学理论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与实现政府创新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公共文化政策制定的效能、执行的力度与改进的程度,以增强与夯实其公共文化政策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背景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中,作为公共文化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只有客观分析不同利益群体对公共文化需求的现状、原因与特征,才能切实引导公民在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有序政治参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规范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建立健全科学、有效、合理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能够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公共文化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从而推进公共文化决策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说建立健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能够实现公共文化决策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是因为:首先,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利于把公民关于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众多信息及时、全面、有效地传递给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从而使各级各类的公共文化决策主体能够进一步明确政策目标、强化政策责任、减少政策失误、弥补政策局限;其次,健全而完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利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执行公共文化决策。事实上,公共文化政策是否与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相一致、相统一直接决定其执行力度与执行效果。只有对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进行科学分析与积极回应,才能兼顾各利益群体对公共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需求与愿望,才能提高普通公民对公共文化体制改进与创新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大大增加了公共文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执行效果;最后,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利于降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公共文化决策成本。因为,健全而完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不仅可以将公民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与公共文化体制改革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职能门,而且经由充分尊重与考量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政策在其执行过程中也更加顺畅,效果自然也比较好。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为了维护当代中国社会的稳定、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我们必须构建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事实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利益协调和表达机制。表达权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一个公正的政治制度设计必须安排一定的利益表达渠道并以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为基本前提。在制度设计上,政府尤其要注意倾听那些利益表达渠道较少、社会资源匮乏、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和地区的利益问题。从人民大众个体的利益追求来看,利益表达是行使其民主权利的政治过程。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必须注重利益表达,通过立法和执法等手段保障与维护人民所主张的利益,这是推进法制建设的需要。[2](P44)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是公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因为,这种机制有利于促进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渠道的畅通,有利于促进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方式的改进,使他们能够在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充分地、自由的、有序地表达自己对加强与改进公共文化建设和促进与推动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建议与意见。换句话说,这种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能够构建公民与各级党委和政府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种沟通与交流平台的构建在利益分化日益激化的今天更具有时代意义与政治价值。因为,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面改革与开放的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利益格局更加分化、利益差别更加明显,从而导致各种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被激化与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利益群体向政治系统以及社会表达自己的自身利益满足的要求和表达自己对公共利益的主观诉求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冲突。这也必然导致对当代中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在进行利益协调与利益整合时注重坚持原则与灵活应对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应对与关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时也是如此。因为,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的分化也包括文化利益的分化。因此,建立健全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是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的。实践表明,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利于增强公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与热情;有利于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政策改革与完善的政治实践能力;有利于推动公民在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有序政治参与,从而培养和提升公民健全的、独立的政治人格和全面、丰富的政治素质。与此同时,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利于实现对公民、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进行公共文化决策的监督和制约,以增进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责任。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实现各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差异、利益冲突与利益矛盾的协调与整合,切实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各领域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为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为各利益群体提供各种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的渠道,规范各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的方式,创设各利益群体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的相关制度,以实现在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公民各种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的及时、全面、有效地表达。事实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像充分尊重与正确对待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表达那样尊重与对待公民文化权利的表达,为属于强势群体、弱势群体和“中间群体”等各利益群体实现其对公共文化需求的不同表达提供制度支持与政策保障。而在象科学分析、充分尊重、理性对待多样化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基础上建立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利于公民拓展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渠道;有利于各利益群体在共享公共文化资源的产生的冲突得以妥善处理;有利于各利益群体在分享公共文化利益关系时的矛盾得以有效整合;有利于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构建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为此,我们必须把健全和完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纳入有序政治参与规范与实现的全过程。对于一整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其“实质在于为不同利益诉求的阶层或社会群体提供充分反映各自利益要求的正常渠道,让各种不同意见和对立性情绪发泄出来,避免它们不断累积而造成不可收拾的社会后果。公平的利益表达是社会公正的体现,它不仅仅是公民的宪法权利,也是政府制度得以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3]因此,我们认为,充分的、及时的、全面的公共需求表达能够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缓和各利益群体在共享公共文化资源与分享公共文化利益时可能产生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实现各利益群体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主张,共享公共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健全而完善的公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对于保护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理应享有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利益不受各级党委和政府掌控的公权力或强势群体的侵犯与破坏,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政治影响力。

[1]闫平.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8,(12).

[2]赵士红.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利益表达机制建设[J].学习论坛,2008,(5).

[3]梅志罡.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好的利益表达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7-04-27.

book=131,ebook=131

任佰鹏(1980-),男,长春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文化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公民利益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论公民美育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