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2012-08-15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周 伦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周 伦

分析了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认为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性出发,牢牢把握住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功能属性,着力培育全体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使人们从责任和使命的高度上对待本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标准化;后现代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过去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发展模式中,我国的文化建设及其产业结构一直走的是一条福利性的国家文化事业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重新融入全球化大潮后,原有的文化形态、文化体制以及文化传播手段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威胁,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文化要作为产业形态来运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因此,适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逐步确立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在重大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2000年,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此后,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1]。

在党中央的新要求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高于GDP年均增长约5个百分点。2009年,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增长10%,快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5%左右[2]。从国内各省最新数据来看,2010年北京、广东、上海、云南、湖南等地文化产业已经达到和超过同期GDP比重的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湖北、河南等中部断提高。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发挥了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来发展,以大规模机械复制为主要生产方式,包括现代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报刊业等等,集中体现了产业时代的成果。反观我国,却有着不一样的成长历程,而且它还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一样的业态结构。具体体现在传统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即所谓“后现代”的)产业三位一体并存的格局,这是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国情[3]。在这一特殊格局下,我国文化产业底子薄、起步晚,在全球文化战略竞争格局的深刻影响下,大多模仿外国业已存在的发展模式,立足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不明晰,呈现出“小散弱”的状态。因此,面对这一重要的战略性命题,我们有必要对其所面临的几大问题展开一定的梳理和把握,从中找到助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指导功能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产业与主旋律文化发生断裂。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实现的辉煌成就,社会主义优越性明显。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将文化完全作为公益性事业来抓,牢牢掌握住这块重要的舆论阵地,充分发挥其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媒的配置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呈现出不适应,党的十六大以来就提出着力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将国有经营事业性单位转制为企业,并培育和扶持合格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在这一深刻变革过程中,由于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到现在还不足10年[4],因此,各省对文化产业的性质和规律认识不足,出现改革的盲目性、跟进性,甚至于“跟风”,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娱乐影视产业或者动漫网络产业,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收视率”、经济贡献能力和外来文化的植入,直接导致了民众对低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推崇,“娱乐至死”现象在年轻一代开始显现。

二是步他国文化产业后尘,对本国特色文化重视和挖掘不够。众所周知,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第三产业,发展历程比较短,多采取“跟随战略”,对他国文化产业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模仿。应该说,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实现了我国文化产业量的急速增加,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旅游、房地产、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的“捆绑效应”凸显,民众也开始关注和认可这一新兴产业模式。但是,“跟随战略”不能作为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方针,立足本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漠视,特别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两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的抛弃,必然导致文化创意内驱力不足,“短板缺陷”不断暴露出来。特别是随着后现代文化强势到来,原有的文化格局遭到重新洗牌,“创意至上”成为新一轮文化竞争的战略高地。

三是文化产业缺乏标准化支撑,良性互动渠道不畅。所谓标准化,就是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及社会发展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的过程[5]。因此,文化产业标准化就是实现工业化所带来产业集聚效应。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标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电影产业的“奥斯卡金像奖”、”娱乐产业的“迪斯尼标准”等等,都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样板标准。反观我国,尽管文化产业的标准化一直没有间断,但是随着人们多元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大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比较滞后,高新技术标准缺乏。任何一个产业一旦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就意味着规模化和较好的盈利模式成为空话。以湖北省文化产业为例,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但是大多数企业规模小、风险较大、盈利能力不足,难获风险投资商青睐,淘汰速度较快。

二、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至今还不到10年时间,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党和国家战略层面的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文化产业拐点上的超越。在此,积极寻求科学、合理,以及带有一定普适性的文化产业的导向性路径就显得尤为必要。正如前面所言,我国文化产业不仅具备与西方国家共通的现代性,又具有信息化、新媒体技术下的后工业性,以及普遍忽视和淡漠的传统性。在这三种维度同时并存的格局下,路径选择的兼顾性和并存性就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传统的、现代的和新兴的文化同时并存,都拥有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对于任何一个方面的偏废,都有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损失[3]。鉴于此,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补救传统文化产业、加强现代文化产业和抢占后现代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战略导向成为必然。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灿烂的农耕文明,以及至今占2/3人口的农民人口存量。但是,长久以来,对这一丰富文化源头和广大服务对象的轻视,导致当前文化产业一直没有找到持久性发展的支撑力和内驱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正是孕育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只有清醒认识到这一事实,文化产业才能找到发展的真正“元动力”。众所周知,我国入选的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农耕有关,例如至今流传于湖北汉川、天门等地的“善书”,其实就是民众农耕劳作之余,生活趋于安定,对文化娱乐的一种需求形式。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形式传承遇到了空前困难,青年艺人断档,亟需扶持保护。因此,我们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扶持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社会的对接性。例如,在改变其原有传播手段的同时,利用产业文明的成果对其内容进行包装和更新,从而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另外,作为中国大众的主体——农民,这一市场的内需力量不容小视。试想当八九亿农民提高了文化产业消费能力后,这一全球最大的文化市场必将活跃起来。当然,要盘活这一巨大的文化市场,就要产出立足农民传统特点的精神产品和物化产品。只有这样,补救传统文化产业才有现实的立足点,文化产业才有持续发展活力的坚强支撑。

现代文化产业是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 “核心层”,占据着现有格局的主导地位,它体现着工业文明在文化领域的延续,集中反映产业时代的集聚效应。要实现“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必须充分依靠现代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力量,主要包括现代出版业、电视电影业、文娱演艺业、印刷业和文博业等等,具备一定的复制和模仿的特性。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加快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培育具有较大影响的市场主体,实现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代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盲目性和重复性,特别是对消费文化、低俗文化的推崇和跟风,一味追求其带来的短期市场价值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鉴于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功能,真正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方向。当然,针对主旋律文化的理论性和意识形态化,在坚持把握其精髓的同时,要从转变外在表现形式着手,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发,力争提炼出获得普遍认同的若干业态和样式。例如湖北广电的“洪湖赤卫队”、江西卫视的“红歌会”等等。通过这样的有益尝试和结合,让现代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从而确保其发展路径的正确性。

后现代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它主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手段,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形态。它已经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单线文化传播方式,平等互动交流和话语权的争夺成为关键。正如汤马斯·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是平的:一部21世纪的简史》中所言,“全球化3.0版本的独特特征,能够让个人自由参与全球竞争的不是马力,也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和网络。这些应用软件和全球光纤网络的结合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使我们变成彼此的邻居。”[6]所以,后现代文化作为全新的增长极,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抢占这一战略高地,这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言而喻,互联网络以及衍生的其他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我国具有庞大的网民存量,网络市场潜力非常可观,需要努力把握住这一战略空间,加大对网络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在这一产业中的弯道超越,跻身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

总之,在全球文化竞争战略格局产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肩负着历史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重维度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形态取舍遇到诸多困难。所以,我们更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性出发,牢牢把握住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功能属性。在外来文化强势影响的今天,着力培育全体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使人们从责任和使命的高度上对待本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才能真正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真正使我国文化“软实力”真正“硬”起来。

[1]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齐勇峰.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硬”起来[J].人民论坛,2010(18).

[3]胡惠林.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力量的发展方向[J].学术月刊,2009(8).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3).

[5]阎平.文化产业标准化问题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6]汤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部21世纪的简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D616

A

1673-1999(2012)01-0008-03

周伦(1985-),男,湖北巴东人,硕士,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宜昌 443000)行政管理教研室教师。

2011-11-01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