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圆融
——从道教的五个发展时期考察

2012-08-15王文文

关键词:宝卷道教民间

王文文

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圆融
——从道教的五个发展时期考察

王文文

道教与民间宗教是中华大地上多种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宗教像一些民众文化一样,是一切高雅文化、正统神学的孕育之母。道教最具代表性,它经历了由民间宗教上升为官方宗教的漫长历程,并始终保持着与民间宗教的密切联系。从道教的五个发展时期分析了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比较了道教与民间宗教在宗教经典等方面的异同,认为道教与民间宗教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道教;民间宗教;五个发展时期

道教与民间宗教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者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这就使得如何准确定义它们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难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可谓众说纷纭。理清两者的关系有利于为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一、道教与民间宗教之源起

(一)民间宗教之源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儒学还是正统的宗教,如道教、佛教,都无法涵盖整个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是底层社会,是下层民众,他们虽然数千年来被压在金字塔的下层,却仍有所思所想,有其属于自己的文化与信仰。民众的信仰尽管可能有些粗俗、低级,甚至怪异,但它是一切高雅文化、正统神学的孕育之母[1]2。

民间宗教属于下层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但又与上层统治思想关联颇深。正统宗教是在民间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间宗教包括的范围极广,众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大家公认的是马西沙教授的定义:“所谓民间宗教,是指流行于社会中下层、未经当局认可的、不为统治阶级所承认,不允许其公开传教,只能在民间秘密流传的宗教,又有民间秘密宗教之称。也有学者称之为秘密宗教或民间秘密宗教结社。”

马西沙教授认为,民间宗教与道教有着同生共长的连体关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形的民间宗教就是东汉末年出现的民间道教。

(二)道教之源起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没有离开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并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信仰与原始巫术的特色,实现了由民间宗教到正统宗教的华丽转型,以至于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典型代表[2]6。

“道教”一词的原初之意是指圣人“神道设教”以教化民众的宣道之教。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道、阴阳诸家都曾将自己的理论与方法称之为“道”,强调自己是以“道”为教化民众,故自称或被称为“道教”。

佛教传入中土后,也曾将“菩提”(Bodhi)一词译为“道”,因此,历史上也有将道教称为“道教”的说法。

东汉末年出现的五斗米道,宣扬自己是“以善道教化”,在《老子想尔注》中自称为“道教”,同时,又批评其它各家学说“皆大伪”:“真道藏,邪文出,世间常伪伎称道教,皆为大伪不可用。”当五斗米道通过对老子与老子之道的神化,建立了以“太上老君”为信仰核心的神学理论和修道方法之后,“道教”就特指由五斗米道而发展起来的天师道了。

日本学者漥德忠给道教下的定义是:“道教是一种自然宗教,它以古代民间信仰为基础,以神仙说为中心,加之道家、易、五行、谶纬、医学、占星等学说和对巫的信仰,借鉴佛教的组织和形态,以长生不老之现实利益为主要目的,具有浓厚的咒术宗教倾向。”[3]30

早在战国时代,原始道教便萌发了雏形。从思想理论上看,道教广泛融合了先秦儒、墨、道、法、阴阳、神仙诸家的学说,但其理论基点却是老庄的道家思想。

当时楚风崇尚巫术、重淫祀;而中原一带的民间则盛行着神仙方术,两者都是汉末民间道教发端的源头。

汉末,有组织体系的道教产生了。无论是蜀地三张的五斗米道,还是北方张角兄弟的太平道教,皆不见容于统治者,因其起于民间,在民间流传,成为底层民众云集响应的信仰中心,不能不遭受取缔镇压。民间道教的出现有着浓厚的历史传统,挟带这巨大的力量,一经问世,就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它的出现说明,独尊儒术的社会产生了巨大裂痕,需要宗教的意识形态补其不足。

以后二三百年间,道教经过知识精英的改造与重建,大批门阀士族及各种上层人氏的崇信,而逐渐走向上层社会,表现了它融汇百川的包容量和博大胸怀。

唐宋六百年间,道教真正发挥了正统宗教的功能,甚至一度成为官方神学。而道教,即使在那时,其流播主体仍在民间社会。至于道教的异端则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民间宗教教派。

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宗派众多,主要分为正一、上清、全真三种。若细加区分,前两者是他力,重视咒术,而全真教可说是自力,并不重视咒术。各宗派还可分为许多分派,总数可达140多种,全真教系统的分派占压倒多数[3]17。

二、从道教发展历程看道教与民间宗教关系

南京大学孙亦平教授认为,道教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和张角创立“太平道”为道教的创建时期。第二时期,魏晋南北朝,是道教由民间走向社会上层传播并进行自我改革的时期。第三时期,隋唐至北宋,为道教的兴盛和发展时期。第四时期,南宋至明代中叶,为道教的新道派纷起并持续发展时期。第五时期,明中叶至近代,为道教的逐渐衰落时期[2]1。

道教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与民间宗教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从五个时期细分看来,就可以较准确把握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

(一)东汉末年:道教创建时期,道教为民间宗教的代表

通常认为,一个宗教的形成是以宗教团体的出现为标志。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时期,以有组织的道团——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出现为标志。

东汉末年,张道陵在蜀地鹤鸣山创立了五斗米道。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张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126-144)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五斗米,故谓之米贼。陵传衡,衡传于鲁。 ”[4]

五斗米道创立以后,张道陵将教区分为24教区,称为24治,实为地方割据实力。直到其孙子张鲁不再有反叛朝廷的行为,归顺中央,成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

早期道教的另一派为太平道,它的出现时间与五斗米道相差不远,是由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因主信奉《太平经》而得名,并以之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天下”。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初,熹平中,妖贼大起,汉中有张修为五斗米道,张角为太平道。”[4]太平道同五斗米道一样,成立后组织信众反抗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以36方为基本单位管理信众,张角自称“黄天”,其部皆著“黄巾”,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黄巾军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

由此可见,早期道教就是产生于民间,传播于民间,是民间道教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正史中,早期道教常被称为“鬼道”、“巫道”、“妖道”,往往与挟道犯上作乱,妄立鬼神自行祭祀,妖邪之术扰乱人心,男女淫乱违背伦常等罪名联系在一起,是需要官方用强力加以制裁的“左道”。

(二)魏晋南北朝:道教由民间宗教走向官方宗教

由于魏晋时代社会动荡日益加剧,人民对自身生命的思考也随之而深入,以追求个体的长生不死、自由愉悦为宗旨的神仙说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东晋道士葛洪为官方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抱朴子》一书中,葛洪吸取了儒家伦理思想,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竭力攻击民间的原始道教,为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从理论上对道教长生成仙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并将其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提倡道教徒应以儒家的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得道成仙。

随后,南北朝时期的陆静修、寇谦之和陶弘景等,也着手对五斗米道进行改造、整顿,“出去三张伪法”,建立了南、北天师道,道教正式演变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官方道教。

道教从民间宗教演变为官方宗教,并不是说它与民间宗教没有关系,事实上,它不仅与后来新起的民间秘密宗教关系很大,而且就其自身来看,也有许多支派在民间流传,如李家道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吴大帝(222-252)时,从蜀中流传到江南,到东晋至隋,上下两百余年间遍及全国各地的“李弘”起义,均与这个道派在民间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

(三)隋唐至北宋:道教繁荣鼎盛时期,成为皇族宗教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繁荣期。在统治者的支持下,道教称为皇族宗教,社会地位大大提高,道教长生成仙信仰的流行和宫观建设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道教斋醮仪式的规范化和经戒发箓传授的制度化。在朝野名流学者信道、入道成为社会风尚之时,道教的理论水平和艺术形式也随之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内乱,北宋王朝在战火中建立起统一的王权政治,但统治者不得不面对着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来寻找治国良方。这使他们一方面希望借助于本民族所崇拜的神灵来保佑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本朝的人民能够通过忠君孝亲而团结一致,保卫国家。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广建道观、度道士、设道场、优待道士女冠,掀起了一次次崇道狂潮。

虽然道教此时已升格为皇族宗教,成为为皇家服务的宗教,但是,道教也未停止在民间的传播,仍保持着与民间宗教的良好互动关系,在道门领袖,如杜光庭等人的领导下,道教更加规范正统,教义更加深化,为后世道教的转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南宋至明代中叶:新道派纷起并持续发展

金元时期,北方兴起的一些新道派,最初也都流传于民间。如名重一时的全真道,其创教人王重阳在金代修道于终南山,直到王重阳逝世后的若干年间,全真道也只是在民间流传,未获统治者承认。

余英时先生曾指出:“新道教的兴起当以两宋之际的全真道最为重要,其次则为真大道教、太一教与稍后的净明道。这四派都来自民间,而且也对一般社会伦理有比较广泛的影响。新道教和当时的理学与禅宗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

明代前期,中国道教主要归拢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道派。从明太祖到以后的诸帝,不仅奉张天师为“正一教主”,而且对道教的长生术、祈神驱鬼术十分迷信,这种做法在明世宗嘉靖皇帝时达到高潮。

(五)明中叶至近代:道教逐渐衰落,各种民间宗教兴盛

明代中叶以后,国力日衰,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从总体上看,道教因理论上日益丧失了创造力,道团内部的腐败日益严重,社会声望逐渐降低,再加上宋明理学的独尊和民间宗教的兴起,道教的发展进入了衰微期。

清入关之前,就信奉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黄教),入关以后,比较注重以宋明理学来治世。乾隆年间,清王朝还特别宣布黄教为国教,道教仅为汉人的宗教。从总体上看,对正在走向衰微的道教十分冷淡,很少任用道士举行斋醮之事,甚至还一度禁止符箓派开展跳神驱鬼的活动,失去统治者扶植的道教被逐渐边缘化。

明清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间秘密宗教。从明正德(1506-1521)年间罗祖教的产生为始,至明末,社会上就有数十种民间教派,迄至清代,各类教派和会社竟达数百种之多。这些民间教派中的绝大多数不为统治者承认,被视为异己力量,对它们采取了极为严厉的禁绝措施。有的教派虽一度获得官方承认,但终因不合乎统治者的需要而被抛弃。明清时期出现的众多民间秘密宗教,或多或少都受到道教的影响,其中像黄天教、三一教、混元教、红阳教、圆顿教、八卦教、一炷香教、黄崖教等等,受道教影响尤深。清末出现的义和团运动,也受到道教的影响。所以,有人认为,民间秘密宗教最初基本上由道教衍化而来。

此时民间宗教与道教的关系密切。从组织的领导者和参与者看,都有许多道士参加。而在信奉经书方面,据日本泽田瑞穗教授研究,与道教有关的有《太上老子清净科仪》《护国灵感隆恩真君宝卷》《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宝卷》《金阙化身玄天上帝宝卷》《大梵天斗母圆明宝卷》《先天元始土地宝卷》《清源妙道二郎真君宝卷》《承天效法后土皇帝道源度生宝卷》《玄天上帝真武祖师修行成圣宝卷》《敕封刘守真君宝卷》《三茅真君宝卷》《吕祖师度何仙姑宝卷》《韩湘宝卷》《七真天仙宝卷》等。从所供奉的神灵看,既有直接将道教神灵加以供奉的,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玉皇大帝、真武玄天上帝、二十八星宿君、三官大帝、斗姆元君、纯阳吕祖等等,也有在道教神灵基础上,为适应创教需要而新造出的神灵,如 “混元老祖”、“无生老母”等等。

三、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宗教信仰丰富多彩。道教与民间宗教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有根本的区别,但在许多的方面又很相似,道教的很多成分来自民间宗教。

中国最早形态的民间宗教即民间道教。道教与民间宗教两者并没有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就宗教意义而言,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停地演进、转化,不仅在教义、组织、仪式、教规、戒律、修持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存在着对抗、改革与创新。

[1]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序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孙亦平.道教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漥德忠.道教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范晔.后汉书·卷一百五·列传第六十五·刘焉·卷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B958

A

1673-1999(2012)01-0044-03

王文文(1987-),男,山东威海人,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2011-10-21

猜你喜欢

宝卷道教民间
清末民国文益书局石印宝卷始末*
《香山宝卷》在越南的传播及流变
西夏道教补议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酒泉宝卷:枯萎的莲花寥落的梵音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